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家中添丁,终究是一件喜事,桓济也都二十好几了,只有一个庶子阿驹,如今得知他的侧室临盆在即,司马兴男带着些许遗憾道:
“可惜道福与济儿成婚多年,至今也没有个喜讯。”
这种事情,桓熙不好评判,正想着应该怎么将这个话题搪塞过去的时候,司马兴男又想起了没有露面的嫡长孙,径直问道:
“阿满为何不在?”
桓熙知道瞒不过司马兴男,只得如实道:
“阿满受了风寒,如今正在家中养病。”
所谓前春暖,后春寒,说的正是倒春寒,一不注意,就容易着凉生病。
桓熙说着,见司马兴男脸色紧张起来,不等她发作,赶忙解释道:
“母亲不必担心,阿满无甚大碍,医官说了,只需静养数日即可。”
司马兴男闻言,长舒一口气,但还是没有忘了数落桓熙,毕竟嫡长孙可是她的心头肉。
“为人父母,不能总想着军国大事,忽视了自家孩子。”
桓熙点头称是:
“孩儿记住了。”
然而司马兴男却摇头道:
“与你说了也是白费唇舌,真以为老身不知道,你一门心思只想着你那王图霸业,与你父亲一个模样。”
桓熙不敢反驳,只是笑着问道:
“母亲,进城后是先往二弟府上探望,还是径直回去未央宫?”
司马兴男白他一眼,指着自己的胸口,没好气地说道:
“这还用问,先往未央宫,我必须亲自瞧过阿满的病情,这颗心才能落回肚子里。”
无论桓济的侧室生的是男是女,那都只是庶出,在司马兴男心里的地位,哪能有嫡长孙重要。
桓熙也不再多说,当即领着车队入城。
椒房殿内,谢道韫昨夜整宿没合眼,一直守着阿满。
阿满躺在病榻上,看着母亲满脸的疲惫,心中自责不已:
“都是孩儿的错,连累母亲担惊受怕。”
谢道韫抚着阿满的额头,温柔地说道:
“只要你早些康复,比什么都重要。”
阿满乖巧地点点头。
谢道韫还想说些什么,只听见卧房外响起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她朝着阿满轻声道:
“应该是你祖母回来了。”
果不其然,谢道韫话音刚落,只听吱地一声,房门被推开,正是司马兴男风风火火的走进了内卧。
“道韫拜见阿姑。”
谢道韫起身行礼。
司马兴男见她这般憔悴,再对比桓熙容光焕发的模样,心中生气,回头狠狠瞪了一眼桓熙,这才将儿媳扶起:
“真是辛苦你了。”
说着,司马兴男看向病榻上的孙儿,眸中满是爱怜之意。
今晚只有一章
大家不要等,我再调整一晚上,明天早点发。
第380章 山雨欲来
投胎是一门学问,譬如阿满,生来就是好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同样精通投胎这门学问的,还有桓济刚降生的庶次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阿满更幸运,因为他不需要像阿满那样的努力,去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当然,这对于阿满来说,无疑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这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他能担负起这份责任。
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桓熙养着的也不是一群庸医,阿满在未央宫安养数日之后,总算是康复了。
只是身体并没有完全好利索,但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回到尚书台,跟随王猛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对于桓熙来说,远离了战争,生活看上去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这算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
看罢从晋阳传回来的情报,桓熙朝着王猛无奈摇头道。
说着,桓熙将情报递给王猛过目。
情报显示,虞、燕两国正如桓熙、王猛所预测的那样,准备联合出兵,夺回河东郡,事成之后,两家约定共分盐利。
对于苻坚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
以虞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从桓熙的手中夺回河东郡,因此,苻坚必须要借助燕国的力量。
与其坐视梁国源源不断地开采食盐,牟取暴利,倒不如选择与燕国共享。
这份情报的来源真实可靠,桓熙已经基本确定,春耕之后,两家就会向河东郡用兵。
王猛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因而并不惊慌,他将情报交还给桓熙:
“看这情况,王渊已经能够接触到虞国的机密了。”
桓熙微微颔首。
王渊没有浪费自己为他创造的机会,他顺利地接近了李威,并且得到了对方的信任。
如今李威早已被其家人赎了回去,苟太后与苻坚他们母子对其信任不改,王渊在密信中就有提到,李威时常被苟太后召入寝宫,而苻坚也仍然事之如父。
这对桓熙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有王渊潜伏在李威的身边,虞国等同于对桓熙单向透明。
情报战从来不可轻视。
就比如这一次,桓熙甚至已经提前知道苻坚准备在春耕之后大举用兵。
因此,他必须提前做好应对。
“先生,我欲在河东调集十万步骑,还需先生为我保障后勤。”
桓熙正色道。
他知道,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不知王猛要付出多少的心血。
然而,对于王猛来说,被桓熙倚重的感觉如同毒药,是会上瘾的,相较于如今的劳心费力,他更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不被桓熙所需要。
“这是微臣分内之事。”
王猛笑道。
桓熙只管带兵出征,出兵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出兵后的后勤供应,这些都是由王猛为他处置。
这一战,桓熙准备尽起军中精锐,因此,百保鲜卑必须要被征调南下,这支具装甲骑算是桓熙手中的一支王牌,此前是为了应付苻坚去年在北线的攻势。
而今,在失去河东郡以后,虞国的财政面临重大的危机,他们的军事实力虽然没有遭受重创,但已经没有能力再去远征河套了。
由晋阳进攻银川,如果沿着黄河溯流而上,实际距离长达两三千里,哪怕是驱赶着牲畜作战,其耗费,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以虞国现今的财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一场战斗,所以桓熙根本就不担心自己调走了百保鲜卑,却被苻坚虚晃一枪。
事实上,桓熙已经将今年虞、燕两国联手进攻河东郡的战事,视为虞国的垂死挣扎。
一旦此战无功而返,就算是苻坚,恐怕也难以压服国内的矛盾,而对虞国的财政来说,则更是雪上加霜。
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像王渊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目睹大船即将沉没,又有多少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选择以死殉国。
明朝末年甚至有位大儒嫌弃水太凉,头皮痒,摇身一变成为了清廷的礼部右侍郎。
此前桓熙进攻河东郡,就有河东三姓相继来投,此战若能再胜燕、虞联军,依桓熙猜想,就算是在晋阳安家的太原王氏,也得考虑自家的前程。
桓熙看着王猛,沉声道:
“此战,我必能得胜而归!”
然而桓熙所不知道的是,远在邺城的慕容,同样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满怀信心。
九华宫位于邺城的东北隅,由石虎下令建造,显阳殿为其正殿。
自古以来,殿宇的名字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建康有一座显阳殿,只不过比不上九华宫显阳殿这般宏伟壮丽。
当然,石虎滥用民力,兴建的那么多的宫室,最后全都便宜了后来人。
九华宫,显阳殿内。
慕容召集太原王慕容恪、吴王慕容垂、司空阳骛、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商议的便是他御驾亲征一事。
慕容自始至终都相信慕容恪的才能,不曾有过半点怀疑,但慕容恪毕竟两次遭遇挫折,也是在洛阳争夺战中铩羽而归,而后又在河东功败垂成。
即使两次失败,燕军都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甚至慕容恪也不能说是无功而返。
在争夺洛阳失败的同时,慕容恪收取了河内郡,从河东退回时,他又趁机占据了轵关陉,完全掌握了一条翻越太行山脉的通道。
但是两次劳师远征,即使在军事上没有大的失利,但是其收获远远难以与出兵损耗的物资相抵消。
因此,国内难免出现怨言。
慕容深思熟虑许久,最终还是决定要御驾亲征。
他可不是一个不知兵的皇帝,早些年,慕容还在当燕王世子的时候,他就曾领兵作战,进攻段部鲜卑,并且大胜而归。
这些年之所以不再领兵,是因为慕容有自知之明,他清楚,在军事上,慕容恪的才能要远远超过自己,自然也没有亲征的必要。
然而,如今是该有所改变的时候了。
第381章 计划亲征
当然,慕容要做出改变,却不是要将慕容恪留在后方。
慕容亲征,更多的是要鼓舞前线将士的士气,他依然会倚重慕容恪的才智,对其言听计从。
“上庸王(慕容评)、阳司徒(阳骛),待朕亲征河东,国内军政大事,皆委于二位爱卿,你二人务必携手同心,共治朝政,勿使国中生乱。”
慕容叮嘱道。
阳骛自不必多说,他历仕慕容、慕容、慕容三代君主,虽然并非鲜卑人,先祖是周景王姬贵的幼子姬樊,因姬樊被封在阳邑,又称阳樊,故而后人以阳为姓。
可阳骛毋庸置疑是燕国的元老重臣,与慕容氏休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