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33节

同时他也感觉到下面有些官员靠不住。

赵称帝,知州谢周卿居然还带官员拜贺?

朝廷立刻调派殿司正将彭任前去讨伐,但彭任的部队到时,事态已平息,彭任诛杀了潘氏兄弟。

接着史弥远都没问皇帝赵与芮的意思,直接以皇帝名义下了道圣旨,逼赵在州治自缢。

正月二十三日,年轻的赵在湖州自杀。

史弥远毫不犹豫的杀了赵,进一步让赵与芮感觉到老史的凶狠。

赵与芮听话时,老史能把他当儿子一样,赵与芮要是不听话,搞不好下场和韩胄和赵一模一样,老史到时恐怕不会是废了他,而是直接弄死他。

赵的闹剧短短十天不到就结束了,朝廷继续准备赵与芮的婚事,时间还是正月二十八日。

也就在正月十四湖州变乱时。

济州岛的西面严家港口,一艘艘大船正纷纷停靠。

济州岛经过两三年的建设,西港做为主要的进港口,越来越大,现在可以同时纳容七八艘三千料以上的大船停靠。

今天一大早,二十几艘大船从南宋方向过来,然后靠岸。

第一艘大船是一艘五千料大海船,看起来通体崭新,应该是新造的海船,非常壮观。

轰隆,随着两块跳板连到岸边,一个肤色微黑,面情凶狠的高个青年第一个跳到岸上。

信州府御前驻军左军副将全勇已经十八岁,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瘦小的少年。

在信州矿场呆了两年多,又先后成亲生子,他现在看起来非常成熟,而且由于常年的自律和训练,全勇浑身都是肌肉,一看就是比较凶猛精悍。

“全副将。”济州岛上一个身影也小跑过来。

“哈哈哈,陈准备将。”全勇上前,重重抱了下陈小刀。

陈小刀可是赵与芮第一批训练的少年,现在也早就成亲生子,安家在济州。

两人好久不见,亲切的抱了下。

接着走到边上,只见那艘五千料船上,一波波的人正往船下走。

“这次来了一千三百户,共五千一百零八人。”全勇向陈小刀道:“俱是矿场出身,所有成年精壮,受过一年以上的训练,拿起刀枪,披起甲,再打几仗见见血,就是精锐了。”

陈小刀自己就是王府训练出身,当然知道王府训练的人,纪律严明,远超任何宋军部队。

“加上前几批,信州已经来了五千户。”陈小刀道:“这是当年陛下要求的最低数。”

原来这两年,全勇已经陆续往这里送了五千户过来。

“每户有一壮丁,这边还有多少,现在能凑多少人马?”全勇问。

“李统领(李平夏)那边有五千人马在训练,水军有两千。”

“差不多能凑一万了。”

“应该用不了这么多,这批人先安顿好。”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里走。

下午时,刚来的一千三百户里,每户成年精壮被叫到某处集合。

三百人一批。

他们到后,发现现场有朝廷文武官员在。

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看到朝廷官员后都觉的奇怪。

此时有人突然拿出什么,大声高唱:“朝廷有令,陛下招募精兵成立皇帝亲卫,天子亲军--”

大伙一听,原来是皇帝要征招亲军,想从他们当中募军,顿时纷纷表情古怪,有人不是很想当兵,但他们在信州训练有素,这会大伙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出声,所有人站的笔直,一动不敢动。

南宋经常强制招兵,所以老百姓意见很大,还会有举家迁逃的。

但现在这批人都受过训练,四周又有精兵守卫,当然不敢有异议,只能先听着。

听了一会后,好多人表情又舒展开了。

这边说,朝廷要训练精锐步骑,优先从信州矿工中挑选,天子亲军,待遇从优,不剌字,不分级,通过考核即可。(因为南宋以前按个子高低确定军饷多少,现在明显表示不按个子高低来,只要通过考核就行,一视同仁。)

原来他们在信州时,每家每月打底三贯,然后按挖矿和其他成绩有奖赏。

现在招募为天子亲军,每户分田五亩,前三年,亩税三成,三年后,亩税一成。

普通军人,月钱五贯(两贯铜钱,其余为会子),军官更多,十年期满,可以退出军营,田也不收回,亩税回到二成。

所有军人的儿子,将来优先可以招募为军,如果参与科举,军人后代,可加分,又言,以后大宋科举,为百分制,天子亲军后代参与科举,可加十分,若有立功,则加更多的分。

军人的儿女愿意读书上学,由皇帝出钱,免费读书。

现场官员噼里叭拉说了一堆,仅五贯月钱就让人眼睛一亮,因为其中有两贯是铜钱,收入是达到南宋以前普通军人近五倍。

以前当矿工,全家月入才三贯,现在一个人月钱就五贯。

更何况现在的田价这么贵,分田五亩就是几十上百贯。

这种条件开出来,现场大部份都愿意参军。

这些人在信州五万多户矿工中挑选出来,当时在矿场就是看中他们比较精悍,经过训练之后,大部份对当兵排斥不大,更何况现在这么好的条件。

最终这一千三百多户到岛上后,不愿意当兵,选择做其他事的,不到一百户。

也就在同时,西港这边在准备新兵,北港仁和港那边,靠近高丽,平时很有宋人的船过来,因为按要求来往宋船都从西港走。

此时北港这边,大量的船只正在排队,全勇刚带过来的船也在这里。

他有点震惊的站在船头,看向远处走过来的兵马。

一列列披着札甲,牵着战马的兵士正往港口登船。

他虽然来了济州好几次,但从来没有深入过岛上,这是第一次看到表哥在岛上训练的精兵。

哗察哗察,现场除了札甲鲜亮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其他杂音。

全勇以前训练队列是已经感觉到纪律严明的好处,但看着全副武装的军队加上纪律严明之后,更加的震憾。

对面像一条条钢铁长龙,浩浩荡荡,所有人兵甲鲜亮,精神高昂,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真特娘精锐。”全勇看到后面忍不住大骂。

“还不行。”身后传来李平夏的声音:“他们还没有正式上过战场,见过血。”

“得打几仗,见见血,才能真正算精锐。”

“我怎么感觉无敌了?”全勇笑道:“这么多札甲,表哥下了好大的血本。”

李平夏傲然道:“也不算多,制札甲比较慢,这会才两千具不到,但这已经是咱大宋最强的着甲率了,没有一支大宋军队能比。”

“走。”全勇最后挥手大叫:“带他们去京师见见血。”

“见见血。”李平夏也是深深吸了口气,内心控制不住的激动起来。

跟了陛下这么多年,不就是等现在吗?

此次济州动员八十多艘大小船只,训练了一年以上的四千精锐步营,一千水军,加五百匹战马,带火炮二十门,前往京师,岛上另有留守一千步军,加刚刚招募的一千多人在训练。

另船上带有仿造禁军衣甲一千副,以为备用。

庞大的船队自济州出发,先到定海县附近,定海水师冯德山带两千定海水军与船三十艘与其汇合。

两军合计七千人,从海上直奔京师。

第176章 史弥远留了心眼

宝庆元年(1225年)正月二十八日。

大宋新皇帝大婚。

此次婚礼将在选德殿举行,然后在大庆殿宴请群臣,皇帝与民同乐。

赵与芮这才知道,南宋因为皇城太小,像大庆殿的牌匾经常换来换去。

他登基时,大庆殿换成文德殿。

状元殿试时,大庆殿改成集英殿。

皇帝过生日,和宴请群臣时,就改为紫辰殿。

皇帝祭拜先祖,还要改成明堂殿。

可以说南宋大概是历代皇朝对自己最节俭的一个了,历任皇帝也没有改过宫中格局和扩建。

今天大庆殿改成了紫辰殿,主要是为了宴请臣,原本是京师七品以上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可以入宫与皇帝同庆,但赵与芮特别要求把武官也放到七品,另差遣实职在统领以上,包括皇城司提点以上都邀请入宫,婚礼当天除了宴请,皇帝还要每人发十斤雪糖,同时鼓励大伙多买雪糖,支持庆元府南宋国产雪糖。

皇帝不但要请客,还要发现在最火的雪糖,史弥远当然不能拒绝。

不过他也比较小心,留了平叛的彭任在外面,说是负责临安城防。

彭任于今天一大早,城门打开时进的京师,按说他平叛回来后,立刻要上交兵符,然后遣散兵马回各营。

但史弥远故意打个时间差,让彭任先继续拿着兵符,等皇帝婚后再处理,同时却立刻下令,提升彭任为副统领,但枢密院先不出文书,说要等皇帝圣旨,又是打了个时间差。

这样做的好处是,彭任不用进皇城,还能带着兵马守在皇城外待命。

两宋对军权限制的很厉害,枢密院有发兵权,但没有统兵权。

三衙有统兵权,却没有发兵权。

按宋制,凡要动兵,先有皇帝圣旨到枢密院,拿枢密院兵符,给统兵大将,才可发兵。

三百人以下,用一虎一豹,三百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用两虎豹。

史弥远在位时,动过两次兵马。

杀韩胄时,夏震只带了几十人,所以不需要兵符,圣旨还是杨皇后和他假诏的。

八月赵宫变,史弥远在宁宗活着时就用了皇帝圣旨,让郑发统兵三百,以保护魏王名义。

之后宁宗病死,史弥远用兵符和夏震一起调动了上千人,进宫之后,才补了假圣旨,其实又是违规操作。

这次皇帝大婚,要宴请统领以上军将。

史弥远做事非常谨慎,又留了个心眼,让彭任晋升副统领的文书和圣旨晚一步,把彭任留在外面,并且没有收回彭任的兵符。

前面说过,此时整个临安城,只有殿前司和步军司,马军司在建康。

殿前司十一个军,步军司四个军,两军约九万五千人,接近十万人左右。

殿前司有统制十三,统领二十一,侍卫步军司有统制级五人,统领级十人。

其中彭任在去湖州平叛前为正将,他是史弥远心腹,一手提拔起来的人。

借这次平叛为刷功绩,回来后就提为副统领。

加上皇城司的提举王斌,提点杨跃虎、方刚、徐有忠,整个临安有资格参加皇帝婚礼的武官,约五十多人。

彭任刚刚带了平叛的两千兵马回来,暂驻守皇城北部步军司后军大营,负责临安城的戒备,以防还有赵同党在当天搞事。

他是唯一一个不用进皇城的统领以上武官,除他之外,当天临安统领级以上重要将领,俱在皇城内。

上午六点左右,皇城里已经开始婚礼。

首节上一节133/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