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49节

  管定大为感动,看向管亥道:“侄儿,你可听见县丞大人的话了?玄德公乃是真正的仁义之官,只要你诚心悔过,又没犯下大错,皆是可以被宽恕的。”

  在管定的劝说以及胡昭的话术下,管亥内心的纠结和犹豫终于放下了。

  “县丞大人,管亥愿降!”管亥单膝跪地,向胡昭抱拳一礼。

  这称呼上的改变,也昭示着管亥内心的决意。

  胡昭大笑,扶起管亥道:“管亥,你先出城吧!待得关县尉回来后,你再带上你的部下来降,我会替你美言的。”

  管亥看向胡昭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复杂。

  胡昭这话同样是在暗示管亥,能不能投降,还得看关羽的意思。

  “县丞大人,之前多有误会,你的好意,管亥心领了!”管亥抱拳谢道。

  送管亥出城后,胡昭立即遣一骑卒,去跟关羽报信。

  虽然借助管定劝降了管亥,但是否能接纳管亥,还得看关羽的态度。

  自刘备代掌平原后,关羽就奉令代掌了高唐县。

  胡昭管政,关羽管军,而遇上重大事务,则由关羽一言而定。

  骑卒在中途就遇到了撤军回来的关羽,奉上了胡昭的密信。

  “这胡昭,倒也识趣。”

  关羽扫了一眼密信,略微点头。

  虽然不怎么喜欢士人,但关羽并非是个蛮不讲理的。

  这县中政务,依旧是需要士人来治理的,而恰好,胡昭又是个精于政务的。

  “子诚,这是胡县丞送来的密信,你瞧瞧吧。”关羽将密信递给华缉。

  华缉今日的表现,让关羽也颇为满意。

  这个年轻的士子,也让关羽对士人的印象有了一定的改观。

  “关县尉,高唐县不宜再多杀伤了。”

  “徐琦以及另外六支黄巾的渠帅都已经死了,首恶已经诛杀!其余的黄巾贼,都可以招降安抚了。”

  “毕竟这高唐县的田地,总不能全让老弱妇孺来耕种。”

  “若接受了管亥的投降,或许能用管亥来招降高唐县剩下的黄巾,如此一来,高唐县的黄巾就能彻底平定。”

  “我等也能尽快的安置乡民返回家园,准备过冬的粮食衣物了。”

  华缉稚嫩的面容多了几分风霜色,斟酌过的言语也更显周全了。

  关羽捋了捋美髯,对华缉的回答仔细斟酌。

  如今黄巾首恶除掉了,安置乡民重返家园,才是重中之重!

  破敌只在一日,但安置乡民,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妥的。

  若是处理不妥当,让乡民挨冻受饿,必然会引起乡民的二次反叛。

  “我受兄长重托,代掌这高唐县,便要替兄长安抚受灾的乡民。”

  “就依你之言,受了这管亥的投降吧!”

  关羽行事果断,一回到城池就遣人去召管亥。

  而此时的管亥,也得到了徐琦和其余六支黄巾覆灭的情报,不由庆幸。

  连徐琦都死了,即便抢占了高唐城又有什么用?

  当即。

  管亥率这两百黄巾,来到了城下向关羽请降。

  关羽见管亥骁勇,又兼年少,心中本有三分欣赏。

  又得知管亥的父母死于豪强恶霸、管亥一怒之下杀了仇人后才投身黄巾,关羽心中又多了几分共情。

  眼前的管亥,跟当年关羽的遭遇何其相似?

  只不过关羽在杀了仇人后,逃亡途中遇到了刘备,这才没有跟管亥一般投身于黄巾当一个贼寇。

  “管亥,你本是良家子,只因豪强恶霸欺凌父母,县官又不依法惩处恶人,这才无奈犯事逃亡。”

  “关某昔日,亦有如此遭遇。”

  “这世间多有狗官恶吏,以至于豪杰大多无奈逃亡。”

  “但关某有幸,能遇上仁德的兄长,这才避免了落草为寇。”

  “今日你既然肯降,就不能再有贼性,需要勤读春秋,领悟春秋大义,不可再有从贼之心了。”

  关羽一捋美髯,上前扶起管亥,谆谆教诲。

  管亥内心震撼不已。

  当关羽说出“昔日亦有如此遭遇”时,管亥同样有了共情之心。

  身为良家子,却不得不私下动武去击杀仇人,最终落草为寇,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本可杀敌立功名,却发现自己只能去当贼!

  即便是管定,都难以理解管亥内心的苦楚。

  但眼前的关羽,却在寥寥数言中道破了管亥的内心真实想法,更是劝管亥勤读春秋,领悟春秋大义。

  这让管亥有一种遇到了知己的兴奋。

  “卑下管亥,谨记县尉大人教诲!”管亥热泪盈眶,再次抱拳一拜。

  关羽见状,心中亦是高兴。

  如管亥这样的草莽豪杰,更能得到关羽的认同。

  “管亥,高唐县不再需要黄巾的存在了。”关羽敛容:“你可愿助关某去招降剩余的黄巾?”

  管亥慨然抱拳:“县尉大人放心,我在黄巾中还是有些名气的,容我数日,定然替县尉大人将剩下的黄巾招降。”

  高唐县战事已定,关羽遣人快马加鞭的将战报送到了刘备手中。

  见关羽击破了高唐县的七支黄巾,又招降了以管亥为首的一批黄巾青壮,安置灾民的事也办得稳妥。

  刘备心中的担忧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激动。

  “云长也成长了!”

  刘备深知关羽性格,一直担心关羽会跟华缉和胡昭不和,继而让高唐县的黄巾和灾民变得不可控。

  而如今,关羽却能跟华缉和胡昭和睦相处,将高唐县的祸事扼杀在了萌芽之中,这让刘备激动之余又多了三分欣慰。

  刘备的地位和名声提升太快了。

  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高唐令,变成了试守平原相。

  不仅如此,刘备还成了平原王刘硕的准外甥女婿,只因焦和不肯给刘备茂才名额,整个青州的刘氏宗族王都来了平原给刘备捧场子。

  这地位和名声的骤然转变,也让刘备有些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慎,这地位和名望就如同梦幻泡影一般的破碎了。

  张飞如今去了幽州,刘备自然不用担心张飞犯错,但关羽却在高唐县,不在身边约束着,刘备怕关羽会因为傲气而将同僚士人全都得罪了。

  但刘备如履薄冰,关羽又何尝不是在如履薄冰?

  眼看刘备的家业越来越大,这可用的人又少,关羽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克制要冷静。

  若是犯了错,那就等于在葬送刘备的整个前程。

  这是关羽不能容忍的!

  所幸,高唐县的黄巾危机,已经成功解除了。

  关羽的表现,也超乎了刘备的预料。

  义弟的成长,同样是刘备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家业小的时候,还能让关羽当个护卫,这家业大的时候,总得让关羽独当一面啊!

  “接下来,就看显谋先生的了。”刘备看向般县的方向,眼中是对郑平的信任。

  自郑平以迅雷之势灭了安德县和鬲县的黄巾之后,郑平就举兵往般县。

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

  般县是受到黄巾贼荼毒的重灾区。

  因为般县令的不战而逃,以至于般县城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挡就被突袭而来的黄巾贼给拿下了。

  唯一庆幸的是,因为刘备的政令缘故,让般县城中聚集了大量的钱粮。

  以至于这群攻破了般县城的黄巾,除了杀了一些来不及逃走的官吏外,倒是对城内的百姓极少有侵犯的。

  毕竟城中囤积的钱粮足够黄巾暂时吃喝了,也没必要去抢城内百姓的钱粮。

  但这样的平衡,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城中的钱粮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而一旦黄巾贼习惯了不劳而获,就很难再改回来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到那个时候,这城内的黄巾贼必然会动手抢百姓的钱粮。

  百姓被抢,又会有新一批人变成黄巾贼或者流民,而田地又没人耕种,黄巾祸事就会进一步的恶化!

  郑平在解决了安德县和鬲县的黄巾贼后,立即挥兵般县,便是要杜绝这种恶化的可能。

  在入冬之前,平原九县的黄巾贼都不能占据城池。

  “先生,黄巾贼袭破了城池,得了甲胄武器,又没了钱粮忧患,如何才能破城?”邓旭跟在郑平身边,这语气也逐渐变得尊敬。

  看向眼前的般县城,郑平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贼始终是贼,即便有了甲胄武器,占了城池地利,也依旧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擂鼓向前,近城搦战!”

  郡兵闻得鼓声,一个个敛容噤声,向般县城池推进。

  连续赢了两场,这群郡兵对郑平的统兵能力已经有了足够的信任。

  将是兵的胆,可不是一句随便的戏言。

  将帅的本事越高,士卒的胆气也就越大。

  一千郡兵在般县城下,摆下了军阵。

  邓旭则是策马向前,往城楼上大喝:“平原相刘备麾下,都尉邓旭在此,谁敢出城一战?”

  郡兵的到来,早已经惊动了般县城的黄巾贼。

  贼首司马惧眺望城下的郡兵,只见其阵容齐整,士卒噤声,不由暗暗皱眉。

  这司马惧本来是个不得志的寒门士子,曾经也是个县吏,但遭到了同僚的打压,又被构陷通贼。

  司马惧死命逃生,一怒之下投靠了山贼丁二。

  但司马惧虽然当了山贼,但却不满足当个老二,趁着丁二在河中洗澡的期间,扔了一条毒蛇,造成了丁二意外死亡的假象。

首节上一节49/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