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他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缓解了一下自己过分紧绷的身体和精神。
江兴适时的走上前来,看着陈彼道:“公子,我看您与几位客人商议事情太久了,于是便吩咐羹夫为您准备了些点心。”
“您尝一尝。”
陈彼没有客气,拿起盘子中的点心放入口中,轻叹一声:“这长安城啊,就像是一个吃人的野兽,自从我来到了这里,就已经被许多人盯上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沉顿:“陈氏的势力太庞大了,很多人对此既嫉妒、又羡慕,还有人想要利用陈氏的势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些人自作聪明,以为这些事情我不知道,但是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陈彼微微摇头,看着那黑色的夜空:“长安啊长安。”
他闭上眼睛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只是淡淡的说道:“明日恐怕陛下便会召我入宫了,这些时日不管是谁递拜帖都暂时回绝吧。”
“便说我初来乍到,水土不服,所以身体有些不适。”
陈彼神色冷峻:“尤其是一些皇子的帖子。”
是的。
这长安城如同龙潭虎穴一样,可是陈彼却没有想要退却的心思,不是他不想退却,而是他不能退却。
此等之事莫若逆水行舟,唯有不断的向前努力挣扎,才有可能保持最开始的实力。
如今的陈氏太招人的眼了,但陈氏却没有办法去隐藏自己、因为他已经大到天下没有几个地方、几个办法能够将它隐藏起来。
放弃所有的一切?
放弃权势?放弃手中的学校?放弃注经权?放弃收弟子?
那么等待陈氏的就不是“韬光养晦”而是“死路一条”了。
“唉”
陈彼再次叹了口气。
黑夜下的长安城似同一只卧着的野兽,他不只有一个心脏。
刘邦虽然分封了诸王,但是许多皇子封王当中有一些人并未曾离开长安城。
比如刘如意、比如刘长、再比如代王刘恒。
相较于太子刘盈来说,这三个人留在长安城中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理由,而且理由十分充分。
前两位如刘如意、刘长是因为刘邦的宠爱,尤其是刘如意,这位在如今的长安城中可以说是诸子诸王中最不能招惹的一个了。
前些日子戚姬才受到刘邦的赞赏,刘邦甚至多次想要废嫡长子刘盈,从而立刘如意为太子。
在吕雉以及朝中许多人的反对下这才没有成功,但他却是发挥出了一个皇帝能够做的所有事情,他不仅将刘如意的土地封在了中原大地,更是将最肥沃的一片土地给了他。
“赵王”,这便是刘如意的封号。
象征着刘邦对刘如意的宠爱。
至于刘长么,则是因为刘长力大无穷,力能扛鼎,这让刘邦想到了自己的老对手,而这样一个很像他老对手的孩子整日在他面前毕恭毕敬,这无疑让刘邦的小心思得到了满足。
再者一说也是因为刘长的母亲赵姬的多次请求,淮南此地确实是有些慌乱了,如今哪怕已经恢复了不少,但比起来其他的地方也是有些荒芜。
将其留在长安城中,这是刘邦这个皇帝对刘长的补偿。
至于代王刘恒
这个就有些复杂了。
其实刘邦内心是很想要让代王去他封地的,毕竟刘邦其实不是很喜欢这个斯斯文文,看起来跟自己一点都不像的孩子。
他更喜欢刘如意这个野蛮而又“顽劣”的孩子,这才能让刘邦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
可是不知为何,每一次看到刘恒的面容,刘邦就有些叹气。
于是他还是将刘恒留在了长安城中。
也就导致了如今整个长安,除却太子外还有三位王爷暂留。
是的,暂留。
哪怕是如同刘邦也是拗不过那群朝臣的,所以找了个体面的借口“暂留”这三人。
而实际上到底如何,众人都知道。
夺嫡之争,早在这些人降生的时候就开始了。
现在只是愈加的难以掩饰的激烈。
戚姬宫中
刘如意脸上带着不屑的神色,他看着自己的母亲,撇了撇嘴:“母亲,那个陈彼有什么好的?凭什么要我去讨好他?”
“难道我堂堂皇子、赵王还不如他一个臣子尊贵么?”
戚姬虽然在有些事情上比较没脑子,但在有些事情上却有天然的直觉,她直接毫不客气的看着刘如意说道:“是的,你不如他尊贵。”
“刘氏才显耀了多久?”
“不过是自你父亲这一代开始,成为了皇帝而已。”
“可是陈氏已经显贵了多久?从前朝孝公时期开始就已经是担任丞相的职位了!一百多年来从来没有断绝过权贵的身份。”
“就连你父亲都只能够对陈氏妥协。”
她的眼睛盯着刘如意,声音中带着严肃:“你仔细想一想,你父亲为何在刚刚建国、一统天下的时候,就立刻对陈氏的先祖进行追封、甚至对陈氏如今的家主加封?”
“以为是你父亲愿意的么?”
戚姬的嘴角带着嘲讽:“陛下当然不是自己愿意的。”
“只是他还没有想到对付陈氏的方法,朝廷中的那些大臣就已经提出来了对陈氏的加封,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他们看到后你父亲也看到了。”
“所以才有了加封的事情。”
事情?
刘如意抬起头看着戚姬:“母亲,什么事情?”
戚姬微微一笑:“在陛下没有追封陈氏的时候,天下虽然已经一统,但天下人没有几个认可大汉的。”
“而当你父亲追封陈氏了,陈氏也没有抗拒之后,天下人这才真正的接受了大汉,那些隐藏着的想要搅弄风雨的人这才停止。”
“你现在知道陈氏的重要性,知道陈氏这次来的这位嫡长子的重要性了么?”
相较于戚姬的紧张,吕雉倒是没有多少急切。
因为她打听到了萧何四人离开安居公府的时候,神色似乎不太好。
她也正是这个时候才想到了一件事情。
陈彼身为嫡长子,怎么可能支持其庶子夺嫡呢?
他们天然就是一派的。
步履匆匆,时光如熙。
陈彼来到长安城的第七日,宫中终于来了旨意,诏请陈彼入宫。
“终于来了。”
第245章 谁是猎手?
陈彼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而后跟随宫中的内侍走出府邸。
他在登上马车之前回过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明月,轻叹一声,他明白,今日自己前往长乐宫后,或者说从他踏进了这名利场的长安城后,他就已经在“戏”中了。
“走吧。”
上了马车后,陈彼神色不变。
身前的内侍驾驶着马车,带着这位陈氏的嫡长子、下一代陈氏家主,象征着天下读书人领袖的人物朝着长乐宫的方向而去。
当然,并不是直接前往长乐宫。
马车摇摇晃晃的行走在这黑夜之中,黑夜中却有不少的眼睛看见了这辆马车,也看到了那伴随着夜风而不断波澜的车帘下安静坐着的人。
陈彼入宫了!
这个消息如同旱地惊雷一般瞬间感染了长安城中的诸多看客以及台前幕后的众多人们。
他们都得到了消息。
张良坐在府邸之前,看着马车从自己的面前而过,轻轻地叹了口气,他冲着远处的马车拱了拱手,而后转身毫不留恋的进入了府宅之中。
一边走,还一边低声道:“为我收拾行囊。”
张良要走。
此是非之地,绝不可留。
当陈彼做出了决定之后,往日里还算是安静的长安城就会彻底乱起来。
届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再站在“中立”的角度去评判什么东西,他们都必须是亲自下场,无论是什么人。
去抢、去争。
有人能够争得过陈氏的人么?没有。
所以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留候张良、张子房已经决定退后一步,先撤为敬。
这就是陈氏的杀伤力。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张良压根没有想要争夺什么的心思。
他最初想要光复韩的故土,让家国重新伫立在这大地之上,后来他发现这天下无论是哪个家国伫立,受苦的都是黔首们,于是他想改变大秦,让黔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四世皇帝胡亥登基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在大秦实现这个事情了,于是再次归隐。
而等到五世皇帝子婴登基的时候,其实张良找过子婴,想要帮助子婴重新镇压动荡,而使秦国重整,子婴拒绝了,并且推荐他前往当时沛郡的郡守沛公那里。
再之后.
再之后就是大汉一统天下了。
张良幽幽的叹了口气道:“岁月如梭啊,是时候该功成身退了。”
黑夜中,淮阴侯府伫立在这皇宫之畔。
韩信端坐在府邸中,眸子中闪过些许锐利的神色,片刻后他幽幽的叹了口气:“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陈氏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他的桌子上放着一封拜帖,这是陈彼送来的。
邀请他三日后往安居公府一叙。
韩信拿着那帖子掂量了许久,最后还是放了下来,决定三日后去安居公府瞧一瞧,瞧一瞧这位到底想要做什么。
长乐宫
陈彼方才走到大殿之前,就听到大殿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吱呀”
伴随着一道开门声响起,刘邦赤脚从大殿内走了出来,脸上还带着兴奋至极的神色,他握住了陈彼的手说道:“呀呀呀,陈先生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