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拙身楼中的书籍是如何传给张角的呢?
那要问一问当年外出游历的陈成己了。
陈成己的骨子里是站在黔首这一边的,因为他见过无数的苦难,并且真切的跟着张角走过些许天下。
而陈朱楼是不同的。
陈朱楼的骨子里并不是“陈氏子弟”,而是“世家子弟”。
这也是许多如今陈氏子弟的毛病,他们虽然依旧觉着百姓才是重要的事情,但他们会将另外一个东西放在百姓之上,那就是“家族”。
是的。
漫长的五百年过去了,陈氏站在天下第一世家的位置上太过于久远了。
陈氏的子弟们多少会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陈氏先祖修建官渡城的时候,一定要将官渡城再次扩大的原因,他们想让更多的百姓住进来,从而不断地影响陈氏的子弟,让陈氏子弟的心性不要发生太大的改变。
至少。
至少心里要有百姓。
陈成己当然知道陈朱楼的这个毛病。
近些时候的陈氏家主历来都是如此的,他不由得想起当年自己尚且年幼的时候,自己和朱楼也是一样。
那个时候的他是如何改变的呢?
因为他走了一趟天下。
想到这里,陈成己看向了陈朱楼:“一年后,你去找张角吧。”
张角?
陈朱楼挑眉:“父亲竟然与黄巾逆贼有关系?”
太平道虽然还未彻底揭竿而起,但太平道的事情世家们以及朝廷早就有了些许想法。
陈朱楼知道也不奇怪。
陈成己只是笑了笑:“当年我游历天下,见到了还是一个普通方士的张角,他那个时候便做一些救民的事情。”
“方才董卓说的话里面,有一件事情说错了。”
“张角的符水是有效果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碗热水。”
陈成己眨了眨眼:“他针对不同的病,会将不同的“符”化进去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那符是特制的,其中有数量并不算很多的“草药”。”
“这才是那符水有用的真正原因。”
陈朱楼愣了一下,倒是没有很惊讶。
他反而举一反三的说道:“那么,难道传闻中的南华老仙便是父亲您?”
“我记得拙身楼中,的确有两卷当年庄子留下来的书籍,好似一卷是兵书,另外一卷则是庄子的一些思想记录?”
陈成己并没有否认。
“不错。”
陈成己冷笑一声:“当年我游历天下,对大汉已经失望透顶,所以传授张角两卷书籍,想的是张角若能成事,便推翻了这大汉,然后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算了。”
“毕竟那个时候当今天子已然即位,朝政腐朽不堪,外戚和几个阉人轮流干政,天子竟然还觉着落得一个轻松。”
“这天下他刘氏既然不想要了,那便换一个掌权也就是了。”
陈朱楼站在陈成己的面前,他忽然觉着自己的父亲比自己还要激进.
“那父亲为何如今又.”
陈成己抬起头看着远处的天空,心情十分复杂:“如今的天子身上,终究有我陈氏的血脉,我还是不忍心看着这大汉就此崩塌。”
“或者说”
“刘氏失去天下并不可惜,但这天下的百姓若遭受战乱,又要如何辛苦呢?”
“若是能够有一丝一毫拯救大汉的机会,我必定是会尝试一下的。”
陈朱楼说道:“那么,让我去找张角,是为了防一手?”
陈成己摇头:“并不是。”
“我只是想让你看看,跟着张角亲眼看一看,看看这天下的百姓。”
“陈氏的下一代在成为家主之前,都要走这一遭,去实地的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官渡城外的一切,看看天下间这些的民生苦难。”
“官渡城中所看到的,不过是这人世间的一小块,且是最幸福的一小块。”
“看看天下人吧。”
“不要作秀、不要表面的看,去成为他们,去亲身经历这些苦楚。”
“然后,你就会明白。”
“历代陈氏家主到底是为了什么。”
陈朱楼站在那里:“那么,儿子留在这长安的一年,又是为什么呢?”
陈成己转过身子看向陈朱楼:“算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思念以及补偿。”
他笑了笑:“我是陈氏家主,要为陈氏负责,选出一个合适的家主,掌握这一艘已经行驶了五百多年的船只继续航行;但我同样也是你的父亲。”
“长安城虽然没有官渡城繁华,但却也是大汉第二繁华的城市了,有他独特的风采。”
“此外.”
陈成己走到了陈朱楼面前。
“我想让看一看这腐朽的大汉。”
“免得你对他还有留恋。”
陈朱楼彻底不说话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揣着的竟然是这种心思,他觉着这简直是离谱。
所以他一直觉着想要为大汉鞠躬尽瘁的父亲,只是“他以为”?
真的父亲早已经怀揣大刀准备随时请大汉赴死了?
“父亲。”
陈朱楼的声音有些沙哑:“那您为什么这个时候告诉我?”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是想要等一年后再跟我说的吧?”
陈成己洒脱的点头:“对。”
“按照原本的计划走,我是应该一年后再告诉你这件事情,然后顺手打发你去太平道找张角的。”
他咧开嘴笑了笑:“但现在么,时间不等人。”
“计划这个东西,做出来就只是为了让人看的,这世上有谁能够完美的预料到所有的事情呢?”
“如今告诉你,是为了让你换一个心态、换一个视角去看这腐朽的大汉。”
“朱楼。”
陈成己与陈朱楼对视:“我这一代已经无法完成请大汉赴死这个事情啦,自我无法看着那些百姓继续遭逢苦难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了这一局当中。”
“而你,如今还没有。”
“所以你可以拔出腰间长剑去做这件事情。”
“你是陈氏下一代的家主,也是陈氏的希望,动荡的年代需要聪明人才能够把握船舵,以此来令船只继续远航。”
“你便是这样的人。”
袁府
身为四世三公的大世家,袁氏自然不会小了。
董卓出了安国王府后,便一路疾行朝着袁府而来,但在袁府他没有见到自己的那位老师,反而是见到了袁府的长公子“袁基”。
袁基只是淡淡的笑着便让董卓觉着浑身不舒服,那笑容中带着的傲慢太明显了。
他觉着自己仿佛脱下了这一层将军的皮,变回了那个在西凉军中混一口饭吃的兵痞子老鼠。
“长公子,老师的身体无碍吧?”
第347章 请斩曹孟德!
袁基将手中茶盏放在桌子上,淡淡的看向董卓。
“都尉不必担心,宫中的太医令已然来瞧过了,身体尚好,只是不能够过度劳累。”
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意味深长的说道:“若是都尉早来那么一会儿,家父也就能够见到您了,只是半个时辰前,家父久候不到,所以便休息了。”
袁基的声音中终于有了那么一丁点的歉意。
“这一休息便不好再叫起来,否则便整夜无法入睡。”
“真是失礼了。”
董卓听着袁基声音中带着些警告的话语,眉宇中带着几分冷色,但转瞬即逝,他只是淡淡一笑:“长公子这说的什么话?俺只是一个大老粗而已,有什么失礼不失礼的?”
他挠了挠头:“只是这次先生唤我前来,是有什么事情么?”
说到正经事两个人的神色都严肃了起来,袁基轻声道:“的确是有些事情。”
他微微皱眉:“原本是何大将军想要借助你的力量,除掉十常侍这几个奸佞的,但如今十常侍说动天子将安国王请到长安城中,如此一来我们倒是不方便轻举妄动了。”
“谁也不知道,安国王对那几位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董卓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
“那咱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他讪讪一笑:“俺是大老粗,不懂的这些东西,一切听长公子的话就是了。”
袁基这才安抚了几句董卓,最后只是说道:“等。”
等?
袁基迎着董卓的目光点头:“不错,正是等。”
他眯着眼睛:“安国王入京,着急的可不仅仅是咱们。”
“十常侍以及其他世家全都要着急起来,毕竟只要这位在,他的眼睛里可是揉不得沙子的。”
袁基手中握着一把折扇,脸上带着云淡风轻的笑容:“十常侍以为请来安国王便是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则他们不知道的是,安国王首先不会放过的就是他们这几个人。”
“我听着安国王的故事长大,自然明白如今这位安国王的性格脾气。”
“你且看好吧。”
“无论是今日长安城中发生的纵马事件,还是前些日子所发生的赵让他们族中子弟所干的事情。”
“明日都会有一个结果。”
“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