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83节

关键福州人口还越来越多了。

十一月初四,制置使司突然又下发公文,全省已经收上来了,要重新制做“砧基簿”,并且田产和房产分开。

砧基簿是两宋的产权证,全面记载了户主的田产、住宅面积,四至、来源等土地状况,内中还有地形图,由县府的经界所验收确定后,交给户主,另留一副本在县、府,或转运司。

两宋砧基簿不但是产权证据,还是朝廷征税课役的根据。

当出现田产和住宅交易时,双方都要带“砧基簿”到县府办理‘批凿’才行。

所以此时再想想北宋时,北方五路能瞒报一亿多亩,可以说地方官员肯定全部参与了。

如果不参与,相关数据不会写进“砧基簿”,那很多田可以算无主田。

之所以王安石能查出来原始数据,也只需要把“砧基簿”找出来就行。

赵与芮这招重制“砧基簿”非常狠毒,而且以后的“砧基簿”只列房产和商铺,没有粮田在里面。

粮田单独制做“大宋私田证”。

握草,这消息传出去,整个福建的大地主们惊呆了。

他们数据全部报完了,像林远山这种两万多亩只报五千亩,如果制到‘大宋私田证’里,那另外两万三千亩,以后就等于是无主田了?

这公文上午贴出来,当天晚上制置司全省各县,各府的仓库帐房全部离奇发生小火,原先的全省“砧基簿”存本被一把火烧光了。

第二天上午,大伙还关注着福州知府衙门发生大火的事。

一队甲兵约一百多人,浩浩荡荡来到林远山的田地里。

随行有四名当时帮他丈量的吏员李琛,吴广明,周得路,袁奎。

另有税部主事李继文。

李继文这会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不明白为什么带甲兵出来。

他不时扭头看身边的都头方铁山。

方铁山表情严肃,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

两人出来前,李继文已经接到制置使的命令,一切,听福建都司安排,制置使司只需配合即可。

此时他们已经来到一大片粮田里,这里是福州最好的田地之一,眼前全是上等的粮田,一眼看去,最少好几千亩。

“方都头,咱们到这里是干什么的?”李继文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

方铁山看了他一眼,道:“去把这片的保长,大保长,都保正都叫来。”

李继文赶紧看了眼李琛,不一会,当地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全来了。

方铁山拿出本帐薄,大声道:“我们最近观察了整个福州上报的私田四址,发现这片粮田三千多亩,居然是无主的。”

“说来也奇怪,这田里势这么好,到底是谁种的?”方铁山回过头,笑吟吟的问李继文。

李继文表情极为难看,陪着笑道:“下下官也不知道啊--”

他其实官阶比这都头还大,但惊慌之下,有点语无伦次。

袁奎这时小声笑道:“会不会是当地百姓自发屯种,发掘的新田--”

“那为何不上报?”方铁山猛的转过头,盯着当地都保正等人:“你们是当地保长大保长,既然有新田出现,为何不上报?”

“啊”几个保长大保长等人面面相觑,也不知说什么好。

方铁山身边一名副都头这时道:“管他新田旧田,既然没有上报,就是无主田,李主事。”

“下官在。”李继文赶紧应了声。

“将这片田划归官田,收为官有。”

“啊。”李继文差点一屁股吓的坐倒在地。

李琛等四人更是脸色难看到极致。

方铁山可不管他,当即带着人圈了好几千亩,表示这是无主田,收为官有。

还和部下道,咱们福建都司的武官们的在职田,都等着呢。

原来朝廷答应过给他们在职田,正准备年底兑现。

李继文等人惊恐失色,不知说什么好。

接着方铁山带人到处圈田,福州大量所谓的无主田被圈为官有。

大概两个时辰不到,正午时分,某田边远处一大波人匆匆跑过来。

李继文等人扭头看去,却是大地主林远山带着大量的家丁佃户过来了,将近两三百人,黑压压的一片,还挺吓人的。

“你们在干什么?为何在我田里?”林远山已经收到消息,朝廷借口把没有上报的田,全部当无主田,收为官有,这还得了,他立刻点齐人马赶过来。

方铁山冷笑,是谁?

林远山道,我是林远山,这片田就是我的。

方铁山一挥手,有人拿出林远山最近上报的田地数,方铁山当场念了起来:“林远山,自己上报田五千亩,其中闽县城北十里坡,两千三百亩上等田”

方铁山念的时候,林远山脸色通红,又羞又怒。

念完之后,方铁山最后问:“林员外,我没念错的话,这边的田,可不是你的,你可没上报过。”

林远山脸红脖子粗,怒道:“我不小心报错了,这片田是我的。”

方铁山刷的一个脸色沉了下来,转身冷冷看向李琛等人:“林员外说报错了,几位丈量的时候,也丈量错了?”

四人呆若木鸡,脑子里一片混乱。

“你们好大的胆子。”方铁山勃然发作,厉声道:“朝廷再三严令,做事要认真,不得犯错,凡量错超过一百亩者,斩立决。”

“林员外,这里一千多亩,都是你的?”

林远山大声道:“当然都是我的。”

“啥?斩立决?”李继文等人脑子快都当机了,什么时候的事?

“今天上午制置使刚贴的公文,你们怕是没注意看是吧?”方铁山狞笑,挥手:“来人。”

身后众军士纷纷冲上,把四人全部按在当场。

铮,有人直接拔刀,就要砍人。

“啊。”李继文几乎吓尿,一脸不敢相信之色。

“我们没有量错。”就在一个军士挥起刀的时候,袁奎疯狂大叫。

那军士的长刀高高挥起,看向方铁山。

袁奎哭叫道:“没有量错,我们没有量错,林大官人确实只有五千亩田。”

另三人也纷纷点头,林大官人,只有五千亩田。

袁奎又道,你问保长大保长他们,就是五千亩。

边上几个保长大保长等人也疯狂点头,就是五千亩。

这会谁都不敢承认自己量错了。

林远山大怒,老子有“砧基簿”,别以为你们烧了衙门里的就有用,你们想合起伙来骗我?

方铁山道:“你把原来的“砧基簿”拿出来给我看看,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错?”

“林员外你对的话,这四人量错田,要砍头,他们四人没量错,林员外你就是无中生有,寻衅滋事--要重罚。”

林远山一听要重罚,哪肯啊,赶紧让人把砧基簿拿出来。

方铁山等他砧基簿拿到面前,不动声色看了眼袁奎:“你们去看看,到底是他对,还是你们对?”

袁奎眼中寒光一闪,突然一把夺过砧基簿,立刻叫道:“是假的,是假造的。”

哧啦哧啦,直接撕成粉碎,接着就拿起碎片往嘴里塞,李琛几个也赶紧冲上来往嘴里塞。

“握嫩尼娘哦。”林远山差点晕倒,再也忍不住,冲上来就骂,说这四个人收了他的钱,故意包庇。

袁奎则骂他胡说八道,陷害忠良。

双方还在争吵,方铁山大怒吼道:“别吵了,林员外你没有证据证明这是你的田,那只能按你报上来的算。”

“林员外你心里明白,你少报了这么多,到底是不是有意还是无意。”

“天杀的,你们想明抢吗?大宋还有没有王法啦给老子打--”林远山也疯了,突然指着袁奎等人大叫,他是想让人打袁奎他们的。

不料方铁山眼睛一亮,狞声道:“造反了,给老子杀”

他等到现在,就等林远山这句话,大宋有王法啊,陛下的法就是王法。

“杀。”现场一片喊杀声,上百军士弓弩,长枪,腰刀纷纷冲上。

现场顿时血流如注。

十一月初五,福州第一大地主,不满朝廷新政,鼓动佃户造反,被诛全家。

事后还查明,李继文,袁奎等官吏勾结,帮忙掩瞒,全部诛斩,没收家产,参与的保长,大保长,都保正等,有的被诛斩,有的被免,重新任换。

朝廷为证明林远山隐瞒了大量的田地,还专门召集他家所有佃户和家仆,谁第一个举报实数,赏一百亩田,一千贯钱。

现场疯狂表态,他家管家抢先一步,报出林远山家中所有田地,得到朝廷奖励一百亩田,加一千贯钱。

从这以后,一场举报自家老爷家中有多少田的活动,浩浩荡荡的在福建开始了。

230.第230章 对蒙金等野蛮民族,要用爱去感

十一月中旬开始,到次年三月,几个月的时间里,朝廷在福建调动兵马,以雷霆手段一口气诛杀了六名大地主,和四十八名相关官员和役役。

其中六大地主全家被诛,官员中有两个被诛三族。

这消息震惊福建的同时,更是震动了整个大宋,甚至连金朝和大理等国听到,都纷纷感觉不可思议。

两宋以来,老赵家对读书人和地主阶级都是比较客气的,因为很多地主就士绅官员。

这其实就是一个合理的循环,读书人当了个官后,就有钱有权有机会可以圈地,让子孙后代成为地主,同样,有钱的地主可以培养子孙当官,然后继续凭权钱来圈地。

地主和士绅官员,基本就是一家人。

两宋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老赵家的历任皇帝,除了太祖和太宗,其他皇帝几乎没有谁这么干过。

太祖和太宗时期被杀过一些官员,但那会刚立国,很多人没参与过科举,有些留有名字,是文官还是武官也不能确实。

历史上唯一能确定的是太祖朝的褚德臻是文官。

当时记载:“国子博士,知荣州褚德臻与判官郑蒙共盗官银,德臻杖死,蒙决杖配流。”

这家伙是国子监的教授,确定是文官。

真宗之后,赵家人几乎就不怎么拿文人开刀了,一直到北宋灭亡,终于杀了个文官。

号称两宋唯一被皇帝杀的文官就是张邦昌,这家伙是倒霉蛋,靖康之变后被金人选为皇帝,他也是受胁迫上位的,并且不敢南面称朕,只在东面接受百官礼,等金人一走,他也识趣的立刻脱下皇袍,最后还是赵构弄死,按说这种放明朝足以诛九族了,构哥儿很义气,连他家人都没牵连,没办法,两宋皇帝不干这事。

另一个韩胄是史弥远以皇帝的名义矫诏杀的,和皇帝其实无关,宁宗在他死后才知道被史弥远杀了。

老赵家杀文官都这么少,至于诛三族,诛九族这种事,呸,我老赵家斯文人,决不会和老朱和朱棣父子一样素质低下的。

但现在一切都被赵与芮改变了。

首节上一节183/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