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26节

  无一例外,全都是威胁到了华夏大地安危、动荡波及天下的时候,陈氏才会出现。

  至于其他“内乱争斗”的时候?

  秦楚汉争霸的时候,陈氏不曾出现,出现的只是陈氏的子弟“陈簪缨”。

  王莽篡政的时候,陈氏不曾出现,出现的只是陈氏的子弟“陈冲”。

  当年十常侍乱政的时候“陈氏”出现了,而等到天下割裂、诸侯开始纷争的时候,“陈氏”再次消失,转而出现的是“陈朱楼”,或者说是“祖天师”。

  曹丕闭上眼睛。

  随着年岁的增长与手中权力的变大,他慢慢的理解了陈氏。

  “陈氏”是一个世家。

  但陈氏子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想要践行的路,他们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陈氏子弟中,有“陈英”在魏国,有“陈汉”在大汉,有“祖天师”在大虞。

  所以,陈氏子弟中,有“陈林安”在墨家,身为工匠,兢兢业业的创造利国利民的事务,除却“锻铁法”这种涉及到武器之外的所有“先进农具”“工具”全都无偿的分享给世人。

  所以,陈氏子弟中,有“陈一”拜入扁鹊门下,身为当代扁鹊,放弃了自己的“姓与名”,放弃了自己的世家子弟身份,行走天下,足迹遍布九州大地,为百姓们治病。

  所以,陈氏子弟中,有“陈山河”,不顾天下动荡,游走三国,为九州大地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让这片大地上的百姓们可以少受到一些影响。

  陈氏是聪慧的,陈氏的子弟们也同样是聪慧的。

  除却家国天下、亡族灭种的大事之外,他们都不会使用“陈氏”的名头哪怕外界的人实则以为他们在用也是一样。

  他们用自己的姓与名,践行着他们的祖先留下来的祖训。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问心无愧于己”

  长久的沉默。

  司马懿只是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他的眼睛中带着些许的沉稳与“耐心”。

  狼在狩猎的时候,总是十分有耐心的,就那样趴伏在雪地里,静静的看着猎物走向灭亡。

  曹丕从回忆中醒来,脸上带着些许笑意。

  “好了,不说这些了。”

  “朕欲令儿监国辅政,立为皇太子,代为掌管朝务。”

  “仲达啊,你可有什么看法?”

  司马懿恭恭敬敬的说道:“臣定然尽心辅佐殿下。”

  看着他这幅样子,曹丕倒是显得有些无奈和无趣了,他摆了摆手让司马懿退下。

  等到司马懿的身影消失在了这大殿中,曹丕才再次出声。

  “先生觉着,仲达如何?”

  一个人影缓缓从后殿中走出,这人一身靛蓝色的长衫,脸上神色淡然温和,整个人的气质如同白开水一般让人瞧不出半点特征,但那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却打破了这种寡淡的气质,让他显得明媚起来。

  他氏陈,单名一个“英”字。

  陈英也不与曹丕客气,直接坐在曹丕的面前,随手拿起来一块点心,一边吃一边说道:“鹰视狼顾,野心不小。”

  “将来定然是祸国之奸佞。”

  曹丕叹了口气,这个判断和他对司马懿的判断相差仿佛,只是这个时候他也不能动司马懿,一来国中无有大将,另外一方面,如今司马氏已然是世家的领袖,动了司马懿就相当于是动了整个世家。

  而如今魏国和世家的关联太多了。

  一不小心就会伤筋动骨。

  看着曹丕苦恼的样子,陈英终究是没忍心:“行了行了,做出那副样子给谁看?”

  他无奈的嘟囔了一声:“真是后悔当年吃了你那口桃子,到现在为了那口桃子还要给你们曹氏当牛做马。”

  “真是命苦。”

  曹丕听了陈英的抱怨,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他这辈子做过的最好的“生意”,便是当年十几岁的时候外出游历,见到了当时正在践行“千里路”游学,所以没有带够盘缠、看着路边摊贩售卖桃子流口水的陈英,并且给陈英买了一个桃子。

  之后,二人结伴而行,相交莫逆。

  这也是为何陈英会选择“曹丕”的原因。

  他在践行“问心无愧于己”。

  而且,当年的陈英的确是觉着,依照曹操的性格,统一天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即便是当时曹丕即位的时候,他也觉着暂时利用一下世家没什么问题。

  等到大魏一统的时候,镇压这些所谓“世家”以及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小事了,因为那个时候就可以用“陈氏”来镇压一切,而非是用“陈英”来镇压一切了。

  只是可惜

  他与曹丕对视一眼,都是叹了口气。

  只是很可惜的是,中间出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祖天师”前往大虞,成了大虞的丞相。

  第二,曹丕这小子和他爹一点都不像,命是真的短。

  如果仅仅是第一点的话,陈英并不害怕。

  虽然“陈朱楼”被誉为陈氏有史以来、甚至天下自古以来最为聪慧的“天纵之资”,被人称为“神鬼莫测”,但是他陈英也不是什么笨蛋。

  但可惜就可惜在,天不假年。

  曹丕缓缓的叹了口气,他与陈英想到了一起,若是上苍再给他十年的时间该有多好啊。

  “陈兄啊,我走之后魏国便全数交给你了。”

  他的眼眸中带着些许的遗憾。

  

  正统十年,秋。

  天子病重。

  魏国天子下诏,立长子“曹”为皇太子,暂时执掌朝政。

  以司马懿、陈英、曹爽等人为监国辅政大臣,其中以“陈英”为辅国大臣之首,一应朝政事务,全部听从陈英之决议。

  正统十年,冬。

  长安

  未央宫中

  已然成为了皇帝的刘备坐在未央宫中,周身冰冷。

  他缓缓的叹了口气,眼前似乎能够看到这些年一个个离去的故交。

  “孔明啊”

  刘备的声音苍老,像是一只疲惫而又无力的老虎。

  他的眼睛中带着些许的沉暮之色,整个人坐在那里,老而无力。

  “我之时日,大抵上就是这几个月啦。”

  刘备眼眸中带着笑意:“我走之后,若是禅儿可以辅佐,你便辅佐他,若是不能辅佐.”

  他的眼睛中带着苍老:“若是不能辅佐,你便主持着朝政,到时候无论是与曹魏合流,还是直接降了大虞,都可以。”

  刘备拍着诸葛亮的手,这些年他对于匡扶汉室的心愿依旧热烈如火,但他自身却是看开了许多。

  “我等已然竭尽全力了。”

  “哪怕是高皇帝再侧,也不会指责你我。”

  他握着诸葛亮的手,眼眸中的光芒却和火焰一样明亮。

  “你我之功过,自有千古后人评说!”

  诸葛亮与刘备执手,眼眸中隐有泪光。

  “陛下”

  “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桃花源中

  刘邦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面前的水镜,脸上却没有那些子嗣以为的伤心难过,毕竟如今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大汉的命数已经到了。

  刘彻被自家老爹碰了碰肩膀,只能无奈的上前一步。

  “曾大父,世上之事,大多如此。”

  他较为开朗的说道:“好歹咱们大汉传承了四百多年呢?”

  “总比某个”

  话还没说完,刘邦的一只手瞬间伸了过来,将刘彻拉到一边,而此时一柄长剑从天而降,直接落在了刚才刘彻所站的地方上。

  太阿剑!

  刘邦讪讪一笑:“那个,那个政哥啊,你别生气,我这玄孙子不是故意的,他不是那个意思。”

  远处,嬴政慢悠悠的走了过来,瞥了一眼刘彻,看在如今凡俗情形的面子上没有跟刘彻一般计较,毕竟是小辈。

  他只是说道:“你觉着你曾大父很伤心?”

  刘彻有些迷茫,其余的大汉皇帝也都有些茫然。

  难道不应该么?

  嬴政只是笑了笑,赞叹的看着水镜。

  “就如同当年大秦覆灭的时候,我不曾有多难受一样,如今的刘季也是一样。”

  “四百年的大汉,这个叫刘备的给了他一个体面的结局,就像是当年的“子婴”一样。”

  “此为天命,非人之过。”

  嬴政微微的叹了口气。

  他看着苍天上空,那悬浮着的命运与时光长河,也看着那闭目的“陈野”,轻声说道:“陈祖已然在尽力改变所谓天命了,这已然是大汉最好的结果。”

  刘邦也是哈哈大笑:“不错不错。”

  他看着凡俗的刘备:“等这小子来了,必定要与他好好聊一聊!”

  正统十一年,春二月。

  大汉天子“刘备”崩,传位于太子“刘禅”。

  令“丞相”诸葛亮监国,并且让刘禅拜诸葛亮为“义父”,自此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天子谥号“昭烈”。

  是为“汉昭烈帝”。

  这一年是正统十一年。

首节上一节426/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