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第178节

  接着,李恪摆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反正,儿臣在南方囤积了100万斤大米,长安、洛阳、扬州商会,儿臣这边也有熟人,他们大概也能凑100万斤粮食。”

  “这也就随手而为,儿臣还有大杀器……”

  李世民都被李恪的话惊呆了,卧槽,卧槽,卧槽……心中只剩下卧槽了。

  屯了两百万斤粮食,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你这是摆明了向要坑死那些人啊!

  接着他连忙问道:“恪儿,还有什么打杀器?”

  “父皇,吃饭,你问这干什么?”

  “咋滴,父皇还不能问你了?”

  李恪挠挠头,笑道:“儿臣还有海货,在沿海地带,都设了工坊,弄了大量的干海鲜,可通过邮政运输到内地来。”

  “草原上也有大量的肉干,儿臣让人收购了一些,这次军粮中的一部分肉食,就是这些肉干。”

  “吴地的顾氏,父皇应该知道,就在儿臣结婚的前一天,他们家的家主亲自寻到儿臣,要和儿臣合作。”

  “儿臣就与他合作了,他们愿意率领吴地其余家族,借助儿臣的船队出海,南下去交州购粮百万斤,他们出钱,儿臣出船出人,赚到的钱对半分。”

  李世民:“……”

  李世民终于明白了,吴地顾氏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为何要在儿子婚礼上献上黄金万两,原来是儿子的合伙人。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一哆嗦,假如……假如这小子造反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平乱?

  左思右想,这小子拥有火器,身边全是高手,李靖这个大将军还是人家岳父,太上皇还支持他,他还是前朝公主的儿子,儒释道三家,除了儒家,其余两家就像这小子的势力一般。

  “父皇,你别想那些没用的,儿臣是不会造反的,这点你放心,儿臣对你那个位置没想法,整日忙的跟狗一样!”

  “你骂谁是狗?”

  “那你又是什么?”

  李恪:“现在,父皇有没有把握干一把大的,这可是绝佳的机会,天时地利人和都全了。”

  “儿臣能为您稳住陇西以西的地方,父皇您就放心,吐蕃成不了大事。”

  “反而已经投降的突厥人,您却是要小心为上,他们就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李世民皱眉,问道:“为何如此说,他们如今很乖巧……都是朕的护卫……”

  李恪上辈子读历史的时候清楚的记得,也就是以后几年吧,颉利可汗的弟弟,带着投降的突厥人发动了一场刺杀李世民的宫变。

  此事其实早在贞观三年,就埋下了祸根,以至于这个祸根到了唐玄宗时,胡人安禄山直接导致大唐差点灭亡。

  贞观三年后,颉利可汗携带十万东突厥人投降大唐,对于突厥人的安置问题,当时朝中讨论的最凶了。

  以房玄龄杜如晦为代表的“通化派”,而这个也是绝大多数人支持的,就连长孙无忌都支持这个做法。

  他们要将突厥任拆分成小部落,安置在各州县,改变他们的风俗习惯,放弃放牧,改为务农,从而化胡为汉。

  以中书令温彦博为首的“边境安置派。”沿用突厥人管理模式,让突厥人管理突厥人,可让突厥人成为大唐北方的屏障,不过要将他们的贵族带到长安做人质。

  第三派是以魏徵、颜师古为代表的“胡汉隔离派”。

  他们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突厥人不可靠,想要同化,难度很大,无论是安置在边界,还是分散在内地,都将会给大唐带来无尽的灾难。

  一旦大唐势弱,他们必然反叛,绝对不会顾及道德与恩情道义。

  同时魏徵也提出了安置方式,将他们放回故地,订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各部首领必须由大唐任命,划定他们部落边界,严禁相互吞并,并且大唐在突厥故地设立都护府,对他们进行严密的监视。

  可三方人争论了半月之久,最终大体上接纳了第二种办法,将突厥人安置在北方,将他们贵族带到长安,安排了各种官职,很多人都是皇宫的侍卫,表现了李世民的大度和天可汗的仁慈。

  可这件事,李恪早就想提出来说说,但一直没有机会,而李世民也不会再去改变什么!

  李恪只能给李世民灌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这种话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世民就晕了,我他妈就是异族啊!

第211章 本王是小天师,你去佛家祈福?

  “咳咳咳……”

  李世明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李恪这才突然想起来,好像咱家祖上也是异族啊!

  不过,现在李家是汉族就行,他是穿越而来的,后世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他现在绝对是赞成李世民让民族融合的,不然后世哪有五十六朵花,哪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父皇,我吃饱了,真难吃……”

  李恪站了起来,就要走。

  “坐下!朕还没说完呢,你瞧瞧你,难吃还干光了?”

  李世民刚才光顾着听李恪吹牛皮了,倒是忘记了吃饭,等反应过来,四个碟子的菜全被李恪干光了。

  李世民扒拉了两口白米饭,很恼火地将碗推在一边,说道:“只要你能调来那么多粮食,朕愿意试试……”

  李世民是真的心动了,他同样是一个富贵险中求的人,不然当年也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了。

  要是这个计划能够施行成功,赚钱是小事,主要是能坑一把山东世家豪门,还有那些投机倒把的奸商。

  将他们手中的钱,一下子都能套出来,还能平白无故多出好多粮食,足够他发动下一次战争了,平定西域,拿回大汉故土,他的功绩足以媲美秦皇汉武了。

  “父皇,你可要考虑清楚了,万一失败了,儿臣可不想背黑锅。”

  李世民笑道:“只要你在陇西闹出大动静,吸引中原诸大世家的眼球,平稳推进战况,父皇这边就有把握成功。”

  “但前提你,你必须将三百万斤粮食,给朕及时运送到洛阳,到时候,朕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李世民说着,兴奋地都捏起了拳头。

  “粮食你就放心好了,儿臣的粮食已经交给蜀地刺史秦克儒,他们走的是水路,船队在半个月前就出发了,此刻估计该抵达吴地,顺着大运河会北上抵达洛阳。”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儿子的封地就是蜀地,那个刺史经常给他递奏折,他虽然只见过两面,但对此人很熟悉了。

  “你和秦刺史很熟悉吗?”

  李恪翻了个白眼,说道:“儿臣都没去过蜀地,还是今年他来述职,前来拜见过儿臣一次,儿臣就吩咐他,配合儿臣的人,在蜀地收购一百万斤大米。”

  李世民瞅着儿子,他想打开这个儿子的脑瓜子看看,十几岁的人,为何想的这么远,难道他早就想用这个办法坑人了?

  李恪就知道,李世民抬举他了。

  他当初存粮是为了以防万一,杀了太子和李靖一家子后,拉着粮食出海用的,其实粮食早就存在吴地了。

  “好,朕给你十天时间准备,十天后,启程前往陇西,朕准你督促西北战局。”

  “你你最好不要指手画脚,你岳父才是打仗的行家,你的任务是监督。”

  “还有,你也不要到前线去,朕可不想失去儿子。”

  李恪躬身领命,要不是他新婚没几天,早就去完成这个系统下发的任务了,这个任务的奖励可是极其诱惑人的。

  一旦得到这个奖励,这个天下,再无敌手。

  “父皇,儿臣还有最后一个请求,父皇务必要答应儿臣……”

  “你说!”

  “儿臣这次不但想要你那一百特殊部队,还要以颉利可汗弟弟两百名突厥勇士。”

  李世民皱眉:“你要突厥人干什么?”

  李恪吸了一口气,笑道:“儿臣听闻突厥人阿史那结社率勇猛无敌,为人仗义,是突厥不可多得的汉子,儿臣想要他。”

  李世民皱眉看着儿子,阿史那结社率是突利可汗的弟弟,但此人和突利不一样,是个十足的小人。

  在突利统治草原期间,这小子就成了人质,但经常来他身边状告,说突利想造反,让李世民很反感此人。

  在草原上,颉利可汗是突厥人大可汗,突利可汗是小可汗,是兄弟关系。

  当初突利和李世民关系好,在被大唐活捉了颉利可汗后,也是此人摔十万突厥人投降了大唐,突利就被李世民封为突厥人的可汗,可此人命不好,在来长安觐见李世民的的路上,得病死了。

  后来,李世民还风风光光的安葬了突利可汗,选择了突利的儿子做突厥可汗。

  但突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结社率一直耿耿于怀,经常给他上折子,说他侄子有造反的心思,还经常说,他想去草原看看家人。

  但都被李世民无情地驳回了。

  “此人就是个毫无道义的小人,你要他作甚?”

  “嘿嘿嘿……小人也有小人的作用吗,反正您将他给儿臣就对了。”

  李世民嘴角一抽,这混账莫不是要人家当炮灰去?

  “好,此事朕去说,估计他也想去,他去了,朕倒是安生了,想必他侄子也想让他去……”

  “朕也算是成人之美了!”

  “那儿臣走了。”

  “去吧,尽量让朕抱上大孙子。”李世民看着走出太极殿的李恪,脸上充满了温和的笑容。

  但等儿子走后,他马上对着暗处道:“马上调查,蜀王所说是否属实。”

  他也怕这厮乱说,万一没有那么多粮食,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那朕就气死了。

  “对了,再调查一下突厥人最近的动向,是不是恪儿掌握了什么情报,突厥人真的想要反朕?”

  李恕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跪在地上道:“属下调查过突厥人,最近没有什么动向,就是阿史那结社率经常惹事生非,属下已经警告了他……”

  “至于蜀王所说的粮食,这点属下还未调查,属下马上亲自去调查……”

  李世民点点头,以目前的蜀王,想让暗卫调查到他做了啥事,暗卫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这个儿子,真是让人又爱又痛!

  ……

  美好的一天,又从洞房开始了。

  “婉儿,父皇给本王下了最后通牒,只能陪你十天的时间了,十天后,本王要前往陇西了。”

  李舒婉依偎在李恪身边,有些不舍地道:“王爷,妾身……妾身会看好王府的生意。”

  李恪道:“生意方面有司怀瑾和王奕在,你就放心,过一段时间,他们会运送一批黄金来府上,你收下放到宝库就好。”

  “对了,你哥哥要去做香水坊的主管,他如今去跟着司怀瑾学习去了,到时候你去和刘亦璇说一下,还有,长安城的香水生意最好交给刘亦璇姑娘,除了长安城外,让你哥哥尽情发挥他的能力……”

  “我哥哥他能行吗?”

  “哈哈哈,你这么不看好他,他毕竟是你爹亲手教导出来的,别看他每天束手束脚的,其实他还是很有能力的。”

  “王爷,妾身明日想去无漏寺(大慈恩寺的前身)为您祈福。”

  李恪:“……”

  “本王是道家小天师,你去佛家寺庙为我祈福?”

  李舒婉笑道:“多一个神灵保佑,不就多一份保障吗?”

  李恪:“那万一他们要是为保佑我打起来了,岂不是没人保佑本王了吗?”

  李舒婉:“啊?神仙也打架吗?”

首节上一节178/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