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89节

钱毅行挥了挥手,将各种“讨伐”压下去。

“诸位真的没有应对之策?”他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问道。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缓缓举起手,开口:“朝廷打了胜仗,得了千万两白银,杭州趁机宣传对外开拓。既然大局已定,都是对外宣传,咱们苏州商会何不标新立异一点?”

“哦?继续说下去。”钱毅行惊奇地说,来了不少兴趣。

“朝廷已经设立了设立了吕宋矿业基金和改土基金,那咱们苏州商会何不向朝廷提议,让朝廷开放这方面的新型基金?”

“提议可以,但是要具体一些来,你可还有想法?”

“这基金必须要涵盖船厂,一定要大型,”那成员也没有太多想法了,于是接着说这么做的好处,“若是提议成功,朝廷必然大力推广,而苏州又是提议的一方,还愁朝廷不支持吗?”

“到时候,全天下的商会都要跟随咱苏州的脚步,就连那杭州也不例外!”

“这个想法好啊!钱会长,我看,不如就这么做吧?”

这个想法一说清楚好处,杭州会在他们之下做弟弟,立即得到一批人的附和。

钱毅行也很满意,于是就说:“我会告知知府大人的,诸位等我消息,先散会吧。”新1

而另一边,中都府和应天府商会。

虽然同是都府商会,但苏杭两州毕竟有发展底蕴,对待商业的嗅觉自是中都府和应天府比不过的。

而应天府是天子脚下的京城,所以商会还是要比中都府好。

应天府,乾清宫。

“这群商人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啊?让他们赚国难钱还不够?”朱元璋看着苏州传过来的基金的提案,表情怪异。

“只要依旧能控制他们,在儿臣看来,未尝不可。”

“这群商贾的鼻子咱是比不上,”朱元璋冷哼一声,“跟狗一样灵敏!”

“父皇,咱们若是想对外开拓,肯定是需要钱财支持,国库刚刚充盈不少,还不能轻易动用,所以海外基金的提案利大于弊。”

在朱标看来,这已经不是利大于弊了,是必须要搞。

“咱哪里不知道。”朱元璋看他一眼,好小子,好话都让你说尽了。

于是他又想测问道:“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没想到朱标还真有,他说:“儿臣认为,让百姓参与进来,若是成功,不仅可以让百姓生活得到改善,还能为朝廷开拓海外增一份力。”

这完全是双赢。

而朱标早年是草根,现在做了皇帝是完全把百姓的日子放在第一位,因此一听百姓能得到改善,那自然是朱元璋喜欢看到的。

“这是放出来一头洪水猛兽啊。”

朱元璋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语气异常沉重!

随后,朝廷在各地都发布了公文,引来百姓围观。

第147章 中都优势

中都府。

只见小吏们将几张大纸张贴在公榜上,这一举动立刻引来无数中都的百姓围观。

“对外开拓?这是什么意思?”

平民百姓毕竟大多是粗夫,就算在书生的帮助下了解了官府新发布的公告是什么,也依旧是一头雾水。

“你这蠢驴!这就是让咱出海的意思!”

“出海?俺不可干。”有听到的民夫一听出海,想到那些恐怖的传闻,立刻缩了缩脑袋。

本来还觉得这待遇比修路好上太多,可以试试,但万一出了什么事儿,葬身大海,那可太恐怖了。

“我爷爷是海军,我小时候经常听我爷说,那大海深不可测,处处是危险,光是那海上暴风雨就不是咱能瘦的,还到处是海贼!”有人突然说道。

“真这么吓人啊!”

“是啊,听你这么一说,那可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围观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没见过海的,一听那么骇人听闻,本来起小心思的心里顿时打起退堂鼓。???.11.coM

“朝廷是不是”有一个农工突然觉得朝廷是想拿他们做探引。

“嘘!!!你好日子过够了?!不要命了。”他旁边立刻有人拽他,打断他发言,“官爷可还没走远呢,有什么不快回去说!”

但是当机遇摆在面前的时候,有退缩的人,自然也就有想放手一搏大胆尝试的人。

“阿力,你这是要干嘛?”有人见一个壮小伙想都没想就要往府里走,顿时吓得拽住他。

“那书生不是说,有意愿的就去官府报名?”皮肤在常年暴晒下显得黝黑的陈力耿直道。

“你,哎呀,你也听了,那海上多危险,你再想想!”

中都府内。

“先生,若是通货膨胀所引发……”有个孩童举着手问,后面的声音逐渐被外面的吵闹压了下去。

陈楚皱了皱眉毛,问了一嘴:“外面怎么如此吵闹?”

这江文这事儿办的,还让不让他讲课了?

坐在后面的朱棣也是一副不满的表情,他招来自己的护卫命令道:“你去外面看看。”

没过多久,锦衣卫进来:“殿下,是官府发布了有关对外开拓的公文,引来许多人看。”

“对外开拓?”朱棣眉头一跳,他看了眼陈楚。

陈楚哪里不懂他的意思,当即向众孩童开口:“今日便上到这里,老师我有点急事要办,我给你们布置一道作业,你们回去好好琢磨。”

“设鸡二十只……”

孩子们都离开后,陈楚与朱棣本想找江文聊聊,但却被再一次进来的护卫拦住。

“殿下,府外中都商会会长廖成,副会长关元,毕云涛求见。”

“这么急迫?”陈楚惊讶,都找到中都府来了。

朱棣挥了挥手,“先让他们进院。”

锦衣卫退下,过了一会儿只见三个商人模样的人跪爬进入。

“中都商会会长廖成,副会长关元,毕云涛。叩见王爷,都尉大人。”不跪的权利毕竟只是见到官,所以他们遇到王爷不仅需要跪,还需要爬。

陈楚按了按眉心:“起身吧。”

“草民谢都尉大人。”

“你们过来找我,可是经过了江府尹的授意?”

三个人点点头。

“那你们便说说吧,找我是为了什么?也是海外开拓的事儿?”

“都尉大人料事如神!”为首的中都会长廖成立刻拍了个马屁。

“行了行了。”陈楚对这种话早就听烂了。

关键是他还没说什么呢,他要是真吹了个不错的牛逼你再夸也行啊。

“想必都尉大人对海外开拓的公文已然了解,草民来是想问一下大人的意见。”

“这宣传海外开拓的事儿啊,要搞,不仅得搞,还要程度大!”陈楚说。

至于程度得要多大?

就像他搞事儿的那般力度就差不多了。

陈楚有些腹黑地想到,最近他可是干了几件好事,虽说不至于让那帮看他不顺眼的人怎么样,但确确实实是恶心了他们一番。

回归正题。

中都府由于种种原因,各方面基础都很薄弱,尤其是经济这块,虽然也照例成立了商会,但却是慢慢起步成长中。

就别跟苏杭比了,就是跟应天府也比不了。

“咱们实力差没关系,弱势明显,但是咱们优势同样有,中都是天子老家,是发迹地,真要是发展太落后,天子不会放着不管。”

朱棣在旁边默默听着,忍不住点了点头,“妹夫所言不错。”

“都尉大人的意思是必须参与?”廖成试探地看了陈楚一眼。

“没错,我的意思是参与,之前那纺织局的邹盛福还为了原料发愁,这正是一个机会!”

“但咱们毕竟不如苏杭,这朝廷的支持,那必然是越早得到的优势越大。”副会长毕云涛有些发愁。

“不用在意这些,中都经济薄弱,只要跟上喝一口汤就完全可以。”

“参与经营船厂,可以多向苏杭取取经,不要急功近利,”陈楚抿了口茶,“咱们要求不用太高,好高骛远不是好事,稳扎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只要不落后其他的州,这任务就做到了。”

“都尉大人所言极是。”

“另外,你们也别太小瞧中都,中都还有个优势就是纺织车,到时候土地充足,原料有了,那纺织车肯定是更需要的。”

三个中都商会权利最大的人点头就如小鸡啄米。

“行了,你们毕竟是干这份买卖的,比我更懂,得到帮助了就回去着手准备吧。”

商会的人离开,陈楚跟朱棣随后也回了都尉府去谈论事情。

“妹夫,你上次给我画的那海图……”

他们聊了许多,最后陈楚用手指点了点一个位置。

那便是琉球。

当今的琉球国自几年前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后,就派了不少人去学习大明的政策,文化。

如今的琉球土地面积蜿蜒千里,是近几年大明藩属国里发展不错的国家。

但本该有更好发展的琉球,因为分裂问题产生祸患,此刻的山北国已经陷入麻烦之中。

中山国和山南国联军驻扎地。

中山王临时回了国家,营地就独留山南国王。

第148章 寻求外援

此刻这国王正对下面的将士下着命令。

“本王要你们半月之内拿下这座都城,有什么好的方法?”

“大王,下臣认为应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都城固然地理位置不错,有些易守难攻,但只要与他打粮草战,我军必胜。”

毕竟在两国封锁和海寇的威胁下,山北国基本上不会出城,只能自食其力,但总有一天,这般情况的山北国会有粮食不够的时候,坚持不住。

而他们粮草充沛,到时候就能不费吹灰之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山北国。

此刻的山北国。

王宫内,山北国国王坐在正位,神情不好,自山南王与中山王联合起来后,他就一直是这幅模样。

正困扰山北国,首先是经常在周边骚扰百姓的猖獗海盗,但这个经常让他们烦恼的问题已经不是山北人民最关心的,而且他们本来也有能力和海寇们对抗一番。

首节上一节89/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