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568节

  一个上午议了三个大议题,皆是国朝目前亟需解决的事。

  前些日子皇帝不视朝政,都察院和各科道言官不知上了多少道折子到深宫。

  谁都怕皇帝会就此沉沦下去,若是洪武皇帝学着李唐李隆基,那这大明的未来堪忧。

  不过所幸,现在所有事都再次步入正轨。

  虽然还有一部份科道官指责皇帝的品德,不过大部分人都不在过多抨击朱元璋。

  “诸位。”

  张天继续站在上午站着的位置:“我们便继续议题吧。”

  众人纷纷点头,面色也从刚才轻松自在变的有些严肃起来。

  张天环顾众人,沉默片刻,道:“这是孤和皇祖父昨日研究的一道关于赋税制度的变更,诸位且听听意见。”

  这话刚说出来,以户部侍郎傅友文为首的文臣,无不一颤,脸色顿时变的昏暗不明。

  赋税变更……这向来不是小事。

  朝,这是关乎大明国体的根基。

  无论是道路的维修建设还是邮政驿站的开辟,这些都算不得大事,也都在群臣的接受范围之内。

  可现在不同,赋税制度关乎大明的国运,群臣不得不谨小慎微。

  但张天没开口细说之前,他们依旧保持沉默。

  张天将群臣的反应都看在眼里,继续道:“自洪武元年大明立国伊始,北方数省诸如山东、山西、甘肃之地,流民迁徙着不尽其数,流民迁徙自古一来,便困扰国朝根基,乃至人口统计不实不准,丁银屡收却效果甚微。”

  “此丁税,实为附?之弊,乃至丁男不敢出生,瞒报出生,以逃避丁税之本。”

  “自古以来,儒家常言,人乃国本;我国朝皇帝亦说,人文实为国之根基,不可不察。”

  “洪武立朝后,大明先后三次每八年统计户籍、鱼鳞黄册、人口,然其出入者实为天壤。”

  “且说江宁,地方官府统计出人口乃十余万,而江宁实为三十万余雄城,如此之差二十万人口者,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不免令人沉思。”

  “百姓为何要隐瞒人口?”

  “丁税为了屡次减少,田赋税收为何增加无几?”

  “国朝发展至今,将至二十六岁,国家兴盛发展,而重要的赋收源头却不见成效,国不富,民不强,乃至财政屡屡捉襟见肘,如是种种,所为者何?”

  “孤与皇祖父致力于强富于民,富国,强兵,富民,然之三治,却迟迟不见成效,实为遗憾也。”

  “今孤不才,以富民稳定人口为依据,特提‘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免去新生丁男丁税徭役,此革新之大,孤不敢妄言,诸位尽可畅所欲言。”

  张天说的有理有据,先抛出国朝面临的问题,然后在予以深度解读形成的原因,最后抛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办法。

  温水煮青蛙,言语温和,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引经据典。

  朱元璋坐在龙位上,安静的听着,不时点点头,不仅仅是因为‘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八个字。

  更多的是因为张天在阐述自己观点时候的语言和表现,这令朱元璋万分满意。

  诸位部堂高官听后,面色顿变,各人表情不一,似乎都在努力憋着话语,就等着张天说完。

  等张天说完,詹徽立刻跳出来,道:“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实乃断国之根基,徭役的缺失,又有谁肯有义务去搭桥修路?谁愿意织布酿酒?少了这么多徭役,中宫内的无数内帑如何获得?”

  詹徽说完,傅友文紧接走了出来,道:“臣附议,而今丁银虽少,但依旧是中宫内帑的主要收入来源,更是国库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若一刀罢免,朝廷的财政将会加剧萎靡。”

  兵部尚书钟勖也跟着出来,道:“臣附议,如此一来,军卫何人屯田?屯田乃军卫丁男子徭役所在,此举不吝废除卫所屯田制,乃毁以田养兵的根基,更令江南数地军费暴涨,不免需大面积裁兵,恐会威胁国之安危,实非强兵之举。”

  工部尚书秦达也道:“臣也附议,丁乃国家人口之本,丁役更为重中之重,本官说直白点,新安江是不是需要丁男徭役?苏淞的纺织,要不要丁男出面赋役?修建长城,单靠俘虏又何时能完成?各地方的道路修建,若丁男不去建设,国朝何谈发展之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中华古代之税收,大抵都是两税法或者两税法的演变。

  所谓两税法,就是两种最为重要的税收,一是土地税,也就是田赋;另一个是人口户税,也就是所谓的人头税,丁银。

  到唐朝,人口大抵在六千万左右,人口大幅度的减少,也和丁税有关,一个三口之家,只需要缴纳三人丁银。

  可一个十人之家,则需要缴纳十人丁税,如此一来,谁敢增加人口加剧负担?

  你很难想象,一个现代人,凭空出现在古代,就在你出现那一刻,你就要交税了,因为你是个人,是人就要缴纳税,你不交税没问题,去做徭役,当然,如果你有钱,就缴钱,可以不用去做徭役。

  实际种种封建社会的弊端,若不是张天真的深入进来,实在难以想象,如今了解这个体制已经有十年了,他依旧有些咋舌。

  可是没办法,社会体制就是如此。

  今日是张天正式改变这个国家的第一步,从入宫之后的半年时间,张天经历了很多事。

  他用半年时间去批阅奏疏,去慢慢摸索着这个国家的体制0

  他不敢操之过急,也不敢跨太大的步伐。

  半年时间,当他完完全全真的了解了这个国家,也需要开始为富国强兵奋斗了。

  张天刚抛出观点,六部部堂,有四名就已经言辞激烈的开始反对。

  张天默默的看着,也没有说话。

  詹徽、傅友文、钟勖、秦达四人,纵观他们的履历就能发现端倪。

  詹徽是徽州府婺源人,傅友文是浙江杭州府,钟勖是苏州府,秦达是福建泉州。

  他们不仅仅需要考虑‘永不加赋’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更要给依托于他们的人口着想。

  这项政策真要实现下去,他们名下依托的人口将不复存在,那么谁给他们种地?

  当然,个人利益之外,还有国家利益,这一项改变,在他们认为,于国是无益的,现在国朝总体平稳,为何要锐意进取,去迎接有可能的失败呢?与其如此,倒不如抱守成规萧规曹随。

  在思想固化的古代,每一次变革,一定会牵动无数人利益,更会迎来狂风暴雨的阻挡。

  有人成功了,譬如商鞅,乃于秦带来硕大成果,最终四海归秦。

  当然,也有人失败了,譬如王安石,最终赵宋再无翻身之日,乃至神州陆沉华夏沦陷。

  既然如此,现在大明为何要改变?他们想不通。

  暂且可以将他们作为旧党保守派。

  四名部堂尚书说完,刘三吾走了出来。

  今天张天将国子监的人叫来,就是为了让他们阐述不同的观点。

  这些以家国百姓为己任的士大夫,一定会看到这其中对百姓的好处。

  “臣!谢殿下!”

  刘三吾深深行礼,“臣惶恐,替天下万民,谢殿下之恩德!此当是立生祠长生碑之举!才乃三代仁政,乃爱民之举,殿下仁德,则国无往不利也!”

  “殿下所言,臣都认真听在耳4.0里,想在脑里。”

  “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实可稳定北疆数省之局势,稳住流民,稳住万民,此仁政,臣不知为何有别有用心之人会巧言令色,臣实费解。”

  “上天有浩浩之德,皇上和殿下,乃上苍指派天子,此举顺应天道,顺应民意,臣,感激涕零!”

  这个时候,方孝孺也出面了。

  虽说眼前许多人都是张天的政治资本,但真正是心腹无脑的,恐怕只有李景隆一个。

  其余人虽都和张天交好,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

  刘三吾和方孝孺,一定是认为张天是对的,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又没有依托人口在自己名下,而张天的革新,确实有利于增加人丁,这有什么不妥的么?

  方孝孺抱拳道:“臣也认同陛下此仁道之政,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臣窃以为,可行,只是需要找到一名主持革新之人,此人的任选,臣推举吏部左侍郎梁焕主持。”

  方孝孺更狠,直接将人选都推出来。

  “书生之见!”詹徽怒喝。

  当初张天还没有正式进入中枢的时候,他还能予以解答很多问题。

  但现在身份转变之后,张天多都在聆听,很少会主动给出自己的想法,查缺补漏的事,自然是臣子们去负责,自己稳坐钓鱼台。

  而这,恰恰也是老爷子教过自己的,臣僚的作用就是替君分忧,什么事要抓,什么事要放,都该有分寸。

  凡事若是最大领导都直接一把抓,领导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做皇帝某种程度来说,和做公司的领导一样,只是做皇帝不能出大的决策错误,否则会亡国,仅此而已。

  詹徽面色愠怒的走出来,反驳方孝孺道:“事情还没定论,你却推举人选,方博士,你莫不是和吏部左侍郎梁焕有关系?”

  方孝孺不以为意的道:“能臣干吏,都和下官有关系。”

  詹徽有些气恼,但若论这种扯皮辩驳之事,他还真辩不过方孝孺,索性也就不与他计较。

  “皇上!殿下!此事万望三思,户税关乎国运根本,轻易若是动了,恐会威胁江山社稷!”

  “自赵宋一来,多少能臣干吏想过革新?范仲淹先生、王安石先生等,乃至于苏轼、司马光之流,最后都会反对革新,此事不可不察。”

  李景隆笑着走出来,道:“詹大人10此言差矣,苏轼和司马光之流,最先可是支持王安石的新政,只不过后面执行出了问题,又加之王相公执拗,最终反对。”

  “自古一来,臣子就该有锐意进取的精神,抱守成规只会让国朝停滞不前。”

  张天看了一眼李景隆。

  这家伙情商极高,总会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拱火。

  至于刑部尚书杨靖和吏部尚书李原则一动不动。

  张天也不能让两人闲着,便问道:“杨大人和李大人怎么以为?”

  杨靖闻言,便抱拳走了出来,先对朱元璋拱手作揖,然后对张天道:“臣以为,殿下此革新,于民是有裨益,然凡事还要看实践,此事牵扯的东西太多,讨论不出任何结果。”

  李原点头:“臣附议杨靖尚书之言。”

  两人虽没明显同意张天的革新,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同意朝廷先做,先试错,不行再说。

  但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

  一旦一项政策推举下去,试错?需要多少年试错?只要推下去,就断没有随便革除的道理。

  激烈的辩论还在继续下去,文人的辩论,都会引经据典,绝不会口出成脏。

  这一项政策,果然如爷孙想的那样,宛如一颗重磅炸药,直接让朝堂沸腾。

  两方声音此起彼伏,皆都有理有据。

  渐渐的,也不知何时,已经有太监将谨身殿的二十余铜灯都点燃了起来。

  朱元璋长长打个瞌睡。

第448章

  辩到最后,双方都开始口干舌燥,说话都有气无力。

  朱元璋实在听着头疼,摆摆手道:“今日之议,且压着吧,前三个议题,若无问题,早些实践下去。”

  “还有。”

  朱元璋顿了顿,看着傅友文道:“你户部的财政疏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傅友文忙道:“启奏皇上,而今总部户部司已经在汇总编撰,当在年关休沐之前,就能玩完成。”

  朱元璋哦了一声,道:“流出充裕的时间,你们也抓点紧。”

  “礼部。”朱元璋再次叫到李原。

首节上一节568/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