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15节

  赵与芮最终目标是在济州岛屯田三十万亩。

  这样赵与芮年收粮能达七八十万石。

  其中十万石运给高丽。

  另两边建两个港口的四千户,赵与芮采用的是给工钱,和供吃的方式。

  每户每个精壮劳动力月工钱一贯会子,其余中老年、妇人和大点的少年给几百文,平均每户给到四贯会子,约一贯多铜钱。

  这样工钱开支是每月五贯,全年在六万贯铜钱内。

  这四千户两万多人包吃大概每月要粮一万石(按两斤每人每天平均),这个算是相当高了,毕竟南宋这时好多人,人均每天只有一升粮。(一斤多)

  这四千户里,不能干重力活的和少年们,要求在家里种点蔬菜、水果什么。

  这样消耗粮食为年十二万石,加上平时的海产品,蔬菜,赵与芮提供肉类什么,另外要支出四百贯,年五千贯。

  也就是说,赵与芮养着这四千户,专门建港建城,年开支是六万多贯,加十二万石粮。

  这宋朝比养四千当兵都高,但赵与芮要养着他们,这以后就是他济州岛的建设大军,后期的铁匠铺,船厂,船坞各种都要他们来建设,从各地来的工匠,陆续将加入他们之中。

  以后他们会形成一个类似后世建设公司,专门在济州岛上负责基建。

  此时济州岛原居民还有一千多户,这一千多户里包括上百户辽人。

  这一千多户将负责养马,跟辽人学着养马。

  济州是元蒙的产马盛地,元朝灭亡后,岛上还有数万匹优质战马,之后高丽和大明交易进贡,都是用这里的马,而老朱居然不要济州岛。

  和前面一样,赵与芮不用他们屯田种菜,各户专心养马,每户每月供粮两石。

  另外不给工钱,但养出的战马,赵与芮以每匹十贯铜钱价收购。

  这个价在南宋是相当低的,但在济州岛算是不错。

  赵与芮的付出还不只是月两石粮,还要提供他们需要的海产品,蔬菜,肉食,盐、糖等,最大的大头还是豆料。

  养马最需要豆料,只有豆料当主饲料,养出的战马才优质,豆料由养马户种植,所有一切费用赵与芮出,但赵与芮第一年要从高丽采购十万斤大豆才够。

  在一千多户养马户上,赵与芮年支粮食近三万石,年支铜钱两万贯。

  济州岛原本是个只有七千多户,约三万人的小岛,他们自给自足,安静的生活在这里。

  赵与芮来后一切都改变了。

  全岛变为建筑户,养马户,屯田户,分为三种户籍,各自做着各自的事。

  目前岛上能为他提供的是年产粮食六十万石粮,战马还不知道,要看两年后,当然战马越多,他付出的钱和成本也越多。

  他每年的支出,目前是粮食十万(给高丽),建筑户年十二万石、六万五千贯,养马户年三万石粮,两万贯钱。

  合计支出二十五万石粮,八万多贯钱。

  当然,随着后续济州岛人口越来越多,战马越来越多,它的消耗也会巨大。

  如今一切都是纸面上说说,具体能有多少,还得看每年的收成,和实际情况。

  当秦卓看着赵与芮在纸上,把所有的安排好,收入支出大概列了出来后,秦卓也震惊了。

  济州岛在高丽王国手上,高丽每年就也收税十二万石。

  现在到了赵与芮手上,以价格论,相当于收税二十多万石,翻了一倍。

  关键百姓们还比以前生活好了。

  养马户和建筑户不用关心吃喝,种田户不用关心其他事,大伙各司其职,干好本职工作,最明显的就是在吃上面,赵与芮投入比较大。

  并且后面还要投入。

  “等移民来后,设五百户,专门制盐,设五百户专门打渔,设五百户专门种菜和种水果,设一千户专门养殖猪羊牛,保障全岛各种生活必需品。”

  济州岛最适合养殖业,养猪羊牛是最方便的,所得粪便还能当做饲料。

  羊皮猪皮和牛皮俱能制甲,这在赵与芮的规划里,将来就是他赵与芮的大后方基地。

  说到最后,赵与芮重重的拍桌子:“现在万事俱备,就是缺人。”

  “想办法移民,招人,屯田的同时,可以练兵了。”

  他因为兴奋,脱口而出练兵,现场有些人愣了下,大概没想到赵与芮为啥要练兵。

  秦卓反应过来,马上道:“是要练些精兵,守卫济州岛,不然等我们经营起来,怕有海盗。”

  南宋时还是有海盗的,当然,这会主要在广州和泉州那边,秦卓这么一说,大伙纷纷点头,是要练些兵马守备小岛。

  只有秦卓知道,魏王等练兵等了很久了,这下终于有地方可以给魏王练兵。

第153章 四娘子

  赵与芮非常重视济州岛,要以后秦卓常往这里跑,李平夏将被调到济州岛,用这里的战马开始练些骑兵。

  “再抽一百人出来,全岛沿岸巡察,凡能登陆的地方,都设障碍和哨岗,同时挑选船厂和船坞的地赴。”

  赵与芮要派人巡察全岛,建起严密的防线,以防有人以后偷偷上岛,凡能登陆的地方,能破坏的就破坏,不能破坏的就要建障碍,挖陷坑。

  以后,这里就是他的私密王国。

  说句最差的话,将来打不过元蒙,还能往岛上退。

  离开济州岛之前,赵与芮沿岛转了一圈,专门画了个图。

  那边以后是专门养马的,养牛羊的,屯田的,建炮厂,打造兵甲的,练兵的,全部画了出来,交给秦卓。

  秦卓后继留在这里,全岛多跑跑,还可以根据地形和地势,进行改动,再报赵与芮。

  八月初,赵与芮回到定海县。

  赵与芮回到定海的当天,就见定海县的鄞江码头船只连绵,舳舻千里,不知有多少船在等着入江。

  鄞江是前往明州港口唯一的通道,当地人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多船的画面。

  以前这边不收税,也没有这么多船来,因为两浙其他港口也能去船,现在两浙其他港口税比较高,这边税最低,所以外来的船都从鄞江进来。

  船多了之后,定海县的流动人口也多,商品也多,促进了这边商业的发展,然后形成了良好的循环,这边商品众多,来往的商人就更多,船就更多,船多商品多,人就多,人多商品多,船就越多。

  再加上赵与芮努力保证公平的商业环境,杜绝官吏们以权谋私,明州港口碑越来越好,来往的商船自然就越来越多。

  因为船多,赵与芮的大海船还得排在后面,不得已下,他们下放了小船,坐小船穿梭在众大船间,先上了岸。

  到岸边时,正好看到陈小刀和全七都在码头上。

  陈小刀和秦越是济州岛的主要负责人,同时还轮流跑山东。

  陈小刀六月出海,今天刚刚回来,带了两船百姓。

  这两船百姓是张林那边送过来的,换了粮和铁料给张林。

  两船百姓才一百多户,靠岸补给一下后,立马要送往济州岛。

  陈小刀告诉他们,到了济州岛分田包吃,专心干事就能好好生活,百姓们也比较接受。

  此时山东和两淮还有河北等地,到处战火,百姓们能往这边逃,真的算是不容易,也很高兴。

  陈小刀向赵与芮报告后,赵与芮心想,张林地盘小,虽然比较近,但来回一趟也要近一个月,人口太少,还得和李全做生意。

  果然陈小刀还带回来几个消息,一是石硅死了,刚刚在七月份死,

  石硅是打曹州(山东菏泽)时,因粮绝,没有援兵,兵败被金将郑从宜生擒。

  其子石天禄现在袭父爵,被蒙古授龙虎卫上将军、东平路元帅,佩金虎符。

  这人在历史上比其父厉害,与金宋大战无数,几无败绩。

  其二是李全现在对四海贸易的严掌柜(赵与芮)十分痛恨啊。

  赵与芮派水军截断往北的商路,虽然还是有胆大的人可以悄悄绕道,但前往北方与金国做生意的越来越少。

  去的船只少了,李全收入大减。

  以前只要有船过去,被他逮到就没收一半。

  有的直接被要求用李氏的船,但现在李氏的船到了这边,一靠岸就要被没收,无人敢用李氏的船。

  李全甚至问陈小刀留在青州的人,你们严掌柜到底想怎么样?听说花钱数万贯请水军帮忙,何苦呢?

  这次陈小刀回来时,李全专门派使者过来,想面见传说中的四海商贸严掌柜,和严掌柜谈谈条件。

  赵与芮便决定次日在四海商铺密见李全使者。

  第二天一大早,赵与芮来到四海商铺某处仓库。

  他前脚刚到,院外也传来说话的声音,不一会,一男一女被蒙着眼睛,带到院中。

  那女子长的面如桃花,眼如寒潭,又靓又飒,男子还小,大概十七八岁,但矫健魁梧,比较英武。

  站赵与芮身后的陈小刀小声道:“那女的是李全妻子,叫杨妙真,又叫四娘子。”

  “男子是李全的儿子李。”

  李全这次极为看重,派了妻子和儿子前来。

  赵与芮瞪着眼睛:“这不是亲生的吧?”看杨妙真也不是很大。

  “那李是李全前妻儿子,并不是杨妙真亲生。”

  “让他们进来。”

  随着赵与芮的话,杨妙真和李被带进仓库,跟着他们的一男一女,解开他们的眼罩。

  两人纷纷揉了揉眼睛,有点不习惯,估计两人还是第一次被人蒙眼睛。

  等看清楚后,发现现场是个比较大的仓库,四周堆满了货物,货架两边站了六个少年,正前方则是两个少年,门口还有个身高马大的牛宝。

  杨妙真和李都是从小身经百战,战场上血与火练过来的,这房间里虽然大部分都是少年,但个个看起来不好惹的样子。

  “这是我们严掌柜。”陈小刀这时道:“这是四娘子,李统制。”

  杨妙真美目立刻看向赵与芮,眼神有点惊讶这么年轻,她有点怀疑的上下打量几眼,似乎不相信这人是能做主的。

  但见赵与芮道:“久仰久仰,两位都是抗金的英雄,咱们又都是汉人,同宗同源,那就长话短说,痛快一点。”

  “李全想怎么交易?”

  杨妙真立刻道:“咱们把人送到海州,在海州码头交易,一手交人,一手交货。”

  “我们要铁料、铜钱、火药、还有粮草,和酒,和你们那种白糖、雪糖。”

  南宋因为粮食产量高,粮食多到用不完,到处酿酒,所以榷酒制为南宋也带来了大量的商税。

  但山东和两淮地区战火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粮食欠收,造酒业当然不发达,各军头们都缺酒。

  杨妙真一边说话一边打量赵与芮,刚刚赵与芮第一句话就让她感觉到赵与芮的与众不同,不敢小瞧赵与芮的年纪轻了。

  “我不信任李全。”赵与芮直接道。

  对面李脸色微变,一脸不爽的表情,想说话被杨妙真用手按住。

  “李全有前车之鉴,商人过往,雁过拔毛,还要拿一半货物,你叫我怎么敢相信?”

  “此一时彼一时。”杨妙真道:“咱们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哪还敢这么和严掌柜来。”

首节上一节115/6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