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站了起来,此时他的身影显得无比高大。
身后的阳光照射进来,仿佛要将这漆黑的一切都给照亮一样,阳光打在刘彻的脸上,他的脸颊一半在阳光之下,另外一半则是在这阴影当中。
这就是大汉天子。
刘彻。
卫青出身于平阳长公主府上,原本是一个马奴的消息,迅速在这长安城之中流传着,不管是黔首还是那些豪贵们全都知道了。
而宫中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人们开始讨论,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因为有之前荆从与那说书先生的一系列对话,人们对“马奴”这个身份倒也是没有那么的抵触了。
而建元二年,夏六月的时候,则是发生了另外的一件大事。
平阳长公主在某次宴会上,许是喝醉了酒,被人询问的时候,承认了卫青的马奴身份,但却并不是全部承认了。
在醉酒当中,平阳长公主告诉了所有人真相。
卫青原本是出身于一个从军之家,也的的确确最开始是黔首,之后父母病故,年少的卫青为了埋葬自己的父母,只能够卖身到了长公主府为奴。
然则,长公主有感于卫青的孝心,就没有将卫青记入奴籍当中。
只是让卫青养马。
这活计还是卫青自己要求的,说是“既然卖身为奴,如何能够平白无故的收长公主的钱财?”
所以要求了一份比较脏累的活。
说到动情处,长公主甚至落下泪水来,脸上带着的是满满的激动,她甚至是高声说道,卫青一心为国,此次更是立下汗马功劳,自己当以公主之躯,为卫青亲自牵马!
日后若有人再提及卫青乃是长公主府的一个马奴,那么便是与长公主府为敌,与刘氏为敌!
这道流言一出,更是凭空为这喧嚣的烈焰上泼了一勺油。
因为这件事情虽然公主府力挺卫青了,但公主府同样也证明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卫青从前当真是马奴!
谁都能够看出来,长公主的澄清也好,最后的牵马也好,不过是想要掩盖卫青身上的那些过往。
可人们不仅没有泄气,反而更是激动了。
天下间不少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兴奋的看着长安城的方向,他们想要为国效力,想要为天子效力!
因为他们发现了,现在和先皇时期、甚至文皇帝时期都不同了,只要是真的有本事,哪怕是马奴都可以得到天子的信赖和重用!
那他们呢?
他们的身份还是国人、是良籍。
他们岂不是比卫青的身份还要高一点?
一瞬间,天下沸腾了。
绛侯府
周亚夫叹了口气,轻声的说道:“陛下当真是好算计啊,与先皇截然不同。”
是的,的确是不同。
先皇仁慈,虽然有些许算计,但不至于这么狠。
“思变、思变啊.”
周亚夫叹了口气:“难道,该是退的时候了?”
建元二年,夏末。
一场大雨将长安城洗刷了个干净,像是在欢迎卫青的到来一样。
而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更是让黔首们激动。
天子表示,为卫青牵马这种事情,如何能够让自己的阿姐来?
他会亲自为卫青牵马!
长安城外,百官静候,天子亲自站在最前方等待。
当卫青的军队到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少年天子站在城门口的这一幕,他即刻翻身下马。
而刘彻则是大笑着按住了卫青,牵过他身下马匹的缰绳。
他望着远处,大笑着,声音中带着些许肆无忌惮。
“卫将军。”
“此次虽然大胜,但匈奴的行径却令朕愤怒。”
“朕只想问你一句。”
“寇可往,朕可往否?”
第310章 荡尽天下何处非汉土
天子的笑声回荡在城门之前,围观的黔首、百官都能够听到。
他们同样是用盼望的眼光瞧着这位骑在马背上的将军。
仿佛是在询问。
寇可往,我可往否?
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民众期盼,匈奴人欺负了我们,我们能够欺负回去么?
如今的大汉,如今的卫青将军你,有这个能力让我们欺负回去么?
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之下,谁能够隐藏住心中的激荡呢?
或许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的卫青可以,但如今的卫青不行,所以他即刻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地上,他的眼睛中充斥着的全都是兴奋的热烈与慷慨。
“启禀陛下。”
“臣愿为陛下、再战匈奴、扫清寰宇!”
而此时,跟随在刘彻身后的那群大臣当中,两个人缓缓的站了出来。
这两个人站出来的时候,都惊讶了一瞬间,因为他们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和自己一同站了出来,但这惊愕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后两人同时开口。
“陛下!”
“我愿随卫青将军,共扫匈奴!”
人们的眼光迅速看向这两人,只见其中一人神色肆意、一人神色淡然而又平和,两人的年岁看起来约莫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甚至还未曾加冠。
“这不是陈氏子么?”
人群中有人发出一声惊疑的喊声,继而便是一道道的附和声。
“不错!是陈氏子!”
“他衣服上的纹饰我认得!那是陈氏的象征!”
因为没有一官半职的缘故,所以即便是在这种场合,陈去虏穿的也是陈氏的衣服,陈氏的家徽乃是一只傲然而立、扬天昂头的麒麟!
这麒麟脚下有一朵朵的祥云漂浮,在麒麟的头顶还有一道伟岸的场合。
麒麟啸天!
“那陈氏子身旁的人是谁?看着也同样年轻?”
所有人都在摇头,哪怕是刘彻身后的百官都在摇头,这个时候卫青的脸上带着一抹焦虑,连忙开口道:“去病!别胡闹!快回去!”
“你能有什么本事?还不速速退去!”
霍去病的脸上闪过一抹不服,他昂着头说道:“舅舅!我身旁的这位仁兄同样是弱冠之龄,凭什么说我不说他?”
“难道他有卫国之心,我就没有了么?”
“须知,英雄者常出少年郎!”
卫青一时凝噎,这话是陈子语录中,当年陈子所说,出自陈子之口,被慎子记录在书中,无可辩驳,也无法辩驳。
若是辩驳这句话,那岂不是说陈子说的不对?
陈子的后人如今正在这里,指着和尚骂秃驴,别说是现在的卫青了,就算是日后的卫青也是绝对不敢的。
或许是看出了卫青的尴尬之色,刘彻长笑一声,将这气氛打破,他上前去将卫青搀扶起来,后又将陈去虏、霍去病二人搀扶起来,这才是看着陈去虏说道:“这便是去虏吧?”
他有些感慨的说道:“昔年,高皇帝的时候得上将军陈得,与兵仙一同而扫平匈奴。”
“朕读史书的时候,常常感慨。”
“不曾想到,今日朕竟然能够再得陈氏良将啊!”
“此乃大汉之幸,此乃朕之幸啊!”
刘彻的眉宇中带着几分的骄傲之色:“你既有扫平匈奴之意,朕便拜你为上将军,待到此次大军休息好后,与卫青一同率兵征讨匈奴,如何?”
陈去虏微微挑眉,而后拜道:“臣多谢陛下,定当驱除匈奴,将其彻底赶出我大汉之土!”
而刘彻只是牵着他的手笑着,然后才回过头,看着霍去病的时候,神色缓和了一些没有那么多笑容,但却比看着陈去虏的笑容更加真心一些。
“你是卫青的外甥?”
霍去病点头,神色恭敬中带着几分的骄纵。
而看着这样的霍去病,刘彻的眼睛中闪烁着些许的怀念,那份骄纵不正是往日他的模样么?
只是他如今困居于深宫之中,怕是没有和眼前这少年郎一样,有可以横扫匈奴的未来,他只能够待在长安城,因为他是大汉的天子。
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大汉便是真的完了。
他略微沉吟,在身后、身前的目光注视之下,看着霍去病道:“既然你说你想要卫国效力、杀匈奴,朕也不能够不全了你的心思。”
“只是未曾有功绩在身,即便你是卫青之子,也不得即刻入军为将。”
若霍去病是在私底下如此说,刘彻好歹会给他一个副将、偏将的位置,就像是当年的卫青一样,可如今却不能。
大庭广众之下,他要讲究公平。
先例终究是不能这么大大方方的开。
于是,刘彻在沉吟后说道:“朕便令你为“剽姚校尉”,为先锋军,此军为一军先锋,职责重大,然则困难重重,较之后军更为危险,你可愿意?”
“你可敢?”
实则,就算是霍去病到时候为先锋军,也不会真的有什么危险,因为刘彻一定会让霍去病和卫青一起出征,届时主将是他的舅舅,怎么安排霍去病不还是卫青一句话的事?
他只是想要考研一下霍去病。
当年的刘彻敢直接孤身一人前往陈府,向当时的安国王陈秋请求“交易”,让陈秋站在中立偏向他的地方,并且刘彻最后还赌赢了。
那么,如今的霍去病敢接受这个看似危难重重的职位么?
事实证明,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还真的敢。
只见霍去病昂起头,看着刘彻,脸上的骄纵傲然之色尽显,但却并不让人觉着厌烦,反而是会心一笑。
如此少年郎,若少了这一份的骄纵之气,岂不是显得过于沉闷?
“臣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