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38节

  “再有十几年的光阴,王上一点点的掌握了朝中权力的时候,就是你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他的神色并不算阴沉,甚至外面的光落在他的脸颊上,显得有些光芒了。

  “到了那个时候,陈氏虽然不会全部撤离秦国朝堂,但一定会将绝大部分的有生力量带走,带到官渡,那里便是先王以及咱们这位王上给陈氏选择的停留之地。”

  几乎一郡之地的封地,为的不就是如此么?

  陈守低着头转着手中的杯子:“我怕是不能如兄长所愿了。”

  他像是放下了什么一样,声音中带着感慨,在陈慎困惑而又惊愕的眼神中说道:“太医令说,我还有两年的时间。”

  陈守的年纪并不算大,甚至比陈慎还要小了五岁左右。

  如今的陈慎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比他小的陈守如今方才四十有九,虽然不能说正值壮年,但怎么突然就说自己的时日无多了?

  “四弟?”

  陈守没有意外陈慎的反应,只是耸了耸肩膀,一如当年的某个下午,他推开书房的门看到里面正在读书的兄长一样,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那笑容十分温柔、平和。

  “前几年,太医令说我的身体内里已经虚空,如同枯木,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便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他低着头一边为陈慎添茶一边说道:“本来早两年可能就没了的,但这几年在咸阳城中住着,王上从太医令那里知道我的身体不好,一直派人送补品来吊着。”

  “可即便是将天下所有的补品都拿过来,命定的寿数也是无法改变的。”

  陈守的声音低低沉沉的,像是那黑夜中的一片雾霭,又像是漂浮在半空中的一粒尘埃。

  他只是说道:“我已经与王上说好了,我死了之后不必给什么殊荣,也不必与之合葬,便让我葬在官渡就好。”

  “王上允了。”

  “至于后人,我也已经说过了。”

  “我想让我这一支迁到官渡去,悄无声息的过去。”

  陈守抬起头,看着陈慎说道:“兄长啊,我的诸多孩子都不争气,没有一个是出息的,孙子们也大多数平庸。”

  “我只想让他们能够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

  “希望我故去之后,兄长能够完成我的愿望。”

  陈慎坐在那里,他其实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因为他没有想到陈守会突然告诉他身体的事情,他也没有想到陈守的身体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良久后,陈慎叹气道:“也罢。”

  “既然已经做下了决定,那么我便不干涉了。”

  他看着陈守,看着这个从小就温和斯文的弟弟:“如今有我在咸阳城,王上应当也不会再强行留下你了,不如你去往官渡?”

  “剩下两年的时间,便好好的在封地中养老吧。”

  陈守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意气风发的笑:“我倒是与兄长想到一起去了。”

  他说道:“兄长前几年开办的那个学校,倒是蛮有意思的。”

  “我回去便接手了。”

  陈守略带调侃儿的说道:“这算是什么?前人种,而我得收?哈哈哈哈哈!”

  “弟弟便不客气的占了你这个便宜了!”

  陈慎看着笑的开心的陈守,略微沉默不语,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才能够挥散头顶的乌云。

  也正是这一刻,他才恍然发现。

  他已经不年轻了,他的弟弟们也都不年轻了,甚至他的儿子都已经不年轻了。

  是的,不年轻了。

  他的嫡长子陈昭是惠文王十一年出生的,次年惠文王便称王而更元了,再之后过了十六个春秋,便是如今昭襄王元年的时候了。

  如今,昭襄王年间又已经过去了十五个年份!

  他的长子陈昭如今已然三十又一岁了,甚至连他最小的儿子,过继给五弟陈瞻的“陈赞”如今都已经十三岁了。

  当然

  陈昭的长子,陈氏的第四代“陈肃”,次子“陈牧”都已经十岁左右了。

  这还是陈昭抚育孩子较晚的缘故。

  而他三弟陈安的次子此时都已经十八岁,即将加冠的年纪了,幼子陈鲈也有九岁、近十岁的年纪了。

  时间匆匆如水而过,一眨眼之间,陈氏的第四代都已经是到了启蒙培育的年纪中了

  陈慎再叹了口气,年华终将逝去。

  山野中。

  陈安拉着两个孩童走到了山脚下,看着那简陋的房屋,无奈的扶额。

  他的老师一向懒散,不怎么会打理这里。

  “老师?”

  

  “我与小师弟和鲈儿回来了。”

  屋子前方盘腿坐在石头上的庄周睁开眼睛,看着走来的三人,脸上的神色没有丝毫的波动,他只是微微点头:“回来了?”

  官渡,某处田地中。

  陈靖的脸上带着惊喜的神色,他快要开心疯了,扭过头看着身旁保持沉默,但却显然也是开心到快要疯掉的人说道:“许先生,我们做到了?”

  被叫做“许先生”的许明脸颊上带着一抹淡淡的、若是不仔细看就看不到的笑容。

  他偏过头,轻声道:“是的,我们做到了。”

  陈靖在年幼的时候曾经听闻他的父亲随口说过,若是将两种作物联在一起,或许可以将两种作物的优点结合。

  他记得父亲曾说过那个词语叫做“嫁接”。

  陈靖从小与其他的兄弟不同,其他的兄弟都喜欢的事情他偏偏不喜欢,他喜欢田地、喜欢大地中的那种味道和感觉,他想要脚踏实地的为“黔首”们做一些什么事情。

  最后的陈靖选择了“粮食”。

  他想要做到父亲口中的“嫁接”,看一看是否能够搞出来新的作物。

  而如今.虽然这作物的产量提升并不算明显,但的的确确是有。

  从无到有永远是最困难的,而从有到更多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可以看到收获的过程。

  两人兴奋的对视一眼。

  陈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轻咳一声说道:“咳咳,只是这事情既然还没有完全做到,我们便不必说了吧?”

  “说出来了之后,也让其余国家害怕。”

  “不如等到彻底做出来后再告知王上,以及让农家的诸多弟子传播?”

  许明微微点头,他身为农家的领袖,一直在官渡不走的原因便是因为之前游历的时候,听到了陈靖所说的“陈氏”并且被这个设想给惊到了。

  之后便一直隐姓埋名在官渡与陈靖一起研究。

  春华逝去,如今已然这么多年了。

  章台宫中

  嬴稷看着坐在对面,脸上平和,什么都没有说,但却什么都说了的陈守,声音和情绪都有些低沉了。

  其实他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只是很微弱,不足以影响他的决定罢了。

  “老师,您也要抛下我么?”

  陈守抬起头,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嬴稷,他心中知道,虽然嬴稷是一个天生优秀的王,但他其实更多的是被“逼迫”的。

  宣太后的偏隘以及惠文王故意的磨炼,让他害怕失去。

  正是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他才想要“得到”,得到更多的权力后,他就可以不用再失去了。

  陈守低声道:“王上已经强留了臣五年了。”

  他微微偏头,看着远处夕阳西下,轻声叹道:“臣的时日无多,是时候该回到官渡了。”

  陈守用以往一般温柔中带着调侃和打趣的声音说道:“官渡乃是陈氏的封地,可如今因为父亲和五弟都陪葬秦王的缘故,官渡祖坟中还未曾有人埋葬呢。”

  “我倒是越过了兄长与父亲了。”

  嬴稷将心中那一抹淡淡的忧愁挥走,轻声说道:“既然老师也要离开,那么便离开吧。”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只是老师,您走之前可愿意最后在帮我一把?”

  陈守像是知道嬴稷说的是什么一样,看着嬴稷说道:“你放心就好了,陈氏没有称王称霸的心思,也不会帮助别的君王。”

  “兄长前些日子也只是反击,让王上不要过于“任性”罢了。”

  “我故去后,兄长没过几年也会再次辞官回到官渡,唯有昭儿会留在咸阳城中。”

  “往后的每一代到了年纪,陈氏都会有人前来咸阳城入仕,一直持续到赢姓不再需要陈氏为止。”

  陈守低着头,遮挡住目光中的光。

  “这样,王上就有足够的力量和时间,可以慢慢的将朝堂中陈氏一脉的势力剔除了。”

  “陈氏不会反抗。”

  说到这里,陈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语气带着玩味的说道:“但陈氏也不会坐以待毙。”

  四个字将嬴稷心中的飘忽打掉后,陈守继续说道:“希望王上记得当年立下的誓言。”

  昭襄王十六年,陈昭结束了游历,回到了咸阳城中,担任司寇。

  同年秋,赵魏韩三国国君于平都举行了盟会。

  三王歃血为盟,决定伐秦。

  他们要给秦王一点小小的教训。

  盟会结束后,以魏王的弟弟信陵君、赵国名将廉颇为主帅,统帅六十万大军,几乎是调动了三国所有的青壮。

  他们要一战而逼退秦国。

  而秦国中,白起则是跃跃欲试,他想要成为太尉,需要军功。

  功名,需要鲜血来累就。

  

  “昭襄王十六年秋,三晋歃血为盟,举国伐秦。《秦书昭襄王本纪》”

请假条

  ~

  临时有点事,请个假宝子们。

  而且感觉手肿胀的有点疼。

  今天休息了,周日就不休息啦,算是调休?

首节上一节138/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