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24节

  这一点在这近千年的时间内,救了陈氏无数次。

  那些皇帝虽然怀疑陈氏、担心陈氏、甚至有可能是开始提防陈氏,但他们在最重要的时候、在最关键的地方,却从未曾质疑过陈氏。

  这也是原因之一。

  九百年来的信誉,让这个庞大的世家成为了那些雄主们最放心也是最不放心的存在。

  “启禀陛下,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

  他沉吟了片刻后说道:“只是,真的要这么做么?”

  陈临安扶额叹气:“若是这样子做的话,您的名声只怕是真的要短时间内保不住了。”

  李世民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是坐在那里,轻笑一声。

  大殿之外的阳光落在他的脸颊上,一半的脸颊藏在阴影当中,看不清其中情绪,另外一半的面容却露在阳光之下,被这阳光照耀显得十分温润。

  “做罢。”

  他有些自嘲的说道:“反正等到我迁都定京称帝的时候,他们也会把这些有的没的事情继续去做的。”

  李世民冷笑一声:“总归是要有一段时间不好的名声,那为何不将这一段时间也好好的利用起来?将这个事情利用起来,彻底斩断李渊的想法!”

  他站了起来,不再自称为“我”,而是自称为“朕”。

  “朕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拿这些所谓的仁义道德想要威胁朕,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朕也绝对不可能受他们的威胁!”

  李世民的神色冷凝,整个人站在那里如同一把利剑一样,锐利冲霄汉!

  陈临安看了一眼李世民,继而长叹一声:“也罢。”

  他顿了顿:“我父亲来信,他已经去信给大哥了,大哥可能很快就会带着西凉前来投诚,另外就是大哥也会在朝堂上任职。”

  西凉?

  李世民倒是没有太在意后面陈若瀚来任职的事情,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毕竟他如今能用的人并不算太多。

  天下还未曾安定,他需要的人都是最顶尖的人才。

  如今手中只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勉强算是经世之才,但距离最顶尖的惊天之才还差了稍微一点点,差的并不是智慧与天赋,而是经验。

  这三个人之前毕竟没有统筹中央的经验,小小的辽州幽州让他们经营或许还可以,但突然之间将一个庞大的帝国塞给他们,他们大抵上是控制不住,管理不好的。

  至于裴矩么.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心里更是有些无奈。

  裴矩那个小子倒算是与陈若瀚相差无几的惊天之才,但这小子懒散的要命。

  他之前曾经跟他说过,让他继续担任令首,但这小子直接退却了,还说出了一大堆理由。

  什么现在正是收拢皇权、收拢中央集权的机会,什么他是降臣,降臣若是和其余的功臣一样都成为了令首不能服众,最后甚至搬出来了自己的年纪大了,身体年迈了,所以不能够担任令首的鬼说辞上来。

  这就让李世民无奈的牙痒痒,但却又没有一点办法。

  因为裴矩说的都是对的。

  而房玄龄二人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是避险还是什么的,总而言之都是不愿意担任令首的这个位置。

  好好的相位至今竟然空置了!

  但.

  盛世安定的时候,相位空置也没什么,毕竟就如同裴矩所说的一样,是好事,可以收拢皇权,将权利慢慢的集中在皇帝的手中。

  但在乱世的时候却不行,没有这样的一位总筹中央的人,皇帝怕是要累死。

  这个时候陈若瀚来了,那便真的是天大的好事了。

  陈氏的人当令首,坐相位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甚至李世民都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压榨这位未来的“大唐丞相”了。

  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令。

  三个令首所要干的事情其实差不多,只是各自统筹一个部门而已三个职位加在一起就是原来的“丞相”权力了。

  

  陈氏的人既然来了,就好好的给他坐在丞相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吧。

  等到陈若瀚老病而亡的时候,他或者他的儿子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哭几声,然后表示不知道除了陈若瀚之外还有什么人配坐上这个位置然后将三个令首的位置空置。

  等到那个时候,太平盛世许多年,天下之间安定。

  丞相的权力就再次分化。

  从汉初时候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分裂到后来汉武帝之后的丞相、丞相署内吏并肩,丞相职权两分,再到后来大虞时期的“三省”制度,五相并存,再到未来的六相并存。

  相权从一份撕裂成为两份,再撕裂成为三份,再撕裂成为五份,再撕裂成为六份.

  看似是相权变多了,但实则是相权变少了。

  李世民想着想着,甚至还嘿嘿嘿的笑出了声。

  “陛下?陛下?”

  陈临安有些无奈的看着李世民嘿嘿嘿的笑着,整个人都显得十分无奈,他终于忍无可忍的大喊一声:“陛下!您在干什么?”

  李世民迅速回过神来,轻咳一声:“好了,朕等着成涛兄的到来。”

  “若是成涛兄再不来,朕真的要去官渡哭了。”

  昌德五年,元月末。

  李渊的使者从南方抵达了洛阳城,并且在朝会上见到了李世民。

  正当少数几个人外的所有人都以为,李世民会接过那道圣旨继而成为“秦王”,然后在洛阳城恭迎皇帝大驾的时候,令这些人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大殿之上

  李世民神色冷漠,看着单雄信说道:“尔乃何人?”

  单雄信此时已经知道自己所要面临的是什么事情了,他也很想逞英雄然后留下一世英名,但.他真的不想让家人死在南方,所以他早就和李世民商量好了。

  今日所要做的,只是唱一出戏而已。

  他高傲的梗着脖子,一副看不起李世民、顺带看不起台下这些人的样子,做出了一副天使的样子:“我乃大唐皇帝使者!”

  “秦王?还不速速跪下迎接圣旨!”

  此言一出,在场不少想着让李世民快点接圣旨的大臣都皱起了眉头,他们不知道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但李世民这种雄主怎么能够被如此侮辱?

  这些人原本是大隋的老臣,后来投降了宇文化及,就成了大晋的老臣,再后来跟着宇文化及一同投降了李世民,自然就算是李世民的大臣了。

  能跟着君主投降这么多次,他们的道德观念也就可见一斑了。

  但即便是他们,此时都觉着强烈的愤怒。

  就更何况是那些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将领们了,他们怒目圆睁看着单雄信,神色阴沉。

  主辱臣死!

  李世民却冷笑一声:“大唐皇帝?秦王?”

  “这世上哪里来的大唐皇帝!”

  “什么东西也敢冒充皇帝?”

  他看着下方站在前面的宇文化及说道:“宇文爱卿,难道你还一份禅让诏书卖了两次,还卖给了这劳什子使者的主子一份?”

  宇文化及也被提早通知,甚至昨日还连夜找了裴矩陪自己“练习”了一次,所以此时也没有出岔子,利索的跪在地上,声音不变,依旧是那么沉稳,但说出的话却好像十分慌乱一样。

  “臣惶恐。”

  他语调平静,说的话却是惶恐,整个人显得十分怪异。

  “臣这禅让诏书怎么可能卖了两次呢?”

  “这世上能够有德行接受皇位的,接受臣禅让的,只有您一个,臣并不认识其余所谓的皇帝了。”

  宇文化及不无嘲讽的说道:“或许是什么山沟子里突然冒出来的人吧,做什么痴心大梦,觉着自己登基祭祀昭告天地之后,自己就算是皇帝了。”

  他感慨道说了一声:“华夏九州大地,自古以来如此的戏谑人物并不算少,他们只是做春秋大梦而已。”

  李世民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然后才无奈的说道:“朕就说,怎么突然之间冒出来了一个皇帝呢?朕误会宇文爱卿了,以为爱卿将这禅让诏书卖了两份。”

  说着之后,一脸歉意的看着宇文化及:“为了补偿爱卿,便为爱卿加三百的食邑吧。”

  宇文化及连忙谢恩。

  之后李世民又看着那单雄信颇为困惑的说道:“你的主子是谁?承继的是什么天命?”

  他假装自己十分迷信,拿起桌子上的传国玉玺:“朕承袭大晋,大晋承袭大隋,大隋承袭大虞,大虞承袭大汉,大汉承袭大秦,大秦始皇帝横扫六合,封禅泰山,授命于天。”

  “此之谓万世一系。”

  “你家那个皇帝承袭谁?有什么正统?”

第476章 讨贼檄文

  李世民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站在大殿上俯视着台下的单雄信,脸上带着茫然的神色,而他所问出来的话语却如同利剑一般,直插所有人的心头。

  万世一系!

  这就是正统。

  继承天命承袭了九州华夏正统的乃是宇文化及,而宇文化及禅让的乃是李世民,既然如此,李世民才是真正的正统,那位远在南方的李渊、所谓的大唐皇帝,又算是什么东西?

  他有正统么?

  空口白牙就想要套取华夏九州正统,套取皇帝的位置?

  谁给他们的勇气?

  哪里来的勇气?

  一部分脑子腐朽如同木头一样的老臣子们也都反应了过来,他们自然是可以用“道德感”来逼迫皇帝,让皇帝承认大唐皇帝的地位以及自己身为大唐皇帝儿子的身份。

  但.然后呢?

  他们这些人该怎么做?

  那个破旧的大唐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他们现在这么的逼迫这一位对他们而言有什么好处?

  从前他们也并非是不知道,只是那一层薄薄的雾霭如同“迷雾”一般笼罩了他们的脑子,让他们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一切,而如今.

  他们明白,自己该如何做、能如何做了。

  单雄信早已经和李世民商量好了演戏,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活着回去了,李渊那个老小子让他来就没准备让他活着回去。

  而和李世民达成“契约”之后,他所能做的.就更多了。

  这般想着,单雄信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那笑容转瞬即逝,而后继续与李世民演戏。

  “我主上乃大唐皇帝!”

  他傲然的看着李世民:“他到底是谁,难道您不比我更加清楚么?他是您的父亲!如今的大唐太子正是您的兄长!”

  “怎么?”

首节上一节524/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