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76节

  他转过身,看向秦王,跪伏在地上:“还请秦王恕罪,宽恕墨家一脉!”

  嬴政此时只是看着那荆轲,脸上带着些许冷笑,而后平和的看向那人:“刺杀孤的乃是荆轲,与墨家何干呢?”

  “墨家的弟子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孤绝对不会因为一些逆贼而怀疑墨家的。”

  他站在那里,神情寡淡,但语气却很冷酷,说出的话更加冷冽,像是腊九天的寒风一样。

  “传孤之令。”

  “齐王派遣刺客荆轲,刺杀孤,此罪不赦。”

  “令陈赞为主将、蒙鹜为副将,率二十万大军,征伐齐国!”

  “伐山破庙!”

  “非国破,而此战不休!”

  

  “秦王政五年,齐王遣刺客荆轲刺秦王于殿,右相陈仲、司寇陈正救之,后王令,宣战齐国,破齐传嗣,非国破而战不休。《秦书始皇帝本纪》”

第198章 功成之前【一更,求订阅】

  秦王嬴政的命令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咸阳城,而天下人也都听闻了这件事情。

  有人意图刺杀秦王,刺杀失败后秦王震怒而后发动了对齐国的攻伐之战,这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天下如今只剩下三个国家了。

  一个齐国,一个秦国,另外一个则是楚国。

  楚国与秦国之间签订了盟约,如今方才是秦王政五年末,距离秦楚之间的盟约失去效果还有整整五年的时间。

  所以楚国没有着急。

  但是齐国着急了,或者说齐太子成着急了,他想要保护这个国家,或者说保护自己的地位,所以他不能够让秦国继续发展下去。

  他看到了秦国的弊端。

  秦王便是秦国最大的弱点,所以他才让人刺杀秦王,可惜的是失败了。

  齐国,王宫中

  齐太子成坐在大殿中,脸上带着惆怅的神色,他之前囚禁了自己的父亲,后又诛杀了朝堂上的“奸佞”之臣后胜,也就是他父亲的舅舅。

  之后励精图治,想要改变齐国如今的状况,只是如今看来全都失败了。

  秦国的大军在攻伐齐国的路上行走着,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齐国的国力早就已经衰落成了三流的国家,就连楚国都比不过了。

  还有什么能力可以抵挡秦国的进攻呢?

  所以,陈赞以及蒙鹜所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砍瓜切菜一样的攻破齐国的城池,甚至有些城池在陈赞等大军还未曾抵达这里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投降的事宜,而等到陈赞大军一到便立刻投降。

  齐太子成能够掌控的国土不断的变少,最后只剩下了齐国的都城一座城池了。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齐国内部也有许多坚定的“投降派”,他们想要投降秦王而换得些许“荣华”,当然了他们也知道韩赵燕魏四地中那些“贵族”的下场,但他们并不在意。

  这个时候能够活下去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损失一些钱财又能够如何?

  他们最宝贵的永远不是钱财。

  所以,在陈赞大军抵达齐国的时候,齐太子成还想抵抗,但却已经被下面的大臣、甚至是士卒们给抓了起来。

  陈赞等人所要面对的就是站在城门口等待着的群臣们。

  蒙鹜都不得不感慨,灭国之战听着很离谱,但好像又没有那么的离谱,毕竟这也太简单了,简单的让人有些难以相信了都

  不只是蒙鹜这样觉着,秦国的官吏们也都这样觉着

  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这个事情不是应当很困难么?

  为何这个时候却这么简单?

  秦国攻伐这五个国家用了多长时间?

  好像没有多长时间

  一切就像是水到渠成一样,所遇到的敌人尽皆土崩瓦解,不是秦国的一合之敌。

  当然了,也不能忽视这其中秦国所付出的代价。

  秦国自孝公开始,一直到如今的秦王嬴政,一共六代君主一直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的奔跑。

  反观其他几个国家的君主呢?

  不是在争斗,便是在奢侈的享受,有几个国家的君主能够和秦国的君主一样,一直这么坚定的努力,而且愿意“忍耐”呢?又有几个国家的君主愿意如同秦国的君主一般,大胆而又信任的任用“陈氏”呢?

  而陈氏也给了秦国最大的回报,他帮助秦国一步步的发展自己的实力。

  君臣相宜,连续六代全都是贤名的君主,而朝中的大臣也是人才济济,这样的秦国有什么理由不获得最后的胜利呢?

  当然了,如今的秦国暂时还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

  因为天下还有另外一个国家的存在。

  楚国。

  陈赞等人按照秦王嬴政的旨意救出来了被囚禁的齐王,而齐王也不负厚望的按照秦国的意思去指责自己的儿子当然,就算没有秦国的暗示,齐王也会这么做的。

  因为他想要平息秦王的怒火。

  嬴政并没有动怒,更没有按照原本的轨迹将齐王硬生生的饿死,反而是依照韩伯、赵伯、燕伯的待遇对待齐王,封其为齐伯,并且也同样接见了齐伯,接纳了他所推荐的贤才们。

  秦王政五年的这一年年末,天下已经只剩下了两个国家。

  一个楚国,一个秦国。

  秦国的版图几乎扩张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因为他将其余的六国吞并了,南北两个巨大的国家依仗着大江大河而分界线,伫立在这华夏大地的两岸。

  官渡

  陈肃的年纪逐渐的增大,他对很多事情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而早两年陈正的嫡子也已经降生,他变成了“大父”。

  也唯有到了这个年纪的陈肃,方才能够明白当年大父以及父亲的心情。

  他每日依旧正常的教导着学校中的学子,但却开始限制他们的存在,他不想收太多弟子,这会让陈氏继续庞大起来。

  

  这并不是陈氏的目的。

  当秦国一统天下的时候,就也到了陈氏需要“抽身”的时候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样的道理陈氏中的人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如今天下即将安定下来,当最后一个楚国也被覆灭的时候,君王手中的长矛和武器会对准谁呢?

  不用想,所有陈氏众人都能得出一个结论。

  转而对向国内的“陈氏”,因为陈氏过于庞大了。

  然则,越是到了这个时候,陈肃、陈仲、陈正、陈赞等人越是小心翼翼,他们不想要先辈的努力付诸东流。

  秦国奋六世余烈方才一统天下,难道陈氏不是用尽了几代人的心血,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么?

  陈氏虽然不称王,但陈氏却不会真的愿意当“杀鸡儆猴”的那只猴子,当然,更不愿意当那只被杀了的鸡。

  秦王政六年,便在这样热闹的环境中缓慢而来了。

  开年便发生了一件对于陈氏来说并不算好消息的事情,陈学在建造某处水利工程的时候得了重病,回到家中的时候几乎已经无法说出话来了。

  即便秦王派遣了太医令前来医治,也没有能够拯救陈学的性命。

  而更令人急躁的事情是,楚王派遣了使臣,前来秦国。

  他们想来商议“秦楚合盟之事”,或者说,楚王想要与秦王嬴政划江而治。

第199章 楚王献鼎【二更,求订阅】

  是的。

  不知道是楚王太过于聪明了,还是太过于自作聪明了,他竟然想着与秦国划江而治,共同治理这天下。

  或许这并不是楚王的主意,而是楚国那几位贵族的主意。

  毕竟即便楚国国破了,楚王也可以依仗着自己“楚王”的身份而获得“楚伯”的封爵,而国内的那几大家族呢?

  他们可不会有楚王这样的待遇。

  恰恰相反,正如同秦王一定会对楚王仁慈一样,秦王一定也会对他们十分苛刻,甚至针对的便是他们这些贵族。

  因为楚国的情况比其他的几个国家更加复杂,楚国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在这些贵族的手中,这绝对是秦王所不能够容忍的。

  事实上,如今的楚王在楚国内部已经没有什么权力了,他唯一的权力便是“同意”。

  同意四大家族所提出的任何要求,同意他们提出的任何建议。

  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的权力了。

  为何是四大家族?

  因为除却屈、景、昭三大家族之外,还有一个家族借着这些年秦国四处征战的威胁而缓缓的在楚国站稳了脚跟,并且逐渐的与三大家族有并肩而立的状态了。

  那便是“项氏”。

  项燕的项氏,同样也是项羽的项氏,只是这个时候的项羽还未曾出生。

  章台宫中

  嬴政看着面前的陈仲心情十分复杂,再怎么说赵姬也是他的母亲,当然了嬴政对赵姬并没有多少留恋,他只是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陈氏之前不跋扈并不是因为陈氏不能跋扈,只是陈氏不想跋扈罢了.

  若是陈氏想要跋扈,即便是自己这个秦王恐怕都无法阻止吧?

  但是嬴政看着陈仲又将自己内心的怀疑给收了回来,自己怎么能够怀疑自己的老师呢?

  若是陈氏想要当跋扈的权臣,难道还用等到现在么?

  更何况,嬴政能够明显感觉到陈氏似乎正在缓缓的收拢自己的势力,也正在准备退出秦国的朝堂,他如今不仅不能够怀疑陈氏,还要竭尽全力留住陈氏

  陈氏可以没有秦国,但秦国却不能失去陈氏。

  这或许本就是不对等的关系。

  “老师,您说楚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划江而治?”

  他微微蹙眉:“如今的情况,秦楚之间的盟约还在,秦国也并没有准备好来一场决战的准备。”

  “楚国与其他国家不同,想要攻占楚国,就必须是将楚国以及大大小小的数十个封国全部攻破才可以,这比之前攻占中原五国还要费力。”

  陈仲老神在在的说道:“其实并没有那么麻烦。”

  他笑了笑:“楚王以及四大家族、还有那些小封地者可不是一条心的,我得到了一个有趣的消息,明日王上便知道了。”

  “攻伐楚国,真正的完成一统天下,没有您想的那么麻烦。”

首节上一节176/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