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上头一次出现了无措的神色,显然也是没有搞明白梁王在想什么。
“他是真的想要为朕抗敌,被朕蒙骗了,是真的这么愚蠢,还是另外有谋划?不来京城,只要朕有什么变数,他便能立刻带着兵马抢先一步攻打长安?”
刘启看着面前坐着的晁错、陈秋、陈拓、周亚夫三人,眼睛中尽是茫然。
周亚夫、晁错、陈拓三人嘴角抽搐,片刻后才说道:“臣觉着,应当是梁王真的这么愚蠢,被陛下感动的想要亲自对抗敌军.”
刘启神色更加茫然了:“天底下,有这么愚蠢的人么?”
陈秋叹了口气,开口看着刘启说道:“陛下,应当正是如其余几位所说的这样。”
“因为.”
他从袖子中抽出了一封信:“这是族叔所来的信件,他为梁国相,就在梁王身侧,这些年没有少说过梁王对陛下的信任以及感恩”
陈秋无奈扶额,显然敌人太愚蠢也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敌人太过于愚蠢,往往会让人预判失误。
毕竟他们的“预判”都是针对聪明人的,或者是针对普通人的,怎么会有人专门针对愚蠢的人来谋划?
刘启仔细阅读了那陈彬的信件之后,眼角也是略微抽搐:“啊?”
众人传阅过这信件后,也都是发出了“啊?”的感叹声,众人脸上都带着茫然,但却实打实的松了口气。
不是梁王别有用心就好。
景元十年,春。
这个诸王谋逆的第三年,原本在诸王之乱爆发的这一年,晁错应当已经被景帝诛杀以安七王之乱了,毕竟当初诸王所打出的口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而今时今日虽然口号依旧一致,但因为天塌了还有人顶着的缘故,景帝并没有薄情的将晁错诛杀。
历史在这一刻,又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
若说历史如同一辆马车一样缓缓行驶的话,那么这一驾名为“诸华诸夏”的马车,已经开始偏移了历史的轨道,朝着不知名的方向开始驶去。
景元十年,春夏之际。
天子诏令,派遣大将军周亚夫率兵十万,驰援两国,以镇压诸王叛逆。
而梁王也在天子多次“情真意切”的关心之下,终于坐上了马车,朝着长安城而来。
这一年,天子刘启的长子“刘荣”也已经成年。
长安城再次热闹了起来。
新书,求收藏,这次肯定不切。么么哒
第295章 旧事
梁王即将到来的事情令长安城内许多人都失去了理智,尤其是如今的皇长子“刘荣”。
他在大殿内来回的走动着,脸上的神色莫名其妙的阴沉。
刘荣在害怕。
关于梁王成为“皇太弟”的消息他是听说过一些的,且这些年他的父亲也多少有表露出一些这样的想法。
一旁的刘德悄然站立在那里:“大哥,你别担心。”
他挠了挠头:“宫中不是有传言么?即便是父皇要立皇太弟,也会与梁王叔约法三章,待到梁王叔即位之后,便立下“皇太侄”,将皇位再次传给父皇的子嗣。”
刘德显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会这么的烦恼。
毕竟在他看来皇位兜兜转转,最后不还是要传给自己的大哥么?
刘荣回过头来,看着刘德咬牙切齿的说道:“蠢货!”
“等到那一日,说了算的就不再是父皇,也不是我们,而是梁王叔了!”
“就算梁王自己愿意,难道梁王叔的子嗣也会同意么?更何况梁王叔自己恐怕不会愿意的”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是找到办法让父皇不能够立下“皇太弟”。”
刘荣想到这里,眼眸中闪过些许阴沉之色:“陈氏不是一直喜欢多管闲事么?那么就让陈氏与梁王去争斗好了,左右他们之前也是争斗过。”
“梁王叔怎么可能忘记当年的事情呢?”
“陈氏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一个人成为天子呢?若梁王叔成为天子,日后的大汉做主之人岂不是就成了陈氏的仇人?”
这般想着,刘荣的眼睛中划过一抹志在必得的兴奋。
他要拜会陈氏!
刘荣即刻看着身后的“寺人”开口道:“替孤准备拜帖,明日孤要拜会陈氏!”
长乐宫
刘启坐在榻上,微微的打了个哈欠,神色中显得更是疲惫了。
他摆了摆手,合着眼眸听着下方绣衣使者的汇报,神色中的无所谓之色更重了。
“唉”
刘启坐直了身体:“争吧,争吧,一个个的都争吧。”
他从一旁的棋盒子中拿出一枚棋子,扔在了棋盘上。
随着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那黑色的棋子便在棋盘上缓慢的旋转起舞,最后好似是一滴尘埃一样落在棋盘之上。
所有的一切好似都那么的顺畅。
“陈氏、皇长子、梁王。”
刘启闭上眼睛,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这错综复杂的一张大网,脸上的神色更加的疲惫不堪。
“这局棋,究竟谁能够赢呢?”
景元十年,秋冬。
当冬日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落在地上,继而铺成了一层洁白的地毯时候,随着那城外车辇的滚轮声而来的,是那站立在车辇之上的人。
梁王-刘武。
对于刘武的到来,天子显得十分兴奋,甚至亲自前来迎接自己的这个弟弟,两人甚至把酒言欢,双手拐在一起,站在属于天子的驾车之上。
长安城两侧的黔首们看着这一幕,心中都是带着惊讶的小声讨论着。
梁王则是被这种万众期待的目光给看的有些惊讶了,他不自觉的看向自己身侧的兄长,低声喏喏的说道:“陛下,这这”
他到底是没有能够这出个好歹来,因为刘启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亲昵的说道:“你我一母同胞,你更是在外御敌,未来更是”
这里刘启拖了一个长长的腔调,但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在最后的腔调尽头说道:“这些算什么呢?”
“比起未来的殊荣,这些不过是寻常之事罢了。”
或许是刘启眼神中的暗示太明显了,也或许是梁王自己又发动了自己“智慧”的脑子,他开始幻想起来刘启话语中未曾说尽的意思。
那不就是他日后成为天子的事情么?
当他成为了天子后,这些自然而然的都是小事。
刘武激动的想要说些什么,但却看到自己的兄长微微摇头,顿时反应过来,如今的自己尚且未曾立下大功,怎么能够当着众人的面说出那件事情呢?
若让大臣们提前知道了那件事情,岂不是又要闹翻天了?
于是他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与狂欢,只是叹了口气说道:“臣弟为皇兄镇守边疆,这不是本应该的事情么?何必说道谢与功劳呢?”
此时的梁王显得十分义正言辞,他只是看着身旁的刘启,以及车辇不断经过的黔首们,声音低沉:“为了天下黔首的安定,也为了陛下,臣弟一定会将所犯之敌,尽数阻挡在长安城之外。”
“梁国不破,则长安永固。”
梁王的神色太过于坚定了,让刘启看了都觉着有些感动,甚至开始自我反省起来,自己是否不应该这般欺骗梁王.
只是事已至此,已然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长乐宫中
此时大殿之内唯有兄弟二人,两人自然是相谈甚欢,将一切能说的不能说的全都说了。
这里没有第三个人,也没有第五只耳朵。
侍奉的寺人和宫女全部都被刘启赶走了,此时的大殿内唯有他和自己的弟弟。
梁王的脸上熏红,像是饮酒过度之后的激动,他举着手中的酒爵,心潮澎湃:“皇兄,臣弟定然不会负皇兄!待到那一日,我会提前将册立的旨意交予丞相!”
“兄不负我,我不负兄!”
刘启坐在高台上,衣衫半开,脸色微红,身上有些许汗水随意落下,颇有名士之风,他觉着手中酒杯,像是也醉了一样。
“朕,定然不会负了武弟的!”
只是话语声中虽然看着像是醉了,声音也是飘忽,但那一双眸子中却是一直带着几分的清醒。
他低声的说道:“真希望如此。”
只是五个字,加在方才的誓言之后,一切就都变了。
陈府
皇长子刘荣的到访,对于陈氏来说并不是一件大事,毕竟就连天子都数次前来这个普通的院落。
院子中的几点翠绿已经盛开了。
陈秋坐在刘荣的对面,神色颇为奇怪。
“殿下的意思是,陛下有意立梁王为皇太弟?”
刘荣神色肃穆,看着陈秋说道:“不错。”
陈秋眼睛中的神色更加古怪了:“此乃皇家之事,殿下与臣说是为何?”
他的声音淡淡的,像是没有听出来刘荣话里面的意思一样,抬起头看着刘荣,神色困惑:“此非臣子应当干涉的事情,陛下立国本之事,为陛下的私事。”
刘荣听了陈秋的话,眼睛中的着急更甚了,他看着刘荣甚至开口说道:“安国君!”
“此乃国本之争啊!”
“我乃父皇长子,怎么能够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陈氏身为大汉第一家,又怎么能够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陈秋看着刘荣只觉着心里的无语更甚了。
他觉着自己绕的弯子想让刘荣明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于是干脆利落的说道:“殿下,您自然是不能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您乃涉及到国本之人。”
“可这与陈氏有什么关系呢?”
“谁做皇帝,陈氏都会是陈氏,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陈氏何必掺和进这夺嫡之争当中呢?”
刘荣的心思急转,在脑海中想到了自己来之前所打的腹稿,当即说到:“安国君,您可忘了昔日与儒家的正统之争?”
“虽然如今政治学派已经充盈朝堂之上,可相较于政治学派,梁王只怕还是更加信任儒家吧?”
“若真的让梁王成为了天子,那么陈氏的利益必将受到损碍!”
刘荣像是找到了自以为能够说服陈氏的办法,既然晓之以情不行,那就动之以利。
陈秋的神色依旧平淡:“殿下这话说的,陈氏从来不在乎这些。”
“昔日家父能够在陈氏如日中天的时候,带着我等回归官渡,如今的陈氏自然也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