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55节

沈青云冲着两人微微一笑,视线落在沈老头身上,发现他今天穿的新衣裳。

沈青云想起昨晚沈老头对他说的话:“狗蛋,你们明天从皇宫里出来要游街,到时候爹穿新衣裳去看你。”

转眼间,从他进学堂开始,已经第八年了,头几年的求学路,每次都是沈老头陪着他,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有多忙。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沈老头怕他冷,会弄一件大衣盖着他的脑袋,背着他踩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来返学堂和家之间。

转眼间,他已经长大了,而沈老头老了,身形更加佝偻了。

沈老头也在看他,大声道:“儿啊,你给咱们老沈家争光了。”

沈青云心中一酸,在这个时代,农家子考科举是多么的困难,在他辛苦念书的时候,家里人何尝不辛苦。

这份荣耀不仅是他的,也是家人的。

沈青云抬脚要从马背上下来,牵着马的衙役一惊,“状元公,游街还没结束,万万不可下马。”

沈青云道:“我爹在那里。”

衙役机灵,讨好道:“状元公稍等片刻,我这就把老太爷请过来。”

人群中,其他人都远离了沈老头三人,衙役请人时正好省去了很多功夫,“老太爷,状元公请您过去呢。”

沈老头活了一辈子,看到衙役需要点头哈腰,尤其是卖栗子糕那段时间,要是碰到衙役过来检查,不仅需要给他们塞点好处,还得把栗子糕孝敬他们,不然得罪了他们,根本无法做生意。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衙役对自己这么礼待,脑子没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动起来,跟随者衙役来到了沈青云身边。

“爹,你上来,这马大,平稳,你试试看?”

衙役见状,急忙阻止道:“状元公,万万不可,中途是不能下马的,不吉祥。”

沈老头一听不吉祥,立马拒绝,“儿啊,我不骑我不骑,爹已经很高兴了,你穿这一身可真好看,要是你娘看到了,肯定也很欢喜。”

沈青云才不管那么多,对着衙役道:“差大哥,帮个忙,我想让我爹跟我一起骑马,可以吗?”

衙役哪里受过状元公这么客气的请求,不由分说,扶起沈老头上马,“老太爷,你坐好。”

第89章 俊俏状元郎

“你们快看,那老头是谁?”

“走最前面的肯定是状元郎,那老头这把年纪中状元不容易啊,怎么还把儿子给带上马了?”

“不对不对,大红花在少年身上,那少年应该才是状元郎。”

“那么年轻的状元郎,不可能的,肯定是他爹给他的大红花。”

看热闹的人,不明白真相,很多人都觉得是老头子中了状元,少年是他儿子。

就是这么大的儿子了,怎么还闹着要骑马?

当然,也有明白人,包厢里,一位姑娘正在看着跨马游街的状元郎。

徐娇倩已经二十岁了,还没有婚配,家中长辈心急如焚,可她想要找个自己心仪的,不想随随便便嫁人。

“小姐,状元郎可真俊,榜眼和探花年纪大,还没他好看,一比,这状元郎像是画里走出来的公子。”

“多话。”徐娇倩叱骂丫鬟。

丫鬟春桃吐了吐舌头,俏皮道:“奴婢又没说错。”

徐娇倩又看了一会儿,直到队伍消失在视线里,这才收回目光。

“该回去了。”

春桃急忙给小姐穿上披风,又给她戴上面纱,这才打开包厢的门。

马夫在外候着,见到主人来了,放好车凳。

马车一路向前行驶,到了街道尽头,拐弯进入更宽敞的街道,很快,车子在徐府门前停下。

徐娇倩刚回府,就有丫鬟找了过来,“小姐,老太爷要见您。”

徐娇倩本来要回自己院子的,听闻,只能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很快,她来到了主院,见到了老者。

“爷爷,您找孙女可有事?”徐娇倩俯身见礼,看向坐在院子里的老人。

整个徐府,全靠这个老人撑着,作为内阁首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老人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而是充满了心事。

徐智甫挥了挥手,让下人们都离开,再招招手,让孙女到跟前来。

“看新科进士去了?”

“嗯”徐娇倩脸上一热。

“可有相中的人?”

徐娇倩脸更热了,“爷爷,莫要取笑孙女。”

“你年纪不小了,该找个好人家嫁了,爷爷给你看过了,这次新科进士中有不少好儿郎,都还没有娶妻,你要是有中意的,可以说出来,在我面前,还有什么害羞的。”

徐娇倩自小在徐智甫身边长大,也备受宠爱,府里其他人都怕老太爷,唯独她敢朝老太爷撒娇。

徐娇倩脑子里出现跨马游街的场景,脑子里全是那红色官袍的男子,脸不自觉的红了。

徐智甫笑了笑,“看来有入眼的。”

“爷爷!”

“好好好,不打趣你了,告诉爷爷,是哪家儿郎?”

徐娇倩没有作声,想着要不要告诉爷爷,她年纪确实不小了,京中贵女不少人暗地里嘲笑她,说她是老姑娘,嫁不出去,没人要。

她沉默了半晌,最终缓缓开口:“孙女瞧着那新科状元长得一表人才。”

“他?”徐智甫脸上的笑意淡了淡,“六元及第,确实风光,只是可惜了。”

“爷爷,这话什么意思?”

朝堂上的事,徐智甫并不打算跟孙女说,朱续最近几年是越发的肆无忌惮,这次新科进士一二甲中都没有世家子弟,就连官宦子弟文采出色之人,也只能勉强留住二甲,大部分也列入了三甲中。

看得出来,皇帝对世家大族以及官宦子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朝堂里,局势紧张,这次郑煜身死,无疑是触了朱续的逆鳞,但同样地,这场较量中,周朱续输了,年轻帝王,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也不知道还会掀起多少风浪。

六元及第的少年状元出现,无疑给了年轻帝王希望,大周建国以来,每个六元及第都是帝王的左膀右臂,朱续怎么可能放过这个人才。

其他人,又岂能容忍这样的人出现在皇帝身边,这少年状元,只怕凶多吉少。

徐家,并不想趟浑水,他老了,只想全身而退,并不想让整个徐家陷入危险之中。

跨马游街结束,沈青云就回家了。

***

院子外,已经等满了人,就连房主都出现了。

“恭喜状元公。”

“贺喜状元公。”

道喜声连连不绝。

沈青云今天听了太多的祝福话,加上精神紧绷,此刻已经很累了。

可能是他的脸色不好看,这些人贺喜完之后都离开了,没人再敢来院子里。

房主离开之前,把租子全部退给沈老头了,还恭维了沈老头一番,把沈老头哄的嘴都合不拢。

沈老头找到沈青云,扬眉吐气道:“狗蛋,你如今已经是状元了,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了,你大哥的死,也是时候算一算了。”

沈大之死,在沈家没人提,从决定让幺儿子读书那一刻,就决定把伤痛埋心底,要是幺儿子无法入仕途,那也只能忍痛,如今,幺儿子功成名就,仇是时候报了。

“爹,你放心,大哥的死我一直没忘,其实我已经在暗中调查了,沈林在老家,替我做这些事。”

“沈林?”沈老头摇头,“这人喜欢偷懒,你是不知道,你在书院的时候,除了家里农忙时,很多时候他在铺子里都待不住,也不知道一天到晚在哪野,我还想着找个机会把他卖了,再买个勤快点的,不买也行,反正沈壮一个人能当三个用。”

正在厨房里烧热水的沈壮耳朵尖,听到了自己要被当三个人用,害怕地抖了一下,还不得累死他!

沈林那小子,脑子灵活,只可惜,要被卖了,唉,相识一场,等回去了,跟他透个风,主人家厚道,只要他不偷懒了,应该不会被卖。

沈壮正这么想着,就听见少爷道:“爹,沈林你不用管他,他也绝对不是什么偷懒之辈,他我自有打算。”

沈老头本来就对沈青云言听计从,哪里还有异议,“行,都听你的。”

沈壮悄悄松了口气,幸好幸好,这下他不用被一个人当三个人用了。

之后一段时间,沈青云每天都很忙碌,参加琼林宴,还要拜见各位大人,这是为以后在官场做准备。

最后,他的官职也下来了,任翰林院修撰。

沈青云按照规章请假,批了两个月假期,等回乡祭祀后再来京城任职。

忙完这些,都已经四月底了。

沈老头激动不已,行礼早就收拾好了,“总算是可以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咋样了?”

第90章 命如草芥

这次百川书院来京参加会试的一共五人,学兄张庆和刘宇落榜,他们知道会试结果之后并没有在盛京逗留,而是回了乡。

虽然无法成为进士,但也是举人,要是留在墉县,也是吃穿不愁,还能成为乡绅大豪,要还想再进一步,等三年,又可以参加会试。

宋闻之前是为了躲避后宅那些肮脏事去了墉县,这次中三甲,也是鲤跃龙门,不用再躲在小地方。

张夫子是同进士出身,目前还留在京城等待吏部那边的消息。

沈青云这次回去,身份已经和以前是天壤之别了,真正的有功名在身了。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翰林院是“储相”之地,另外朝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院是天子近臣,通常与皇帝、朝中重臣、皇亲国戚打交道,这就意味着,起点就比其他官职高。

此外,升迁速度也极快,通常有两条升迁之路。

一:内部直接升迁,从六品修撰,到正六品侍读或者侍讲,之后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再到正五品的学士,最后便是顺理成章的进入内阁。

二:找机会外放,留在京中六部或其他衙门任职,少部分会被外放到地方为官。虽然不在翰林,但顶着翰林院这个这个头衔,升迁速度远比普通官员快许多。

像墉县的孙县令,则是没政绩没门道,所以好几年还是在墉县那个小地方,等任期满,也只能平迁去其他地方当父母官。

沈青云对自己的仕途充满了未知,朝堂上的腥风血雨,总让他觉得不安。

这段时间,他拜访各位大人,参加各种宴会,还是感觉的出来,很多人,在躲他。

尤其是那些主考官们,按理说,也是他的老师,可以拜访,但他们都有不同借口,拒绝了见他。

这让沈青云升起一股不安,正愁绪满容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沈老头的声音。

“狗蛋,天气热,把外套脱了,这样舒服点。”

沈老头刚从甲板那边过来,额头上全是汗。

沈青云看着他,思绪安定下来,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还有大哥的死,他绝对不能倒下。

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要迎难而上。

沈青云一笑,“爹,不热,船上有风,凉快。”

首节上一节55/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