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23节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天空上飘落着无数的雪花。

  大雪纷飞落在大地上,将一切都染成了洁白的颜色,身为“大晋”的都城,洛京此时却是显得稍微有些荒凉了。

  皇宫内

  宇文化及坐在御书房内,按着自己的额头,为自己的前路感觉到悲哀。

  “你说,朕还能够走下去么?”

  裴矩坐在他的面前,手中拿着奏疏正在处理,哪怕是李世民即将打到洛阳城,他也是要处理政务的,那么多的百姓在等着,难道便让大晋停止运转?

  他做不到这种事情。

  “陛下所说的,臣不知道。”

  裴矩放下手中的奏疏:“但若是陛下想要的话,臣可以为陛下修书一封。”

  修书?

  宇文化及抬起头,一脸茫然:“修什么书?写什么内容?”

  裴矩玩味的笑了一下:“当然是写降书咯。”

  他摊了摊手,看起来颇为无奈的样子:“陛下,如今李世民距离洛阳城只剩下三日的路程了,若是其大军快马加鞭,只怕两日内便能抵达洛阳城。”

  “而您呢?”

  裴矩看着宇文化及,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如今还坐在这里自怨自哀,说什么是否有前路。”

  “您到底是想要抵抗还是不想抵抗呢?”

  “若是想要抵抗的话.”

  宇文化及双手撑着桌子看向裴矩:“若是想要抵抗如何?”

  裴矩从一堆奏疏中抽出来几本:“若是想要抵抗,则臣可以为陛下抽调粮草、大军,这些约莫可以守住洛阳城半年之久。”

  “而这半年时间内,足够将李世民耗在这里。”

  “之后,臣可以联络凉州等地,以及南方的李渊势力,联合在一起,先行剿灭李世民。”

  

  “如此一来,虽然大概率并不能剿灭李世民,但却可以保住自己,并且站稳脚步,之后依照如今大晋的国力,可以退往凉州,而后与南唐、李世民两个势力三分天下。”

  宇文化及微微皱眉:“这般之下,三分天下的概率有多大?”

  裴矩说道:“大概有两成。”

  毕竟如今大晋的势力匮乏,而李世民则是兵强马壮的。

  宇文化及再次皱眉问道:“可是李渊哪里会同意咱们的想法?李世民可是他的儿子!李世民拿到了跟他拿到了有什么区别?”

  裴矩看着宇文化及有些无语,他此时真的觉着,有些人哪怕是当了皇帝之后,脑子该不好使还是不好使。

  “陛下,您真的觉着唐国公和天策公的关系还是父子?”

  他看向远处的方向,似乎在透过一场大雪看那即将到来的“血战”。

  “唐国公早年听从长子的劝告,想要让李世民过继李建成的长子为长子如此一来,将来天策公的位置也依旧是李建成这一脉的。”

  “问题是,李世民并非是没有子嗣,只是成婚两三年尚且没有动静而已,他的年岁还小,哪里用得着过继别人的孩子?”

  “这位天策公恐怕早已经和唐国公翻脸了。”

  “陛下若是不相信的话,等着看就是了过几日一定有一出好戏可以看。”

  宇文化及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那若是不想反抗呢?”

  裴矩双手一摊:“那就更加简单了。”

  “臣为陛下写一封禅让诏书以及一封降书,之后咱们君臣去见李世民,然后咱们就可以跟着李世民征讨天下了,陛下一身勇猛武力也有了用处,不必再拘泥于深宫之中,而臣也可以少一些这么忙碌的时候了。”

  宇文化及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他长叹一声说道:“唉,裴矩啊,你是不是早就有投靠李世民的想法了?”

  裴矩慨然点头,十分欢喜的说道:“房玄龄那几个家伙早就跑了,现在整个朝堂的事情全都压在我的头上。”

  他指着自己的头说道:“陛下,哪里有人可以兼任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令首的?甚至你连几个副手都没有给我派遣,如今三省事务臣一手全抓,你知道臣有多长时间没睡过好觉了么?”

  听着裴矩的责问,宇文化及下意识的抬起头,背着手:“啊?什么?你说什么?朕听不到。”

  片刻后,两人同时笑出了声。

  “好了。”

  笑声完毕之后,宇文化及看向了裴矩:“其实朕也早就后悔了。”

  “当年坐上这个位置,纯属是脑子一热就坐上来了,可我却完全不适合当皇帝啊,我哪里有那个脑子,我还是喜欢当将军,纵横四方,上马杀敌,肆意潇洒的。”

  “只是.”

  宇文化及有些担忧:“李世民会接纳我么?毕竟我之前.”

  裴矩看着宇文化及:“这一点陛下倒是不用担心,李世民和杨广不同.”

  他问了一个很直截了当的问题:“哪怕是上马杀敌当将军,陛下能打赢李世民么?”

  宇文化及沉默,然后想了想李世民的战绩之后说道:“不能。”

  裴矩轻笑:“那不就结了?”

  “功高盖主的确会下场不好,尤其是之前身份显贵的情况下,但那也得是能够盖得住这个“主”啊,李世民此等雄才大略的人物,咱们想超越他,有些难。”

  他从一堆奏疏中抽出来两本:“诺陛下瞧一瞧。”

  “这是我为陛下写的降书和禅让诏书”

  宇文化及翻了个白眼:“我就知道你,原来早就是写好了。”

  他接过来看了一眼继而点头:“写的不错。”

  “这天下正统,还是交给有能耐的人来坐吧。”

  “朕实在是坐不住这个皇位咯。”

  宇文化及嘿嘿一笑:“幸亏这皇位是我自己抢过来的,不是祖宗留下来的。”

  他摸了摸下巴:“身为开国之君,又同时是亡国之君的,古往今来,是不是只有朕一个?”

  洛阳城外三十里

  军帐中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禅让诏书以及降书,神色也同样十分古怪。

  他看着军帐中的众人,问出的同样是这样的话语。

  昌德五年,元月三日。

  李世民大军抵达洛阳城外三十里,而此时,大晋皇帝陛下“宇文化及”则是下了降书以及禅让诏书。

  自此,天下只剩下了两个势力。

  李渊以及李世民。

第475章 定国长安

  任谁都觉着,这天下或许已经安定了下来,不会再生出什么战乱之事了。

  毕竟在天下人的眼里,李渊和李世民不就是一家人么?

  怎么着?

  都是他们老李家的天下了,难道还要争夺一番?

  这天下难道还能生出来儿子打老子的事儿来么?所有人都在默默的调侃儿,他们觉着事情很清晰明了,他们已经可以开始庆祝太平盛世了。

  除了李渊、李建成、李世民这一家三口之外,还有一部分“近臣”知道战争还没有结束的事情,他们都在默默的等待着,等待着那.号角声的响起。

  洛京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神色有些莫名,他抚摸着身下的龙椅长长的叹了口气:“七郎,你说我若此时就宣布与南方李渊的战争继续,会不会让天下人嗤笑辱骂我?”

  “辱骂我是个为了皇位而连自己的父亲都能够放弃的人?”

  李世民站在那里,站在这至高无上的皇位旁边,眉宇中带着几分落寞的神色,他的背影寂寥无比,像是深秋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树叶。

  因为是最后一片树叶,所以没有朋友的陪伴,也因为是注定要飘落到地上的树叶,所以他终究是要做出那等事情。

  这或许是李世民的心结。

  但李世民却也并不会因为所谓的“心结”就去做一些更让他难受的事情比如接受李渊以及李建成的讨好,并且回去做一个乖乖的“天策上将”或者说“秦王”。

  他早已经与那个破破烂烂的家决裂了。

  从他的母亲死亡的时候,那个家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他能够继续待下去的地方了。

  从他母亲死亡的时候.他那个父亲就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承诺。

  一切.早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他或许会被困居在“亲情”的漩涡之中,但他却永远不会拿这个天下开玩笑。

  李世民并不是“陈氏”的弟子

  但他其实比此时天下的任何陈氏弟子,都更加像真正的陈氏弟子

  为何?

  因为那一本传承自万岁帝的书籍。

  那虽然只是一本杂谈,但却将万岁帝的无数思想全都老老实实记录了下来,白纸黑字,从来不会骗人

  万岁帝的老师是谁?

  是陈志么?

  其实并不是。

  万岁帝若是从“辈分”来算,他是当今世上辈分最高的“陈氏”学子。

  为什么?

  因为教授万岁帝知识的,不是陈氏的某一位弟子,也不是上一位陈氏家主,教授万岁帝知识的,是那早已经亡故了的陈氏第一代家主!

  万岁帝的所有知识、所有思想,都是从那一本本陈氏第一任家主“陈野”亲自所书写的杂谈中得来的,他自然只能够算是那位陈氏开祖的弟子。

  李世民若是按照辈分和学习的知识来算的话,就算是此时的陈氏家主或许还要比他低了几个辈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都去学习了陈氏第一任家主的那些“知识”。

  李世民的神色晦涩不明。

  良久之后,他转过头看向身后的陈临安:“七郎,那件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陈临安微微低头,表示对这位“陛下”的尊敬,虽然还未曾登基称帝,也没有定都改国号,但这一位的确已经算是皇帝了。

  陈氏对于和这些皇帝的相处向来是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在这些人没有成为皇帝之前,这些人或许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弟子,但只要这些人成为了皇帝之后,这些人的第一身份就永远是“皇帝”,是“君主”,而非是他们的朋友或者弟子,亦或者是什么其他的身份。

首节上一节523/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