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此时已有强弩之末的迹象,他强行坐了起来,看着陈野、商鞅问道:“寡人虽一生未能称王,但寡人可配称王否?”
听到此话,商鞅、陈野都不由得落泪,二人共同道:“若君上不配称王,此世有何人可称王耶?”
此话一出秦孝公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却在片刻戛然而止。
山陵崩,君王殁。
一代雄主秦孝公,于孝公二十三年的这个冬天逝去了。
PS:说个情况宝宝们,22号-25号很有可能单更,这是存稿,我20号做个小手术,有留置针+术后的事情怕存稿不够,先提前道歉~么么哒。
第59章 伐秦!!【一更,求收藏追读】
风雨飘摇,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加上了一层灰色的夹层一样。
此时,秦孝公的身旁内侍缓缓走出,手中捧着秦孝公留下来的最后一道旨意:“君上旨意,还请太子、大良造、司寇听闻。”
嬴驷从悲伤中缓缓的走了出来,跪伏在那里。
陈野的神色虽然悲伤和哀思,但却也还有力气转一个身子,唯独商鞅静静的跪伏在那里,握着秦孝公已然有些开始褪去温度的手,好似已然没有了知觉。
内侍看了一眼商鞅,本来想要说什么的,嬴驷却挥了挥手,叹了口气:“商君此时的心情,孤能够理解。”
“你便直接宣旨吧。”
内侍不敢违背此时已经板上钉钉要成为秦王的嬴驷之语,当即展开了秦孝公留下的遗诏。
“寡人一生无愧,用商鞅而行新法、用陈野而固邦国。”
“太子如今尚且未曾加冠,不能亲政,令其登基,而后留辅政之人,以商鞅为相国、以陈野为大良造。”
“太子当勤勉之。”
宣读完诏书后,嬴驷的神色并没有丝毫的变化,只是低着头接受了秦孝公最后留下的旨意。
他转过头,看向依然愣愣的商鞅以及有些沉默的陈野,开口道:“君父留遗诏,还请商相、老师辅佐。”
商鞅依旧沉默不语,他的心早已经不在这里了。
陈野却知道此时他必须是站出来了,当即开口道:“还请君上放心。”
“臣定然尽心竭力。”
他已然改口称呼嬴驷为君上了,因为嬴驷的登基已然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商鞅这个时候好似是方才反应过来一样,同样机械式的看向了嬴驷:“老臣听旨。”
嬴驷走到大殿外,看着外面的风雨,虽然脸颊上的神色不变,但眼神中却有一股不能阻挡的锐利之色。
他从太子成为了秦国的国君,这是莫大的变化。
无论是商鞅还是陈野、还是攸宁、甚至是站在一旁的陈慎都感觉出来了这种变化,只众人心中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一夜的风雨逐渐过去,宫中的消息也是传到了整个咸阳城、甚至以一种飞快的速度传遍了大秦、传遍了天下。
半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了秦国的国君秦孝公崩殂了。
这是一位即便没有称王,但所有人都在心中将其当成了“王”的国君。
正在周游列国的孟轲从路人的口中听闻了此事,不由得悄然落下泪水,他看向秦国的方向,心中想到的则是当初与秦孝公的夜谈。
“孝公之殂,天下少了一位古时候的明君啊!”
随着消息的传播,秦国国内家家户户几乎都挂上了白布,这是国丧,亦是所有秦国国民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强制命令而主动施行的。
他们清楚明了的知道,孝公在位的时候为他们带来了多大的改变。
军中同样是默哀一片,所有的人都在为秦孝公祈福。
然而,有人愁苦便有人欢喜。
魏国,大梁。
得知了消息的魏惠王肆意张扬的大笑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无论你生前多么厉害,如今不还是死了么?”
他神色严肃的看向台下的人:“即刻着兵准备!”
“伐秦!”
台下的庞涓神色严肃,脸上带着些快意之色,他要复仇!
韩、魏、卫、宋、赵五国联军伐秦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到了天下各地,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有些惊愕。
如今秦国的国君方才去世,五国便联合伐秦?这是要趁着秦国内政不稳的情况下,将秦国的东出之势力逼迫回去么?
在所有人都愣神的时候,唯有两个人脸上突然绽放了惊喜之色。
此时正是用他们的时候啊!
秦国之内,如今商鞅垂垂老矣,虽然依旧成为了秦国的相国,但从秦孝公去世后,却已经无力再争夺什么了,甚至有消息传出,恐怕他的日子也快到了。
而国内的另外一个相国陈野则是没有什么野心,且如今已然是近不惑之年的年纪了,哪里如他们一般年轻力壮?
正巧此时秦国国内大才青黄不接,他/他前去了,岂不是可以得到重用,一展心中抱负?
这两个想到一起的人,正是张仪、苏秦这两个师兄弟。
因为秦国名声以及商鞅变法顺利进行、加之秦孝公仁义之名的事,所以苏秦并未如同历史中的那样去其他的国家,他的首要目标便定在了秦国!
张仪则是一开始就相中了秦国,他知道,唯有在秦国自己才能够展露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才华!
更何况
如今的秦国几乎已然成为了第一强国,这样的国家如何能够不吸引人才们呢?
章台宫
新登基的嬴驷坐在高台上,他的神色幽幽:“如今,魏、赵、韩、卫、宋五国伐我大秦,我等该如何?”
台下的人此时已然不像是上一次一样沉默,反而纷纷出列。
“启禀君上,虽然如今我大秦正值风雨之时,然则先君之遗风不可负!”
“臣,请战!”
一个又一个的大臣站了出来,脸上都是带着坚定无比的神色,他们纷纷开口说道:“臣,请战!”
“请战!”
请战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嬴驷猛的起身,抽出腰间的长剑:“好!”
他的声音慷慨有力:“五国欺我先君逝去,趁此为难之机发动如此不义的战争,我等怎么能够容忍呢?”
“寡人定当继承父亲遗志,将五国赶出大秦疆土!”
“此战,必胜!”
台下的大臣纷纷附和:“此战,必胜!”
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因为这是用从孝公八年开始的数次胜利换来的底气!
此时,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人站了出来。
正是商鞅。
商鞅白发苍苍,在秦孝公去世后的十天内,他的头发迅速变得苍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最后一点心力一样。
“启禀君上,商鞅请战!”
“请为主帅!”
此时他抬起头,眼神中燃烧着的是熊熊的怒火:“五国欺我大秦,便是辱及先君!”
他再次重复道:“商鞅请战!”
第60章 围宫【二更,求追读收藏】
商鞅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着,几乎要将周围的一切都给焚烧殆尽。
自从孝公十八年的战争过了之后,虽然魏、韩、赵等国依旧对秦国有所忌惮,甚至是畏惧,但他们在后来的这五六年间都没有敢再次挑动战争。
而此次秦孝公去世,他们立刻便发动了战争,这如何能够让商鞅不愤怒呢?
他觉着自己生命正在缓慢的流逝,商鞅不想坐以待毙,更不想慢悠悠的在后方等待着自己的死亡,他想给自己找到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法。
而这个时候战争出现了。
商鞅觉着这是上天、亦或者刚才离世的秦孝公对他的提示,让他借助这一场战争而随孝公离去。
这对于商鞅来说并不是一个困难的抉择。
毕竟如今的商鞅老妻早已经离去,整个相府中除却几个侍奉的人之外,已然是空空荡荡了。
嬴驷高居在台上,看着商鞅那几乎冒着火光的眼睛,柔和的说道:“商君,此时国内离不开您,您为何一定要前往前线请战呢?”
“不如留在咸阳城,为寡人坐镇后方如何?”
商鞅微微摇头,神色坚定无比:“启禀君上,新法的改革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所有的内容都已经烙印在了秦人的骨子里面。”
“他们是不会忘记的。”
“而老臣已然没有什么可以推动的变法了,留在国都后方又有何用呢?”
他的眼睛看着嬴驷:“且如今陈相依旧在,哪怕是老臣离开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是故还请君上成全。”
看着商鞅的眼睛、感受着商鞅那坚定的意志,嬴驷无奈之下看了一眼陈野,陈野此时微微点头,他知道商鞅对于秦孝公的情谊,此时的商鞅正处于热血上头的时候,是怎么也打不消的。
他只是上前一步,而后开口道:“君上,既然商相有此之志,何不支持他呢?”
“只是商君毕竟年迈,还请君上择太医令随行。”
嬴驷看向商鞅,低声道:“不知商相如何看待此事?若能够接受,那么寡人便允了您吧。”
对于嬴驷来说,商鞅其实并没有陈野亲近,更何况如今能够将这一位顾命大臣支开,对于嬴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他是知道自己老师性格的。
只要自己能够亲政,自己的老师会立刻放手权力,甚至放手的那一天还要高高兴兴的欢呼庆祝饮酒。
商鞅没有丝毫犹豫:“臣遵令!”
嬴驷这才松了口气,后看着商鞅以及众多大臣,传达了自己的旨意。
“诸位,秦人从不害怕战争,既然他们要战,那么便战吧!”
“传寡人之令,以商君为主帅,号十五万军,迎击五国盟军!”
大臣们纷纷开口,脸上带着坚定之色:“臣等遵令!”
章台宫后殿。
嬴驷坐在那里,此时的他已经有了秦王的威严,看起来像是一个成年人了,唯有他脸颊上尚且有些稀疏的胡子象征着他的年龄。
“老师,您觉着这一次的战争我们会胜利么?”
陈野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只是诧异的说道:“啊?难道这一场战争还会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