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60节

  有心想学张飞直接厚着脸皮喊卢师,但又怕惹得卢植不快。

  卢植看出了田豫的纠结,开口道:“既然你们是一起来的,就一起补礼吧。”

  田豫瞪大了眼睛,这忽如其来的喜事,让田豫直接愣在了当场。

  “便宜你小子了,还不快喊卢师?”张飞推了田豫一把。

  田豫反应过来,连忙向卢植行礼:“渔阳人田豫,拜见卢师!”

  张飞又将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本想再去寻些拜师礼,但被卢植制止了。

  如今还有更紧要的事要办,些许俗礼,能省就省。

  离开山村。

  张飞和田豫的心情都变得兴奋。

  尤其是田豫,本来只是公孙瓒麾下的一个骑兵伯长,如今摇身一变就成了卢植的门人学生了。

  这简直是睡着了都得笑醒!

  张飞的心情同样如此,耍了个小心机,故意装憨憨喊卢师,虽然被卢植识破了小心思,但依旧成了卢植的门生。

  “哈哈,这下俺跟大哥又是义兄弟又是同门了。”

  “二哥若是知道,岂不死羡煞俺了?”

  “嗯嗯,等到了机会,俺再给卢师说说,让二哥也拜入卢师门下。”

  张飞怀揣着美事,往涿郡而来。

  这涿郡是刘备和张飞的老家,亦有不少的旧识好友。

  而卢植也是涿郡人,这名望在涿郡颇高。

  一听刘备准备迎娶平原王刘硕的外甥女,又坐镇平原成了平原相,连卢植都要亲自去给刘备主持婚事。

  这劲爆的消息,瞬间在涿郡炸开。

  涿郡外的,不认识刘备的豪杰很多,但这涿郡内,没听过刘备的豪杰却不多。

  昔日刘备募集乡勇征讨黄巾,连富商张世平和苏双都积极资助刘备钱粮马匹,这都是早年刘备在涿郡闯荡下的名声。

  虽然这些年,刘备一直都在东奔西走,极少回涿郡,但还记得刘备名头的豪杰依旧不少。

  更何况,这一次刘备,是以平原相的身份以及平原王刘硕准外甥女婿的身份,名响涿郡。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都是逐利的。

  这利可能是钱,也可能是权,亦或者是名。

  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卢植和刘备两人的名头加一起,这前来应募的才俊志士络绎不绝,看得田豫都傻了眼。

  “哎呀,这让俺不由怀念,昔日征讨黄巾募集乡勇的场景了,还是俺们涿郡的乡人更热情啊!”

  但这应募的才俊志士多了,张飞又犯愁了。

  毕竟钱粮有限,公孙瓒处还有五百骑兵,这若是全都招募了,连去青州的粮草都未必够。

  “三哥,全都招募了吧!卢师去向刘使君借粮草去了,想必是不差钱粮的。”跟张飞成了同门,田豫的称呼也变成了更亲切的三哥。

  张飞其实也舍不得抛下这群踊跃应募的才俊志士的。

  毕竟这些人中,有文人士子,也有乡勇壮士,还有豪杰侠客,杂胡义从。

  不论是用作文吏,还用组建成军,都是刘备当前急需的!

  尤其是乡勇义从,这若是跟着去了青州,那刘备就可以拥有一支真正隶属于自己的嫡系兵马了。

  幽州民风彪悍,并不逊色扬州的丹阳兵。

  最重要的是,幽州勇士,善骑射的不少,而且很多勇士都是自己有战马的!

  若有一只嫡系骑兵在,谁敢小觑刘备?

  张飞斟酌了片刻:“全招募肯定是不行的,这些人不是人人都适合去青州。田豫,你负责挑选善骑射的,有战马的优先。”

  “俺来负责选拔文士。”

  “这一次,俺要给大哥带个大惊喜回去啊!”

  刘备虽然是平原相,但其麾下的兵马大抵都是自平原招募的。

  不论再怎么拉拢,始终都会跟平原的豪强士族进行让利。

  否则,这些豪强士族又凭什么资助刘备兵马?

  一旦遇上利益上的纠纷,效力刘备的军校都可能因为本土利益而背叛刘备。

  但刘备若是有一支涿郡兵却不同!

  涿郡兵在平原,不会跟平原的本土豪强士族势力有利益上的牵涉。

  他们只会跟着刘备去建功立业,这便是任用同郡乡人的好处。

  如徐州的陶谦,为了打压徐州的豪强士族,去丹阳郡招募了大量的乡勇成军。

  州牧府。

  刘虞是少数被任命为州牧的地方刺史。

  不仅如此,在平定张纯、张举叛乱后,刘虞还被册封为太尉、容丘侯,威望在幽州一时无二。

  即便是董卓废帝掌权后,也派遣使者拉拢刘虞,册封刘虞为大司马,而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若非刘虞没有称帝之心,就这威望登基称帝都能得到河北士族的支持。

  “子干不愿留在涿郡,却要去青州,看来对老夫颇为失望啊。”刘虞轻叹。

  自卢植回到幽州后,刘虞就一直想让卢植在幽州出仕。

  毕竟以卢植的名望和能力,不论是当个郡守还当个驾,都是绰绰有余的。

  有卢植在,也能约束下公孙瓒。

  结果几个月不见,卢植却要跑青州去。

  卢植轻笑:“伯安兄,你知道我的志向不在幽州,而在长安。以幽州如今的局势,是很难再举兵勤王了。”

  “但青州却不同,不用去防范塞外的胡人,只要平定了黄巾,就可以举兵西进、迎奉天子!”

  “玄德有大志,如今又要迎娶平原王刘硕的外甥女,我若不去助阵,只怕以玄德目前的名望难以立足青州。”

  “都是为国家效力,我又岂会对伯安兄失望?”

  “正因为知道伯安兄心存汉室,所以这次来,是想请伯安兄资助些去青州的粮草。”

  刘虞轻轻呼了一口气:“子干想要多少钱粮?”

  卢植不假思索地道:“不多,足够三千兵马三个月的粮草就行了。”

  这还不多?

  幽州苦寒,粮草并不充裕。

  卢植一开口就要三千兵马三个月的粮草,这让刘虞不得不仔细斟酌。

  但看卢植的阵势,今日这粮草是笃定要拿走了。

  良久。

  刘虞再次叹气:“罢了!都是为国家效力,老夫若不资助这粮草,反倒让子干小觑了。”

  “只是,老夫最近有些烦心事,还请子干能替老夫解惑。”

  卢植询问道:“能让伯安兄困惑的,必然不是小事,且说来听听。”

  刘虞的眼神变得复杂:“自各州郡牧守刺史讨伐董卓失败,就不断有人来游说老夫,说董卓妄自废立,如今的天子名不正言不顺,希望老夫能效仿光武帝,举旗讨董。”

  卢植脸色一变:“天子虽然是董卓废立的,但也是先帝之子,如今并无失德!是谁在游说伯安兄?”

  “如此狼子野心,当斩!”

  刘虞沉默不答。

  卢植顿时心中明了,怒火油然而生,这能让刘虞犯愁的,必然不是普通人了。

  “讨伐董卓的时候畏惧不前,拥立新君倒是积极。”

  “一群贪名逐利之辈,我卢植耻与为伍!”

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

  卢植挺愤怒的。

  各路太守、刺史勤王,结果在酸枣止步不前,跟玩闹似的。

  若说西凉军骁勇,关东诸军号令不一勤王失败,卢植也认了。

  但这勤王失败,就怂恿刘虞当光武帝?

  这是将君王社稷当游戏玩闹呢!

  河北的人可以拥立刘虞当皇帝,那这其他州郡是不是也可以拥别的汉室宗亲当皇帝?

  一个国家,几个皇帝,这天下还不得分崩离析啊!

  “伯安兄,天子尚在长安受难,公卿百官亦在长安,若是自立,岂不是惹来天下人耻骂?”

  “更何况,令郎尚在长安担任侍中,岂非让令郎身陷绝境?”

  “上不能报国,下不能护子,他日青史之上,还要留下万载污名,如此人生,其不可悲?”

  卢植生怕刘虞受不住诱惑,苦口相劝。

  毕竟这汉家天子,并非一定得刘宏的亲儿子来当。

  天子失德,亦或者天子无子嗣,都会从宗室亲王中择选一个有贤名的来继任大统。

  以刘虞如今的名望和地位,是汉家宗亲中最有资格替代刘协的。

  再有诸州郡牧守、刺史支持,刘虞就能顺应大势继位。

  “子干以为老夫是那种贪慕权势的人吗?”刘虞眼神一凛,声音也变得严厉:“老夫受先帝隆恩,奉命牧守幽州,只愿这幽州之民不再遭受胡人肆虐,别无他想!”

  “只是老夫身在漩涡,难以自处。”

  “即便老夫拒绝,他们也极可能拥立其他的宗室亲王,亦或者直接对长安的天子不闻不问,只想着割据一方。”

  “到时候,这河北之地,将如战国乱世一般,烽火四起,硝烟不断。”

  “即便是老夫,亦可能折损在这幽州!”

  刘虞看得很清楚。

  自董卓劫持天子去长安后,这关东诸将的心思都变了。

  劝刘虞效仿光武帝,这是试探,是在先礼。

  可刘虞若是拒绝,不愿意跟关东诸将同心,那刘虞就成了拦路石了!

首节上一节60/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