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82节

  当初秦国覆灭东楚国的时候,项燕提前预知到了自己的失败,毕竟楚国全盛时期都不是秦国的对手,更何况如今呢?

  所以他令项梁带着族中最年轻的嫡子“项籍”以及一众项氏族人在秦国的军队没有包围东楚国的时候,先躲了起来。

  而等到东楚国覆灭之后,项梁便带着这些人来到了山中隐居躲避。

  他们的愿望依旧是推翻秦朝!

  而目前似乎遥遥无期。

  项梁看着身旁年轻的孩童,脸上带着些许平静的神色,他不知道自己等人是否能够复国成功,但他却知道另外一件事情。

  那便是他们会坚持做这件看似没有希望的事情,直到所有的人全都死亡。

  “羽儿,国破家亡之仇,你万万要记住了!”

  他咬着牙,语气中带着狠厉和血腥:“我项氏一脉与秦国不死不休!”

  当然,如同项氏一脉这样的“逃贼”还有不少,他们都是一些贵族,当习惯了贵族可以剥削黔首,突然自己成了黔首后,这些人都过得不怎么样。

  所以他们心中的仇恨就如同火苗一样跳跃着。

  他们想要复国。

  而他们的手中一定是有一些人跟随着的,即便是黔首也不是所有的黔首都是“聪明”的知道到底什么样子的日子对他们好的。

  这些都是隐藏在新王朝下面的波澜。

  始皇帝元年,在这个王朝新建立的第一年,许许多多的制度一股脑的被推行了出来,官制也发生了一些变革,但却并没有大的改变。

  因为前几任秦王已经改的差不多了。

  依旧是“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其中前面的三个官职属于“实权职位”,后面的三个官职则是属于“加封”。

  在秦王朝统一之后,除却现有的几位“侯”以及“安国君”、“武安君”之外,始皇帝嬴政并不打算再加封其他的君和侯了。

  所以“三师”便算是一种类似的加封,但只空有爵位的名头,没有食邑和实权。

  在三公和三师之下,则是由“十三卿”扩展而出的“十六卿”,其中除却正常的九卿之外,还加上了咸阳学宫山长、山河使者、司寇、军司马、中车府令、黑冰台使、铁鹰卫令等七人,共称为十六卿。

  这十六卿负责的事务各不相同,却又有些相互交错。

  

  比如司寇和廷尉便是有些重合的官职,这是为了互相制约,以平衡皇权的力量。

  当然,与十六卿平级的则是“郡守”,如今的秦朝在统一之后,便重新划分了郡县,这次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打乱之前郡县的“地别”,以让以往的六国黔首混杂在一起,不能形成一股凝结稳定的力量。

  天下共有二十个郡,这二十个郡的郡守则是与十六卿并为“两千石”者,乃是平级。

  正好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数。

  在这三十六个“两千石”下面,官制便又再次复杂而又稍微有些混乱了起来,施行的是“俸禄”与“官职”并行的官制。

  有些为“官职”之说,有些则是以“俸禄”为准。

  在官制被搞清楚了之后,两件理所应当的大事便顺理成章的被抬上了日程。

  其一:祭祀。

  其二:分封群臣。

  国之大事,唯祭与戎,秦国一统天下横扫六合,此等大业当然是要祭祀以告诉上天以及秦国先祖的。

  所以这是头等大事,但这个事情急不得。

  因为数百年间都没有可以参考的旧例,所以一定是要慎重再慎重。

  其二便是分封群臣了。

  这个分封并不是指分封制的分封,而是“封赏”的分封,毕竟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建立起来这个雄伟的帝国,也是有诸多群臣的功劳在。

  而这功劳簿的第一页第一行,便一定有一个名字。

  陈氏。

  始皇帝元年,冬,腊月与元月相交之际。

  因为尚且没有商讨出来一个合适的祭祀礼节,所以今年的祭祀只是和往年一样,只是先祭告先祖,秦国已经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业。

  等到挑选出合适的礼仪以及时间,便再次祭祀。

  待到祭祀之后,始皇帝嬴政便开始封赏群臣了,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第一个被封赏的便是陈氏。

  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有质疑。

  关于这一点,后世的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始皇帝元年,上加封群臣,追封陈氏先祖、安国公陈野为“安国王”,追封陈氏先祖文安公陈慎为“文安王”,追封陈氏先祖靖安公为“靖安王”,追封陈氏先祖陈安为“安王”、追封陈氏先祖陈守为“守安王”,追封陈氏先祖武安公为“武安王”。”

  “上铸七鼎以赐陈氏,乃昭告天下,陈氏为“王公之族”,此乃秦唯一“异姓王”。”

  “后,加封陈氏此代家主、安国君陈肃为“安国公”,许其世袭罔替。”

  “加封陈氏之子,右相陈仲为“仲安候”,许其世袭罔替。”

  “加封陈氏之子,武安君、太尉陈赞为“武安公”,许其世袭罔替。”

  “陈氏之幸,一时无二。”

  这便是史书中关于这一次封赏对于陈氏加封的记载,若是用简单的四个来形容,那便是“荣宠之至”,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遮掩住陈氏的光辉。

  而后的加封还有许多,但加封为“王”的一个都没有,甚至休说是“王”了,就连“公”都没有一个。

  唯独李牧、王翦、蒙鹜三人得了一个“彻候”的位置。

  就连这三个彻候的位置都是不能够“世袭罔替”的。

  但蒙鹜、李牧、王翦三人都没有嫉妒,有的只是深深的羡慕,但他们也知道,陈氏对于秦国一统的贡献太大了!

  人家接连五代都在秦国朝堂上,为秦国一统而努力,更是与秦王室多有纠葛不休。

  从惠文王开始,连续五代秦王都是陈氏中人的弟子!

  有这样的荣宠也是应当的。

  而这样的荣宠也让某些躲在暗中的老鼠开始嫉妒起来,但是此时他们却没有表现出来。

  等到祭祀结束,这次的加封也算是完成了。

  三公的位置中,右相依旧是陈氏陈仲的,左相却是换了一个人,换成了“王绾”,此外御史大夫则是变成了“冯去疾”,太尉则依旧是由陈赞所担任。

  三公有四个,这难道不是约定俗成的么?

  只是众人再次看到了一个问题,三公中,陈氏竟然足足有一半之数!

  这不得不说有些吓人了。

  而原本的左相吕不韦则是辞官告老还乡,根据他的说法是“臣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只想要在家中苟活”。

  嬴政并没有挽留这位辞官的左相,这让吕不韦也放心了许多。

  当初他“奇货可居”的对象是“子楚”,子楚是嬴政的父亲,无论他如何是“子楚”的恩人,但他毕竟将其当做货物了。

  谁知道嬴政会不会记仇呢?

  再者说

  始皇帝母亲的死,跟他可以说是有直接关系的,若不是他敬献了一个没脑子的,赵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于是,吕不韦果断的辞官了。

  而他回到家乡后,埋头于“杂家”的“吕氏春秋”著作,日后竟也成了后诸子百家时代的一位“吕子”,杂家也有些声名传扬。

  陈府

  陈仲、陈赞、陈肃、陈正四个人坐在一起,互相看着对方的脸颊,脸上都是带着些许沉默与慎重之色。

  良久后,陈仲幽然叹了口气。

  “陈氏的荣宠,太过了!”

  PS:这一卷开头十分不好写今天把下周日的休息挪过来,等我捋顺了就好写了,一定多更。

第204章 阴谋【一更,求订阅】

  荣宠太过!

  似乎陈氏一直在担忧这个问题,若是换成其他的家族只怕是要兴奋的飞了起来,但陈氏却并不会。

  因为他们太了解历代“君王”的性格了。

  陈仲看着陈肃叹了口气说道:“荣宠太过并不是一件好事,烈火烹油的下场往往是不好的,而陈氏想要的不是一时的繁荣,而是千年的传承。”

  “但我们无法改变陛下已经决定好的事情。”

  嬴政的身上有昭襄王的影子,但却比昭襄王更加霸道,昭襄王做出的决定或许还有人可以改变,但嬴政做出的决定却是没有人可以改变的。

  也正是因此,他才是始皇帝。

  陈正微微皱眉:“叔父,您的意思是陛下已经开始怀疑陈氏,厌弃陈氏了么?”

  陈肃倒是摇了摇头,他看着陈仲以及陈正说道:“陛下没有厌弃怀疑陈氏,恰恰相反,陛下想要用这些来告诉陈氏,他的对于陈氏没有怀疑的心,也会继续重用陈氏。”

  他自嘲的笑了一声:“甚至这并不是缓兵之计,而是陛下的真心。”

  陈仲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可恰恰是这种真心却让我们没有办法了,因为若陛下怀疑了陈氏,陈氏有无数种办法可以从秦国抽身,并且解决这个问题。”

  陈正听懂了陈仲话里面的意思,他有些沉默。

  有些时候帝王的宠爱和信任并不是好事,这一点哪怕他的性格没有什么“阴面”也是清楚的。

  陈赞也是有些无可奈何的按了按自己的额头,他的父亲乃是“武安王”陈慎,且是如今在场的人中辈分最高的。

  他看着坐在院落中的人们开口道:“不必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烦恼和忧心,怀着一颗“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陈赞看着陈仲,又看了一眼陈肃,这里的四个人中唯有陈正是不知道陈氏是要“绵延千年”的,其余的人都知道。

  陈仲和陈赞是因为有“托梦”之说,而陈肃则是因为他乃是陈氏的家主。

  “若是一心为了所谓的“绵延千年”去做事情,那么许多事情难道不就是违背了先祖所留下的祖训么?”

  他的眸子中带着些许慎重之色,他望着陈仲、陈肃、陈正三人,说出的话却让陈仲以及陈肃心中一凛:“若是按照你们这般顾头顾尾的,那么日后若是华夏出现了什么灾难,有可能威胁到陈氏的传承,难道你们要后世的陈氏子弟什么也不做,只是为了传承而干看着么?”

  陈赞声如洪雷,将陷入迷茫、几乎走入歧途的两个人给敲醒。

  陈肃、陈仲缓缓吐了一口浊气,他们的眼神中迷茫已经尽数消失了,陈氏差点在一重要的历史关头走向了错误的道路!

  桃花源中

  陈野看着这一幕,眼神中不自觉的带着了些期许,这才是他想要的陈家!

  若只是为了打通“千年世家”的这个传统结局,从而获得游戏最后的胜利,他为何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改变秦国的命运?

  一步步的推动历史的波澜?

  难道只是为了一个传承千年、在历史的河岸边走着,什么也不管不顾的陈家么?

  不!

  绝对不是的。

  他想要建立起来一个能够汇聚历史大潮的“官渡陈氏”,一个屹立于历史浪潮中,掀起巨大变革的陈氏。

首节上一节182/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