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消息已久,被家乡人渐渐忘记的张老三,忽然坐着马车,穿着好看的新衣服,返回了老家。
左右邻居刚看到他的时候,还有些不敢确认、。
知道张老三主动打招呼,并给邻居们都送上礼物,才不敢置信的惊呼。
“你你你……你真的是张老三?!”
“听说你不是跟着燕王殿下,乘船出海去东唐州了吗?”
“这是发财了,富贵还乡?”
邻居们瞪大眼睛,上下打量张老三,半天合不拢嘴。
他们的眼神里,都是深深的羡慕嫉妒。
张老三暗爽不已,大气的取出从集市上购买的几匹布料,送给邻居。
“是啊!”
“我张老三走了大运,找到了一座大金矿,发现了好几块狗头金,算是发家致富了!”
“这匹布拿着,给孩子做身新衣服!”
“这回回来待不了几天,又要乘船出海,去我在东唐州的新家。”
“俺不在家的时候,还请诸位父老乡亲,多帮衬我父母一二,替的尽尽孝!”
张老三大声炫耀着自己的故事,并不怕任何人知道。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他要的,就是过去看不起他的邻居乡人,对他羡慕嫉妒恨!
要是名声传出去,有媒人上门,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一起带到东唐州去安家,就再好不过了。
“金矿?!”
“直接捡到狗头金?!”
“我滴个乖乖!这是真发了!”
“我听说移民到东唐州,家家赐下一百亩土地,这就已经够了不起了,竟然还有金矿!”
“张家三郎,俺家几个小子,年纪也跟你差不多,俺也想着让他们跟你一起,到东唐州去闯一闯,你能不能帮忙,带一带他们?”
“俺给你磕头了!”
自古人们都嫌贫爱富,看到张老三发财之后,连称呼都变了,尊称他为张家三郎。
而有人更是十分现实,看到张老三发财之后,便动了心思,想让自家儿子也跟着一起去。
为此,甚至不惜给张老三磕头感谢!
“哎,快起来!”
“别这样,我是要折寿的!”
“不就是一起去东唐州嘛,我答应就是!”
“正好皇太孙殿下有旨意,要继续鼓励移民,让更多的人去一起建设东唐州。”
“我帮你们报名,到时候你们跟着我走就是!”
张老三扶起年纪比自己老爹都大的邻居,当场应诺道。
众人顿时万分欣喜,张老三的眼神也变得友善,甚至带着一股崇拜之色。
连整个张家,都被人高看一眼,知道家里出了个有出息的娃子。
无数没出头机会的底层百姓,听了张老三的故事,纷纷求上门,愿意跟着他一起出门闯荡。
只求能够和张老三一样,改变命运,发家致富。
一时间,张老三家里门庭若市。
第三百一十章50万移民
张老三富贵还乡,在乡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人人都知道,他在东唐州发现金矿,发了大财。
而张老三也毫不吝啬,直接拿出数百两银子,帮父母买下大片田地,并让他们扩建房屋,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见到真金白银,乡人更是确认了故事真假,变得更加热情。
短短几天时间,张老三不仅成了家乡的名人,还一连娶了三个婆娘!
都是附近乡亲介绍,愿意跟他一起去东唐州的年轻姑娘。
这三个姑娘,为了能够脱离社会底层,成为地主夫人,也都豁出去了,连定亲纳吉的礼节都没有走,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便完婚过门,住进了张老三家。
并且收拾好东西,只等着一起乘船出海,去东唐州安家。
这几日,张老三日子过得跟做梦一样。
不仅被父母乡邻捧得高高的,送来数十个年轻小伙子,要跟着他去东唐州闯荡。
更是一连娶了三个婆娘,美的他都不敢信!
“我张老三何德何能,能有今天啊!”
“看来我当初豁出一切,跟随燕王殿下去东唐州,真是做对了!”
“唯有地广人稀,物产富饶的东唐州,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啊!”
类似张老三这样的人物,还有不少。、
他们都是日子过不下去,但没有失去心气,愿意豁出去搏一把。
类似的消息,很快在全国各地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决定到东唐去闯荡闯荡。
如果能捡到黄金,那就一夜暴富了。即便没有这种运气,前往东唐的老百姓,不论什么身份,也每个人都分到了大地田地。
因为那边广袤的大地,根本就是种都种不完!
只要顺利活着到了东唐州,不说一夜暴富,起码都成为了一方小地主,身家财产比过去翻了数十倍。
在张老三这种榜样的带动下,更多的大明底层百姓,都两眼放光,闻风而动,要赶上第二波东风,移民东唐州。
就这样。
在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大明王朝第二次前往东唐开荒的人员,如潮水般汇聚。
最后一统计,足足有50多万!
比起第一次的20万,翻了两倍半!
以至于从东唐州返航运棉花的船,已经载不了这么多人,只得赶紧请求朱高煜,多调拨船只,加入船队。
幸好这段时间,大明造船的工作一直没有停,各种铁甲战船,铁皮船跟下饺子一样往水里掉。
朱高煜在抽调南洋大半船只后,总算凑够了运力,给这一波移民提供了运输条件。
金陵城外,浦口渡。
船只遮蔽长江水面的景象,再一次出现。
足足50余万人,乘上船只,扬帆出海,远渡重洋,往东唐州而去。
并且,这一回的移民里,不仅有大量的青壮男子,还有不少正在孕育年龄的妇女。
他们和发财回来的人组成小家庭,准备一起移民东唐州,并在那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能够结婚安家,是在东唐州彻底扎根的表现。
朱高煜对此万分支持,不仅给她们调配了环境更好的船舱,还派出不少医生大夫随船,尽量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终于。
在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之后,船队再一次抵达东唐州,停靠在了已经繁华起来的东唐府。
“到了到了!”
“我们终于到了!”
“快看!这就是东唐州,我们的新家!”
张老三迫不及待的领着大群乡人青壮,和三个婆娘,自豪的伸出手,向他们展示东唐州的一切。
其他人也很是兴奋,终于安全渡过大海,抵达东唐州,意味着发家致富的机会来了。
而此时。
坐镇东唐府的朱棣,也得到消息。
“殿下,第二批开荒的移民顺利到达了!”
“足足有50多万人!”
“东唐府的人口问题,解决了!”
朱棣神情一震,很是惊喜。
他知道这一次回去,会带来不少移民,但没想到竟然有50万之多!
有如此多的人口,不用再担心东唐府大明人和土著人比例的问题,很多事情也都可以更进一步了。
“快!”
“让官府准备好迎接措施,热汤热饭,还有洗澡的热水,安排好衣食住宿!”
“一定要将移民百姓都安顿好,不能出任何问题!”
移民远渡重洋而来,一路舟车劳顿,落地后肯定要先休息好再说其他。
很快。
大批东唐府的官吏人手,准备好一起,来到港口迎接。老百姓在官兵的指引下,朝临时住所走去。
第一批抵达的老百姓,找到自己的老乡,双方都是激动的抱在一起,又喊又叫。
他们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来自家乡的消息,知道家人平安与否。
甚至很多寄钱回去的第一批移民,都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信件和物品,寄托着家乡亲友的浓浓牵挂。
而新来的移民,在经过短暂的适应休息后,便兴奋的在东唐府四处逛悠,熟悉环境。
不少人一来到这里,就疯狂打听金矿的消息。
朝廷许诺的一百亩土地,需要自己种田开荒才能够获得。而金矿却是只要一发现,便可以一夜暴富!
胆子大一点的,都不愿意老老实实开荒种田,而是想着去探索金矿,淘金发财。
与此同时。
朱棣完成移民安顿工作后,终于有时间,在东唐府新建的府邸中,阅读大明来的信件。
“父皇和煜儿,会说些什么呢?”
“不知道他们对我在东唐州的表现,是否满意……”
朱棣心底,还是十分希望能够在朱高煜和朱高煜面前,证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