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90节

但是山南国与中山国划定区域,联合攻伐,抢走他们一大半兵力,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山北国危在旦夕。

“众爱卿有什么对策?”山北大王冲底下的大臣们问道。

“大王,琉球毕竟连年向大明朝贡,不如,寻求大明的帮助?”有大臣提议道。11.CoM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一批人的支持。

“但......本王有些担心,到时候大明会不会就此要挟本王?”山北国大王有些不自信,还有几分担忧。

“大王,微臣认为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而且,对于大明是否会出兵援救,微臣并没有十成把握。”

现在情况危急,不是琉球能谈条件的时候。

“你说的也是,这也是本王担心的。”山北大王叹了口气。

“但是,大王,若是一拖再拖,不寻求援兵,没准琉球就是那两国的地盘了,横竖都是躲不过,为何不试一试大明这条路呢?”那看上去已经有七十岁的老人继续劝道。

“就算大明的条件是割地,微臣认为给就给了。”

“怎可如此?”国王觉得有些荒谬。

“大王,咳咳,微臣认为到时候,大明也就是派兵过来,琉球与大明距离不近不远,大明应该会放权。这样的情况已经最好,无论怎样都比被中山山南占领强啊!”

“大王,臣附议!”

“臣附议!”

一番越发激情越发自信的话下来得到朝内不少人的支持,山北国王觉得也不是不可以了,于是咬咬牙说:

“好,哪位爱卿愿意替本王向大明寻求援助?”

大部分使臣已经被那两个卑鄙小人强行带走,那些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山北国王找外援,尤其是大明的援助。

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举手。

可以理解,海路之苦,毕竟也不是他们一介文官能承受的了的。

山北国王顿时恼怒,提了却没人去,这不是拿他改着玩:“难道你们要本王去?”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刚刚为了提议还苦口婆心费了一堆口舌的大臣咬了咬牙,再次出列:

“虽然臣已经老了,但为了山北国,大王若愿意用的到微臣,臣愿意为大王效力,去大明寻求援助。”

山北国王这才满意了一些,当即说:“好!本王承诺,爱卿回来后,不管结果如何,都重赏!”

那老臣依然没觉得有任何安慰,只是拜谢,然后又说:“只是海上凶险,若臣不幸,望大王莫要怪罪。”

时间紧迫,他们并没有准备很久就出海了,为了躲过两国,他们绕了非常远的路,还差点与海盗打起来。

幸而老天保佑,运气不错,那群海寇出海太早准备不齐,对峙一会儿就离开了。

几日后。

“大人,您坐下歇息吧。”下属扶着那老臣坐下,这几日的海途可是把来人折腾了一番。

“我这把老骨头,或许到了也就该散架了。”

“大人,快要到了。”下属安慰道。

“报!!!大人,是大明海岸!!大人,到了!”下属很惊奇,没想到体验了一回预言成真。

有些喜出望外的情绪,但他们还没靠岸,就被驻守海边的卫兵们打旗语,让他们靠岸下来。

使臣这边乖乖顺从,当老臣看到眼前那般壮大的景象时,不禁呼了一声。

大明的实力真是越发强大了。

“什么人,哪里来,所谓何事?”大明士兵一丝不苟地询问道。

懂得语言的琉球人传达之后看向老臣,他小心翼翼地看着士兵,说出来意。

然后士兵点点头,让他们再次等待,自己去通知了当地长官。

不多时,人高马大的长官挂着汗出来,看上去像是刚训练完一样。

“我大明的规定,来既是客,既然是琉球使臣,大明自然不会亏待。”

“只是你的来意需要时间上报。”

听懂之后的老臣试探问道:“不知道我们,能不能面见陛下?”

“按往常来说自然可以,只是本官听你们的意思很是急迫,若是非要进京一定会浪费太多时间。”

“兵贵神速啊!你们放心,本官会帮你们加急汇报,不出三日就能得到回复。”

老臣没想到大明一个军官都这么坦诚相待,当即就要跪下,但及时被长官扶起。

“不必言谢,这是本官应该做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长官说完自己笑了,这可是他毕生所学。

“有朋自……”

那老臣就喃喃自语地重复一遍,从刚上岸到现在,大明的一切给他的冲击过于强烈,所以这句话已经牢牢印在脑海里。

上报需要等待,对大明有初步了解的老人虽然是使臣身份,但也不能随意进入城内。

但那长官是好人做到底,在听了老臣的意愿之后,想也没想就同意了,给老臣派了两个士兵同行。

城池内的风光只一眼就能把一生未出过琉球的老人瞠目结舌。

一直在用自己的语言感叹“厉害”,眼里尽是羡慕。

琉球,也能有这般光景吗?

随从的翻译就讲给士兵们听,那两个人都面带自豪,直说:“若不是情况不允许,一定要去看看应天府,那里可是这儿弹丸之地的千百倍!”

第149章 前往琉球

在琉球使臣参观海边都城的日子,让他们一直绷紧的神经松懈不少。

还在琉球的日子,可以说是每一天都在担惊受怕,生怕山南国和中山国起兵强行攻打。

虽然山北城池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占据不错的地理位置,称得上是易守难攻。

但正如那帮联军所预测的,山北国被围攻,输送粮食的路线被封锁控制,只靠自力更生迟早会不攻自破。

应天府。

乾清宫。

朱元璋看着手里因为加急送来的奏章,眉头一直没有舒展过。

“这帮弹丸小国有没有一个老实的?事儿咋那么多呢?总给咱找麻烦啊。”

朱元璋语气尽是不满,朱标不禁有些好奇地问:“从拿到这密信后,父皇就一直紧皱眉头。”

“你自己看吧。”朱元璋放下奏章,捏了捏眉心。

朱标将奏章浏览了一遍,这才了解了前因后果。

原来是琉球国王请求大明出兵援救琉球。

“父皇,琉球如今应该是三个国家共同治理呢吧。”

“现在其中两个联合在一起,不带剩下那个玩儿,不仅如此还让把剩下那个赶尽杀绝。”朱元璋说道,看向朱标,“你有什么想法?”

这些日子里,朱元璋将问题抛给朱标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朱标思来想去,说道:

“儿臣前不久看到卫兵所汇报,说水师练得很不错,不如趁此机会,派一支水师部队,去琉球探探情况,也好磨炼士兵在海上的适应能力和作战能力。”

朱元璋点了点头,“跟咱想到一块去了,最好打起来,还能看看咱这新兵实力如何。”

“不过琉球是小国,装备以及军队素养都不如咱啊,实力还是有许多悬殊的。”

“咱总觉得光是这样还不行。”

朱元璋有些不满意,“不能白打。”

朱标哪里还不知道他的意思,沉思一番,“不如胜了就让琉球将那块土地占过来?”

“大明派兵驻扎,但主要治理权还是归琉球,还可以在那里插上我大明的旗帜,宣传大明的国力。”

想的比他老子还周到,这下朱元璋非常满意。

于是马上就让毛骧通知兵部传旨卫兵所,派百艘船舰出海帮助琉球国拨乱反正。

……

大明沿岸。

收到消息的长官片刻没有停留,立即让下官去叫琉球使臣。

过了一会儿,满脸忐忑的琉球老臣被人搀扶着进来。

“琉球使臣见过军爷!”

虽然语言不通,但长官没有在意,因为使臣的年龄没有让其跪下行礼。

他满脸笑颜,看了看老人,然后冲着负责传达意思的琉球人温和说道:

“今上一看到消息,就立即派了兵援救你们!”

“大明君上盛名,琉球小国不胜感激!”老臣听后喜极而泣。

大王,臣不负使命,山北国有救了,有救了啊!

那军官继续道:“水师已经在备军,明日便出发,既然情况紧迫,你们也快些回去通知你们的国王吧!”

那老臣面对这样安排周到的军官,再三言谢,最后欣喜地招呼跟随来的琉球人。

他们登上来时乘的船,在一众明守兵的注视下启程离开。

那老臣佝偻着年迈的身子,背着手,看着大明海岸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他眼中。

“大人,您进船舱歇息吧。”随从对他说道。

“嗯。”老人点点头,又想起来时颇有困难的经历,他已经对海上的一切都有了心理阴影了。

担心回去路途上也会有危险,他一边走向船舱,一边说道:

“告诉士兵们放慢船的速度,等一等明军。”

随从虽有不解,但还是点头听命:“喏。”

另一边,明水师已经出海。

“都督,前面有几艘小型船!”负责勘察的士兵发现情况立刻向长官汇报。

卢植眼神顿时锋利起来,“军备警戒,弄清楚是什么人。”

什么人也敢犯大明海域。

长官一下令,所有船舰立刻高度警惕。

“大,大人,明军突然对咱们警戒起来了!”接到站岗士兵的汇报后,随从立即找到使臣。

“这,这应该是明军误会了,告诉士兵们不要防备!打旗语,停止前行,让明军靠近。”

琉球的士兵们接到命令后照做,果然能让明军有机会靠近。

首节上一节90/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