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85节

成吉思汗还没说话,边上又有人大笑:“四弟可是我们草原上的雄狮,第一次和宋军交战就被打寒了胆吗?”

“我听闻宋军连金人都不如,大片山河被金人随意的践踏,如按四弟所说,金人岂可能是宋人的对手?”

拖雷立刻反击道:“宋人新皇帝以兵变上位,重用乔行简、崔与之等名臣,还悄悄打下临兆和凤翔,又与西夏人结盟,交易战马,种种表现来看,宋人皇帝绝对不是以前的软骨头,孩儿断定,宋人将来,必要北伐。”

“我蒙古与宋人,将来迟早一战,如果先灭金而再打宋,就给了宋人足够的时间。”

“赵与芮登基才两三年,宋军就已经进步如此,再给他多几年还得了?”

大营里再次喧哗起来,大伙相互交头接耳。

但不管拖雷说的如何天花乱坠,现场几乎所有人都不把宋人当回事。

窝阔台又道:“你没带重骑,仅带着轻骑硬冲宋军步阵,这可不是我四弟的风格?”

“如果你能游而射之,不用几天,就能灭了这股宋军,四弟为何舍长而取短?”

这是当面讽刺拖雷战术不对,打的稀烂。

刷,拖雷满脸通红,只能争辩道:“当时宋军已经摆开大阵,我以为”我以为宋军是屎,能一击就溃。

不过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既然打输了,就不用找借口。

他马上改口:“是我指挥的错,请父汗责罚。”

扑通,直接跪下。

成吉思汗扭头看了下耶律楚材,耶律楚材脸上也似乎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两人互相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和不信之色。

无论宋军的强大和拖雷的指挥失误,都让人震惊。

成吉思汗正要说话。

“报。”就在这时外面有人突然大叫。

接着又汇报,西夏军应理县守将,刚刚带了股骑兵突然杀了出来,蒙军准备不及,被射杀好多人,然后他们又扭头跑回城里了。

握草,大帐里顿时各种问候西夏守将家中母系的声音。

成吉思汗勃然大怒,原本准备明天攻城的,他立刻叫了博尔术现在就打。

博尔术二话不说,当即出了营帐点齐兵马攻城。

成吉思汗这时挥挥手,营帐里的陆续出去,很多人要去看攻城。

拖雷也不出声,等人陆续离开后,营帐里只余成吉思汗、窝阔台和耶律楚材三人。

他再次上前,大声道:“父汗,这股宋军真的不一样。”

“宋人新皇帝登基才两年不到,就练出如此精兵,如果再让他经营几年,宋人,将是我蒙古第一大敌。”

“求父汗三思,先攻灭宋人。”

“四弟你知不知道在说什么?”窝阔台大怒道:“不灭金夏,如何攻宋?”

窝阔台非常愤怒,拖雷为了掩盖自己的战败,故意夸大其辞把宋军说的如此厉害,明显有混淆视线,为他自己开脱之意。

拖雷立刻道:“临兆和凤翔都已经归宋,直接可以攻宋,然后破大散关,而进川。”

“另与金谈和,逼其攻宋,金宋是世仇,必然答应。”拖雷道。

耶律楚材则道:“完颜守绪即位后,致力和宋联盟,派兵到光州到处张贴公告,表态不再南侵,怕是极难。”

拖雷表情着急:“那就先不管金人,先攻宋人。”

“谎缪。”窝阔台冷笑,还号称我大蒙名将,这话也说的出口。

看拖雷比较着急的模样,成吉思汗终于开口:“朕听闻,宋人四川距离京师很远,当地军政钱粮基本都是自治?”

“确实如此。”耶律楚材道:“宋人从京师传出来的信,要两个月才能到成都。”

成吉思汗缓缓道:“宋人皇帝登基才两年不到,以宋人对地方的掌控,恐怕很难影响到地方军头们。”

“崔与之是宋人名臣,颇有能力,朕观川军所变,应该是崔与之带来的。”

成吉思汗的意思是,你别大惊小怪,宋军不可能全国都是这样,只可能是崔与之到了四川后,练出来的新军。

耶律楚材和窝阔台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大汗说的话。

“而且,你这次只带轻骑,又战术不对,判敌失误,下次再遇这股宋军,我相信我的孩儿定能能一战灭了他们。”

“那是当然。”拖雷傲然道,这次是大意了,下次不可能再这么打。

但这下他又突然没话说,因为父汗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宋人皇帝距离四川这么远,怎么可能影响到四川?他岂能在临安帮四川练兵?

很可能是崔与之来后宋军变的厉害。

崔与之之名,在蒙古和金国中还是相当重量。

崔与之在两淮,金国不敢南下,崔与之到四川,四川也无啥战事。

现在崔与之又回到四川,肯定在练兵屯粮,宋军实力有所上升,也是正常。

但这崔与之能力比较强,确实讨厌。

“崔与之多大了?”成吉思汗突然问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想都没想:“今年应该有六十八岁了。”

成吉思汗愣了下,长叹道:“比朕还大三岁呢。”

他赞赏似的看了眼耶律楚材,耶律楚材简直就是他的百宝典,想问什么都可以得到答案。

成吉思汗这时声音也响亮起来:“不过我儿说的宋军这么厉害,咱们还得重视起来。”

“-着令孛鲁,南下攻灭山东各军头,先占据山东,试谋两淮。”

时木华黎儿子孛鲁,正在山东北方,成吉思汗嘴上没把宋人当回事,心中还是比较警惕,立刻下令孛鲁起兵攻山东,征服山东军头,然后试探两淮宋军,为将来攻宋做准备,就算不攻宋,也要给宋人制造压力。

成吉思汗的决定让拖雷比较高兴,窝阔台心中很不爽,更加感觉到父汗对四弟的宠爱。

当天蒙军并没有攻下应理县,第二天继续攻,不料小小的应理反抗激烈,连续数天没有打下来。

原来历史已经被孟瑛他们改变,上次宋使来夏,让李德旺多散金银,鼓动军心,据城死守,李德旺没舍得银钱,还在犹豫。

但七月,成吉思汗还在西凉府时,李德旺和历史上一样惊忧而死。

他的侄子南平王李继位,立刻采用宋使的建议,先大散金银,然后将各城主要守将家人迁往中兴府,不许投降,投降就斩家人。

西夏军不得已,每城死守。

十月初,连攻了七天之后,应理县终破。

蒙军再次屠城,一个不留。

十一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兵靠近灵州,数天后,东路军也来前来灵州和其汇合。

232.第232章 宋人,能借道否?

蒙军这次为了灭国而来,先逐步清除灵州和中兴府四周诸城,他们分兵先破盐州(定边)然后开始屠杀。

“以大兵久驻盐川州,四面搜杀遗民。民至穿凿土石避之,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西夏书事卷四十二》)。”

这段话说:蒙古人攻克了陕西定边之后,先屠城,接着还派出军队到乡间去搜杀百姓。百姓被迫挖洞躲藏,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两个能够活下来。整个定边地区白骨蔽野,几乎全都变成了一片荒地。

十一月中旬,蒙军开始攻打灵州。

原历史上,李集合了西夏举国之兵,号称三十万(实际应该没这么多,因为中兴府最后投降时,全城也就二十万人左右。)在老将嵬名令公的带领下在灵州城外和蒙军决死,据说西夏国内,所有能拿刀枪的都上阵了,基本是小到十四五岁,老到四五十岁,举国抗敌。

波斯史学家拉施德记述说:战斗之激烈,是蒙古人作战史上少见的。

而且因为出城野战,最后惨败,败兵来不及进城,灵州被蒙军攻克,至此,整个西夏就余下首都中兴府一座孤城。

同样,因为历史改变,李采取宋使建议,避免与蒙军野战,分兵死守灵州和中兴府。

这个小小的改变,让蒙古人吃尽了苦头。

原本蒙军轻易在野外打败西夏军,然后占据灵州,接着军中暴发瘟疫,是耶律楚材在灵州中收集了中药,最后救治了上万名蒙军。

当时蒙军进城后,到处搜抢金银珠宝和女人,只有耶律楚材在找中药和书籍,让很多人耻笑,后来才知道耶律楚材的先见之明。

接着蒙军围攻中兴府超过大半年,才逼降西夏。

而这次,因为西夏军放弃野战,据城死守,仅灵州城就让蒙军久攻不破。

十二月,军中突起瘟疫,蒙军上万人病倒,四杰之一的博尔术病死在军中,让成吉思汗痛失心腹大将。

耶律楚材立刻派人前往西凉府寻求中药,等回来时,蒙军已经死亡数千,比这么多天攻城死的人还多,成吉思汗越发的愤怒,心中下定决心,破城之后,定要屠灭灵州。

时间很快进入宝庆三年元月。

蒙军围攻灵州数月未果,伤亡惨重,军中多有怨言。

所以只要避免和蒙军野战,一般的大城,蒙军很难攻破。

中兴府在历史上就没有被攻破,坚守大半年后,只是最后弹尽粮绝,被逼投降。

进入到宝庆三年(1227年)的春天,原本蒙军已经攻克灵州,正在围攻中兴府,成吉思汗留窝阔台和拖雷等继续围攻中兴府,他亲率兵马渡黄河,攻积石州,进入金境。二月,破临洮府。三月,破洮、河、西宁三州,在凤翔以西到处掠夺,攻击金兵。

但这次灵州都没有被攻破,成吉思汗原本还打算到临兆境内看看凤翔宋军,都没有空。

蒙军继续围攻灵州,但军中已经有退兵的心思。

灵州久攻不破,还起了瘟疫,虽然被压制,但蒙军损失惨重,比历史上损失的人马还多。

但蒙军也有办法,三月,成吉思汗从西凉府招来投降西夏军。

让西夏军在灵州城西面攻城,号召他们一边往前,一面招降城上西夏军,敢后退则,全部射杀。

同时将西凉府西夏百姓也驱赶过来,专门帮忙攻城,驱百姓在前。

灵州夏军看到自己百姓在前,军心闪动。

又有自己人攻城,心神震荡。

三月底,灵州坚守了四个月后终于被破。

但攻打灵州,蒙军比历史上还多死了数千人马。

成吉思汗屠尽灵州城近二十万军民泻恨,率蒙军团团包围中兴府。

西夏继续死守。

四月贤相高良惠带病指挥守城,积劳而死。

五月,成吉思汗自隆德州至六盘山避暑,同时派遣使者察罕去中兴府劝降,被拒。

五月中旬,成吉思汗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正漫步在六盘山附近。

这匹白马还是西凉府投降后献上的千里马,非常雄武,成吉思汗一眼就喜欢上了。

原本的历史上,他也是这个时候到六盘山避暑。

但那会他是亲率兵马,横扫金境之后,占据了这里。

这次因为知道宋人已坚壁清野,而攻打灵州又多耗了时间,成吉思汗也没带兵在四周横扫,直接就进来了。

首节上一节185/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