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56节

  “整个吕县,鸡犬皆尽啊!”

  “使君,末将自知守不住彭城,不想彭城士民也被曹操屠杀,这才弃城而逃。”

  曹宏的理由,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

  为了个人荣辱而救一城百姓,曹宏貌似有功。

  但在陶谦耳中,却是震撼莫名。

  连曹宏都弃城而逃了,这其余城池的守将,谁敢不降?

  “可恶的曹贼!”陶谦气得胸口发闷。

  本以为在彭城、吕县、傅阳和武原四处布防,就能抵挡曹操。

  然后等袁术兵马进攻豫州,就可以击退曹操。

  结果,短短几天内,吕县和彭城被曹操轻易击破!

  袁术都未必得到曹操进兵的消息!

  而陶谦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袁术,已经遣大将纪灵提兵北上,正在进攻下邳国,压根就没理会跟陶谦的约定。

  进攻豫州,袁术未必打得下豫州。

  可进攻徐州,袁术却有机会抢占下邳国和广陵郡。

  这其中的利弊权衡,袁术看得很清楚。

  陶谦恼怒之际,一个小兵到来:“报!武原的臧霸将军遣人送信。”

  一听是臧霸的信,陶谦连忙摊开。

  见信内容,陶谦大喜:“果然这关键时刻,还是玄德才能靠得住!”

  “诸将勿忧,刘玄德早已藏兵泰山郡。”

  “三日后,我等跟臧霸将军两路并进,夺回彭城。”

  “刘玄德会伺机夺小沛,断曹贼归路。”

  “赢了曹操,诸将皆官升三级,老夫亲自奏请天子替诸将封侯!”

第228章 郭嘉郑平,陶谦营寨起火

  武原城。

  臧霸扛刀倚在城楼上,看向右侧略显清瘦的儒生,呵呵一笑:“诸葛先生,这行军作战不太适合你这样的儒生。”

  “你替本将筹来了粮草,对本将有恩,本将也不能让你死在战场上。”

  “曹贼势大,战场无情,你还是先回青州吧。”

  诸葛瑾摇了摇头。

  在办完郑平的差事后,诸葛瑾主动提出要在臧霸军中待一阵子。

  鲁肃在关羽军中当军师已经很长时间了,诸葛瑾一直都只是协助诸葛玄处理政务。

  这让诸葛瑾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诸葛瑾也想在军略方面有一定的成长。

  臧霸亦对诸葛瑾这样的后生颇有好感,于是将诸葛瑾带到了武原。

  这一路也见识到了诸葛瑾的坚韧。

  心中钦佩的同时,自然也不希望诸葛瑾有个闪失。

  “若连战场都不敢上,我又何必来这武原城。”诸葛瑾固执的摇了摇头:“我跟显谋兄指天结义,显谋兄对我又颇为器重,我不能只当一个不懂军略的书生。”

  “臧将军放心,我虽然不太懂战场事,但只是想保命,还是能办到的。”

  臧霸对诸葛瑾的胆气更是佩服。

  以诸葛瑾的年龄、身份和地位,今后定然是平步青云,根本不需要为了感悟军略就专程跑到战场上。

  想要军功,自然有能将替诸葛瑾获取。

  “诸葛先生既然坚持,那本将也不多劝了。”

  “仲台,给诸葛先生配几个亲卫,我们去彭城。”

  “都说曹操麾下的兵将骁勇善战,本将却是不服。”

  臧霸龇牙咧嘴,战意凛然。

  孙观大笑:“区区曹贼,又有何可惧的?”

  郑平针对陶谦的布局,臧霸是不清楚的!

  臧霸只知道,诸葛瑾带来的信中,是青州希望臧霸出兵共抗曹操。

  诸葛瑾同样不清楚郑平的目的。

  臧霸这支兵马,跟傅阳的陶谦一样,都是诱饵。

  亦或者说,整个徐州的兵马,都只是郑平的棋子。

  另一边。

  曹操见陶谦跟臧霸两路进兵要来抢彭城,这细眼之中尽是鄙夷。

  “陶谦这匹夫,是一点都不长记性。”

  “奉孝,照这样打,袁术还没来得及北上,本将就将陶谦给生擒了。”

  “这计划,要不要改改?”

  曹操忽然有些头疼。

  这一战,除了要生擒陶谦外,还要引刘备和袁术在徐州大战,借机消灭徐州支持刘备的豪强士族。

  但如今,曹操轻易就拿下了吕县和彭城,而傅阳的陶谦和武原的臧霸又兵分两路来抢彭城。

  打吧,怕一不小心将陶谦生擒了。

  不打吧,屠吕县震慑诸县的效果就没了。

  戏志才细思片刻:“若一战就擒了陶谦,刘备和袁术可能都没得到消息。倒不如顺势直接拿下徐州,也别管刘备和袁术了?”

  郭嘉轻笑摇头:“明公,志才,你们未免也太小觑刘备及刘备身边的谋士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谋士,未算胜,先算败。”

  “以郑平之能,不可能猜不到明公会毁诺奇袭彭城这种可能。”

  “因此,青州在彭城国肯定有探子在!”

  “明公拿下彭城的那一刻,刘备就得到了消息。”

  戏志才道:“即便得到了消息,青州的兵马也未必能及时抵达。”

  “生擒了陶谦,明公就可以轻骑抵达郯城,招降郯城军民。”

  曹操亦是心动:“若趁着刘备来不及反应,擒杀陶谦,拿下郯城,我等只需要守城即可。”

  “至于徐州那些支持刘备的豪强士族,也可以徐徐图之。”

  郭嘉大笑:“明公难道忘记了,上回攻打徐州时,张飞是如何出现在小沛城外的?”

  一瞬间。

  曹操瞳孔猛缩:“奉孝的意思,刘备将兵马藏在了泰山郡?”

  郭嘉点头:“刘备表面声称不干涉徐州事,只想将青州的屯田民迁徙回青州。”

  “然,以青州的地理而论,刘备又岂会让明公得到徐州,任由青州被兖豫徐三州封锁出路?”

  “对于刘备而言,徐州决不可出现在掌控之外。”

  “一切出现在徐州的外来兵马,都将成为刘备的攻击目标。”

  “若嘉料得不差,一旦明公轻骑前往郯城,刘备藏在泰山郡的兵马,一定会奇袭小沛,断明公归路。”

  “虽然明公跟袁术暂时结盟,但这盟约并不可靠,若袁术得知明公退路被断,必然会先解决明公,再跟刘备决胜负。”

  “真到那时,我等就作茧自缚了!”

  曹操细细沉思。

  戏志才道:“若不趁机夺取郯城,那这陶谦我们就得先抓后放了?”

  郭嘉摇头,双眸洞若观火:“既然抓了,自然不能放!”

  “明公跟陶谦有血海深仇,岂能饶了陶谦?”

  “陶谦一死,刘备见明公在彭城按兵不动,一定会尽快遣人前往郯城主持大事。”

  “这是符合之前的推断的。”

  “若这一战能生擒陶谦,明公可立即遣人去寿春,催促袁术北上。”

  “只要袁术的兵马出现在徐州,刘备和袁术就不得不战!”

  “鹬蚌相争之局,也就成了。”

  戏志才钦佩道:“在洞察大势人心上,我不如奉孝啊。”

  郭嘉笑道:“志才兄何故妄自菲薄,嘉只是近几年一直在研究郑平等人,术有专攻罢了。”

  曹操豪情顿起:“只要本将不去郯城,刘备的兵马就不会出现在小沛。”

  “所以,本将勿需在彭城留兵策应,也不用去管臧霸的那支偏军,只需集中全部兵力,将陶谦一战生擒!”

  “陶谦匹夫,不在傅阳据城死守,竟然妄想来抢夺彭城,真是不知死活。”

  郭嘉轻笑:“或许,陶谦主动攻击,本就是那郑平的布计。”

  “比如给陶谦送封信,就言青州兵已经准备奇袭小沛断明公归路,让陶谦和臧霸两路进兵彭城诱敌、引明公的兵马离开彭城。”

  “陶谦得到此信,误以为可以将明公一战而灭,因此才有抢夺彭城的勇气啊。”

  曹操会意大笑:“刘备此人,虽然有仁义之风,但亦是杀伐果断之辈。”

  “刘岱贪墨赈灾粮,刘备就以假途灭虢之计生擒了刘岱;袁术背盟,刘备就跟袁术不死不休。”

  “昔日青州刺史焦和,也疑似被刘备借黄巾之手除掉。”

  “如今陶谦不明福祸,杀了本将之父,却以移祸之计嫁祸给青州。”

  “于刘备而言,陶谦就是在背信弃义,亦等同于背盟,刘备又怎么可能忍得了?”

  “若本将是刘备,也必然要除掉陶谦!”

  曹操不再犹豫,尽起彭城兵马,前往陶谦必经之路设伏。

  此时的陶谦,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郑平和郭嘉默契般的两头算计,还在幻想生擒了曹操后,应该如何羞辱曹操才能泄心头之愤。

  陶谦军。

  祢衡化名祢不悔,以才学惊动曹豹,当了曹豹身边一小吏。

首节上一节256/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