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02节

  张邈不要,我要啊!

  ......

  得到刘备的邀请,张邈、张超、臧洪、曹操,都来到了封丘城。

  当看到囚车中的刘岱时,众人纷纷吃了一惊。

  “刘青州,你什么时候生擒了刘岱?”张邈看向囚车中落魄的刘岱,下意识的询问。

  刘备也不隐瞒,直言道:“来封丘城的路上,顺手将刘岱生擒了,刘岱的亲信王等人意图劫囚,但反遭埋伏,王被斩,余者或死或逃。”

  轻描淡写的语气,让张邈等人更是吃惊。

  曹操不由蹙眉:“刘青州为何要擒刘岱?”

  虽然刘岱被生擒对于曹操是好事,但按曹操的想法,刘岱是要为兖州的战事负责、然后主动让出兖州刺史位的。

  这种生擒刘岱的极端方式,并非是曹操想看到的。

  毕竟刘岱如今跟袁绍还是姻亲,袁绍的家眷还在东平国,这袁绍的面子总得照顾下。

  面对曹操的质问,刘备不假思索道:“刘公山擅杀东郡太守乔瑁、任城相郑遂和济北相崔言,又无故攻打泰山郡和陈留郡,已然违背了汉律。”

  “我奉天子密诏讨贼,故而生擒刘公山,准备将其送往长安城交给宗正定罪。”

  刘岱是汉室宗亲,宗亲犯错得由宗正先定罪后再呈递给天子。

  刘备的这个理由,让曹操难以再反驳。

  毕竟刘岱擅自攻杀在先,刘备又奉密诏讨伐,师出有名。

  至于刘备是否真的有密诏,这勿需怀疑。

  刘备若无密诏,又岂敢将刘岱送去长安?

  张邈见气氛有些僵,连忙转移话题道:“刘公山咎由自取,合该如此!如今兖州百废待兴,亟需一个新的兖州刺史来主持军政诸事。”

  曹操顿时激动了。

  刘岱被生擒,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了。

  既然不能让刘岱让位,那么再选一个兖州刺史也是很正常的。

  “我.....”

  曹操正欲开口,但张邈的话却如一盆冷水一般泼在曹操身上。

  只见张邈起身,指着臧洪道:“广陵臧子源,为人雄气壮节,又曾举孝廉。”

  “初授议郎,后迁广陵功曹,在广陵郡时,行政教化赏罚都令士民百姓信服。”

  “昔日我等会盟讨董时,亦是子源为联军设坛盟誓,辞气慷慨激昂,听到这篇盟誓上至刺史将侯、下至卒伍仆隶,纷纷感动振奋。”

  “我提议,可让子源出任兖州刺史,诸位意下如何?”

  曹操的面色变得难看。

  “孟卓竟然不推举我?”

  “我不辞辛劳南下东郡,又拼死战胜黑山贼白绕,随后又合兵击退了袁术。”

  “有如此功劳,我竟然不能当兖州刺史?”

  “臧洪有什么本事?他也配当兖州刺史?”

  曹操的眼神变得不善,静静地道:“孟卓,臧子源虽然有才能,但让他担任兖州刺史,恐怕本初不服。”

  张邈冷哼:“我等推举兖州刺史,何须袁本初同意?”

  曹操虽然心中很不爽,但还是极力克制道:“孟卓啊,这济阴郡和山阳郡都是本初的族人。刘岱虽然犯事,但他毕竟跟本初有姻亲之情。”

  “若是不问本初就推举臧子源当兖州刺史,很可能会给兖州带来祸事的。”

  张邈的眼神变得不善:“孟德,你我都知本初为人,我等自幼相识,本初却有杀我之意。若不推举子源当这兖州刺史,才是真的有祸事。”

  随即,张邈又看向刘备:“刘青州,虽然你是青州牧,但既然出兵协助平定兖州兵祸,自然也有举荐的权力。”

  “不知刘青州以为,谁适合当这兖州刺史?”

  曹操也看向刘备。

  刘备虽然不是兖州人,也不在兖州任职。

  但谁都知道,刘备跟泰山郡太守应劭关系匪浅。

  刘备说要支持谁当兖州刺史,应劭就一定会支持谁当兖州刺史。

  “张太守,这兖州嘛,还是得兖州人来治理比较好,我若举荐就是逾越了规矩,你们商量好就可以了。”刘备呵呵一笑:“至于曹太守说的兖州祸事,完全不用担心。”

  “青州今年大丰收,粮食暂时也不缺了。”

  “这谁想要如刘公山一般无端掀起兵祸,青州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刘备这话说得巧妙。

  既表达了不会插手兖州的态度,同时也在示威在场众人。

  谁当兖州刺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兖州刺史不能掀起兵祸。

  若新的兖州刺史跟刘岱一样,那青州的兵马随时都可能出现在兖州。

  “这刘备!”曹操暗暗握紧了拳头。

  张邈却是暗暗高兴。

  刘备不插手,那么臧洪当兖州刺史就稳妥了。

  “孟德,你如今也是东郡太守了,想必你也会在意兖州人的利益吧?”张邈看向曹操,直言问道。

  这意思就差直接给曹操说:既然都当了东郡太守,就别去理会袁绍了。

  虽然没有战场上的刀枪见血,但这宴席间短暂的交锋,犹胜战场。

  “明公,要颍川。”戏志才在曹操耳边低语。

  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心中的不快强行压下,随即笑道:“孟卓,你这样会让我很为难的。”

  “毕竟我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本初翻脸的。”

  “你和本初都是我的故友,我偏向谁都不好。”

  “久闻刘青州跟豫州牧关系匪浅,不如给豫州牧通个话,就说我曹孟德想当个颍川太守,如何?”

  立足刘备身后的郑平,羽扇轻摇,一双慧眼看向曹操身后的戏志才,心中已然猜到了曹操的用意,于是也低声对刘备道:“使君,可以答应,趁机要人吧。”

  刘备会意道:“曹太守不想两位故友为难,故而想当这颍川太守,我又岂能不成全?”

  “张太守,你麾下有一悍卒,乃陈留己吾人典韦。”

  “我三弟张飞跟典韦一见如故,恨不能结为兄弟。”

  “但典韦说他曾受张太守恩惠,不忍相弃,不知张太守能否割爱?”

  张超顿时有些急:“兄长,那典韦能穿三层铁甲,十分骁勇,愚弟正准备提拔为将。”

  张邈却是挥手制止了张超,应诺道:“只是一悍卒,我又如何割舍不得?刘青州想要,那就送与刘青州。”

  曹操吃了一惊:“这典韦有何本事?竟然能让刘青州如此相求?”

  刘备见张邈已经答应,微微捋髯:“没什么大本事,也就能逐虎过涧而已。”

  逐虎过涧?

  这还叫没什么大本事?

  曹操顿时无语的看向张邈,张邈的手也忍不住一抖。

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

  张邈看向张超的眼神多了三分幽怨,仿佛在问张超:典韦有逐虎过涧的本事,怎么没听你说过?

  张超也很无奈。

  谁知道自家兄长会如此的阔气,真就将典韦当成一悍卒给送出去了。

  逐虎过涧啊!

  这今后拥立臧洪当兖州刺史后,以典韦的本事提拔为上将都是迟早的事。

  结果现在......

  曹操亦是无语。

  能逐虎过涧的勇士,如此轻易的就被张邈赠送出去了。

  瞧刘备这看似谦虚的语气,心底不知道有多高兴。

  “倘若我当了兖州刺史,这典韦或许就会调入我麾下。”

  “可惜了,逐虎过涧的勇士啊!”

  曹操暗暗叹息。

  一想到典韦归了刘备,曹操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刘备可不管张邈等人如何想。

  张邈既然答应了,那么再想反悔就不可能了。

  毕竟刘备还得给刘宠去信举荐曹操当颍川太守,而曹操得了颍川太守后才不会阻挠臧洪当兖州刺史,臧洪当了兖州刺史,反过来又对青州有利。

  这一环环的,都是利益的置换。

  刘备派往陈国的信使,折返很快。

  说服刘宠让曹操出任颍川太守的理由很简单:曹操能打、且跟袁术是敌人。

  有这个理由在,刘宠自然不会拒绝让曹操当颍川太守。

  毕竟颍川名义上属于豫州,但实际上被袁术掌控。

  既然有人愿意替刘宠扫荡颍川郡残余的袁术势力,刘宠自然是乐得如此,还能卖刘备一个人情。

  在得到颍川太守的印绶和任命后,曹操放弃了东郡,直接挥军杀向颍川郡。

  袁绍举荐的东郡太守,只是个伪职,是不被天子承认的。

  但刘宠是朝廷委任的豫州牧,有任命豫州各郡国太守国相的权力,这任命的颍川太守自然就是正职了!

  在这一点上,曹操是实实在在的得了利的!

  曹操放弃了东郡,张邈直接让张超暂领了东郡太守,又传书东平相李瓒、济北相鲍信、泰山太守应劭拥立臧洪为兖州刺史。

  有刘备的传信,应劭没多想就同意了。

  而济北相鲍信也得到了曹操的传信,同意了臧洪当兖州刺史。

  刘岱被擒,东平县李瓒自然也不敢反驳。

  对于李瓒而言,谁当刺史都一样,反正他就是个听命行事的。

  任城相唐瑞虽然是刘岱亲信,但刘岱被擒、王被斩、李瓒又表示拥立臧洪,唐瑞也只能传书表示支持。

首节上一节202/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