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种情况,关山就更加想笑了,他知道两个人斩黄鸡结拜的事儿,忍着笑说道:“来吧,我为你们介绍一下。”
“你们两个应该互相不认识的。”
“这位是陈七郎,陈临安,是我老师镇国王陈湛的嫡次子;这位是李二郎。李世民,是我师兄唐国公李渊的嫡次子。”
他笑眯眯的说道:“按照辈分和道理来说,二郎你应该叫七郎一声世叔来着,毕竟二郎和你父亲是一个辈分的,都是老师的弟子。”
李二凤、不,李世民彻底愣在了那里。
自己刚刚结拜的二弟成了自己的世叔?
看着两个崽子崩溃的样子,关山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出声,他拍着两个人的肩膀,发出轰隆作响的声音:“行了,别愣着了。”
“老师和师兄都知道你们结拜的事情,你们俩不用按照什么之前的辈分走了,反正你俩年纪也都差不多,还按照你们大哥二弟的叫法呗。”
李世民缓过来了神,无奈的扶额叹气,看着关山说道:“关叔,你就知道逗我们玩。”
“您应该早就知道我们要来的消息了吧?”
关山点了点头:“那是,老师给我来了信,说你和七郎都来了,我都等你们俩半个月了,谁知道你们两个脚程这么慢,现在才到。”
“怎么?”
“你们两个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先给你们两个一个校尉当当?后面再慢慢的混一个功劳就行了,差不多就可以回去了。”
“不然你们要是真的受伤了,断胳膊断腿的,你们老爹还不杀了我。”
陈临安与李世民同时摇了摇头,两人的神色都十分坚定。
“关叔,我们不是来混功劳的,而是真的要杀敌为国。”
陈临安的声音坚定,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幼稚气。
他的眸子中带着肃然:“我自幼便诵读去虏先祖的书籍与事迹,我陈氏祖上出了那么多的将军国公,甚至还有“武安君”这种武将中最为顶尖的封号,我怎么可能甘心做一个蛀虫呢?”
“我的骨子里,有陈氏永不言败热血。”
“我要重振先祖的荣光,我要实现我自己的愿望。”
“护国安民,临阵而安!”
“既取了这个名字,我便不是苟且偷生之辈。”
“父亲那边我会去信的,您不必操心我,我就去士卒之中做一个普通的士卒就好了。”
“躲在后面混功劳,非君子所为。”
李世民也是点头:“关叔,我同样是这样的想法。”
他的眸子中带着对陈临安的欣赏以及快意,有这样的兄弟,当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
这是知己!
关山眼神严肃的看着两人,但两人却没有像是小时候一样退缩,而是紧紧的与关山对视。
良久之后,关山哈哈大笑起来。
他背着手站在那里,脸上带着得意的神色:“我就知道你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关山从怀中拿出两封书信:“我与老师和师兄约定,若是你们两个是要来混功劳的,那么我便直接将你们两人扭送回去。”
“而若是你们两个真有杀敌报国、护国安民的心思,那我就作保,让你们留在军中!”
他转过身,身上那些杀伐血气也是纷涌而上。
“这是战场,而不是儿戏!”
“这是由无数的士卒尸骨堆起来的战场!满地都是尸体!这地里面埋着的尸体哪一个不是家中的宝贝?哪一个不是家中的传承?可他们为了家国,便能够葬身于此!”
“他们的尊严不容亵渎!”
“如今,你们能够有这个护国安民的念头,也算是长大了。”
关山十分欣慰的说道:“不过普通士卒的事情就不必说了,你们两个弓马娴熟,熟读兵书,本事我是知道的,便让你们两个当一个校尉吧。”
“你们二人掌两支小队如何?”
“可有信心?”
陈临安、李世民拱手而道:“属下参见将军!”
至此,他们已经不是从家中偷跑出来的小公子了,而是这辽东南郡的一个普通校尉!
杀敌!杀敌!杀敌!
开皇十三年,秋冬。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一场临近冬日的秋雨落在京都之中,却令京都的人们都感觉到了寒冷。
陈若瀚站在酒肆之中,眺望着远处的方向。
此地名为“状元楼”。
他的身旁站着两三位方才认识没多久的好友。
“玄成兄,此次科考,你可是有信心?”
魏征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的陈若瀚,脸上带着些平和之意:“我倒是有信心的,只是不知道玄龄兄和克明兄有没有信心了。”
杜如晦呵呵一笑:“你魏玄成有信心,难道我杜某就不如你了?”
“玄成兄啊,须知此前的会试之中,你方才占第十三名,而我杜克明可是第八名啊哈哈哈哈哈哈。”
房玄龄摸了摸胡子:“奇也怪也,这里一个会元、一个第二还没有说话,倒是一个第十三名、一个第八名在这里胡言乱语,真是奇也怪也啊。”
他看着陈若瀚说道:“成涛兄,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十分奇怪?”
陈若瀚脸上带着些憋着的笑容,这房玄龄、魏征、杜如晦三个人好似一天不吵架就不舒服一样,这些时日他都已经习惯了。
于是,按捺住笑意说道:“自然自然。”
他装做倨傲的说道:“你们两个一个第八,一个第十三,在我这个会元的面前大放厥词什么呢?”
魏征装作恼怒的样子拍了一下陈若瀚的肩膀:“好啊,成涛兄拿下会元之后,就瞧不上咱们这些穷酸书生了,该打,该打啊。”
一时之间,这状元楼上倒是热闹无比。
陈若瀚端着一杯酒,遥遥的看着那坐落在洛阳最中心的皇宫,眉宇中的笑意却丝毫不减。
“京都啊。”
“我来了。”
开皇十四年,春冬之际。
一场大雪落下,将一切行踪都遮掩住。
高句丽、大隋边境的某处小路,一支队伍正在疾行。
这是高句丽与大隋持续半个月大战中的某个寻常一天,但.他注定是某个不寻常的一天。
因为他将要名留史册。
第447章 鳌头
开皇十三年,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高句丽与大隋发生了战争。
战争没有什么起因,只是因为大家都压抑了太长时间,所以在拉长的时间线里面,双方都在互相挑衅对方。
自两国交战以来,这样的战争发生了没有十几次也有八九次。
最开始没有人觉着这会是一场“决战”。
但当大雪落下,覆盖了土地的时候,战争依旧没有停止。
这场战争持续了太久了。
久到了交战双方的人们都已经开始厌倦了战争,并且想要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了。
辽东南郡,郡守府
关山站在堪舆图前方,面前的堪舆图上已经插满了旗子,这些旗子有些表示着大隋一方的士卒,有些则是表示高句丽的士卒。
战争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了。
他按了按额头,看着身旁的人说道:“你觉着,那小子的计划能成功么?”
站在一旁的辽东西郡郡守刘云微微摇头:“我也不知道,他的计划着实是有些冒险,但若是成功,我们便可以沿着这个地方一路强攻,迅速拿下高句丽的前行部队。”
“而后以这个部队为锚点,杀向高句丽的都城。”
“只是这里太偏僻、太寒冷了。”
刘云看着关山说道:“你就放心让他过去?他和那个小子可是陈公与唐国公的心头肉,他们两个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的脑袋恐怕皇帝都保不住哦。”
关山倒是洒然一笑:“你这就小看陈公了。”
“这件事情我询问过陈公,陈公的意思是,战争方面的事情我比他懂的多,所以听我的,至于那小子会不会出什么事情么”
他拉长了语调:“陈公说,陈氏的子弟永远不怕牺牲,只要那小子是自愿去的就行。”
“陈公还说,这事情是那小子自己提出来的计谋,那么就必须是那小子自己去实验,陈氏子弟的命并不比其余的士卒高贵,怎么能够用别人的命来为陈氏子弟的计谋实验呢?”
说完之后,关山长叹一口气。
“说实话,刘兄,你我兄弟这么多年,难道我还会害你么?”
“你还不打算与我一同么?”
“如今朝堂之上,党争越发的严重了,你若是背后没有一个靠山,我真的害怕你沦落在这场党争之中,成为他们两人撕咬的牺牲品啊。”
刘云的神色较为沉默,他站在那里,再次叹了口气。
“这次之后吧。”
“战争结束之后,我随你去见一见陈公。”
“你说的对,不能够再继续拖下去了。”
他摇头,脸上带着自嘲的神色:“太子家令以及晋王的门客都已经找上门来了,真不知道,我一个小小的郡守到底有什么样子的本事,竟然能够让太子和晋王都看上了。”
关山冷笑一声:“当然是因为你能够左右这场战争的走向,他们争取你,也只是为了让你在这场战争的结尾,为他们的人手安排一些功劳而已。”
“战争是用无数士卒的鲜血浇灌的,最后的果实他们却想要轻飘飘的拿走,哪里有那么容易?”
他再次摇头。
大隋如今的风气很差。
几乎是变成了只要有钱、只要有权,就能够做到一切,大隋的人已经忘记了当年那些所谓“为民请命”的誓言了,他们只想要变成更早时候的权贵,不断的从百姓们的身上榨取利益。
其他的地方关山管不到,但在辽东郡,胜利的果实绝对不会被那些权贵掠取。
这是关山对手下那群普通士卒的承诺。
“不说这些了。”
他将堪舆图上的某个旗子往前挪了一步:“我们已经将能够做的全都做了,剩下的就看那小子的本事了。”
凄冷的寒风不断的吹拂着这夜色之下的士卒们,一支骑兵小队不畏寒风、大雪正在飞速前往某个地方,领头的则是两个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