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86节

  可惜。

  我借着修道喜怒无常的机会,直接出手砍死了几个。

  长剑划过那个常侍脖子的时候他还在恐惧和迷茫,他以为自己奉了太后的命令,所以我不敢动他,但他忘记了我是个什么人。

  我提着滴着血的长剑去到了太后的宫中,砍了太后两剑,其中一剑将她的手砍了下来。

  宫中禁卫军没有一个人敢动,都被我吓到了。

  而道卒的统治权虽然不在我的手里,但他们并不敢让我置于危险当中,这也是我敢来砍太后的一个依仗。

  之后,我借着沉醉于寻仙问道的机会开始把持后宫,我将一切政务交给老师,因为我知道老师一定会做的很好。

  再后来,老师死了。

  那一天我没有哭。

  我只是告诉陈湛,我想要做的事情。

  我告诉他,幼年时候看到的书籍我一个字都没有忘,我告诉他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所有人,皇帝也不过是普通人。

  我要告诉天下所有人。

  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高贵与卑贱。

  我的计划很成功。

  杨坚想要谋权篡位,坐上这个孤寂寒冷的位置了。

  我看着身边的盈安笑了笑,盈安的两鬓已经有了些许苍白的颜色。

  他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起身,吹灭了烛火。

  一如当年在冷宫中那样。

  降生之后的幼年,我的身边只有盈安。

  如今,即将走向死亡的时候,我的身边也只有盈安。

  烛火熄灭,外面的闪电划破苍穹。

  我要准备去死了。

  我以我血荐轩辕,告诉世人,没有人生来就应该高高在上!

第445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开皇十二年。

  天下臣服,国泰民安。

  开皇帝威加四海,宇内臣服,安外部天下,而定御宇乾坤。

  西域仅剩下的两个国度已经表示臣服,而在北边的草原上,新诞生的民族并没有当年匈奴的悍勇,反而十分能歌善舞,同样朝着大隋称附属国。

  而东边,无论是倭国还是高句丽,虽然心中还有些许小九九,但表面上也都是表示了臣服。

  一时之间,好似盛世即将到来的一副欣欣向荣景象。

  内部,开皇帝虽然没有任用陈氏为相,但却也算得上是亲贤臣远小人,政治算得上一个清明之说。

  独孤氏的势力被牢牢的限制在了某种程度上,独孤皇后也没有如同原本的历史上那样,与杨坚并称“二圣”。即便是在后宫中,她也不算是多么的一手遮天。

  当今陛下生育五子,不过以独孤皇后的两个儿子为尊,长子名为杨勇,次子名为杨广。

  开皇十二年,冬末。

  诸多蛮夷部族前往京都洛阳,为开皇帝献上礼物,并且在宴会最高潮的时候,西域使者表示杨坚乃是天下所有民族都共同尊奉的皇者,而如此圣明的君主、如此和蔼的君主,当有一个名号。

  于是,诸多部族共同为杨坚献尊号。

  为

  “圣人可汗”

  杨坚大喜,赏赐无数。

  开皇十三年。

  突如其来的,烽烟暴动。

  高句丽内部权臣更迭,新的高句丽王表示不再尊奉隋朝为宗主国,并且表示不再朝贡大隋。

  杨坚暴怒。

  下令征兵,发起对高句丽的战争。

  高句丽不灭,此战不休。

  开皇十三年,秋。

  萧瑟秋风再起。

  渔阳郡外

  黄沙漫漫真似铁,诺大的官道上只有一个骑着马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面容英武,俊秀非常,背后挎着一把看着便十分强大的弓箭,弓上泛着点点乌光,看着便知道这弓的主人十分爱惜。

  而腰间则是挎着一把宝剑。

  马背上则是提溜着两把长刀。

  少年郎冲着远方疾驰,马蹄在地上激荡起来无数的烟尘。

  路过官道旁某处茶摊的时候,少年停住了脚步,翻身下马,让小厮拉着马去喂食草料了,而他则是坐在那茶摊中央,听着两边人谈论的消息。

  不过多时,这小小的茶摊上,便坐满了无数江湖客。

  “哟,你们也是去辽东投军的?”

  几个壮汉坐在那里,点了好酒与两盘彘肉之后,便开始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阔论起来。

  他们的脸上带着向往。

  “可不是么,咱们陛下不喜欢刀兵,就喜欢那什么舞文弄墨,咱们这些习武之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啊。”

  “这次高句丽的事儿,总算把咱们那个娘们唧唧的皇帝气的要打仗了,这不是就整好了么?咱们赶紧的去辽东投军,说不定还能混一个好出身啊。”

  “将来不说封侯拜将,至少不用再过这种苦日子了吧?”

  “害,谁说不是呢?”

  几个人聊着聊着,便聊到了当年杨坚上位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壮汉看起来是喝多了,脸上带着通红的神色,他看着并不像是要去参军的,反而像是周围居住的百姓。

  他只是冷笑一声:“娘们唧唧?”

  “咱们这个陛下可不是娘们,他当年可是亲手杀了万岁帝才登基的!”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看向这个壮汉,脸上带着惊讶。

  “哎哟?你可别瞎说,当时不都说了么?是那个什么太史令和门下令他们动的手,跟陛下有什么关系?”

  一旁还有认识这个壮汉的,当即劝阻着说道:“老常头,你别在这喝了二两马尿就乱说话,小心被陛下的亲卫军找上门去。”

  壮汉醉醺醺的哈哈大笑,他拍着胸脯说道:“我胡说?你们知道我是谁么?”

  他满脸醉意,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疲惫:“俺叫常裕民,当年也是跟随天子的亲卫军之一,俺是亲眼看着陛下把那把剑插到万岁帝胸口的。”

  “那会大雨漂泊,整个地上都是鲜红血。”

  “后来陛下害怕俺们乱说话,就想把俺们这些人杀人灭口,但是俺还是逃出来了哈哈哈。”

  他站了起来:“俺不在意,谁想杀了俺就杀了俺吧。”

  “俺逃了十几年了,不想逃了。”

  “俺家里人都已经被杨坚那个狗娘养的杀绝了,俺怕什么呢?”

  他醉醺醺的摇摇晃晃的朝着外面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他杨坚杀得了万岁帝,难道旁人就不能杀了他杨坚?”

  “都特娘的是爹生娘养的,谁比谁高贵?”

  “他杨坚脖子就比俺老常的硬?”

  常裕民走了,但是茶摊中的众人神色变幻莫名。

  有两个壮汉看了常裕民一眼,而后低下了头,脸上带着平静的神色,他们显然也是要去参军的,所以想把这件事情当成是耳旁风。

  听了也就过去了。

  那个少年郎则是摇头叹了口气,他倒是不在乎这些,只是想要圆自己一个参军梦而已。

  外面一阵马蹄声响起,继而又走进来了一个少年郎。

  这个少年郎看着大抵上十六七岁的样子,整个人身上的气质活泼阳光,不像是活不下去要去参军的穷汉子,反而像是一个大世家中将养出来的小公子。

  小公子走到了少年郎身边,笑着说道:“兄台,此处没有别的位置了,这里就你一个,不如和我拼一个桌子?”

  少年郎点了点头,微微笑了一下,十分温和:“自然可以。”

  “兄台随意。”

  那小公子点完东西,眼睛眸子转了两圈,这才说道:“兄台,我叫陈..陈七虏,你呢?你叫什么?我看你也是准备去参军的吧?你是准备去辽东还是辽西?”

  少年郎看着陈七虏的面容,微微叹气,这少年用化名也不用的好一点,这不一听就是化名么?

  不过人出门在外,总是会想要保护自己的,当即开口说道:“在下李.李二凤,太原人士,的确是想要去参军,在下的目的地是辽东郡。”

  “不知兄台的目的地是?”

  陈七虏眼睛中骤然闪烁着光芒:“哎??好巧啊,我的目的地也是辽东郡,我想着那边更靠近高句丽,所以去了那个地方就算是上最前线了,到时候就算我老爹想把我抓回去都难了。”

  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我虽然看起来像是纨绔子弟,但我可是有真本事的,但是我爹担心我不肯让我去参军,说前线危险。”

  陈七虏的叹气声更明显了:“我家祖上也是辉煌过的,当年先祖就曾经跟随临安侯陈公打过匈奴,凭什么我就不能去?”

  李二凤也是一脸笑意:“原来兄弟也是逃出来的。”

  他拍着胸口说道:“我也是跑出来的,我家里也是。”

  他哼哼一笑:“我爹娘给我定了一门亲事,我连那个女子的面都没有见过,就让我娶她,我才不干呢,听说那个家伙丑若无盐,是有名的丑女,我李李二凤,要娶就要娶天底下最贤惠最好看的女子为妻,才不会娶一个嫁不出去的丑女。”

  两人像是找到了共同语言一样,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叽叽喳喳的聊着。

  

  官渡

  陈湛神色阴沉,他看着面前跪在地上的长子陈若瀚,眼眸中带着些许锐利的神色:“好啊好啊,现在胆子都大了,都敢瞒着我帮你弟弟跑出家门去了?”

  陈若瀚跪在地上,神色中带着些许温和:“父亲,既然弟弟想要去,那为何要阻止他呢?”

  他抬起头,目光柔和而又坚定,像是一缕太阳的光芒。

  “父亲,您忘记了吗?”

首节上一节486/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