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80节

  每人随身带五六杆,蒙军冲锋上阵前时,就可以扔。

  你射一弓要十秒左右,但是扔五六杆标枪,可用不了多久。

  “陛下圣明,可让神臂弓手学习掷用。”李平豹赶紧拍个马屁。

  “这玩意不难,练练就行。”赵与芮拿起一标长枪,身体微微往后侧斜,接着两步助跑,扭身甩胯弯腰,手臂一扬。

  嗖,那长枪飞出去约四十多步后,扑哧,扎在地上。

  “好。”四周一片叫好声,很多人还是比较意外。

  皇帝看起来瘦瘦的,没想到能扔这么远。

  赵与芮洋洋得意,心想老子还是有点水平的。

  接着他看到蒙军盾牌。

  蒙军盾牌也是五花八门,有防牌,以革编条,否则以柳,阔三十寸,而长则倍于阔之半。

  有团牌,特前锋臂之,下马而射,专为破敌之用。

  有铁团牌,以代兜黎,取其入阵转旋之便。

  有拐子牌,为攻城避炮之具。

  第一种是革编的小圆盾,远距离防箭可以,近距离很容易被射穿。

  团牌比较小,可绑在手臂上,专门用来防箭。

  冲锋时,蒙军会举起手臂上的团牌护头部,也有一定作用。

  赵与芮每看一样,边上就有李平豹向他解说,其实这些孟珙都在信中提过,但赵与芮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他越看也越佩服蒙军,蒙军的装备多样化,很多都是蒙军自己想出来的,总之都是为了提升战斗力,巅峰期的蒙军,确实比较猛,不过你们遇到我赵与芮,也只能跪了。

  而能这么研究蒙军的,也只有他赵与芮。

  这时李平豹拿起蒙军的骨朵等近战兵器递到赵与芮手上。

  蒙军近战有骨朵、破甲斧,都是手扔的兵器,加上长短枪,两军交阵时,都会找机会扔过来。

  很多还带着套马索,套马索这玩意,基本是从蒙古人身上搜到的,契丹人似乎已经遗忘,用的不多。

  赵与芮还看到有少量的旗,蒙军中背上负旗的都是中级军官,通常可以在战场上做为指示来用。

  他们平时是卷着的,遇到激战打不开局面时,会展开,通常展开,就代表着要强攻,不惜代价的强攻。

  “每大酋头项各有一旗,只一面而已,以次人不许置,常卷常堰,凡遇督战,才舒即卷。”

  赵与芮看过全套蒙军的装备,心中也有点数了,蒙军装备多而杂,有些实用性较强,有些一般般。

  “长短枪,短斧我们可以学习,改用标枪和短刀。”赵与芮这时道:“以后凡与金蒙交战,战后都要收集他们装备,有用的可以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

  “陛下英明。”李平豹等赶紧又拍一波。

  “陛下看他们重箭。”刘福等皇帝说完,递上蒙军重箭。

224.第224章 标准化生产

  224.

  蒙军的重箭标准学自金人。

  在金人强盛时,金人用重箭狠狠教训过蒙人。

  蒙古人兴起后,学金人打造重箭。

  但蒙军中用重箭的不多,因为重箭打造不易,对弓力和射术要求也高,射术和弓力不够的,只会白白浪费重箭。

  刘福递上来两支重箭,一支是蒙军的,一支是现在宋军打造的。

  赵与芮拿手上看了下,明显质量还是宋军的好。

  宋军按蒙军重箭重量打造,箭头大约三两重。(南宋时三两约一百一十克左右)。

  双方重量相似,但宋军质量更好,试射时,穿透力略强。

  “蒙军相当重视工匠,每占一城,如遇屠城,必然也会留下工匠。”

  “但这些工匠的技艺,和咱们还是有区别的嘛。”赵与芮对比双方重箭头,他的工匠打造明显更好。

  但他知道为什么,蒙军虽然重视工匠,但给工匠的待遇却远远不如赵与芮。

  这也是为什么宋军现在兵甲越造越好,越来越犀利的原因。

  在打造火炮的要求上,赵与芮和后金学,每门炮都要刻上工匠名字,如果轻易发生炸膛的事,是要杀头的。

  “蒙军开始不用重箭,很多重箭学习金朝,后来慢慢就用起了重箭。”李平豹在边上解释。

  重箭都是学自金朝,三两重的标准也是金朝开始。

  南宋以前的箭,也是各地不同,没有统一标准。

  赵与芮接下来要统一全国神臂弓,强弩,步弓标准,统一全国箭支标准。

  统一全国步人甲。

  统一全国火器标准。

  当天工匠局试射了很多次,主要是让皇帝看看宋军现有甲具和蒙军甲具的防护力,双方箭支的穿透力,对比之后,明显宋军现在更强。

  “神臂弓现在一个月能打造多少?”赵与芮看过后问。

  “回陛下,现在京师匠作局,月造神臂弓约两百具。”

  “这么少?”赵与芮皱眉。

  没办法,工匠局太忙,什么都要造,步人甲要造,火器局又分掉好多工匠,强弩要造,其他兵器也要造。

  “带朕去看看。”赵与芮要求去看看神臂弓打造现场。

  走在路上他想到孟珙的建议,取消第三层强弩手,这样可以少打造很多强弩。

  “当减少强弩,分与步弓和神臂弓。”刘福立刻答应。

  到现场后,赵与芮看到工匠们正在制造。

  神臂弓用的是树做弓,赵与芮看过后发现好像就是桑树。

  这玩意很有韧劲。

  书上记载:,落叶乔木,叶互生,内皮可做纸,木材坚韧,可做弓、车辕。

  “这是桑树吗?”赵与芮问刘福。

  “陛下圣明,正是桑树,叶可饲蚕,内皮可制桑皮纸,木材是做弓和车辕的上好材料。”

  神臂弓打造也不难,就是繁琐,各部件材料都不相同。

  主要有弓身,,登子和枪头,马面牙发,弦,五个部件。

  弓身用桑木,用檀木,登子和枪头用的铁,马面牙发用的铜,弦用的麻绳扎丝。

  赵与芮仔细观摩了下,其中的类似于曲臂杠杆零件,登子和枪头是放箭支的地方,马面牙发是接弦的零件,也有杠杆作用。

  原本还有个叫干镫的零件,在神臂弓前端,呈圆环状,这是为了省力,给战士用脚踩的。

  刘福向赵与芮解释,以前神臂弓力量两石三斗,可以射两三百步,射手射几箭就没力气,装箭还得弯腰,后来就装了干镫,可以用脚踏着,站着装箭。

  后来神臂弓降到一石四斗,省力了很多,不需要脚踏就能站着装箭,便取消了干镫。

  现在干镫只有在强弩上面还保持。

  普通的强弩箭,长约(0.8-9公尺)左右,神臂弓的箭,只有七八寸。

  赵与芮问,到底是七还是八?

  刘福挠扰头,因为之前确实无所谓,七寸八寸都能用。

  “统一标准,七就是七,八就是八,如果射程力量差不多,七寸箭小,可以带的更多,那就造七寸的。”

  神臂弓射程在一百步左右,赵与芮认为已经相当厉害,用七寸的箭就足够。

  看到神臂弓的使用后,赵与芮才知道为什么叫弓。

  它的结构装置像弩,但因为是和弓一样,竖着用的,所以叫弓。

  古代横着水平端的叫弩,竖起来的叫弓。

  神臂弓结构像弩,但拉弓时和普通步弓一样,要竖着拉,且没有板机,所以叫神臂弓。

  此时赵与芮发现现场造弓时,基本都是一个工匠带几个徒弟造一具,各造各的。

  这就可能标准都不一样,速度也慢。

  “造弓方法也要改。”赵与芮这时道。

  按神臂弓零件,和工匠们擅长的部位分组,一组造弓身,一组造等等,弓身也好,也好,所有零件统一标准,然后可以随意组装。

  某零件,用铁料多少,用木料多少,说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多不能少。

  长多少,宽多少,厚多少,也是严格按标准来。

  这样造好后,各零件拼凑,立刻能组成一把神臂弓。

  将来在战场上坏了某零件,只要更换即可。

  “每部件确定用料和尺寸,不能多不能少,这样造出来的神臂弓,都是一模一样。”

  “弓身的长度,重量,厚度,要相差无已,造的越精准,越要奖励。”

  “神臂弓都要编号,不能遗漏,以编号确定工匠,造的不好,追工匠们的责任。”

  皇帝一一述说,四周官员们脸色严肃的记在心里。

  事后证明,换了皇帝这种打造方式,效率确实有质的提升,同样数量的工匠下,每月可以打造两百五十具,并且学徒人数大大减少。

  此时强弩要求少,又新加工匠,临安府每月产量能达到三百具左右。

  京师这边基本只有部份济州岛和临安附近的工匠在这边集合,按赵与芮要求,全国各路的匠作局,以后月产都要超过这个数。

  因为京师这边主要打造火器,步人甲,神臂弓还是次要的。

  赵与芮打算用两到三年时间,达到全国月造神臂弓五千具以上。

  下午时,赵与芮换了身常服,带着牛宝、曹友闻、胡松和一队皇城司卫队,前往城北钱湖门附近。

  钱湖门那边有很多前禁军驻地,包括原殿前司中军,牙兵寨,步兵司衙门,虎翼营、架子营

  教骏营等都在这边。

  现在步兵司衙门和牙兵寨、殿前司中军大营等已经改为大宋天子亲卫集训营,隔壁就是骐骥院。

  骐骥院是养马的地方,用的都是济州和西夏的优质战马。

  以前这边的马用来赏给王公大臣们,还有用在驿站,现在专门用在驿站和集训用,王公大臣赏马的事已经不会再有。

  集训营占地面积比较大,由以前三个营房改建,分操场和教室两部。

  赵与芮从南面操场进去,操场上到处都是一队队的兵马在训练。

首节上一节180/6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