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55节

更让人觉得蛋疼的是,殿下最后还强烈建议给所有的大臣们增加福利,体检身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联系到前面安排的无数工作。

殿下你确定这是想让大臣们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吗?你这怕不是需要我们这些大臣当个合格的工具人?万一我们死的早了,没人给你们工作了?

房玄龄在想,自己要不要私下里面跟陛下说一说,他还不想这么早累死?要不然致仕不干算了。

“啊哈……这个殿下果然是为国为民,英明无比,陛下,老臣觉得我们这等臣子也不能这样清闲了,老臣觉得最近左武卫的府兵们有些懈怠,老臣恳请陛下让老臣最近住在军营,然后对这些府兵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旁边的程咬金突然跳出来大声开口道。

李世民看着跳出来的程咬金,他有些无语,但是程咬金这话又算是正经的事情,他也只能是同意。

只能说……这个老货太特么不要脸了,显然他是怕人将他拖去拉了壮丁,帮别人干活。

要知道这些武将里面,纯粹的武将并不是很多,也只有程咬金和尉迟恭负责的文官事项不多,但像是侯君集这些虽然是武将,但是同样是兵部尚书,兵部的事情他同样是要负责的。

其他的将领也有许多文职要干。

显然这老货怕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然后自己给自己找个工作。

但是去军营监督训练?这他妈跟其他人的工作一比,那不要太轻松,他自己都说了是监督,去了军营又不是他亲自下场充当教官去训练。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在这里做给谁看呢?不过看到人家自己找事做,其他人自然也不能苛责人家。

“咳。”坐在主位上的李世民忍不住干咳了一声,离谱了啊,这福利就是福利,哪能说的这么直白呢?你会不会说话?非要写到这个地方吗?你不能写到开头吗?

“那个李恪所言甚是啊,诸位爱卿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有目共睹,而且身体也确实是诸多不便,所以我这几天让太医署以及尚药局等诸位医生博士去帮诸位看看疾病,该休息的就在家里多休息两天。一些工作大家可以带回家里处理。”李世民打了个哈哈,然后开口道。

众臣:“……”

“这最新的消息大家也都看到了,目前关于大唐岭南道增加的这些土地面积呢,肯定是有些太多了,就比如说这吕宋岛,之前我也只是以为一个小岛,但是现在它的面积这么大的话,都足以单独成立一个道了。”

“这方面民部,工部,吏部进行讨论一下,对这些行政区的划分呢进行一个简单的归属问题,另外鸿胪寺自己弘文馆这方面对文献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补充,李恪说的对啊,这些地方不少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领土。”李世民淡淡的开口道。

“是……”众臣都纷纷弯腰行礼道。

“那就暂时先这样吧,下朝之后,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靖、高士廉你们几人来两仪殿。”李世民交代了一句。

“是!”众人都纷纷弯腰行礼道,众臣倒是不意外,虽然秦王殿下的奏章直接对外公布了,但是具体的细节肯定是要先跟这些大臣们商量,然后再执行的。

第634章 玄奘你也不想那烂陀寺毁灭吧

下朝之后,李世民先向两仪殿走去,其他的大臣肯定是要一会儿才过来的。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也是有些无奈,这小子,你找这么多事,你就不能一件件来吗?这么着急干什么呢?

你说你一年安排这么多的事情,不想当皇帝的就不仅仅是你大哥还有青雀,哦,还有稚奴了,最近李泰明显在坑稚奴,不少次都暗示稚奴可以当太子,结果稚奴根本不上当。

稚奴现在对军训很感兴趣,李恪那一个月的军训,对这小子造成的影响居然还挺大的。

你说说,你自己干的事让这么多的兄弟都不想当这个皇帝。

你再这么下去,就不仅仅是这些兄弟们了,就连这些大臣们都不想干了,再这么干下去,真的是要过劳死了。

最近李世民都头疼不已,这大半年李世民觉得自己比前面的八年加起来都要累。

不过倒是让李世民发现,这忙碌起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勾心斗角的事情少了。

额,也不能说是少了,只能说,六部和尚书省,中书省忙的跟拉磨的毛驴一样,哪有时间去琢磨什么勾心斗角,别说他们,更基层的官员都是如此,据说长安和万年两个县的县令最近每天熬夜到子时才有时间睡觉。

连一向比较清闲的门下省最近都忙的不行。

……

位于万里之外的李恪自然不可能知道长安发生的事情,就算是知道了,他李恪也得说一句干的漂亮,让我监国是吧?我让你们让我监国。累不死你们。

哎,李恪觉得自己去年草率了,去年那会儿就不应该没事跟自己的舅舅啊之类的作对,长孙无忌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虽然说跟自己有矛盾。

但是当初折腾他干啥,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挺好的吗?这是一个合格的工具人啊!因为他外戚的身份,长孙无忌在做工作的时候,其实比其他大臣都要卖力,就怕外界说他是因为外戚的关系上位的。

而且他也想死后得到一个好名声,所以干活自然是尽心尽力。

草率了,当初就没想那么多。

老觉得原本历史上,自己老爹没了之后,是长孙无忌将自己弄死的,所以要弄死他。

当初就没想过,作为大唐栋梁,长孙司空,有经天纬地之才,组织信任他,肯定是要给他加加担子的,多给他找点工作,多让他干点活,让他成为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解放自己老爹,让老爹少干点活,让他在老爹之前去世不就可以了嘛!

这样,他成全了他想要的身后名,老爹也不用担心自己跟他之间的矛盾,中间还夹着一个母后两面为难,自己也不用没事就怼他,没准还能得到他的某些方面的支持。

这是什么?三赢啊!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简直太棒了!

当初就没想到这个方案。

不过,现在也不算很晚,以后跟自己不对付的人,都可以这么处理!杀了太可惜了,这个时代有能力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没有那么多工具人,所以砍死太浪费了。

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理由,给他们一个借口,这些人都会感激涕零,干活那叫一个卖力。只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话术和借口就行,比如说,他们被自己整的话,肯定是犯了错!而且有可能犯了大错!最后让老爹演个戏,穿着当年的衣服,去大理寺的大牢里面,跟这些人坐在那里,不论君臣,只论当年的情谊。

说白了,不论对错,就讲感情。

喝喝酒,吃吃菜,忆苦思甜,最后让老爹一哭,说舍不得他们,实在是忘不了当年的交情,但是于国,他们犯了罪不能轻松释放他们。

这样的话,这些人还不感激涕零?

只要他们感激涕零,最后老爹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赦免他们,但是让他们“戴罪立功”,给他们安排了很多工作,但是职位却不高,相信他们都能理解吧?

这不就妥了嘛!没有职位,影响不高,而且被老爹赦免,他们还能继续作妖?不可能啊!没有人想以一个罪犯之名登上史书,他们也不想,而且没有人想死!

完美!

李恪此刻乘船继续向上游前进,其实他本来是想见过松赞干布之后就转身离开的,但是谁知道事情却有了转机,那就是王舍城的事情。

原本李恪也就是知道王舍城,但是他根本没多想,三哥这地方的什么王城啊之类的,他李恪知道个屁。他大概知道王舍城好像曾经是戒日王朝上面一个王朝的王城,后来戒日王朝搬到了曲女城。

多余的就不知道了,直到松赞干布告诉他,王舍城的城北外面有一个佛教圣地,那烂陀寺的时候,李恪才有些懵逼的发现,这地方原来就是那烂陀寺所在的地方。

那烂陀寺……这不就是玄奘学习的地方吗?

这……李恪之前只是调侃,等五年后没准这里就是大唐的领土了,但是谁知道,现在大唐的领土居然真的距离玄奘也不过就是不到一千里?

而现在,那烂陀寺也已经被松赞干布的大军给包围了。

吐蕃是信佛的,虽然现在的吐蕃其实藏传佛教还没有兴盛到后世的地步,但吐蕃的部分贵族已经开始信佛了,包括松赞干布本人也是如此。

所以,包围那烂陀寺,但肯定不是攻打。

只是松赞干布的想法是,他想将这里面的佛教经书等等都搬到吐蕃去,所以才包围了起来,谁知道李恪正好到来了,这事情反而比较简单。

咱秦王……哦不,咱金主爸爸的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其实这段时间,那烂陀寺的僧人也一直试图跟吐蕃军队谈判,让他们不要攻打那烂陀寺,这里只是佛寺,不参与世俗的纷争。

松赞干布没有答应而已,废话,松赞干布还想着在拉萨建立一个大型的宫殿,然后将这里的佛经都给搬回去,让拉萨成为佛教的圣城呢!他当然不可能轻易答应不攻打了。

但李恪来了,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于是,正在那烂陀寺学习的玄奘接到寺院主持戒贤法师的接见,然后告诉他,“大唐秦王殿下要见他”。

听到这个消息的玄奘,整个人都懵逼了。

秦王殿下?在这里?

第635章 与佛论道

玄奘整个人是懵逼的,但是已经接近百岁的戒贤法师却告诉他,是包围那烂陀寺的吐蕃人说的。

“玄奘,你是大唐人,而吐蕃跟大唐的关系不用我多说,你应该明白,那烂陀寺这处佛教圣地能否保住就看你了。”戒贤法师苍老的声音开口道。

“是……弟子会尽力的。”玄奘宣了一声佛号然后才开口道。

“去吧。”戒贤法师摆了摆手。

“戒贤法师,如果我并不能阻止这场劫难,那该如何?”玄奘轻声道。

戒贤法师没有回答玄奘的话,而只是默默的坐在那里开始诵经。

玄奘停顿了片刻,然后转身离开了。

离开那烂陀寺,玄奘很快就见到了包围这里的吐蕃军队,对方直接将他带往了那烂陀寺北部恒河李恪所在的秦王号。

李恪在秦王号上见到了穿着一身土灰色僧衣的玄奘。

玄奘身高大概一米八左右,整个人很强壮,长相倒是挺符合西游记里面对唐僧的描述,很帅气,女妖精们对他有想法倒是也正常。

“臣玄奘见过秦王殿下。”玄奘向李恪行了个佛礼。

“大师客气了。”李恪笑了笑,“请坐。”李恪指了指旁边旁边的座位开口道。

“多谢殿下。”玄奘行了个礼,宣了佛号这才坐了下来,李恪让侍女给玄奘沏了一杯茶。

“我听说大师在那烂陀寺自学天竺语,在翻译佛教经典?”李恪问道。

“是的。”玄奘点点头。

“学习如何?”李恪看着他问道。

“臣对天竺语已经掌握,正在翻译经文。”玄奘轻声开口道。

李恪看了看他,是个学霸啊,其他方面李恪不太清楚,但是至少语言天赋是有的。

而且能够翻译经文,写出《大唐西域记》,他在学识等方面肯定是不差,人才啊!说起来,大唐的这些佛寺里面,人才还是不少的,所有的佛寺肯定都是要识字的,也就是说,这些和尚抛开刚当和尚的人不说,其他的和尚都算是读书人。

虽然他们读的都是佛经,但其实像是正常的历史典籍,这些和尚也都是要读的。

四书五经,李恪敢肯定玄奘肯定是读过。

“听说大师之所以前往这天竺求取佛经,是因为传至中原的佛经各家大师都有释义不同,所以你想来到天竺,所以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李恪笑着问道。

说实话,既然穿越到了这里,李恪自然是对玄奘感兴趣的,但是这种感兴趣更多的是见到一个历史人物的那种感兴趣,对于他所做的事情,李恪比较佩服,但是也经此而已,对于他的成就,就李恪个人而言,他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对他来说,这些东西毫无价值。

“是的。”玄奘沉默了一下,说实话,他对李恪的了解,也仅仅是知道而已,李恪的一些事迹,玄奘还真不清楚,因为他的精力都花费在了求取佛经之上。

“大师不知道有没有想法出仕啊,我可以代替我父皇给大师封个官。”李恪笑眯眯的问道。

玄奘愣了一下,这怎么感觉这谈话拐向了什么不知名的地方?他虽然可能是一些才华,但是玄奘也不觉得自己值得秦王殿下跑到万里之外特意来招揽他。

“请殿下赎罪,贫僧志不在此,更何况,贫僧才疏学浅,大唐有如此之多的官员,他们的能力都远超于贫僧,所以,多谢殿下赏识。”玄奘恭敬的开口道。

“哦?这倒不是问题,大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学会一国语言,这证明大师在这方面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师在大唐必然是有合适的位置。”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玄奘:“……”

他被李恪弄的有些不会了,他刚刚已经不是委婉的推脱了,应该说是明着拒绝了,但是秦王殿下居然再次招揽……这……就让他有些无语了,只是他确实是志不在此。

“殿下,贫僧实在是志不在此,而且贫僧也从未接触过这等政事,所以实在是抱歉。”玄奘正面回绝了李恪。

“没关系,那我们聊聊天,既然大师志不在此,那不知大师的志向是什么?”李恪笑眯眯的看着他问道。

宗教自古以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果宗教对政治没有用的话,早就被灭了。即便是在某个时期神权大于君权的西方,其实也是对政治有一定用处,否则,有的人是反对。但是想要宗教为政治服务,就得说服它的领头人。

玄奘现在不是,但是等他从这里回到了大唐,那他就绝对是佛教的领头人。

所以,李恪自然是要想办法“说服”他了。

“广大佛法,普度众生。”玄奘面色平静,表情认真的开口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觉得大师在朝廷任职,比在这里翻译经文要重要。”李恪面带微笑的开口道。

玄奘表情沉默,面色严肃:“如若对佛法理解不行,何谈广大佛法,普度众生。”

多余的话他没说,但是言下之意就是,他觉得他现在做的事情更重要。

“是这样吗?那我再问个问题,大师觉得广大佛法和普度众生哪个更重要?”李恪看着他问道。

“不广大佛法,何谈普度众生?”玄奘看着李恪。

“哦,那广大佛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普度众生吗?”李恪继续道。

首节上一节255/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