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17节

  至少在这群投降派眼中。

  大汉远不该去做这些近乎“跪舔”之事。

  天朝上国,岂能与蛮夷有交集?

  然而。

  刘彻的话,再一次让一众人哑口无言。

  话都是顺着们的想法说的。

  只不过,张旺川加深了一下交好的深度。

  这有什么影响?

  就算是有,不该是更加利好么?

  哪里能你们够辩驳的?

  眼看着再一次陷入寂静的朝堂。

  就连韩安国亦是无语凝噎。

  总不能刚还说和匈奴交好,现在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屏幕前的张伟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眼看着刘彻暗中点了点头。

  “既然诸位并无反对之言,那就依照张爱卿所言,我大汉边疆开放一些集市,与匈奴进行交易。当然,我大汉之交易必定不能涉及盐铁等物。”

  “此次互市之事,张尚书,就由你张家负责。”

  刘彻淡淡地开口道。

  虽说言语显得满不在乎。

  但。

  谁不知道张家在刘彻这里备受宠爱?

  即便是朝堂上张家的提议得不到实施。

  刘彻随即就是出言安抚他张旺川。

  现在居然直接表示。

  要将边境通商的一应事物都交给张家。

  圣恩眷顾!

  张伟连忙操纵着张旺川郑重一礼。

  “陛下放心,我张家省得。盐铁之物,我大汉势必不能与匈奴进行交易,而其余等物资,我张家会按照我大汉之物价酌情递增,尽量给我大汉边民带来好处。”

  “再者,我张家商队也会运送一些我大汉内地稀奇之物贩卖给匈奴王廷,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补贴充盈我大汉国库。”

  闻言。

  刘彻满脸的欣慰。

  像张家这样的臣子。

  实在是贴心。

  脏活累活都由张家一肩挑。

  而且张旺川亦是知晓察颜观色。

  甚至集中生智的能力丝毫不差。

  眼看着朝堂上投降派占据上风。

  直接就是走曲线救国的道路。

  并且这么个方式。

  众人根本就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还有就是,张伟表达出了自己的思量。

  眼下,其实与匈奴开战大汉的时机不是那么成熟。

  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

  刘彻也是彻底明白了。

  与其在朝堂上跟人扯皮。

  不如就像是张伟所说的那样。

  既然要和亲,不如就来个大的。

  与匈奴直接通商!

  匈奴不是想要试探我大汉吗?

  行,我不仅让你试探我,还充分地释放善意。

  不管怎么说,大汉的体量摆在这里。

  就好像是之前张家受到的针对。

  一次性把针对张家的朝臣打狠,打趴,确实是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平安。

  但,绝对不如将其彻底铲除。

  他张家当初面临朝堂针对的时候。

  其实哪怕他张伟什么也不做,他张家也不可能一朝覆灭。

  但,就是一直以来张家表现的与世无争。

  或者说张家并没有表现出一副强硬的姿态。

  这才让不少人得寸进尺,进而想要借着推恩令的由头彻底扑灭张家。

  新仇旧恨。

  眼下的大汉亦是如此。

  汉高祖刘邦的和亲政策,让大汉休养生息的同时,在匈奴眼中也挂上了孱弱的名号。

  加之匈奴在边境的不断骚扰、试探,但大汉并没有组织什么特别强烈的回击。

  这更是让他们越发的猖狂。

  而那群所谓的投降派,则是想要将安定的基础建立在别人的仁慈上。

  可能吗?

  就像他张家的发展。

  要放在别人的一念之间。

  别人不说,他张伟就绝对不放心。

  故而,张伟在朝堂上一次性地熄灭朝臣的计划不说。

  还间接致使很多朝臣就此消失在朝堂。

  故而,刘彻想要即刻出兵,对匈奴表示强有力的回击。

  这就是张伟与刘彻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是张伟更加清楚审时度势。

  身为张家的家主,他需要考虑的更多,需要思虑的也是更多。

  刘彻身为帝王可以犯错,可以一言而决,即便是背上好战的名号,也可以一意孤行去打匈奴。

  但他张家不行。

  他张家想要发展,就必须思虑到一个万全之策,也绝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蛊惑帝王的名声。

  所以。

  张伟直接就是顺着某些投降派的话。

  顺水推舟。

  也算是麻痹匈奴,给大汉一定准备的时间。

  眼看着刘彻已经是彻底将此事敲定下来。

  再想到针对匈奴的政策,其实大体还是达到了自身目的的。

  韩安国没有再多言。

  说白了,他们能跟帝王反着干,其实就是人多势众,或者说帝王是需要考虑到他们,考虑民心。

  不过,如果刘彻真的想要一意孤行,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见好就收才是最合适的。

  想要向上晋升,也必须讨得刘彻的欢心。

  “陛下英明,老臣亦是认为由张家负责边关互市十分合适,毕竟,张家代表我大汉与匈奴通商已是有数代了。”

  “再者,张家家主同意与匈奴和亲一事,我等亦是老怀大慰,也要多谢张尚书之胸径。”

  韩安国走出队列,先是对着刘彻郑重一礼,接着又对张旺川微微拱手。

  眼下,张家势大。

  他也不想太过得罪张家。

  朝堂的其他人亦是审时度势。

  齐声开口。

  “陛下英明。”

  刘彻满意点头。

  一派君臣和谐的模样。

  谁能想到,上一刻朝臣还分成几派争论,刘彻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一切呢。

  “真是一群老狐狸。”

  屏幕前的张伟没好气地开口。

  对这群官场上的老狐狸十分的无奈。

  当然,眼下他也已经活成了这副模样。

  甚至要说老狐狸,其实他才是朝堂上最大的老狐狸。

  君不见,张家发展至今,张伟经历的朝会都不知道多少了。

  要说斗智斗勇。

  他张伟还真没怕过这群老狐狸。

首节上一节217/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