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都可以利用
拿着手里面送来的情报,李恪倒是不意外,这些门阀世家的聚会是讨论什么,他大概猜到的,不过讨论什么,他倒是不知道,这些人还挺警觉的,那茶楼是荥阳郑氏的产业,在谈事的时候,连茶楼里面的小二都不让靠近。
周围都是这些家族的人,所以李恪也不知道人家到底说了什么,不过无非就是针对这次的学校建立事件而已,至于他们能出什么手段,李恪一点都不担心,很简单,违法手段他们不敢动,只能是通过正规途径。
但是正规途径,笑话,在这大唐,也就是衣服没有兜,不然李恪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没有对手。
不过手里面的资料,看的李恪也是直摇头,这次参与会议的十七个家族,结果五姓七望在会议解散之后,又自己聚会了。显然这七家还有其他的想法,而剩下的人里面,也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了一起。
估计十七个家族得有几十个群。
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是一条心,或许在某些行动方面会保持一致,但是想要相互之间拉开他们的阵营也是很容易的呀。
啧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消灭一批,这不是正好的吗?
将手里面的情报放下,李恪也不操心,不管他们有什么手段只要是在大唐律的允许范围之内,那么李恪不介意跟他们玩玩商战,不过仔细想想,他们似乎能玩的手段也就是杀鸡儆猴这一招了。
毕竟这一次李恪所动用的不过就是这些商人,而他们肯定是可以看到这些商人们联合起来的力量。
其实这东西是一样的,有后世经验的李恪很清楚,商人们也不是什么好人,或者说这个阶级也不是什么好阶级。
现在他们之所以看起来如此乖巧,那是因为他们有着最大的敌人,门阀世家!门阀世家限制了商人力量们的扩充,所以他们有了这个机会才会紧紧的抱住李恪的大腿。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这些商人们是可以利用的,但同样,门阀世家也是可以利用的,等商人们扩大了之后,门阀世家暂且留着,就是他们脑袋上的警钟。
让商人们警钟长鸣,反正现在的大唐局面已经适应了门阀世家存在的状况,等到了学校培养出足够的人才的时候,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彻底一次性解决。
在学校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之前,这双方只要不断的控制他们双方的力量,双方都可以用。
想了想,李恪开口问道:“《大唐周报》下次发行时间是什么时候?”
“启禀殿下,《大唐周报》是后日发行。”田蒙开口道。
“嗯,我写一篇文章你送过去,后日直接由《大唐周报》头版头条发出。”李恪开口道。
“是!”田蒙弯腰行礼道。
李恪将手里面的作业放下,然后又直接写了一篇文章,交给了田蒙。
田蒙第一时间将文章送到了大唐周报的印刷厂,现在大唐周报每日销售的数字基本已经稳定,而以现在的印刷速度,基本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印刷完毕,所以《大唐周报》会预留足够的时间,避免临时需要增加文章。
第二日,大唐皇帝陛下新年后的第一次朝会,李恪就旷工了,反正他的监国活已经结束了。
对于李恪没来上朝,李世民早就有预感了,所以他也无所谓,只是……一个朝会上下来,不知道为啥,李世民感觉腰酸背痛的,坐在那里,极度不舒服啊。
而且这一个朝会上面的事情也太多了吧,里面相当多的事情都是李恪最近安排的事情,这些事情几乎让六部忙个没完,而现在李恪的监国结束了,但是堆积的事情哪有那么快完成。
所以这一个朝堂比之前李世民自己开朝会的时候,事情要多的多了。
“启禀陛下,目前关于关内道,河东道等地的畜力调查已经结束……”段纶在朝堂上进行了汇报。
“这件事不用做了。”李世民没好气的拦住了段纶的话。
“啊?这个之前不是秦王殿下……”段纶有些愕然。
“当初李恪交代你们民部和工部对全国的相关土地为什么没有耕种,以及畜力部分的驴和驮马进行调查,你们说要七月份才能够完成全国的调查,但实际上李恪就在前几天就已经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李世民淡淡的开口道。
他摆了摆手,常林直接将几份准备好的,李恪那边调查完毕的相关资料直接让常林给了民部尚书皇甫林,工部尚书段纶,以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几个重臣。
这些人拿到手里面的资料之后立刻看了起来。
当他们看完之后,所有人都有些难以置信,这资料里面并不是笼统的资料,而是非常详细。比如说导致全国大概3成左右耕地无法耕种的原因里面,是因为全国的畜力和曲辕犁,耧车等农具分配不均匀所导致的。
缺少畜力、农具的道州最多的就是经常遭灾的这些道州,反而像是江南道,淮南道,岭南道,剑南道等地方相对而言畜力就没有那么短缺。
而畜力和农具短缺的地方,除了一些村庄大家只能共用几头耕牛,平均每家种植一部分,然后就是各家各户在没有耕牛的时候,全靠人力拉动犁头,勉强种植一部分。
但是一百亩的耕地肯定是种不完的,这就导致了部分土地根本没有收成,但是没有收成,这些农户却依然要交税。
所以交税之后,本来够吃的粮食,因为负担了没有种植粮食的土地,这就导致这里的农民几乎都是青黄不接的状态,只能是饿着肚子过日子。
如果没有天灾的话,这样的年限勉强能过下去,等畜力慢慢恢复,也能过的下来。
但只要有一点天灾人祸,这些地方立刻就会崩盘,然后再次出现大量的灾民。
相对于这些,毛驴和驮马的分配等情况反而只是统计出来的数据,然后在当地推广骡子就可以了。
而看完这些,段纶和豆卢宽整个人都傻了。
第532章 殿下怎么做到的
他们真的是有些怀疑自己了,如果说工部和民部没有尽心尽力干活也就算了,但是他们确实是尽力了,但他们依然只完成了两个道相关问题的调查,这还是因为这两个道距离长安较近,人口较多,主要是道路相对也比较容易走。
但秦王殿下居然将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数据都已经调查完了?这……就离谱!
怪不得当初秦王殿下给他们到七月份的时候,语气会是那个样子的。
“陛下,臣有话说。”旁边的房玄龄犹豫了一下站起来道。
“爱卿请讲。”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秦王殿下是提前就开始调查了吗?还是?”房玄龄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没有,他总计花费大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是从当初跟你们提出来的时候,他才下令他的人去调查的。”李世民摇摇头,“这方面他不会骗人的,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你们六部的效率是不是有些太低了?”
“这……”房玄龄一时间也有些绷不住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六部确实是有了大问题,但有一说一,房玄龄觉得最近六部的效率还提升了呢。
作为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从李世民上位没多久就坐上了这个职位,几乎整个贞观年房玄龄都是这个职位,他对六部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
对于六部的工作效率自然也是很有了解,因为秦王殿下布置了太多任务的缘故,六部自从过年结束之后,几乎都是高效率在运转,甚至这几次连休沐都已经没有休沐了,不少官员甚至晚上睡觉的时间都少了许多。
看看段纶和豆卢宽的气色就知道了,而作为尚书省的一把手,房玄龄自己对对于六部工作效率自然有一个直观的体现,可以说已经很快了。
结果……结果就这?
秦王殿下不到两个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他们到七月都未必能完成,甚至需要一整年?这就是他们的效率吗?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作为六部的直属领导,房玄龄很清楚,这不是办事工作效率的问题,这已经衍生到到了一个国家的工作效率,朝廷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六部几乎负责了整个朝廷所有具体事项的执行工作,六部的效率就代表着大唐朝廷的效率,这相一对比,如果是殿下的人组建另外一个朝廷,双方之间的效率差意味着办事能力等一系列的差距。
怪不得自从秦王殿下去年开始发行《大唐周报》后,所有的朝臣等人都觉得自己步步落后于人,由大及小,看看这下属的办事效率就知道,差距数以倍计,那可不处处受制于人?输的不冤。
“陛下,臣有罪。”房玄龄先开口认罪,毕竟他作为一把手,六部的效率有问题,那他肯定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完之后房玄龄就继续道:“可是,臣也有个请求,不知秦王殿下能否将提升效率的方法教授于臣或者是六部?臣可以率领六部进行改正。”
“或者臣亲自上门求教也可以。”房玄龄的态度很低。
对于公事方面,房玄龄办事还是非常认真的。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这件事其实跟你们六部的关系不大,当然了,你们也不是不能学,学会了也是可以提升效率的,但主要是官员的思想僵化,办事不知道变通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另外一点就是朝廷体制的问题。”
体制?
提到这个,所有人心里就打了个突,这……不会陛下和殿下准备对现有的三省六部制进行改制吧?
“这件事暂不予讨论了,他怎么做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面调查完毕,我可以告诉你们,但是六部能不能执行,如何执行,你们要讨论出一个章程来,不敢说比得上李恪的效率,但是最起码也要比现在更强。”李世民摆摆手。
他跟李恪讨论过这个,虽然李恪没有明说,但是李世民自己两相一对比就知道了问题症结所在。
大唐的底层政府官员太少了,一个县衙负责的面积和人口都不少,但是一个县衙的官员和吏员数量加起来就那么一点,但是负责那么大的区域,调查的效率自然比不上李恪了。
但李恪的方式能不能借鉴呢?其实是可以的。
像是这样大规模的调查,其实大唐朝廷一年,甚至几年都未必执行一次,求助当地的一些商贾世家,小门阀世家,让他们派出自己家里面的人手帮忙,这些小门阀世家或者是商贾世家都是非常愿意的。
但这些县衙的官员等很少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寒门还算是好一些,不算丢了面子。
像是这些商贾世家,向来是对方求于他们,而他们主动上门求人办事?这怎么可能?当然李世民也能体谅他们的想法,毕竟牵扯过多,万一人家求上门办事,你是帮还是不帮。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大唐的底层官员数量不多,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当然这也不是全部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底层的官员办事也习惯了慢悠悠的,就算是政令下达,他们也不会第一时间去做,而是有可能吩咐一两个人去办这个事情,一两个人跑完全县城要多久?
李世民当下就将李恪如何做到的方法在朝堂上面直接说了。
听完李恪的方法,所有大臣心里就冒出了一个念头,秦王殿下……真的是巧妙。
这些商贾世家和小门阀世家居然能够如此利用,仔细想一想,这些人家里面肯定有不少的读书人的,这些读书人能堪大用谈不上,但是你让他们去帮忙记录一个数据之类的简单活计,那肯定没问题。
商贾世家,小世家的掌柜,账房,管家等等肯定都是识字的。
这是最大化的利用现有的资源,用最快的速度办到了原本不太可能办到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殿下名下的商行居然有这么大力量了吗?几乎可以说是遍布天下?这……前一日各大门阀世家聚会之间的消息,这些朝臣其实都知道,毕竟他们绝大部分就是这些门阀世家的一份子啊。
第533章 秦王殿下办事向来堂堂正正
说完之后,李世民看了看下面所有人的脸色,这才面色平静的开口道:“我告诉你们,不是说让你们这么去做,毕竟地方官员代表朝廷命官,跟这些商贾之人,地方世家纠缠过多,容易造成贪污腐败,拖欠人情。朝廷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增加地方吏员数量,吏员配合乡里的里正,村里的村长,同样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率。”
“即便是差一些,但是差距也不大。现在我告诉你们,是要让你们身为大唐朝廷的支柱,都乃大唐朝廷的栋梁,不能思维僵化,必须要懂得变通,紧急的情况要紧急处理,不能千篇一律,死求一计。”
“臣等明白。”所有人都站起来弯腰行礼道。
今天的朝会格外的漫长,很多官员在李恪监国的时候,一些奏章能免则免,但是陛下上朝,对他们来说,这是表现的机会。说的难听点,奏章多一些,证明自己在做事。这种人数量不少,所以这个朝会一共开了两个多时辰,中间还休息了两次,各一刻钟,让一些官员去如厕。
等散朝之后,回到两仪殿的李世民都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整个人都觉得格外疲惫,看着带回来的接近二十多份奏章,他多少有些头疼,处理这些奏章可是很累的。
“我听说,李恪这些奏章处理的很快?”李世民闭着眼睛一边休息一边问道。
“是,陛下,秦王殿下批阅奏章很快,虽然不少奏章越王殿下看过,但其实秦王殿下都是要过目一遍。”常林面色恭敬的开口道。
“李泰呢?”李世民顿了一下问道。
“额……臣听说带着护卫出城游猎去了,昨天下午走的,据说要游猎几天再回来。”常林有些无语。
李世民:“……”
一个个都给老子学会不上朝了是吧?!李恪就算了,监国两个月,朝堂上处理的事情还都是他现在吩咐的事情,他上不上朝也无所谓。
李泰你也给老子学会跑了是吧?你三哥监国的时候怎么没见你敢跑的不上朝呢?
只是再一想,哎,算了算了,也苦了青雀了,去年李恪回来之前,青雀身子还心宽体胖的,结果这一个年过的,身子是直接暴瘦,想必也是吃了不少苦。
“太子呢?”
“去秦王殿下庄上了,据说是找孙思邈真人调养身体去了,太子殿下的消渴症据说症状已经好转,根据药藏局的医生说,太子殿下再服点药,就可以完全治愈。”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对,这病自然是要一次性看全了才好。
“李佑,李,李恽,李贞,李治他们几个在干什么?”
“晋王殿下在学习,秦王殿下给安排了不少课业,梁王殿下最近我听说一直在军营习武,还主动找了弘文馆的几位学士在学习知识。”
“楚王、郯王、汉王几位殿下则是在宫里正常完成课业。”
“去将他们三个叫过来,就说我要考教一下他们的课业。”李世民想一想,李的转变倒是让他没想到,还学会主动学习了,看起来让李恪带到西域一次果然是有效果的。
李治……算了,这孩子过完年就没过好,听观音婢说,每天睡觉说梦话都是关于一些数术方面的问题。
剩下的三个,李世民也干脆叫了过来,虽然他是个当爹的,但是当爹的对于孩子想要一碗水端平也挺难的。
既然其他的几个都在忙,正好,叫他们三个过来,考教考教,也算是拉近一下父子关系,考教一下他们的课业学习。
“是!”
接到常林的通知,李佑三个皇子都傻了,他们日常跟李世民之间的父子关系其实算是比较陌生,父皇虽然也考教作业,但朝事繁忙,哪有时间每天盯着他们。
这怎么突然之间就要考教他们了?
这……李佑显然是最慌的,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啊!
等三个人进了两仪殿里面,见过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就指了指桌子上今天拿回来的二十多个奏章说道:“来,每个人拿几本,这是今年朝廷的奏章,都看看,然后根据奏章内容,给出你们的想法,看看你们这几年学习成果如何。”
李佑、李恽、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