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11节

  “袁绍四面皆敌,固然不假,但兖州刚击退黑山贼和袁术,即便袁绍张邈有嫌隙,短时间内张邈也不会去打袁绍。”

  “黑山贼只会在秋收的时候大规模出现,马腾韩遂还在跟匈奴人对峙。”

  “大司马和玄德公不会主动进攻冀州,那么袁绍能打的,就只有公孙将军了。”

  “只有先驱逐了公孙将军,袁绍才能执掌整个冀州,跟青幽并兖抗衡。”

  “只可惜,公孙将军贪图眼前小利,根本没意识到危机。”

  “公孙将军若败,常山国该如何自处啊?”

  沮授此时也很无奈。

  公孙瓒独断专行,将公孙越之死迁怒自己,如今又中了袁绍的奸计。

  即便沮授能察大势、能断阴谋,但不被公孙瓒信任也难有作为。

  “暗中派遣个亲信去涿郡。”沮授凝神道:“毕竟常山国和中山国,名义上依附的是幽州。即便袁绍击败了公孙瓒,也不敢强占常山国!”

  而在另一边。

  公孙瓒亲率兵马,在常山国外跟袁绍缔结盟约。

  见袁绍只带了两千兵马护卫,公孙瓒的戒心更少了。

  缔结盟约的地方地势平坦,有没有伏兵一眼就看出来了。

  “公孙将军啊,你我之间,其实没有深仇大恨。”

  “你本应执掌幽州,何故非得在冀州跟我争锋呢?”

  “当初让你来常山国的人,其心可诛啊。”

  袁绍在两军阵前设宴,邀公孙瓒共饮,一边拉关系一边不忘离间公孙瓒。

  公孙瓒凝声道:“袁使君此话何意?”

  袁绍徐徐道:“公孙将军久居边塞,本可杀胡立功,却受人谗言来冀州争锋。这是舍本而逐末!”

  “你我皆知,即便这次结盟了,我们之间也不可能在冀州真正的和平相处。”

  “这冀州,始终只能有一个冀州牧。”

  “我将河间国让给公孙将军,是希望公孙将军能回幽州去。”

  “刘备都已经是青州牧、镇西将军了,公孙将军,真准备跟我在冀州死斗吗?”

  “我猜测,替公孙将军谋划大势的人,想让公孙将军去并州。”

  “可并州的马腾韩遂有董卓支持,公孙将军在并州也无根基,很难立足。”

  “倘若公孙将军有意,我愿助公孙将军除掉刘虞。”

  “到时候公孙将军尽情打胡人立功,而我则可以剿灭黑山贼报去年之仇。”

  “如此一来,我等都不用在冀州当他人的鹬蚌了!”

  袁绍言辞诚恳,公孙瓒不由心动。

  刘备当了青州牧、镇西将军,本就让公孙瓒嫉妒。

  而如今,马腾韩遂立足并州,去并州的路基本被堵死了。

  如今又打不赢袁绍,冀州的路也被堵死了。

  在袁绍的蛊惑下,公孙瓒渐渐将心思放在了刘虞身上。

  “刘虞毕竟是幽州牧、大司马,若是除掉他,我在幽州也难以立足。”

  见公孙瓒不上当,袁绍又道:“不一定非得杀了刘虞,公孙将军完全可以效仿董卓挟天子以令四方,来一个挟刘虞以令不服啊!”

  公孙瓒不由心动。

  若真能挟刘虞以令不服,不仅可以继续打乌桓,还不用在冀州受困!

  良久,公孙瓒狠心道:“除了河间国,我还需要渤海郡!”

  “但我可以将常山国和中山国让给你。”

  袁绍笑道:“公孙将军莫非想阻断幽州跟青州的联系?”

  公孙瓒点头:“另外,我再送你一个情报。”

  “传国玉玺在刘虞手中!”

  袁绍脸色大变:“可坊间传言,传国玉玺在刘备手中。”

  公孙瓒冷笑:“那是刘虞故意的!”

  “先让所有人都认为传国玉玺在玄德手中,如此一来就能保证传国玉玺可以安然存放在涿郡。”

  “毕竟这个时候,刘虞肯定不敢将传国玉玺送去长安。”

  袁绍凝声问道:“公孙将军,你真能确信传国玉玺在刘虞处?”

  公孙瓒点头:“刘虞麾下有我的亲信,不会有错。”

  袁绍大笑:“真是天助我等!公孙将军啊,传国玉玺都在幽州了,你我还争什么冀州啊!”

  “有了传国玉玺,我们完全可以再扶持一个新的天子!”

  “到时候你我皆为辅政大臣,还用在乎幽州和冀州归谁吗?”

  “我等可以联手匡扶天下,也不失为云台名将啊!”

  “公孙将军跟刘玄德又关系匪浅,拥立新天子后,可以让刘玄德也加入。”

  “以我三人之力,天下谁可抵挡?”

  公孙瓒的呼吸变得急促。

  袁绍描述的未来,让公孙瓒看到了封侯拜相的可能!

  传国玉玺在幽州,还争什么冀州?

  董卓能挟天子以令四方,他公孙瓒同样可以!

  “袁使君,你说得对,我们还争什么冀州?”

  “也不用将常山国、中山国、河间国和渤海郡让来让去的了。”

  “一起设法,先夺取传国玉玺吧。”

  公孙瓒的思路豁然开朗。

  拥立新天子,那他公孙瓒即便当不了大将军,也能当个车骑将军或者大司马之类的。

  哪里还需要跟袁绍争夺一城一池,为了个冀州打来打去的?

  袁绍大笑:“公孙将军若早将传国玉玺的事相告,你我也不用在战场厮杀了。”

  “待我回去询问对策,再与公孙将军商讨。”

  顿了顿,袁绍又提醒道:“公孙将军麾下的沮授,跟刘备有旧,切勿走漏了消息。”

  公孙瓒点头:“此事隐秘,我自然知道轻重,不够亲信的人是不会让他知晓的。”

  待公孙瓒离开,袁绍立即召来了许攸、逢记、郭图,将传国玉玺一事告知。

  “刘备果然狡诈,若不是公孙瓒在刘虞身边安插了亲信,我等都被刘备给诓骗了!”

  “怪不得坊间流言四起,刘备丝毫不担心,也不辩驳,让众人都以为传国玉玺在青州。”

  “他定然是担心我跟公孙瓒得知传国玉玺在涿郡后,会跟公孙瓒联手。”

  “真是阴险啊!”

  “只可惜,刘备还是不懂公孙瓒,让我得知了这个隐秘!”

  袁绍的语气轻快。

  若是刘虞不肯称帝,那就杀了刘虞,让刘虞的儿子称帝。

  反正都是傀儡,谁当皇帝都一样。

  许攸亦是眼前一亮。

  拥立新天子,许攸很早之前就有想法并实践过了。

  如今又有了机会,许攸心情颇有些激动:“明公可假装跟公孙瓒死斗,引刘虞来劝和。”

  “再让公孙瓒生擒刘虞,迫使刘虞交出传国玉玺!”

  “若刘虞不从,可先让公孙瓒软禁刘虞,让其挟刘虞以令不服。”

  “只要刘虞在公孙瓒手中,传国玉玺就跑不掉!”

  “明公还可以跟公孙瓒约定,只要公孙瓒得到传国玉玺,就让公孙瓒当大将军!而主公则要一个冀州牧和并州牧,打消公孙瓒的疑心。”

  “如此一来,公孙瓒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便是青州的刘备也会跟公孙瓒断交绝盟!”

  “而明公不仅能得到冀州和并州的实际好处,还可以暗中结好刘虞的旧部一起攻打公孙瓒。”

  “待公孙瓒一死,明公不仅能得到传国玉玺,还能执掌幽冀并三州。”

  “天下,谁能抵挡?”

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

  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袁绍虽然跟公孙瓒结盟,但结盟的促因是袁绍和公孙瓒如今都成了渔翁眼中的鹬蚌。

  一山不容二虎。

  解决了渔翁,鹬蚌还是鹬蚌,始终得争个生死输赢。

  结盟是利,相争亦是利。

  许攸的提议,让袁绍颇为满意。

  传国玉玺是个烫手物!

  袁术得了传国玉玺后,都不敢声张。

  刘备得了传国玉玺后,同样不对外公开。

  若不是袁术放出流言,袁绍都还不知道长安的董卓是没有传国玉玺的。

  若无公孙瓒,袁绍也不知道传国玉玺如今在刘虞手中。

  想到这里,袁绍不由有些感激公孙瓒了。

  若不是公孙瓒将传国玉玺的位置告诉袁绍,袁绍还准备跟公孙瓒在冀州决一生死!

  让出河间国一开始的布计,就是为了分散公孙瓒的兵马,以求各个击破。

  而议和也是为了麻痹公孙瓒的。

  “我可是四世三公袁氏一门,又岂会比不过公孙瓒这个边陲庶子?”

  袁绍暗暗得意。

首节上一节211/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