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99节

  帝位,这可是十分烫手的!

  刘备自认为名望不足以让天下人衷心拥护,若贪恋帝位,过往的一切行径都会被有心人刻意放大。

  刘虞见刘备目光如一,只能暗叹一声。

  “玄德顾及名声不愿继位,老夫亦不想毁了一世清誉去当个傀儡,此事还得细思良策,方能应对。”刘虞目光深邃,暗暗思索。

  刘虞的到来,让刘备有了提兵进许都的机会。

  而许都城内,不论是曹操还是公卿文武,都对刘虞的到来十分欢迎。

  人的名,树的影。

  虽说刘虞因为公孙瓒袁绍的反叛,而不得不离开幽州去朱虚县隐居,但刘虞的名望并未因此而减少,反而因为刘协之死而成了方今天下,宗室之中最有资格继任帝王的一个。

  论资历,论名望,论德行,刘虞都当之无愧!

  刘虞到了许都城后,就一直闭门谢客,不与任何人交谈。

  管你是曹操的人,还是刘协旧臣,刘虞一概闭门不见,这让许都城的公卿文武心中,笼罩了一股难言的压抑。

  “刘伯安不与众人相见,看来对这帝位,心有不愿啊。”司空府,曹操召来众人商议。

  本意是推举刘虞为帝,曹操不仅多次委派亲信去试探,甚至亲自去登门拜访,但都被刘虞拒绝了。

  这让曹操有些恼怒的同时,也感到一阵阵的担忧。

  刘协的死亡,让曹操最大的倚仗消失。

  本来就处于袁曹刘三方势力最弱的一方,没了天子的曹操,本质上跟朝中其他的公卿如马日杨彪董承等人没什么区别了。

  一个有私兵部曲的公卿罢了!

  相对而言,曹操的私兵部曲更多一些而已。

  因此,曹操是最急迫想要拥立新天子的人。

  “朱虚侯宦海沉浮多年,自然能看清许都的势力之争,他想置身事外不足为奇。”郭嘉寻思道:“眼下只能让朱虚侯尽快主持国丧,然后趁着国丧结束,明公率众拥立朱虚侯为天子。”

  曹操点头:“明日就是吉日,刘伯安再想闭门不出,也由不得他了。”

  除曹操外,马日杨彪董承等刘协旧臣,亦是纷纷私下走动,暗中结盟,要趁着新天子登基,尽可能的多职掌朝中权力,避免又变成了曹操一家独大的局面。

  国丧礼。

  刘虞一脸肃穆,按部就班的主持丧礼,似乎并无什么意外。

  然而,在念祭词的环节,刘虞的肃穆之态,随着祭词的开始,逐渐有了变化。

  “呜呼哀哉”

  一声声悲戚之言,响彻整个丧礼,刘虞的哭声也越来越大。

  受到刘虞的影响,公卿百官中,亦是纷纷出现捶胸哭嚎、伏地而泣的,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低沉。

  “不好~”

  曹操最先觉察到异样,刘虞跟众公卿哭得如此伤心,这还如何推举刘虞为帝?

  曹操阴沉着脸,给董昭使了个眼神。

  董昭会意,正准备上前时,却惊见刘虞一口献血喷出。

  “陛下,老臣悲呼”

  刘虞之子刘和,连忙向前扶起刘虞,大呼:“父亲,父亲!刘宗正,父亲悲戚过度,劳烦刘宗正继续主持国礼。和要带父亲去求医。”

  说完,刘和不管众人,直接背起刘虞就跑,压根不给众公卿反应的时间。

  “这”

  刘虞的忽然昏迷,直接扰乱了曹操和众公卿的计划。

  然而刘虞可以走,曹操和众公卿却不能走,这丧礼还没结束呢。

  场中的刘备,亦是目光惊讶。

  “伯安公来的时候,也未见劳顿和疾病,为何今日忽然吐血昏厥?难道真的是忧伤过度?”

  虽然心有怀疑,但刘备也没多想,跟着众公卿一起将国丧礼的流程走完。

  曹操却是看得清楚。

  什么吐血昏厥,分明是刘虞的缓兵之计!

  “刘虞这老匹夫,这是故意的!”

  “丧礼之前闭门谢客,丧礼之中吐血昏厥,丧礼之后,必然又会趁机闭门谢客,然后借故回青州养病,继而就可以完美的避开称帝之事。”

  “真是老奸巨猾!”

  虽然看清楚了刘虞的目的,但曹操此时却也无可奈何。

  刘虞都因为刘协之死,伤心得吐血昏厥了,难道还要在这个时候去催促刘虞称帝吗?

  丧礼结束。

  众人纷纷来到刘虞的住处,询问刘虞的病情。

  但如曹操预料的一样,刘虞再次闭门谢客,刘和在门口一脸的悲戚:“父亲伤心过度,朝中诸事,就有赖于诸位公卿了。”

  众人沉默。

  没有刘虞,谁来主持朝政?

  曹操?刘备?刘表?还是其余公卿?

  “玄德,你跟伯安公相熟,不如去问问如何?”曹操见刘备一直都站在人后,于是走来询问。

  刘备不上当,摇头道:“伯安公患病,备还是不打扰的好。备尚且有事,请司空恕罪。”

  说完,刘备直接离开了刘虞的住处,免得有更多的人来问。

  而在屋内。

  刘虞却是在房间内静静的看书,哪里还有半分吐血昏厥的重疾模样。

  不多时。

  刘和自外而来:“父亲,公卿百官一直在门外,不肯离开。这般装病,恐怕也不是良策。”

  刘虞轻笑道:“不是良策,那也得装病,老夫还想多活几年,不想在许都当个傀儡。”

  刘和不理解:“父亲若是惧怕曹操,何不让左将军拱卫许都?”

  刘虞将书卷放下,轻叹一声:“和儿,你难道也在眷恋那个位置?”

  刘和连忙否认道:“父亲误会了,孩儿绝无此意!”

  刘虞点头:“你明白就好,那可不是个好位置!”

  “自桓灵二帝以来,天子跟群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没停过。”

  “说好听点,群臣是在推举宗室中的杰出子弟继任大统,说难听点,就是因为被推举的宗室没什么根基。”

  “故而,桓灵二帝,就扶持宦官,卖官鬻爵,打压自诩清流的群臣。”

  “于是有了卖官鬻爵之风,党锢之祸,十常侍之乱。”

  “朝廷的明争暗斗,也让各州郡的官吏、世家、豪强之间的争斗愈来愈明显,而忍受不了苦难的百姓,则是揭竿而起,因此又有了黄巾之乱。”

  “朝堂混乱,边疆的将士得不到封赏和升迁,于是又有了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新帝,各方势力之争,越来越激烈,继而让大汉变成了前周和前秦,汉失其鹿,天下共逐。”

  “也幸得宗室之中还有刘备,否则这天下,早已跟大汉无缘了。”

  “相对于老夫,玄德有高祖之风、光武之姿,如今又兵强马壮,他才是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

  “玄德若能继位,内可除曹操等专权之辈,外可灭袁绍等叛逆之辈。”

  “只可惜,玄德顾及名声,不敢越池一步啊!”

  刘和静听刘虞的教诲,献策道:“父亲既然有意支持左将军,不如暗中放出消息?”

  刘虞微有惊讶:“和儿有什么良策?”

  刘和私语几声,听得刘虞抚掌称赞:“和儿有此想法,老夫无忧了。”

  不多时。

  刘和来到门外,请宗正刘表和前宗正刘艾入内,谎称是刘虞昏迷中醒来,要召两位同宗议事。

  刘表顿时都麻了。

  在众人的催促下,刘表和刘和来到了刘虞的房间,见刘虞在房间内看书,刘表暗暗摇头,道:“伯安公,你在这倒是清净。”

  刘虞笑道:“老夫不这般做,外面的那群公卿还不得直接让老夫龙袍加身啊!”

  刘艾则是看向刘虞,直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伯安公出面,主持大局,否则许都,又会落入曹贼之手。”

  刘表亦是轻叹:“伯安公,你若真不想称帝,不如推举一个贤良宗室?”

  刘虞盯着刘表,问道:“景升可有意?”

  刘表顿时一愕,随即摇头:“表连荆州都守不住,若当了天子,也不过是曹贼掌中玩物。”

  刘虞的目光在刘表和刘艾两人身上来回扫视,徐徐而道:“老夫有个人选,想请二位参考。”

  刘艾眼神一凛然:“不知伯安公所指何人?”

  刘表则是暗暗有了猜测。

  刘虞微微一顿,道:“我三人都曾担任过宗正一职,这宗室中的贤良俊杰,不用老夫细说,两位心中亦是清楚。”

  “老夫深思熟虑,认为这宗室之中,惟有左将军刘备,有资格继任帝位!”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刘备?

  刘表的表情没有变化,显然早就猜到了,刘艾却是吃了一惊。

  虽然刘艾对刘备是挺佩服的,但佩服不等于认为刘备就应该称帝。

  毕竟一开始,刘艾就是作为刘协的亲信,一直做着拉拢刘备的任务。

  良久。

  刘艾仔细将宗室之中的人对比后,徐徐而道:“诚如伯安公所言,左将军的确是宗室之中,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

  “只是,以艾对曹操及朝中公卿的了解,他们绝对不会支持左将军的!”

  刘虞冷哼:“这天下,什么时候轮到一群争权夺利的乱臣贼子来决定谁当天子了?”

  “我等三人,皆曾是宗正,宗室之中谁最适合继任帝位,难道这满朝文武,还有比我等更了解更清楚的吗?”

  “玄德若称帝,则可名正言顺的扫清内贼,扫灭外叛,除此之外,谁能担此大任?”

  良久。

  刘表和刘艾对视一眼,纷纷向刘虞拱手:“愿听伯安公调遣!”

  见刘表和刘艾支持,刘虞又道:“老夫如今重病,刚醒又昏厥了,就有劳二位,通知文武百官了。”

  刘表和刘艾会意,刘虞这是要玩奸了。

首节上一节399/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