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382节

“不瞒各位,既然通知各位前来,崔某当然做了一些安排!”

说着,转头看向许章。

许章很有眼力,把在宴会上的赌约说了出来。

说完后,崔抒护挥手让他先行下去,然后才说道:“两位,此次某让许章引诱忠义侯杨帆对赌,只要把那小子打压下去,科举改革当不攻自破。”

卢笙箫问道:“就是说,阻挠科举改革的关键是杨帆?”

郑成敕说道:“我认为崔兄说得有道理,据说,科举改革方案并非陛下与诸位大臣商讨而来,最初是杨帆所提。”

“依我对陛下的了解,虽然这几年陛下对世家有所防范和打压,但应该想不出如此阴狠毒辣的招数。”卢笙箫点头赞同。

崔抒护随声接着道:“不错,这些科举改革的举措,简直就是掘我们世家的根。”

“杨帆年纪轻轻就提出如此多对付我们的举措,对我们的威胁才是最大的。”

郑成敕若有所思地问道:“两位的意思是,咱们要……”

说着,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沉默了一会儿,崔抒护摇了摇头,他知道郑成敕是什么意思。

现在与杨帆没有明着翻脸,只能耍一些小手段。

李二陛下的面子他们还是要顾及的,若是彻底撕破了面皮,谁也不好过,

作为崔家的代表人物,崔抒护当然不会如此短见。

虽然前些日子他们几大世家损失很大,但是也让他们更加重视起杨帆来。

科举改革作为针对世家的阳谋。

思来想去,只有从杨帆身上入手才能拿回主动权。

他们不怕看得见的敌人,也不惧怕挑战。

他们害怕那种看不见的敌人,这种敌人默不作声,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

等到关键时刻突然扑出来咬你一口,那才是最致命的。

哪一个世家不是历风雨才走到现在?

如今有了明确的对手,只有主动出击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上,才能占尽先机。

可又不能明目张胆的硬干,得讲究方式方法,这也是他们坐在一起商讨的原因。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这时,郑成敕开口说道:“崔兄有什么计划直接说出来便是,我们定当全力配合。”

卢笙箫随声咐合。

“两位暂且放心,我自有安排。”见卢笙箫、郑成敕同意帮衬,崔抒护内心更加笃定。

卢笙箫两人离去以后,崔抒护脸色阴沉。

一想到前些日子自己家族损失最大,便如同心口被针扎一样疼!

一股怨气不可遏止的由心底升起!

杨帆,都是那家伙干的好事。

那股深深的怨念,令崔抒护双眼赤红,一个疯狂的计划在心底升起!

“崔大!”只见崔抒护大喝了一声,门外立即走进一个年轻人,拱手道:“家主……”

年轻人二十许年纪,面白无须,一袭蓝衫颇有几分清秀文雅之气,只是面无血色,一副病态。

崔大原名王大锤,由于家道中落,卖到崔家为仆奴,从小在崔家长大,很是忠心。

由于头脑灵活,又有些才华,崔大被赐崔姓。

崔抒护摆手说道:“你附耳过来!”

待崔大走到近前俯下身来,崔抒护低低耳语起来。

听完,崔大楞了半晌,低声劝道:“请家主三思!此事牵扯甚大,一旦走漏风声,那可就是滔天大祸!”

“倒不是我害怕,可小的不想连累到家主……”

崔抒护大喝一声:“闭嘴,只要办得干净,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

“更何况,只要办好这件事,我保证可以给你一大笔钱,让你逍遥的过下半辈子,岂不比在府中为奴好上许多?”

“如今你尚未成家,等到将来娶妻生子,亦能给后代一个好的出身,若是永远都是贱籍,你就甘心?”

崔大沉默了!

最后一句话,恰恰刺中了崔大的要害。

虽然被赐于崔姓,终究是奴籍。

他这人自小聪慧,四样样皆通,眼界当然高了一些。

别人曾不止一次说过,他若是生在寻常人家,博取一个功名应该没问题,可惜他是个贱籍。

自古以来,人从一出生就划分出等级。

奴籍,永远都是奴籍,就算你有通天的才华,那也还是贱籍!

贱籍,无田无地,只能依附主家而活,不能做官,不能出仕,生生世世,即使是后代也永为贱籍。

崔大已年过二尚且孤身一人,这在早婚早肓的古代属于大龄青年。

他为何不结婚?

还不就是他看不上那些奴婢出身的女人!

可惜好人家的女儿却又看不上他的身份。

崔大不愿将就寻找另一半,是以一直单着!

前些日子家主崔抒护突然为他争取了一个科考的名额,崔大还高兴了很久。

如今看来家主却是另有所图,但他又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或许,自己真的应该搏一博?

虽然担着天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丢掉性命,可利益却实在太过丰厚!

哪怕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拼一个好的出身?

一咬牙,崔大沉声道:“谨家主之命,即使被发现,我也会一力承担。”

顿了一顿,崔大继续说道:“奴婢自幼被家主收留,还给我读书的机会,深情厚谊无以为报!”

“出了这个门,奴婢便就不打算回来了,以免给家主带来麻烦。”

“往后不能在家主身边侍候,还望家主多多保重,家主的养育、培养之恩,崔大来生再报!”

崔抒护欣慰的点头,感慨道:“吾亦舍不得你,可此事关系重大,交给别人,某又怎能放心?”

“事成之后,我会遣人给你一笔巨资,另外给你安排一个身份,助你谋取一个官身!”

“奴婢粉身碎骨也会办好此事,必不负家主所望!”

崔大跪地磕头,转身离去。

看着崔大的背影,崔抒护狠狠的攥紧了拳头。

若不是为了对付杨帆,为了加一个保障,崔抒护真不想让崔大去办这事!

可这事只有崔大最适合去实施,以他的才华才能顺利混进考场。

这也是崔抒护前些日子为崔大弄一个科举考试名额的原因。

对于几大世家的算计,杨帆一无所知。

反而一门心思投入各项科举考试准备工作当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新改革的科举考试终于到来。

科举考试共分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唐时期,科举制度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今年科举考试,各州县择其优者于端午之前赶赴京师长安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

可以说,这次是科举制度改革之后的第一次考试,形式大大的简略,又与以前大有不同。

这还是由于杨帆起草的科举制度实在是太过严密繁琐,仓促之间需要筹备的事情太多,所以第一次考试不得不简而化之。

当然,这也是对世家门阀的一次妥协,给这些世家门阀一个缓冲的时间。

科举改革的推出既是用来压制世家门阀的手段,但李二陛下也不可能搞一刀切,强制推行。

若能够给双方一个缓冲的时间,将彼此之间的抵触减低到最小,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各个州府举行的考试相当于以后的乡试,考生借由当地官员贤达举荐。

不需说,必然大部分都是官宦之后世家子弟,寒门出身的学子只是很少一部分。

这部分考试直接由当地州府衙门主持,而且已经考过。

杨帆为了掌握这一次改制后的科举考试的第一手资料,将下派官员到这考场监督考试。

礼部衙门里,由于有李义府这种拼命三郎,杨帆反而成为最清闲的那一个。

再一个,由于杨帆与许章的对赌,他也要参加科举考试,所有的闲杂事都交给了李义府……

没办法,虽然知道是世家在捣乱,但杨帆又不能躲避,只能迎难而上。

没想到经历了前世的魔鬼考试,这一次又要参加考试,杨帆很无奈,真是郁闷得要死。

天尚未大亮,天边弯月未落。

国子监门前的长街已然挤满了赴考的考生。

作为考点,国子监门前闹哄哄乱作一团,很是热闹。

此次考试历时三天,吃住都要在国子监里面,因此很多人带来了生活用品。

考生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他们自幼锦衣玉食,有奴仆相随,门前挤得满满当当,人头涌动。

可以说这些人是这个时代最有文化的一群人,一个个锦袍玉带气宇轩昂。

其间或有一两个衣衫简陋的寒门学子,却都是各地才名显赫之辈,形容气度亦是不凡。

国子监的大门紧闭,眼看时辰已是不早,大门外的考生越聚越多。

众人都担心若是大门开得晚了,会不会耽搁考试的时间,便窃窃议论起来。

“搞什么鬼,怎么还不开门?”

“就是,以前早就进去了!”

“这么多考生全都进去估计也得一两个时辰,听闻还要搜身检查,得耽搁到什么时候?”

“还要搜身?”有事先备好了小抄的一些考生紧张兮兮的问道。

“那是当然!”

“听说此次考试很严格,连吃食都能自己准备,连纸、笔、墨、砚都由朝廷统一配备,定要杜绝一切作弊行为……”

首节上一节382/7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