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89节

  但嬴政也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

  他有足够的人手代替这些郡守县令来治理天下么?没有。

  咸阳学宫虽然正在产出人才,但产出人才的数量却跟不上秦国扩充的地步,秦的版图太大了,这便是最大的问题。

  也不仅仅是秦朝的问题,是每一个时代的问题。

  诸华诸夏太大了!

  所以需要十分多的人手,而诸华诸夏的国情又象征着“血脉”和“人情”的存在。

  尤其是这个时候书籍还未曾普及,那些识文断字的人哪一个跟“贵族”没有关系呢?

  你能够真的追杀你三姨夫家的小儿子么?

  还是你能够忠心耿耿的为了皇帝而举报你家的侄子?

  亦或者你能够提着你族中三爷爷的人头去领赏?

  或许你可以做到,但.你还要不要做人了?

  泰山脚下

  嬴政坐在车马之上,而一旁车马上陈正、李斯、韩非三人正在抓紧时间处理来自咸阳城的政务。

  几人的脑子都是感觉头疼。

  这些本来是由嬴政处理的,但嬴政现在却开始偷懒了!

  嬴政扶着自己的脑袋,身体随着车马的晃动而晃动着,他目视前方,心中则是在思考着让扶苏那小子监国是否合适。

  不过转瞬间他就不担心了。

  毕竟他下诏请陈肃去往咸阳城暂时看顾了,而陈氏家中的事情么.

  嬴政嘿嘿一笑,那他就管不得了。

  希望陈肃能够跨越千里也能处理好朝廷以及陈氏两地的事务吧。

  时间点点过去,转瞬间便到了泰山脚下了。

  此时,天上汇聚着些许的乌云。

  丝丝绵绵的雨好似要落下,空中若有似无的闪出些许雷鸣声。

  

  “始皇帝五年,上泰山封禅,遇雨,疑上苍震怒。《新秦书始皇帝本纪》”

第211章 命运的脚步声【一更,求订阅】

  丝丝绵绵的雨滴落在大地上,转瞬间天空上无数的雷霆响彻云霄。

  长长的队伍伫立在泰山脚下神色严肃,嬴政本人抬起头看着天空上的乌云,眼睛中充斥着不知是何的神色。

  雨幕中的他看起来有些许的阴沉。

  队伍中,有些许人小声的感慨着,不敢让身旁的人听到,也不敢让嬴政听到。

  “这是上苍震怒,觉着陛下不配封禅啊!”

  这样的言语和想法并不是只有一个人有,当一个谣言开始传播的时候,许多时候是没有办法控制让它停止的。

  除非你能够立刻截断让他们有这样想法的事情。

  嬴政抬起头,眸子中带着阴翳和冷冽,难道真的是上苍也觉着他不配泰山封禅么?

  可如此功绩在身,除却他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封禅呢?

  而就在此时,天穹之上,那本来响彻云霄的雷霆以及鸦灰色的闪电不知为何缓缓消散,那汇聚着的乌云也开始逸散开来,天空之上的某处好似出现了一抹阳光。

  无尽的黑色中似乎有一抹黎明的光辉照彻了这天地,一缕光像是将天穹打碎一样从中倾泻而出,如同九天之上的瀑布。

  渐渐的,那雨、那乌云全都缓慢的消散了,只剩下那满天倾洒、似乎不要钱的阳光一样。

  “”

  远处,似乎是咸阳城的方向,传来一声莫名的啼叫声,那声音让人不知如何形容,听起来并不像是任何一种鸟类的。

  此时站在嬴政身边的李斯抚掌大笑,脸上带着恭喜之色:“恭喜陛下、恭贺陛下!”

  “此乃祥瑞之兆啊!”

  他指着远处的天穹,以及那一抹斜阳说道:“陛下泰山封禅时候,本应有雨,可上苍感念陛下之恩德,所以将雨水驱散,又令我秦之神鸟“玄”于咸阳鸣叫,这难道不是上苍与天命认可我大秦的表现么?”

  李斯站在嬴政的身边,口中说出的话让嬴政脸上的愤怒缓缓消散。

  而其余众多臣子此时也是从刚才的震撼中反应了过来,当即上前来纷纷附和李斯的话语,“陛下这乃是天命所归啊!”

  嬴政脸上的神色更好了,他眯着眼睛笑着,背着手缓缓的朝着泰山之上而去。

  这的确是天命。

  说明秦乃是天命所归!更说明他想要做的事情是对的!

  一行人跟着嬴政的脚步缓缓的朝着山峦之上而去,而此时的桃花源中,陈野缓缓的坐了下来。

  他撇了撇嘴,看着天穹,轻声道:“始皇遇雨啊。”

  “果然是所谓的历史“轨道”,哪怕此时的泰山封禅提早了这么多年,也拦不住这一场雨么?”

  陈野轻笑一声,他看着系统中所储存着的一些道具。

  这些年来陈氏获得气运点数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他一直不怎么使用这系统中的道具,只会在一些关键的时候使用,以此来决定关键的命运成败。

  此时便是陈野这些年来除却陈氏的“麒麟玉”之外,第一次使用道具。

  丙等下道具【凤鸣】、丁等上道具【驱雨】、丁等上道具【烈阳】。

  这三个道具本来没什么联系,但这一场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现的雨却将三者联系了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嬴政此时应当是冒雨上山,而后被儒家和史官好好的在历史中记了一笔,这也成为了后来秦国“失德”的象征之一。

  陈野的手轻轻的叩着桌面,他低声道:“那么,这一点历史又被改变了。”

  “命运又该如何才能够将这一切掰回所谓的正轨呢?”

  泰山之上

  云雾缭绕,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高处不胜寒”,嬴政、陈正站在前方,望着那悬崖之下的云雾,此时两人的身边到处都是准备祭祀的臣子们。

  这泰山之上的五色祭坛是早已经准备好了的,本来可以直接封禅,但嬴政想着总要再恭谨一些。

  嬴政看着那远方的云雾,突然开口说道:“陈卿,你可信天命神鬼?”

  陈正拢着袖子站在嬴政的身旁,脸上的神情不变,自从他成为左相之后,他许久未曾与嬴政保持这样和平的氛围了。

  他信么?

  要陈正自己说的话,他肯定是信的。

  毕竟自家虽然不算是有几位“神”,但在死后依旧能够去往“桃花源”中存活这种事情,死后依旧能够托梦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说不算是神灵的手段呢?

  但此时,陈正在揣测嬴政的意图。

  嬴政想要做什么?

  他的神色一闪,陈正联想到近些日子一些事情,朝廷中的一些变动,他好似想到了什么一样:“臣不信。”

  陈正抬起头,正大光明,神色恢弘:“天行有道,若是有仙神,如何会高高在上的看着这天地之间遭受到如此的劫难呢?”

  “天地之间唯有“人”,无论所谓的神鬼之说如何蔓延,臣始终都相信一件事情。”

  “人定胜天!”

  在泰山之上,传闻中最接近神灵的地方说这样的话是需要无穷无尽勇气的,但陈正便是如此说了,他的身上正气凛然,苍天之上此时云卷云舒,波澜不断,好似在为了他所说的话震怒一样。

  嬴政哑然一笑,他看着陈正道:“可是朕相信。”

  他的神色中带着漠然,望着远处,伸出手,泰山之上的高度导致此处的空气中带着些许露珠。

  “朕想要长生啊。”

  陈正微微蹙眉,他看着嬴政道:“陛下,天地之间,怎么会有真正的长生之法呢?大多数不过是行骗的手段罢了。”

  说到这里,他没忍住的看着嬴政,声音中带着几分斥责的意味:“陛下,说到此处,您于宫中所豢养的那几位方士”

  话还没有说完,嬴政便摆了摆手终止了陈正的话语。

  他转身往后走去,此时那泰山之上的祭坛已然全部都是布置整理好了。

  “咚”

  一道青铜编钟的声音在这天地之间回响出来,嬴政站在最前方,那象征着天地的、嬴政再次铸造的,专门为这一次祭祀所使用的青铜鼎中,些许青烟缓缓直上云霄。

  编钟声与那青烟相辅相成,好似是上苍之中真的有什么人在注视着这里一样。

  嬴政站在最前方,身上穿着一身的玄色衮服,面容肃穆而又庄重,他的身旁礼官念诵着早已经准备好的祭祀祷文,声音抑扬顿挫。

  三者交织,像是编造一场如梦似幻的美梦一般。

  “轰!”

  天空中,适时的落下一道惊雷。

  晴空之雷响彻云霄,嬴政却没有丝毫反应。

  他只是默默的站在前方,声音平静的诉说着自己的“功绩”以及“功德”,与他令人所写的祷文一样,哪怕前面依旧是在写始皇帝本人的功绩,但最后写的却不是祈求上苍的保佑。

  始皇帝在最后的选择中,似乎选择了“人”。

  泰山封禅的同时,天下间其余各地也都是并不安分。

  一些潜逃的贵族们开始互相联系,而天下各地的郡守们也十分不安分的想要“两头下注”,虽然如今天下好似被秦国全部掌握在手中,并且秦国的国力依旧昌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两头下注不是么?

  其中,领头的如同命中注定一样,依旧是楚国的“项梁”。

  哪怕当初的秦国并没有洗刷楚国也是一样,项氏分裂出来的“楚国”依旧是被秦国所灭,所以项氏和秦王室之间的仇恨更多了。

  原本的轨迹中,项氏还需要打着光复“楚国”的名义,打着有熊氏后代的旗号,尊当初的“楚王”为王,才能够掀起谋逆,可现在?他们自己便是所谓的“楚国王室”了。

  所以他们想要“谋反”连名号都不必再打,他们本就是“王”,本就是被覆灭的那“六国”之一。

  官渡

  陈肃坐在家中,看着面前正在读书的陈居脸上的忧虑之色更重了。

  

  他似乎闻到了些许“风雨欲来”的味道。

  这天下方才安定了多少年,就又要再次掀起风云波动了么?

  陈肃长长的叹了口气,而陈居则是坐在那里神色不变,继续低着头读书,他知道自己的大父在感慨什么,但他觉着这些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陈居的眸子中些许光亮之色微微闪烁,他与陈肃、陈正最不同的一点是,他对秦国没有什么所谓深厚的情谊,所以秦国是否灭亡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陈居出生的时候,秦国方才一统,他没有见到过秦国一统之前的乱世,所以自然对这统一后的天下没有过多的情感。

  也不觉着天下再次混乱会是一种怎么样子的动荡。

  人的想法和心,都是由他们的经历所决定的,这是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事情。

首节上一节189/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