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第45节

但是蒋听了,心思瞬间活跃起来,果然和他想的一样。

小皇孙有接过皇位的可能!

蒋只是听就算了,没有说什么。

有些话,也不是他能说的。

朱炫现在,不是写书,就是去上学。

小日子过得很惬意。

写完了书,再让侯显抄一遍,整理够一册了,再带去给朱松印刷。

现在还没有报纸,朱炫想要用《天龙八部》将书店的名气打出去,再成立一家出版社,专门为自己印书、印报纸。

到时候的小说,就能在报纸上连载。

一本小说的钱,还能分两次来赚,连载赚完,再赚全本的。

三天之后,朱炫写完了第三册书,带去大本堂给朱松。

“小允炫,好消息!”

朱松刚回来,就激动地说道:“我们那些书,包括加印的,在昨天全部卖光了,昨天关门的时候,一大群人在我们书店门外抢着要购买。”

这三天里面,朱松都是请假,在外面安排卖书。

第一批送的书,他们送了两天才送完,然而就在第三天,也就是昨天,送出去的书,终于发挥作用,书店的大门刚打开,一批国子监生就来抢购。

除了国子监的人,还有一批城内喜欢看故事书的人,直接堵住书店大门。

用了不到一个上午,书店内除了那些正经书,连一本故事书都找不到,全部被抢空。

朱松看到那么赚钱,马上去找张武加印,两册书分别印了两万本。

对于这种结果,朱炫不感到意外。

如果不火爆,还对不起金大师。

“二十叔,书店就交给你了。”

“不过要记住,该给的税,必须得给,我们不能漏了。”

“如果漏税,被查出来,上报给皇爷爷,会很麻烦。”

朱炫已经得到消息,老朱开始税务改革。

接下来就是大刀阔斧地改,在这个关头敢偷税漏税,后果相当严重。

朱松点头道:“我明白怎么做,写书方面,你们也得抓紧了。”

“这是第三册!”

朱炫把准备好的书稿拿出来。

朱松惊喜地接过,没想到小侄子的码字速度那么快,只需要三天,就写了一册出来,原稿必须自己先看了,再拿出去给张武印刷。

“二十叔,小弟。”

朱允凑过来说道:“你们一定不能让皇爷爷知道,并且还不能让朱允知道。”

他们会意。

让朱允知道,肯定会打小报告。

“放心,一定不会!”

朱松信心满满道:“等我们赚大钱了,就带允到秦淮河玩一玩。”

朱允哪里不知道,秦淮河里面有什么好玩的,连忙摆手道:“我还是算了,二十叔千万不要带小弟去,否则皇爷爷肯定不会放过你。”

“二十叔、二哥,你们在说什么?”

朱炫恰到好处,又表现出自己的单纯。

朱松轻咳一声道:“也没什么,小孩子不用知道太多。”

“好吧!”

朱炫乖巧道。

接下来,他们拿着朱炫的书稿,互相分来看。

就连上课,都没有心思。

“二皇孙,背书背得怎么样了?”

齐泰忽然问道。

朱允赶紧把书稿收起来:“差不多了。”

齐泰如何看不到,他们那些小动作,但是没有揭穿,道:“那么二皇孙背给我听听。”

朱允:“……”

顾着看小说,他刚才啥都没背。

朱松见状,赶紧把书稿收起来,要是让齐先生发现,捅到老朱那边,事情就得败露了,现在还不能让老朱知道。

第59章 大明的贪官杀不完

朱炫他们,努力经营书店。

朱元璋也在努力地改革税务,政令颁布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明引起了轰动,不仅地主反对,商贾也开始反对。

朝中的官员也想反对,但是他们没这个胆子。

首先乱起来的,是应天附近的商贾和地主,朱元璋的做法很简单,让锦衣卫去查他们干不干净,就算干净,也用点手段,变得不干净。

然后捉人、杀人,整个流程,一气呵成,锦衣卫对这些,熟练得不能再熟练。

应天的人只是表面上的反对,哪怕被捉了,他们也不敢直接造反,因为京营就在身边,谁敢造反,第一个就得被灭。

看到锦衣卫,捉了那么多人,应天附近的人,再也不敢闹,只能是老老实实按照改革的政令去做。

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反应就大很多。

锦衣卫上门捉人,还被他们反抗而打跑。

老朱一怒之下,派兵去镇压,强行地改革,这一次改革的过程,比杀胡惟庸、郭桓等人,还要凶残。

因为改革,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蛋糕。

反抗起来的人,比那些贪官多得多,地主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整个大明江山,都是老朱的。

所谓的地主势力,老朱根本不放在眼内,谁敢反抗,敢不服从,做法很简单,杀就是了,派兵大开杀戒,杀的人比前面三个大案加起来的都要多。

看到老朱这是较真的,磨刀霍霍,剩下那些地主,以及部分富商,他们还来不及反抗,只能服从安排,乖乖地配合改革。

该补的税,全部上缴。

该丈量的田地,重新丈量,实在不想承担那么大额税款,那些地主只能给隐户上户籍,把田地分出去。

地主本来还想,把增加的税,全部压榨在租田的隐户身上。

但是老朱早就有了这个考虑,各地的锦衣卫迅速行动,谁敢这样做,就杀谁,又一次杀得人头滚滚。

朱元璋血腥的手段,强硬的手腕,仿佛在告诉天下人,咱宝刀未老,刀锋尚且锋利。

这天下,还是咱说了算!

不过,看到各地送来的消息,还有各种奏章,朱元璋现在,还是杀气腾腾。

应天的官员,早已经不敢劝谏,否则很容易自身难保,经不起锦衣卫调查。

但是各地的官员,并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不断地上奏。

朱元璋让人去查,但在一查之下,又拔出一大批贪官,和那些地主有勾连的贪官。

“全部捉起来!”

老朱愤怒道。

他也不担心,捉的人多了,会没有人处理政务。

因为那些被捉的人,会带着锁链,在牢房里办公,直到有新的官员代替,才会砍了。

蒋带领的锦衣卫,最近忙得都停不下来。

他们的刀锋,快要被血水染红。

“皇爷爷。”

朱炫刚走进谨身殿,就能感受到,大殿内气氛压抑,有一种杀气腾腾的感觉。

就算有好几天没来见老朱了,他也清楚,老朱正在大开杀戒,因为改革盐务而杀人,所以谨身殿的气氛都变了。

不过看到朱炫进来,朱元璋绷紧的脸,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乖孙,来了!”

朱元璋这几天里面,还是第一次笑。

“皇爷爷刚才的样子,很可怕。”

朱炫跑过去,坐在老朱身边,做出一个,我害怕的模样。

“乖孙不怕!”

朱元璋语气尽可能放轻柔道:“咱这样做,只是想为后来的子孙,打好治理大明的基础,如果是乖孙在咱这个位置上,遇到那些贪官,会如何处理?”

“和皇爷爷一样,全部杀了。”

朱炫投其所好,知道老朱的做法,就是直接挥舞屠刀。

“说得好!”

朱元璋欣赏道。

当年他杀胡惟庸等人的时候,朱标还劝说不要杀那么多人,要仁慈。

乖孙比标儿,更合咱的胃口!

朱元璋心里如此想,随后叹了口气道:“咱有一个问题,想和乖孙讨论一下。”

“皇爷爷请说,但是孙儿年幼,什么都不懂,可能讨论不了什么。”

朱炫说道。

朱元璋也不强求,朱炫一定要听得懂,只是想找个倾诉的对象,道:“那乖孙听咱说就行了,你觉得,为什么天下贪官,一直杀不完?”

原来是这个问题!

不仅大明的贪官杀不完,历朝历代,任何时期的贪官,都是杀不完。

但是大明的贪官那么多,除了人性的贪婪,还有其他原因。

老朱农民出身,比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都要懂得底层百姓的疾苦,所以他最痛恨贪官,甚至对官员都没有多少好感。

首节上一节45/1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