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02节

  对于他来说,赚钱不赚钱,他真的不在意。

  大明王廷如果真的能步入正轨,对大唐,对天下黎民都将是一件好事。

  关键是,励精图治的李承乾,真的让他感到了欣慰。

  一个宁愿放弃在大唐,在长安巩固自己地位的太子,他没见过,所有人都没见过。

  这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行了,你就少说两句吧。”崔御史道,“他那性格你还不知道?认死理的!说到底,我们和他还是有些差距……”

  对于魏征这人,他是即敬佩又厌恶。

  当他们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时候,魏征绝对是最无畏的急先锋,可一旦站在了对立面,那魏征立马就变成了最难缠的对手。

  “对了,们崔家怎么回事儿?”一旁,郑家的人问道。

  崔御史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无奈道:“崔明远怕是要步魏征的后尘了,哎……”

  “那家伙,读书都读傻了!”王侍郎不屑道。

  没人接他这话,皆是无奈摇头。

  对错他们分不清么?

  分得清,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要是连对错都分不清,那这书可真算白读了。

  可问题是,大家都有私心啊。

  “准备下吧,这一遭,这些人家估计都要赔个血本无归咯。”崔御史说道,“到时候该帮衬还是要帮衬一下。

  谁家不是一大家子的过活,哪遭得住这般亏空?”

  说到这个,众人又笑了起来。

  真要说底蕴,那还得是他们。

  另一边,日月山。

  李承乾确实正面临着大唐正在面对的问题。

  王廷初立,暂时也没有了战事之危,人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尤其是工坊改制后,张二牛和方铁匠这两个昔日啥也不是的家伙,都一跃成为了将作监的实权人物,这就让大家眼红了。

  我们出生入死的跟你拼,总得有个盼头吧?

  尤其是伊原锡和普西偌。

  伊原峰就不说了,他已经捞到了实职。

  但他们两人到现在还只是一个主事而已!

  虽然李承乾也说过要制定各级官员,可自从说了之后,就没有动静了。

  大帐之中,李承乾也是无奈。

  虽然大家没直说,但总是在用各种方法暗示他。

  他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可问题是,他真的没人啊……

  “通知伊原锡、伊原峰、契何力、普西偌、王玄策等人回来。”李承乾说道。

  大明王廷必须进入正规化了。

  之前活着的盼头,已经无法满足众人了。

  这其实也正常,正如之前说的,人嘛,一个阶段一个目标。

  当初李二发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支持他?

  不就是大家都想维系自己的利益么?

  若非如此,李二拿头去撞玄武门?

  日落时分,众人齐聚王帐。

  李承乾也没墨迹,直接说道:“大明王廷草创之初,各方面都不完善,今日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商量商量,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殿下。”契何力说道,“我等都是粗人,对于未来的路,还得殿下拿主意才是。”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家伙是真上道。

  他也就是问问,还指望他真听这些人的?

  大明王廷的发展趋势,他有一个完善的计划。

  “话是这么说。”李承乾道,“但有些时候,本王也需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普西偌说道:“殿下,如果真要说意见的话,下官倒是有些想法。”

  李承乾点了点头,普西偌说道:“如今王廷虽然暂且无忧,但我们和慕容顺早晚必有一战,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当早做准备才是。”

  这是事实,大家都知道。

  “普主事有何高见?”李承乾问道。

  普西偌说道:“虽然说大明王廷现在看上去欣欣向荣,但政令不通,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伊主事负责工程建设,但偶尔也会和下官的民生事务交叉在一起,那到底谁来处理?还有……”

  普西偌一口气说出了很多问题。

  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大明王廷当下的确存在的问题。

  看得出来,普西偌的确是了心思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些也确实是当务之急。

  政令不通,令出多门,确实影响工作效率。

  “这些我都知道,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承乾说道,“本王已经考虑过,大明王廷暂设四部。

  兵部由大将军契何力暂领兵部尚书一职,伊原峰领兵部侍郎。

  户部由普西偌暂领户部尚书一职,李勤俭领户部侍郎。

  工部由伊原锡暂领工部尚书一职,侍郎一职暂时空缺。

  礼部由王玄策领礼部侍郎一职,尚书一职暂时空缺。

  另,学堂正式更名为大明国学,意在为大明王廷培养更多的人才,由原学堂先生,陈升领学正一职。

  医馆正式更名为大明国医,巢正领医正一职,伊原晴领护正一职……”

  李承乾一口气将众多的官员安排都抛了出去。

  这也是他之前就有过思量的。

  没办法,李二都妥协过,他也得学会妥协。

  再说了,只有让大家都得到实惠,大明王廷才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对此,他倒也看得开。

  “至于各部其他官职,有了合适人选,再做打算,诸位可有异议?”李承乾也知道,他这最多就是搭了一个框架,但他也不是太过担心。

  大家想要的只是一个正经的官身而已,至于其他的,其实他们也没看太重,该怎么做,这么长时间下来,大家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伊原锡手底下没有可用的人么?

  怎么可能,谁还不会培植一些亲信。

  就算是王玄策,不也有几个手下么。

  这是人之常情,李承乾也能理解。

  “殿下英明。”众人起身施礼。

  能有啥异议?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官服和官印,本王也会安排人马上准备,大明王廷草创之初,还需要大家携手共进,未来的路还长,希望诸位都能不忘初心。”

  李承乾说道,“如果未来,大明王廷能统治整个吐谷浑的时候,本王希望今日在坐的诸位都在。”

  “臣等定当竭尽所能,辅佐殿下成就霸业。”众人顿时起身说道。

  他们又不傻,这是李承乾在暗示大家他心中的王图霸业。

  虽说听上去有些夸张,他们如今不过是在赤水源偏居一隅,就妄想着征服整个吐谷浑多多少少有些痴心妄想的感觉。

  可未来的事儿谁说得准?

  “殿下,如今草原上怨声载道,我们要不要趁机……”契何力说道。

  李承乾说道:“西征军不动,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日月山到洮源这一条线,不要小看这条线,未来,这条线将成为一条黄金商道。

  至于伊原峰所辖的怨军,倒是可以时不时的在草原上转转,但也不能偏离太远,至少要和征西军做到守望相助。

  慕容顺想做什么本王不清楚,但如果他一直这样放任我们发展下去的话,有他后悔的时候。”

  他现在也不敢大动干戈,说到底,如今的大明王廷支撑不起一场大战。

  就在这时,刘三进来说道:“殿下,马业回来了。”

  “让他进来。”李承乾有些疑惑,作为斥候头子,马业很少回日月山。

  马业进来后,见大家都在,当即说道:“殿下,贺鲁带着两千余人突围了。”

  “贺氏一部被灭了?”李承乾当即一愣,这么快?

  马业摇头道:“那倒没有,贺鲁放弃了族群,带着两千余敢战之士突围的。”

  “放弃了族群?”作为昔日部落头人的普西偌几个顿时就站了起来,极其不耻道,“贺鲁该死!”

  李承乾倒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觉得这贺鲁心是真的狠!

  “具体情况说说。”

  马业急忙回道:“就在前晚后半夜,贺鲁突然带着部落里的骑兵冲出了楼宁等人的围堵,楼宁追了一会儿,没追上。

  在昨日清晨的时候,楼宁带人回来便对贺氏一部发起了总攻,眼看着贺氏一部就快被打下来的时候,楼宁突然退兵了。

  事后我们才得知,贺鲁居然带着人去偷袭了楼氏一部,并让人带话给楼宁,让楼宁有本事就去找他,要是敢再对贺氏一部出手,他便带着仅有的两千精骑在草原上什么都不干,就突袭所有和楼氏交好的部落。

  不过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来看,贺鲁最开始带人突围是朝北边浇河郡去的,只是被慕容孝隽的人给堵了回来,不准他们进入浇河郡,后来……”

  听马业说完,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暂且不用管他,不过要派人盯着贺鲁一行。”

  不得不说,贺鲁这一手,的确漂亮。

  继续困守贺氏一部,他不是对手,骑兵的优势就是速度,困守贺氏一部,他什么优势都没有,还得分心保护其他族人。

  而带着两千骑兵突出了重围后,那他可以施展的地方就多了。

  毕竟,赤水源能抵抗他两千精骑的部落,可不多。

  这都不叫壮士断臂了,这都只剩下一条手臂了。

  而一天没有剿灭贺鲁一行,楼宁还真不敢拿贺氏一部怎样。

  “有点意思,赤水源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李承乾笑了笑,说道,“不用管其他人,我们只管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儿就是。

  工部,抓紧时间修建好三个营寨的堡垒,户部,厘清大明王廷现有……”

首节上一节20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