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第94节

朱元璋问道。

朱炫郑重道:“想!”

朱元璋从桌子上,拿出一块令牌,又道:“乖孙只能训练新军,去战场打仗,现在是不可能的,你拿这令牌,可以去五军都督府,挑选一千士兵,先充当新军,大本堂那边就不用再去了。”

“多谢皇爷爷!”

朱炫开心地接过令牌。

能不能上战场,不是朱炫现在可以考虑的问题。

只要把新军拿到手,训练出效果了,以后再争取上战场的机会。

“你这孩子……”

朱元璋看到他的欣喜,满足地笑了。

把新军交给朱炫,朱元璋能完全放心,没有任何顾虑,反正步枪都是朱炫做出来的,不给他还能给谁?

“皇爷爷最好了!”

朱炫开心过后,亲切地抱住朱元璋的手臂。

朱元璋见了,微微一笑。

朱炫把应该说的,全部对朱元璋说了一遍,提出的请求,也得到同意。

在大殿里,陪了皇爷爷许久,他才离开。

朱元璋安静下来之后,开始考虑朱炫说的那些内容,应不应该改革下去。

如果要改,可以怎么做,如何改等等。

朱炫点出了大明存在各种问题的同时,又会给朱元璋带来不少麻烦。

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不知道怎么改革变法,这不像税务和盐务,现在发现了科举的问题,不改又不行。

今天才过去一半,剩下的时间里面,朱炫没有回大本堂,还准备从大本堂退学了,他又任由外面的人,帮自己宣扬和发酵,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

出名是件好事。

他能把名气扬出去,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朱炫收拾了一下心情,首先回那个小院子。

“殿下!”

此时,侯显走过来,欢喜道:“恭喜殿下,现在整个朝堂的人,都知道殿下的事情,能让方先生行礼,又提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和吾心之良知,让不少读书人震惊。”

“外面传得很厉害了吧?”

“超级厉害了。”

“云奇是不是也帮着传?”

“殿下猜对了!”

侯显笑了笑道:“义父得到陛下的命令,为殿下扬名,奴婢也帮忙传扬了一些。”

朱炫:“……”

果然可以,一战成名。

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行了,你有空就回去工厂,这些八卦,交给云奇去传即可。”

朱炫叮嘱道:“尽快把蒸汽机改良好了。”

侯显保证道:“请小皇孙放心,奴婢一定能做好!”

次日。

朱炫起床之后,几个宫女过来,侍候他穿上衣服,又洗漱一遍。

从今天开始,朱炫会从大本堂退学。

既然准备离开了,他就想先回去大本堂走一趟,和方孝孺道个别,算是办理退学手续,接下来的时间里,就得训练新军和学习兵法。

不过再来到大本堂的时候,朱炫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目光,全部聚集在自己身上。

那些皇子皇孙的眼神,是复杂的,有些眼神里,还充满了羡慕。

第125章 学问,不是一成不变

朱炫对线方孝孺一事,传遍了京师某些特定圈子。

那些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又被朱允刊登在报纸上,今天早上发行,再传了一遍,只要是识字的,看过报纸的人,基本都知道朱炫做了什么。

在众多人的目光之中,朱炫发现有一人的目光,充满了怨恨。

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朱允,但是朱炫懒得理会他们,回到位置坐下,任由他们如何震惊。

“小弟!”

朱允首先问道:“昨天皇爷爷,没有打你屁股吧?”

朱炫摇头道:“我说服了皇爷爷,没有挨打,不过今天之后,我不会再来大本堂了。”

“小弟不来,也是对的!”

朱允想到,就连方孝孺都这样了。

朱炫再来大本堂上课,应该学不到什么,倒不如去做点其他事情。

朱松刚好回来,听到了朱炫的话,马上问道:“小允炫不来大本堂,要去哪里?”

他们叔侄三人,成了铁三角,突然少了朱炫,这会让朱松很不习惯。

“接下来,我要学兵法。”

朱炫解释道:“我还要帮皇爷爷,训练新军,我想当一个大将军。”

朱松和朱允:“……”

他们觉得,朱炫就是在瞎折腾,以朱元璋的态度,以及朱炫这几年做的事情,等待当皇帝就够了,没必要练兵当将军,不用折腾那么多,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还答应了让朱炫从军?

朱松和朱允都猜不到,朱元璋是什么心思。

不过朱允对于皇帝,其实没多大感觉,有时间还是得劝一劝舅姥爷,再收敛一些,不要乱来了,否则老朱分分钟会把蓝玉收拾了,让小弟上位之后,不会有阻碍。

“小弟是认真的?”

朱允又问。

“当然是认真的!”

朱炫肯定道:“我还想,为大明征服更广阔的河山,留在应天是做不到那么长远,我把这些都和皇爷爷说了。”

朱松和朱允对望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过朱元璋愿意答应,肯定有什么安排,他们不好揣摩太多。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方孝孺走进大本堂。

今天的方孝孺,神色有点憔悴,不知道是昨晚熬夜格物悟道,还是被其他同僚登门拜访,熬得太晚了。

看到他那黑眼圈,朱炫就知道,他昨晚睡不好。

方孝孺简单地安排了一下任务,就要到后堂休息,朱炫赶紧跟上去。

朱允的眼神,依旧的妒忌。

原本方孝孺也是皇爷爷安排给他的班底,现在那些先生,完全不理会自己了。

“我会把这一切,都抢回来。”

朱允双手握拳,但是眼神里,又透露出一丝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先生!”

朱炫来到方孝孺身边,给他倒了一杯茶,轻声道:“我是来和先生道别的,以后不会再来大本堂了。”

“此事我知道了,昨天已经有人来通知我。”

方孝孺有些舍不得朱炫离开大本堂,沉吟片刻问:“接下来,殿下有何打算?”

朱炫郑重道:“我准备从军,为大明征服天下!”

“从军?”

方孝孺心想陛下怎么舍得,让这么一个好苗子去从军,当然是留下来做学问。

就算以后做不成皇帝,也可以做圣人。

他始终觉得,朱炫的思想太跳跃,很容易走歪路,如果能继续留在自己身边,纠正所有歪路,以后的学问会更好。

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圣人来。

小皇孙,有圣人之姿!

想到自己有可能带出一个圣人,方孝孺顿时激动起来,挽留道:“你就不打算考虑考虑?”

以前他的心思,全部放在朱允身上。

现在朱允不行了,他开始关注一下其他皇子皇孙,只有朱炫最让他省心,学习东西的速度最快,领悟能力最好,连曾经的朱允也远不如。

如果朱炫肯留下来,就算不再当自己学生,以朋友相称,忘年交,方孝孺也有信心,把朱炫的歪路全部改掉,全心全意地帮朱炫成为圣人。

朱炫没有当圣人的意思,也知道自己不配,以及没有任何资格当圣人。

当然了,他也看得出来,方孝孺让自己考虑,意义何在。

“多谢先生,但我的志向,并不在此。”

朱炫拒绝了,看到方孝孺那么诚恳的眼神,心念一动,又道:“我最近还悟了一个道理,不知道对不对,便想告诉先生,我觉得孔孟程朱等思想,并非一成不变,那些伦理道德,也不一定需要盲目服从。”

方孝孺的状态,就是那种盲目服从,认为什么都是一成不变。

他会认为,圣人的一言一行,全部都是对的,不可能有错,必须全部继承。

盲目崇拜,不可取。

“先生是否考虑过,圣人为什么能成为圣人?”

“先生那么努力研究圣人,为何成不了圣人?”

“如果换一个方法做学问,把一成不变的,适当地改变,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方先生觉得自己能不能当圣人?”

朱炫最后又道。

这番话,如果放在昨天之前说出来。

方孝孺肯定勃然大怒,又说朱炫离经叛道,欺师灭祖,敢否认儒学和圣人。

有了昨天的铺垫,方孝孺一下子接受了。

再往深处想了想。

确实又是有道理。

为什么圣人可以是圣人,自己不能成为圣人?

首节上一节94/1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