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07节

  天子崩,万民哀。

  虽然景帝对待官吏的手段是狠了一点,但他对黔首却是和当初的文皇帝一样。

  加上他是文皇帝的孩子,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崩殂,更是扯动了天下人的心,天下无数人开始像当年为文皇帝送行一样,自发的为景帝送行,哪怕天子已经下令不许他们耽误春耕时节,但却一点用都没有。

  没有人在意皇帝的命令了。

  而此时的长安城、未央宫内,哀痛还未曾结束,就已经迎来此生最大喜事的刘彻则是乖巧的坐在陈秋面前,听着陈秋的训导。

  “老师,朕知道了,朕知道了。”

  他将手中的茶杯递给陈秋:“老师,可父皇在驾崩之前曾经说过,不许大肆铺张,如今的黔首这般做.”

  刘彻的眼底带着一抹忧虑:“黔首们这样,若是耽误了春耕该如何?”

  陈秋只是瞥了一眼刘彻心里带着些无奈,到底还是一个孩子。

  “春耕之事倒是不着急,这一点先皇也是想到了,所以陈氏中墨家那一脉有一些关于耕种用具的发明创造一直是没有拿出来,也是因为那一脉研究出来的时候已然晚了。”

  “如今正好拿出来,给黔首们用上。”

  他看着刘彻吗,脸上带着询问的说道:“这个方法,陛下是否还满意?”

  刘彻略微沉吟后,开口道:“老师说得对,理应如此。”

  “如今这个时候,正好以“父皇恩典”来当做借口,令黔首们更换劳动工具,这样才不会引起黔首们的反对。”

  民众永远是愚昧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所以,一些“好”的政策,要找另外一些看着更好的“借口”,在合适的时机送出去。

  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农为国本,耕地更是黔首们的命脉,在这种情况下贸然直接让他们更换工具,且是无偿的话,会让这些黔首觉着这件事情有问题,会让他们觉着是不是朝廷要坑害他们。

  而借助着景皇帝的国丧,将这耕作工具发放下去,就不会有什么事情了。

  借口刘彻以及陈秋等朝廷诸公们都已经想好了,因为景帝的国丧耽误了春耕,先皇觉着心中愧疚,而今上也是不想败坏先皇的仁名,所以将这工具发放下来。

  这样一来,即便是有人想要借着“春耕”一事找麻烦,也找不成了。

  刘彻伸了个懒腰,脸上带着些许的疲惫:“老师,这些事情终于处理好了。”

  他趴在桌子上:“没有想到,这些政务处理起来竟然如此麻烦,不如老师都替朕处理了吧,等到处理好之后再交给朕,然后朕就只需要批复一下就可以了。”

  刘彻的脸上带着顽劣的神色,像是一个普通年岁的小孩一样。

  而陈秋神色不变,只是开口道:“陛下不必试探臣,臣没有想要把持朝政的心思,也没有想要控制陛下的心思,除非陛下所做出的决定是如今的大汉无法承受的,否则臣就会支持。”

  “您不是傀儡皇帝,臣更像是一个傀儡丞相。”

  陈秋低着头,继续处理手中的政务。

  新帝什么都好,就是这疑心病实在是太严重了一点,而且十分喜欢试探人。

  当然了,天子的年岁就是最好的隐藏工具,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可以推到一句“年岁尚小”之上。

  刘彻嘿嘿一笑,连忙走到了陈秋身后,像是个顽劣的孩童:“老师这说的是什么话?弟子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心思呢?”

  他的神色中转眼就带着些许委屈:“老师这可就是冤枉朕了。”

  

  听着刘彻一点都不走心的话语,陈秋的脸上无奈之色更重了,他按了按额头,轻声说道:“陛下,您还是好好的去处理一下政务的好。”

  陈秋指着远处的桌子,那上面堆积着近半个月的政务。

  “若是处理完了,臣可以允许您出宫门去长公主那里玩乐。”

  说到“玩乐”这件事情,刘彻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毕竟如今的长公主“平阳公主”是他的亲长姐。

  一如当年的馆陶公主喜欢给自己的弟弟“刘启”献上美人一样,平阳长公主也喜欢给自己的弟弟敬献美人。

  因为如今正在孝期的缘故,所以天子并不能大肆搜罗美人,但这对于年少的刘彻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要知道人之本性乃为“色”与“食”。

  而掌握了权利的人,第一反应自然是肆无忌惮的享受这两种人的本能欲望。

  平阳长公主嫁给平阳侯之后,在长公主府经常搜罗美人,只要刘彻过去,总是能够遇到几个喜欢的,刘彻自然而然就可以带回宫中。

  谁能够说平阳长公主不能找几个侍女?

  你说平阳长公主是为了敬献给皇帝?你有什么证据?没有证据便是诬陷公主,诬陷皇帝!这是死罪!

  有证据?

  那就更好说了。

  窥恻公主府、或者窥视皇宫、窥伺帝踪,试图谋逆,这些罪名当中一定有一个适合你。

  所以,这一切便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景元十七年,春耕结束之后,天子下了诏令,改元为“建元”,于是,这一年也被称之为建元元年。

  建元元年在天子登基之后事情忙完之后,就差不多过去了,天下对于换了一个皇帝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慨,毕竟只是一个皇帝而已。

  换了皇帝又能够如何呢?

  日子还是照样的过。

  只是对于朝堂上的臣子们,这倒是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了,因为他们已经逐渐的从皇帝的行事风格中看出来了一件事情当今天子与之前的文帝、景帝两位陛下都不一样。

  他更加.固执。

  也更加强大!

  这是一位天生的雄主,哪怕是陈秋都不得不这么的感慨着。

  太皇太后宫中

  窦漪房的生活依旧十分美好,因为她没有能够干涉皇帝的缘故,所以就连刘彻此时对她也是十分恭敬,甚至对她更多了几分的濡慕。

  在原本的轨迹中,刘彻对窦太后的感觉是一种又爱又怕又恨的诸多情绪,而如今这种情绪却是被嫁接到了陈秋的身上。

  窦婴如今还在好好的朝廷中当差,周亚夫也没有出事,一直担任太尉到了如今。

  而窦太后与天子的关系良好,就意味着天子可以借用、也想要借用窦婴的权势、窦氏的权势。

  建元元年,八月。

  天子诏令,拜窦婴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此后,朝廷上的诸多局面呈现出了一种四足如鼎的情况。

  中枢丞代表着皇帝、窦婴代表着皇帝;周亚夫和陈秋代表着的则是这大汉的贵族世家们。

  当然,窦婴以及中枢丞的意见不可能时时刻刻相同,因为中枢丞代表着皇帝意志的同时,也天然的和臣子的意志有所对抗。

  而周亚夫和陈秋也不同。

  陈秋更多的是代表着“黔首”们的利益,周亚夫则是更多的真的代表着权贵的利益。

  于是,在这四种势力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建元元年的冬天缓慢的到来了。

  匈奴

  狼居胥山附近

  匈奴的大汗再次一统了这个破损的部落,并且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伫立在一旁的大汉。

  他舔了一下自己的嘴角,眼睛中带着些许野蛮的神色。

  陈氏如今没有武将,他的人也着实的打听了一下陈氏在官渡的那些子弟的情况,加冠之后的青年竟然没有一个会兵法的!

  而大汉朝堂之上,此时能够用的竟然只有一个周亚夫!

  他的声音沙哑:“看来,长生天还是庇佑我们的。”

  “是时候对大汉再次发动进攻了.”

  这匈奴大汗想到这里,稍微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令在长安城中的那些人观察一下才好。”

  “数十年、几十年的时间都等了,不急于这一时!”

  长安城

  在得到自家大汗急信的时候,阿扎巴西正在长安城中过着奢靡的生活。

  他日日宴饮,此时正迎着月光端着酒杯,大笑着。

  “举杯!”

  PS:520快乐

第305章 少年郎

  建元元年,冬。

  大雪漫天几乎是将整个京都都给覆盖在雪皑皑的冰霜之下,长安城中许多黔首正在叫卖着,大雪纷飞的日子他们依旧不能休息。

  建元二年的春天要到了。

  驿站之中

  巴尔扎西的脸上不断的流淌着汗水,整个人都在颤抖,他的手中拿着匈奴大汗的来信。

  信件中所说的内容也十分简单,就是让他试探一下如今大汉的情形,之后将消息传递回去,以决定匈奴是否要与大汉开战。

  在情理上说来,巴尔扎西其实是十分不愿意这件事情发生的。

  毕竟如今的巴尔扎心在长安城内好歹也算是一个名贵,他过着许多大汉的黔首都无法过上的生活。

  更何况是那些在狼居胥山吃沙子的人?

  但巴尔扎西有这个胆子欺骗匈奴可汗么?他暂时没有这个胆子,因为他的家人还在狼居胥山附近,而匈奴如今的可汗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更何况.

  巴尔扎西讨好的看着身旁的壮汉,拱了拱手,学着汉人的模样说道:“可汗的意思,我已然尽数明白了,小的定然听候您的差遣,为您马首是瞻。”

  那壮汉只是瞥了一眼巴尔扎西,然后才冷声说道:“最好如此。”

  他坐在那里,就如同一座小山一样令人心中畏惧:“且将你知道的,关于长安城内的事情、大汉朝堂之上方的事情,尽数说给我听,若有缺漏.”

  看着壮汉眼睛中透露着的锐利以及暴戾,巴尔扎心自然是认认真真的讲述着。

  半个时辰后。

  巴尔扎心看着那壮汉:“长安城中的情形大抵就是如此。”

  “这其中最不可招惹的怕就是这陈氏了,其余的倒也没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

  “不过这大汉的绣衣使者时刻看着咱们呢,如今您来了,是否”

  壮汉,也就是莫斯点了点头:“你明日上奏,便说我匈奴可汗派遣我为使臣,前来进拜。”

  他微微的眯了眯眼睛,望着远处的院落风景。

  “可汗说,我匈奴重返草原的时候,即将到了。”

  “希望这一切,真的如同大汉所猜测的一样吧。”

首节上一节307/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