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233节

逆反心理就是如此,若没有曹斌提醒,他还不一定会答应。

只是亲卫刚刚低头,没移皆山突然双臂用力,竟将绳索竟直接崩断。

于此同时,他一脚踢在张山甫担架上。

两个亲卫唯恐张山甫摔死,顾不得没移皆山,连忙去救。

没移皆山却趁机伸出大手,一把掐住张山甫的脖子,直接拖到自己身边,跳出包围道:

“都闪开,否则我捏碎他的喉咙。”

没移皆山本身就有不错的武艺,倒不是陈登传承卡提供。

张山甫差点没被亲卫气死,我他么是让你松松,没让你解绑......

那亲卫也很冤枉,他根本就没有碰到绳索,只以为没移皆山身具神力。

张山甫本就有伤在身,突然被拽起来,疼得差点晕过去,欲仙欲死。

众人见状,顿时急道:

“大胆,竟敢行刺元帅,快放手。”

说着,就要拔刀上前。

杨家女将也是惊怒交加,厉声道:

“我们不会受你威胁的,你若杀了张元帅,你们自己也逃不掉!”

没移皆山双手掰住张山甫的脑袋,稍稍一用力,疼得张山甫差点哭出来。

曹斌连忙好心对众人道:

“张元帅的性命要紧,大家不要冲动!”

“那个谁 ,你可以提要求了,只要你不伤害张元帅,所有条件,我们全部答应!”

张山甫闻言,感动地眼泪汪汪,道:

“俊才真是个厚道人啊!”

众人看着一脸真诚的曹斌,尽皆感叹。

没移皆山也没有客气,让众人将他的族人放出,又要了几十匹快马,直接带着张山甫向兴庆府逃去。

见他们安然离开,曹斌也松了口气。

在融合“陈登传承卡”时,他就给没移皆山做了个长远规划。

若是此行顺利,没移家就能与他里应外合,先灭西夏,然后顺势投辽,继续祸害天下......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张大元帅刚刚抵达,就被掳走了,也是够倒霉的,连忙问道:

“曹伯爷,现在怎么办?”

曹斌痛心疾首道:

“张元帅吉人自有天相......所有人都写一份奏章,向朝廷禀报张元帅慷慨就义的英姿!”

“至于咱们,就继续进军吧,总不能因此耽误国家大事,想必张元帅知道,也会欣然吧!”

张山甫的亲卫头领沉默了一下,道:

“伯爷不用自责,您也尽力了,我们以后就听您指挥了!”

曹斌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放心,你若立功,本爵会亲自向官家禀报。”

亲卫头领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主帅被掳,亲卫头领按罪当斩。

有了曹斌的保证,他只想尽快立功,先保住性命再说,若是能飞黄腾达就更好了......

没移皆山带着张山甫,一溜烟跑到兴庆府,随后直接被押进了宫里。

西夏大臣见他出现,纷纷怒斥:

“没移皆山,你与宁令哥合谋刺杀先王,还敢回来?”

没移皆山一点都不心虚,理直气壮地反驳道:

“放屁,我若与宁令哥合谋,早就把他推上王位了,何必要投宋人?”

众人瞬间无语,你特么也说得出口,好像投靠宋人就无罪似的。

没藏讹庞阴沉道:

“宋军马上就要兵临兴庆府,你此时回来做什么?莫非是想与宋人里应外合,赚我国都?”

没移皆山笑道:

“国舅,我可不是空手回来的,宋军大元帅张山甫就在我的手中。”

众人闻言,顿时精神一震,没藏讹庞连忙问道:

“你说真的?”

没移皆山道:“人就在殿外,国舅若是不信,可带上来亲自查看。”

待张山甫被带上大殿,众臣一片哗然,欣喜道:

“太好了,有了张山甫在手,宋军必会有所忌惮。”

巍名玮哥见众人兴高采烈,摇了摇头道:

“诸位不要高兴太早,虽然我们抓住了张山甫,但他的作用其实不大。”

“如今箭在弦上,宋军不可能因为他而停滞不前!”

没藏讹庞却笑了起来道:

“张山甫是宋国皇帝的妻弟,刘太后的侄婿,极受宠信。”

“宋国朝廷或许不会顾忌他的生死,但曹斌和杨家敢无视他的性命吗,他们就不怕宋国皇帝记恨?”

“更何况,没有了张山甫,宋军群龙无首,战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见他们讨论了小半个时辰,又问了自己许多问题,没移皆山感觉火候已到,直接跪倒在地,向上叩首道:

“太后,微臣一时行差踏错,误信了宋人,如今迷途知返,正要以此功抵我先前罪行。”

没藏太后有些为难地看着他,一时不好抉择。

嵬名玮哥沉吟了一下道:

“没移族长虽然有功,但先前罪名也不小,你先在驿馆住下,待我等商议之后,再做安置!”

将没移皆山打发走,没藏太后问道:

“没移皆山可信吗?”

巍名玮哥沉吟了一下道:

“他能把张山甫抓来,应该不会有假!”

“不过现在正是我大夏的生死关头,万万不可大意。”

“先给他个闲职,派人暗中监视......”

东京汴梁一如既往的繁华,沿街尽是买卖摊贩。

路人客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正在这时,一名骑士突然飞快地闯入城中城中,丝毫没有顾忌京城禁止纵马的律条。

他一边奋力催马,一边高声大喝道:

“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我军攻破灵州,斩首三万,破敌十万,灭夏就在今朝!”

这是童贯特意吩咐,让报捷驿卒,一路高喊进京。

现在从西北到京城,沿途州府百姓都已经知道了西北大捷的消息。

百姓们乍一听到这话,差点没有反应过来,但紧接着就哗然起来。

大宋有多久没有听到这么令人振奋的消息了?

虽然汴京百姓心气很高,希望四夷臣服。

但从太宗时,大宋最大的胜利也不过是抵挡住了别国入侵,镇压了叛乱。

西夏是与辽国并列为大宋死敌的国家,对大宋从来是胜多败少。

这种灭国之战,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最为令人振奋的消息。

一时间,文人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赵福金此时也身着男装,正与好友逛街,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十分高兴,忍不住对好友感叹道:

“曹斌太厉害了,竟又打了胜仗!怕是又要升官了。”

她那好友无语道:

“福金,我早就跟你说过,书画只是一种技能。”

“他画作的好,不一定打仗厉害,你怎么肯定是他打的胜仗?”

说着,她在路边食摊上拿了几片云糕,道:

“我倒觉得,这一仗是杨家的女将军们打的。”

赵福金不想与她争论,叹了口气道:

“如果曹斌升官,怕是我爹又要生气了。”

那好友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说你家的银子都被曹斌坑去了?”

说着,正要取出铜板付钱,那摊贩却说道:

“两位公子不用了,今日我这云糕免费赠送,庆贺我大宋获胜......”

没等他说完,一个年轻书生正好听见,不由冷“哼”一声打断道:

“无知愚民,你可知战事一开,要耗费朝廷多少钱粮?”

“以暴制暴,只会激化两族矛盾,将来西北边境不会安稳了!”

赵福金三人闻言,顿时愣住了,这家伙是什么意思,对待敌人难道还要感化不成?

摊贩涨红了脸道:

“这位公子请你离开,我这云糕不卖你这种人。”

那书生并不在意,笑着摇摇头道:

“无知,可笑,赵某与你等说话,也是浪费口舌!”

首节上一节233/3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