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25节

掌握财政权的部门,都将里面的钱财当成自家小金库,当成衙门主官的私人钱袋子,想用就伸手掏,不够就想办法从百姓手里挤!

而如今组建财政司,统合财政大权,就是要把这样的情况,彻底杜绝!

朱元璋更是对这种情况,了解深刻。

毕竟。

当初他还是贫农的时候,就被官府这么欺负过。

“好大孙,将地方官府的财政权,也一起收起来,咱没意见,你做的好!”

“满天下的百姓,也都会鼓掌叫好!”

“不过,将六部的财政权也都剥离的话,朝廷中怕是会有不小的反对。”

朱元璋听完之后,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这么做相当于同时剥夺了朝廷六部的权柄,用以加强财政司的权柄。

六部必然会强烈反对,并且想办法证明国家的财政收入全部集中于财政司之手,对于六部衙门的政事运转有多么不便、给朝廷以及天下百姓造成了多大的麻烦。

甚至不止是六部和朝堂。

财政司的建立,不仅会将朝廷的财政收支监管起来,对下面的地方官,更是直接剥夺了他们肆意妄为的根本依仗。

他们不跳起来才怪!

可以说,财政司要建立,绝对不是简单小事,更不是一句爱话就可以解决。

会在整个大明,掀起滔天议论!

这一次,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官场都会站出来反对,成为朱高煜的敌人。

朱高煜想要推动财政司的建立,必须一人挡下所有朝臣百官的压力,没有任何一个盟友。

如果对此不能有效的应对,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这事也不能通过皇权来强制执行,所以是非常麻烦的。

“好大孙,你要动他们的钱袋子,等于是动他们的命根子!”

“轻举妄动的话,要是政策推行不下去,恐怕有损自己的威望。”

“要不要皇爷爷我出面,帮你站站台?”

朱元璋满是关切的询问,对朱高煜是一挺到底。

他就不信,有他亲自出面的情况下,朝臣们还敢继续为难他这个好大孙,真以为他老了,就拿不动刀了?!

朱高煜感受到了皇爷爷的关爱之意,却只是淡淡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慕言。

“皇爷爷的话,我早就考虑过了。”

“财政之权,的确和百官的命根子没什么两样,一旦要动,很多人那么是拼死,也要站出来反对。”

“我早就预料到,会是何等为难的局面。”

“不过,我若是不以收拢财政权起头,而是从别的地方开始入手,那又如何?”

第三百二十二章假装要打仗

朱元璋见此,不由一愣,接着哈哈大笑。

他知道朱高煜不是蠢人,有的是主意,但却还是不明白,他具体准备怎么做。

“好大孙,快说说!”

“你到底是要如何,才能让六部和郡县百官,都心甘情愿的交出自己的钱袋子?”

“快说给皇爷爷听听!”

朱元璋很是好奇,他可没这样的本事。

就算是他亲自拿着刀子,群臣也不会这么痛快的,会想方设法的给他使绊子。

甚至就连他麾下那些跟着一起打天下的武将,都不会出来支持!

钱袋子嘛,谁没有,谁不用?

这种从根本上改变朝廷运行规律的事,绝对不是可以轻易做成的。

朱高煜依旧不急不缓,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后,才平静的目视前方。

“皇爷爷,这其实很简单。”

“如果想要让财政司真正做到财政统一的话,必须得要让朝廷六部心甘情愿,又或者是在推行之初没有怨言、抵触才行。”

“只要实行了一段时间,后面就可以按照惯例延续下来。朝臣们想要反对,就是他们占据被动,推翻已有的结果,而我则稳坐钓鱼台。”

“谁胜谁负,不问自知!”

朱高煜要推动财政司的建立,就要面对整个朝廷和百官的反对,他们会拿出过去的种种成例,来反驳。

反正就是压着拖着,不让朱高煜动。

就算朱高煜身为监国太孙,独掌大权,也不能一人反复天下,以一己之力推行全新的财政制度。

可若是反过来,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先想办法找借口,直接把财政权都拿出来,管起来。

等到事后,再说要成立财政司,将已经统一的财政权,放入新设立的财政司。

简答来说,就是先上车,后补票。

先生孩子再结婚!

这一招,虽然有些无耻,但往往十分好用。

等孩子生出来,财政权都拿到手了,再给财政司挂上牌子,群臣想要反对,可就晚了。

这就是,攻守易位,逆转局势!

朱元璋听完,不由眼神大亮,竖起大拇指称赞。

“好大孙,果然还是你有办法!”

“先造成既定事实,再开口承认,群臣的反对,想压下来可就容易多了!”

“不过,你要找什么事情来当借口,让朝廷百官甘心交出财政大权?”

“他们可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就把钱袋子叫出来。”

朱高煜依旧不急,淡淡一笑。

钱袋子这东西吗,你平时肯定是不愿意上交的,但若是遇到特殊情况,可就不一定了。

“皇爷爷说的不错。”

“这件事的关键,就是必须找一个特殊的时机,让六部百官都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而这需要一个特别的大事情。才有可能办到。”

“比如……战争!”

不错。

朱高煜找的借口,正是战争!

化解内部矛盾的一个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转移众人的视线。

而且不是小打小闹的战事,而是举国动员的大战,事关生死成败,每一个大明子民,都会受到影响。

在这样危机的关头,他说要收拢财政大权,筹集钱粮用来打仗,你没意见吧?

还敢不同意的,都是敌国内奸,都是卖国贼!

任何人想反对,都开不了口,敢开口,朱高煜就敢杀人!

当六部和朝廷,将财政权叫出来之后,等战事打完,再想改回去,就是做梦了。

朱高煜随便拖延拖延,有的是办法,将这个事实,弄成传统,从而设立真正的财政司!

朱元璋听完,先是一愣,接着有有些紧张。

“好大孙,这……”

“借战争来收拢财政权,会不会有些太冒险了?”

“而且,你准备朝哪里开战?”

朱元璋固然不怕战争,但更明白一个道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要是这么轻易就发动举国大战,一个不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他当然是相信好大孙的,不过毕竟事关重大,还是谨慎的问清楚为好。

朱高煜见皇爷爷都有些被吓到,不由赶紧出言安慰。

“哈哈,皇爷爷,连你也被吓到了!”

“那些满是小心思的臣子,也会差不多的。”

“不过皇爷爷放心,我只是口头上说说,拿这个当借口,当然不会真的发动什么举国大战。”

“无非是先让锦衣卫和前线边军,发动一下舆论,造造势罢了。”

“只要我信以为真,摆出一副全力以赴的样子,群臣当然不敢轻忽,舍得将财政大权叫出来。”

“等我收拢财政权,将财政司的架子搭好之后,再宣布是敌国内部有变,想要议和,根本用不着大战就行了。”

朱元璋这才松了一口气,微微点头。

若是不真的发动战争,而是先营造即将打仗的紧张感,然后以筹备粮草为借口,收拢财政权,还的确可行。

但凡识得大体一点的官员,就不敢说三道四。

等后面说敌国有变故,仗打不起来,百官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去怀疑事情的真假?

唯一的问题是,用谁来当这个假想敌!

“好大孙,你想好那哪个国家来当靶子了吗?”

“要是周边的高丽之类,太弱小的国家,百官见识到了大明的强盛国力。早就养出一颗焦躁之心,恐怕不肯善罢甘休的。”

“就算敌国要议和,他们也不会同意,一定要出兵!”

“而且,目标国家太小,也用不着大明太过紧张,收拢财政大权来筹集粮草。”

“毕竟,如今的大明国库,足够打好几场灭国之战了!”

朱元璋说的很有道理。

一般小国,可没有资格成为大明的对手,让大明上下正视,严阵以待。

必须是一个足够分量的敌人,最好让所有人都感到害怕才行!

朱高煜淡淡一笑,伸手朝西北面一指。

“这个敌人,不是现成的吗?”

“北元覆灭后,不是还有四大金帐汗国吗,我们也正在四处打探金帐汗国的消息。”

“就说是金帐汗国之主,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孙,听说占据中原的元庭被灭,想要重新征服我们。”

“我就不信,谁还敢质疑!”

首节上一节225/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