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90节

  陈肃坐在陈居的对面,他是知道陈居的心态的,但是他并不打算纠正陈正,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和儿子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无法判断陈居的心态是错误的所以也就不愿意去“纠正”。

  陈氏中人难道都要以秦国的兴衰为己任么?

  不。

  陈氏中人始终放在心头的,是天下黔首,天下万民,万民康泰便是他们的“目的”,当初帮助秦国一统,只是因为秦国最有一统的希望,且历代都是明君而已。

  但凡秦国王室这六代中出现一个昏君,其余的国家明君迭出,陈氏也会选择他们。

  这不是天命,是“人治”。

  他遥遥的望着远处的方向,咸阳城上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

  始皇帝六年,这是秦国一统之后的第六年了,天下好似变得十分的昌盛繁荣。

  此时的嬴政已然历经三十六个春秋了。

  他正值春秋鼎盛的时候,也如同历史中的“昭襄王”一样对朝堂的掌控愈发的严密,几乎已经达到了当年昭襄王最鼎盛的时候,毕竟他乃“始皇帝”,天然携带着一统六国的威严肃穆。

  而去年的一岁中,他与陈正之间的争端也是越来越多。

  陈正愈发的无力了。

  但他们之间依旧能够保持和平相处,顶多是在某些政见上有所不同,所以还能够容得下对方,而陈正也是被陈肃、陈赞劝诫过后,一直保持着平和与容忍的状态。

  他不想与皇帝发生冲突。

  陈府

  无数的武将来到了陈府中,在这个并不算温暖的季节。

  始皇帝六年的元月,那个身体一直坚朗,让人觉着他尚且能够再活十几年的老人病倒了。

  或许这是武将的宿命。

  而此时,大秦在百越的战争还未曾停止,但已经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只要再有一两年的水磨工夫,百越便能够被秦国彻底拿下。

  陈正坐在床榻边上,他握着陈赞的手,脸上带着悲戚之色:“叔公,您.”

  陈赞的脸上只是带着平静的笑容,他伸出手握着陈正的手:“正儿,不必悲伤,我这一生已然无有遗憾了。”

  他也是知道陈氏“桃花源”的一员,所以知道自己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于是看着陈正说道:“死亡并不是终点,一切都还在远方。”

  陈赞拍着陈正的手:“我知晓,你心中有许多的抱负,但却都碍于现实原因不能够实现。”

  “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吧。”

  “陈氏中人,向来不愧天地,不愧己心,如今我的逝去给你这个机会,你可以找机会和陛下说清楚。”

  “陈氏没了我反而是好事,陛下对陈氏的忌惮也会大幅度的减少。”

  他的眼眸中带着希冀:“去吧,和陛下将一切都说清楚,之后你们一起搀扶着大秦往前走。”

  说完这句话,陈赞似乎耗费了所有的力气一样,手无力的垂在了床榻上。

  周围的武将们眼睛中都带着红色,连绵的哭声传遍了整个陈府。

  而此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嬴政的身影站在那里,脸上带着茫然。

  始皇帝六年,元月。

  大秦最后一位武安君,陈赞,逝于咸阳城。

  陈赞的逝去对于陈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几乎一两个月里他都提不起精神来。

  始皇帝六年,三月十七。

  天空中阴雨连绵,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韩非脚步匆忙的走到陈府中,脸上带着焦急和愤怒之色,他推开陈府书房的门,看着里面披着衣服坐着的陈正,声音中蕴含着雷霆般的怒火。

  “陈相!您劝劝陛下吧!”

  命运的脚步声,应声响起。

  PS: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第212章 冲突再起【二更,求订阅】

  陈正微微蹙眉,放下手中的竹卷,抬起头看向韩非:“发生什么事了?”

  “怎么如此着急?”

  韩非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怒急之色,他压着嗓子看着陈正:“陈相,陛下他.”

  “唉。”

  长长的叹了口气,韩非像是不知道怎么说了一样,话语又开始结结巴巴了,他本来在私下与陈正对话的时候,已经不结巴了的。

  陈正看着韩非的样子,心中更是好奇,什么事情能让韩非着急成这个样子?

  他一边将身上的衣服穿好,一边看向韩非:“一边走,一边说。”

  陈正十分清楚的抓住了韩非只言片语中的关键词,这事情和嬴政有关,所以无论如何他最后恐怕都是要去宫中一趟的。

  此时让韩非缓一口气,然后他令人准备车马,这样最不耽误时间。

  等到了车马之上韩非才是缓过来了这口气,他看着陈正,心里其实有些后悔了,他不应该来找陈正的。

  他太了解陈正的性格了。

  若是陈正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原委,一定会和嬴政争吵起来,甚至不单单只是争吵.

  而前些时日,始皇帝和陈正的关系才暂时缓和了一些,如今若是

  或许是看出来了韩非脸上的犹豫,陈正扭过头,放下手中竹卷:“韩兄是了解我的,即便今日你不与我说这件事情,难道日后我就不会知道了吗?”

  “若是韩兄确定日后我不会知晓此事,也不愿意让我此时知道,那么陈某便不再询问了。”

  陈正十分善解人意的说道:“也免得让韩兄为难。”

  韩非犹豫了片刻后终究还是开口了,他知道就算今日自己不告诉陈正,陈正早晚也会知道的。

  “事情是这样的。”

  韩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说道:“今日内吏蒙毅忽然入宫,劾奏中车府令枉法,触犯了多条秦律。”

  “其中有几条,已经是触及到了秦律的底线。”

  “因此内吏上书请求陛下依照秦律处置中车府令,然则”

  仅仅是听到了这里,陈正就明白了为何方才韩非吞吞吐吐的了,他眯着眼睛说道:“然则陛下并没有依照秦律处置中车府令,并且还宽恕了他的罪行。”

  陈正的声音冷冽无比,像是寒冰一样。

  “不,应该不仅仅如此。”

  “若只是如此的话,你应当不会这么生气的来找我。”

  陈正闭上了眼睛,他的耳边似乎再次听到了那命运的钟声缓缓响起。

  “说罢,还有什么事情。”

  韩非闭上眼睛:“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陛下不仅因为中车府令的几句求情之语宽恕了他的罪过,并且没有任何的处罚。”

  “且”

  “陛下还下令让内吏不许胡说。”

  他睁开眼睛,脸上带着悲痛之色:“然则这个事情其实已经闹大了,半个咸阳城或许都知道了。”

  “这本不是内吏掌管的事情,所以内吏最开始是不知道的,是因为有一妇人带着孩子,母子四人撞死在了内吏府门口,内吏才知晓的情况。”

  “那母子四人的鲜血几乎是将地面全都染成了红色。”

  韩非的脸上带着些许的迷茫,他看向远处的方向,轻声说道:“可即便是内吏将这些事情全都告诉了陛下,陛下竟然也未曾对中车府令有任何的责罚。”

  他低下头,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

  嬴政的所作所为对于一个法家弟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一国家的皇帝,一个信奉秦律,将秦律奉为国本的国家的皇帝,对于这样恶劣的行为竟然只是口头上说了罪人两句就过去了。

  这让韩非觉着自己一生的坚持或许真的是错误的。

  陈正再次闭上了眼睛,他抚摸着自己腰间的长剑心中有些许的悲怆。

  他没有想到,始皇帝竟然会做出来这样的事情

  车马声缓缓响起,载着两个人前往咸阳宫的方向,此处车马多人情,前去的路途同样有些崎岖。

  桃花源中

  陈野再次沉默了。

  他看着那一辆朝着咸阳城而去的车马,心中同样有些迷茫的神色,但转瞬间就消失了。

  嬴政的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不可否认他的伟大,你也不能够否定他是一位千古一帝。

  

  但正如同李世民永远也洗不掉自己身上“弑父杀兄”的污点一样,嬴政的身上同样也有洗不掉、洗不干净的污点。

  “自傲”,或者说叫做“刚愎自用”。

  他太相信自己了,也太有“威严”了,他身为自古以来的第一个皇帝,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国家的皇帝,他的手中权力太大了。

  不是因为始皇帝要做到“完美”才配称之为始皇帝,而是因为他是始皇帝,所以他应该做到完美!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赵高同样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有历史记载,赵高多次犯下罪过,同样是身为“上将军”的蒙恬兄弟两人多次参奏,但只要赵高哭着祈求几句,始皇帝就宽恕他的罪行,不再追究。

  其中甚至有“宰杀耕牛”这样的罪行,也有令手下的仆人肆意欺压黔首的罪行。

  可.

  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始皇帝并未处理掉赵高,反而是对他依旧多加宠爱。

  而如今的这个拥有陈氏的历史呢?

  或许是那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一切,赵高依旧是犯下了这些罪行。

  一个信奉“秦律”为准则的国家,他的主人当然可以豁免秦律,但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不能这么做!

  即便是太子!

  但.

  嬴政开了一个先例,这让民间、贵族、甚至是士们都开始怀疑,这样的一位皇帝是否真的是他们心中认为的“千古一帝”?

  当然了,就如同不能因为李世民弑父杀兄就说他不是千古一帝一样,也不能因为嬴政的些许性格说他不是千古一帝。

  一切都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

  咸阳宫外

  陈正走下马车的时候,就看见了垂头丧气的蒙毅,他上前去轻声问道:“内吏,你所劾奏的事情如何了?”

  蒙毅抬起头一双眼睛中充斥着悲戚和迷茫:“陈相?”

  他苦笑一声:“陛下依旧宽恕了赵高的罪行。”

首节上一节190/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