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30节

  .....

  另一边。

  袁绍率众抵达安平国就不再走了,直接在信都驻扎。

  一路上,袁绍的眼神都很阴沉。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便是袁绍此刻的心情。

  许攸在一旁气定神闲,逢纪却是忐忑不安。

  几次献策,都未能成就大功,这让逢纪感到自己在袁绍眼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咬了咬牙,逢纪硬着头皮道:“这次是我谋划不利,还请明公责罚。”

  袁绍双眸深邃,死死的盯着逢纪。

  平心而论,袁绍对逢纪是很不满意的。

  毕竟大张旗鼓的去邺城,最后不得不接受刘备的劝和。

  虽然分治了冀州,可这不是袁绍想要的。

  一年时间,变数太大了!

  卢植西征董卓,也让袁绍感到了一阵阵的危机。

  表奏一个豫州刺史去豫州,目的就是为了破坏袁术的讨董计划,避免袁术得到了勤王成功的名望。

  袁绍很清楚!

  这个时候,谁能勤王成功,谁就能取代董卓。

  董卓的这个位置,是袁绍早就想要取代的,自然不容他人染指。

  “元图,可还有破局之策?”

  袁绍注视逢纪许久,给了逢纪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逢纪见袁绍没有问责,顿时大喜:“我还有一计,可令韩馥主动献上另一半冀州,而青州的刘备也绝不会插手!”

  袁绍眼神一动,挥了挥衣袖:“且细细道来!”

  逢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瞥了一眼旁边没什么反应的许攸,抬高了声音:“明公要成大势,若不能拥有整个冀州,是没办法立足的。”

  “韩馥才能平庸,麾下有贤才而不能用,即便有一年之约,韩馥也不可能在治理冀州的水平上超过明公。”

  “明公得冀州之势,如那黄河之水、无人能阻,这一点,我相信冀州有见识的士民都很清楚。”

  “只是碍于青州刺史刘备劝和,明公不得不妥协。”

  “可若能利诱公孙瓒南下,约定同分冀州,韩馥得知后必然会惊惧。”

  “同时,再遣能言善辩者向韩馥讲述祸福,陈述利害。”

  “公孙瓒跟刘备交情匪浅,刘备必然不肯再来劝和;而韩馥无胆鼠辈,若见公孙瓒南下,肯定也会误以为是刘备想要这半个冀州!”

  “利诱计再配上离间计,数计连环,冀州唾手可得!”

  袁绍的表情渐渐舒缓,开始斟酌逢纪的计策:“公孙瓒如何肯南下冀州?”

  逢纪笑道:“公孙瓒跟刘虞素来不和,其根本原因依旧是利益冲突。”

  “对于公孙瓒这样的边勇而言,是难以获得治理一方的政绩的,他只能依靠杀敌来建立功名。”

  “然而,刘虞怀柔乌桓,让公孙瓒不能出兵击贼,等于是断了公孙瓒立功升迁的机会。”

  “公孙瓒又岂能不恨刘虞?”

  “但刘虞声名太大,即便是公孙瓒心有怨恨,也只能强忍怒气,阳奉阴违来表示抗议。”

  “按明公跟刘备的约定,由韩馥负责中山国、常山国、钜鹿郡、赵国和魏郡,而这中山国、常山国乃至于魏郡都跟黑山贼毗邻。”

  “若公孙瓒接管了这五个郡国,战事就不会断,他杀敌立功的机会就不会少。”

  “不用跟刘虞冲突,又能建功立业,公孙瓒岂会不动心?”

  袁绍的笑容开始出现:“元图此计甚妙啊!倘若韩馥死战公孙瓒,我就可以坐山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后,就能顺理成章的讨伐两人。”

  “若韩馥惊惧,必然会让出冀州牧,我再以冀州牧身份驱逐公孙瓒,一举两得啊!”

  逢纪见袁绍终于有了笑容,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下来了,语气也多了三分自傲:“刘备自以为得计,但却不知,这公孙瓒同样是个有野心的。”

  “刘备能介入冀州事,我们也能引公孙瓒介入冀州事。”

  但逢纪开心了,许攸却是不开心了:“逢元图竟然能想到这样的妙计?”

  引公孙瓒南下,许攸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但许攸有心看逢纪出丑,因此一直藏着掖着不说。

  本想着袁绍会惩处逢纪,然后向自己问策,结果没想到袁绍给了逢纪将功赎罪的机会,而偏偏,逢纪还真想到了良策!

  以一半冀州利诱公孙瓒,对于在幽州过得煎熬的公孙瓒而言,简直如同天上掉功劳一般,想什么来什么!

  黑山贼,那可是堪比乌桓的战功啊!

  “逢纪已经提出这计策,我若再说,未免有拾人牙慧的嫌疑。”

  “可若不阻止,逢纪助本初得了冀州,以后地位就得在我之上了!”

  “早该献计的!”

  许攸有些后悔了。

  因为一时的自大,让逢纪抢了先,导致自己苦心准备的良策被抢先一步!

  袁绍没注意许攸的眼神变化,有些兴奋地道:“元图,这韩馥虽然无能,但韩馥麾下的贤才不少,若是一般人去陈述利害,未必能成功。”

  “公孙瓒处也得去个人。”

  “你可有举荐的贤才?”

  逢纪不假思索:“公孙瓒处,我亲自去游说,必然能成功;邺城的从事审正南不受韩馥重用,我曾与之结交。待我去信一封,让审正南在韩馥面前陈述利害,必然成功。”

  袁绍大喜:“素闻审正南之名,恨不能与之一见。若审正南能助我成事,今后必会重用。”

  见逢纪都将前后事安排妥当,许攸终于忍不住了:“本初,审正南不可用,若用必定坏事!”

  逢纪眼神有些不愉:“子远兄,你莫非是瞧不起审正南之能?”

  许攸轻笑道:“元图误会了,我并非瞧不起审正南之能。只是我听说审正南向来正直,多次忤逆韩馥,他的话韩馥怎么可能听?”

  袁绍顿时迟疑:“元图,子远说得有道理,这事得谨慎。可还有其他贤才举荐?”

  逢纪顿时犯难。

  除了审配,他还真不知道谁可以去游说韩馥。

  许攸暗暗松了一口气,抢言道:“本初,我倒是能举荐三位贤才俊杰,可以去游说韩馥。”

  袁绍顿时喜道:“子远既然知道贤才,为何不早早举荐?”

  许攸笑道:“但凡大才,都想来见本初的时候就立下功劳,若不给机会,他们也不愿意来啊。”

  袁绍点头:“子远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到底是何方俊杰?”

  许攸指着颍川方向,微微敛容:“颍川富庶之地,董卓时常遣兵进犯。因此颍川的俊杰大部分都选择了外出避难。”

  “本初可听闻故济南相荀公之子荀谌荀友若、昔日颍川太守阴修部下计吏郭图郭公则、以及颍川名仕辛评辛仲治?”

  袁绍凛然:“此三人名声,我自然是听闻过的。莫非他们也来到了冀州?”

  许攸笑道:“荀谌、郭图和辛评,都是韩馥同乡人,韩馥出任冀州牧后,就召郭图和辛评去冀州共谋大事,荀谌则是跟郭图和辛评同往。”

  “不过三人并不看好韩馥,因此在韩馥麾下一直都很低调。”

  “比起魏郡人审配,跟韩馥同乡的荀谌三人去劝韩馥让位,韩馥才不会有戒心。”

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

  许攸并非泛泛之辈。

  早年敢怂恿王芬废帝的许攸,很早之前就是名仕了。

  这南阳、汝南、颍川一带的士人,许攸都有过结交。

  之前敢坐视逢纪给袁绍献策而不理会,便是因为许攸早定下了替袁绍夺冀州的策略。

  韩馥麾下的人才,并不止田丰、沮授、审配等人,亦有荀谌、郭图、辛评等颍川士人。

  但田丰等人都是冀州人,家业都在冀州,这受韩馥征辟自然会认真履行职责。

  毕竟位居高位,也能照顾家业,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荀谌、郭图、辛评这些颍川士人就不同了,对于冀州而言,他们这些颍川人士终究是外人。

  根基不在冀州,这说话做事自然比不上田丰、沮授等人。

  而韩馥又是个庸碌之才,荀谌等人也瞧不起韩馥,肯受韩馥的征辟,也只是为了来冀州静观其变。

  许攸早跟荀谌三人有过联系,也曾替袁绍拉拢三人,故而才有今日的举荐。

  袁绍听得大喜:“还是子远考虑周到,若有荀友若三人相助,这冀州牧的位置,我袁绍必得了!”

  逢纪气得咬紧了牙关!

  这夺冀州的大功劳,本来大部分都是自己的。

  结果许攸一举荐,直接举荐了三个,再算上许攸,功劳得再分出四份出去。

  “明公,那荀谌三人既然是韩馥同乡人,又岂会背弃韩馥?若是背弃韩馥,那不是忘恩负义吗?”逢纪不想就此屈服,开始挑荀谌三人的毛病:“反观那审正南,因为受韩馥轻慢,这心中必然怨恨韩馥,才会真心替明公设想啊。”

  袁绍果然迟疑:“子远,元图说得也有道理,荀谌三人可以信任吗?”

  许攸哈哈大笑:“本初多虑了!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韩馥昏聩无能,荀谌三人就得因为是韩馥征辟的就替韩馥效忠一生吗?”

  “更何况,韩馥本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荀谌三人弃韩馥而选择本初,也是顺应大势,何来的忘恩负义一说?”

  袁绍捋了捋短髯,喜道:“子远言之有理啊!韩馥本是我袁氏故吏,他征辟的贤才不就是我的贤才吗?”

  “元图,你也多虑了!”

  逢纪那个气啊!

  什么叫我多虑啊,许子远这奸贼在抢我功劳啊!

  看着许攸那略带嘲讽之意的眼神,逢纪的肺都快被气炸了。

  “许子远,屡屡坏我好事,他日我必让你好看!”

  “待得了冀州,得尽快向明公举荐审正南,正南是魏郡豪族、家资巨万,许子远又素来贪财,待明公入主邺城,两人之间定然会起冲突。”

  “或能借正南之手,除掉许子远!”

  逢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内心的愤怒压制。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个时候还不是跟许攸翻脸的时候。

  “明公,这事的确是我思虑不周,愿听明公安排。”逢纪选择了忍让。

  忍一时,风平浪静,更何况逢纪接连几次献计都失败,必须要有一个大功才能在袁绍麾下真正立足!

首节上一节130/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