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17节

“如果你一年不吃任何东西,会不会饿死?饿死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燕恋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她真的对人世间的一切真理和规律很感兴趣。

说罢,她便对那位女宠下令:“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开始,你不可以食用任何东西,我想知道一个人活活饿死是什么样的感觉,真的很好奇呀!”

“君上,臣妾无罪!”那位女宠跪在地上哀嚎。

然而,其她女宠已经将她控制,准备将这个倒霉蛋活活饿死。

等到那位女宠被拖出去软禁绝食后,燕恋才拿起侯景让中原士人代笔写的请罪信。

倒也不是侯景不识字,只是他也仅仅只是识字而已,并没有太多文化,所以只能让儒生代笔。

上来就是各种“顿首”“血泣”“忏悔”,说什么自己是被小人蒙蔽,其实他对燕国依旧忠心耿耿。

侯景知道燕恋喜欢漂亮衣裳,所以特地在中原抓了几十个裁缝,把这些裁缝送给了燕恋。

“呵呵!”

燕恋冷笑一声,不过也不在意,一切还在掌控之中。

“孔夫子不就刚好埋葬在曲阜城吗?他侯景现在就在曲阜城,为什么不把孔先生的尸骨挖出来,带到燕都来?孤要为圣人建造一个更加壮丽堂皇的陵墓,以此彰显孤的儒士风骨!”

“让侯景立刻动手,把鲁国历代君主的陵墓全部挖开,尸骨和陪葬品带到燕都来,孔子的陵墓也挖,陪葬品无所谓,主要是想要尸骨,孤要给圣人感受到我们燕国的尊师重道。”

燕恋丝毫不在乎中原世家士族们会怎么看待自己,因为她想这么做,所以就要这么做,至于其他人的想法,难道很重要吗?

孤是君,尔等是臣,孤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尔等作为臣子,当恪守臣节!

孤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让圣人感受温暖!

第535章 百年山东(九)

一个月后

燕公三百三十六年夏(546年)

鲁县(曲阜)

侯景正亲自带着上千士兵监督上万民夫的挖坟工作,首先挖开的便是孔子的墓。

孔子一生清贫,没什么陪葬品,所以盗墓贼也懒得光顾,并且有孔家后人世代守护,因此为了政权的稳定性,历代王朝也没兴趣挖孔子的坟墓。

不过这些对燕国来说都不算什么事,毕竟燕国暂时没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所以用不着稳定中原读书人的民心。

莫说是孔子的墓,就算是秦皇汉武的墓,只要遇到了,那也必须挖。

若是不满,大可来战,尔等蝼蚁,孤何惧之?

燕恋本来还想效仿中原,恢复先祖王泰浩时期的人殉制度,不过议会那边没有通过,因为太浪费劳动力了,有人口殉葬,不如拿去开荒。

中原在周公礼制后,虽然消灭了人祭风俗,但是人殉制度依旧保留着,即便到了汉晋时代,人殉依旧风靡,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世家大族,都喜欢把自己的宠妃、侍女、奴仆带进陵墓里。

(唐朝时,只有皇帝可以人殉,人殉不再是风俗,而仅仅只是皇帝特权,到了宋朝时,人殉才暂时消失,直到朱元璋又恢复了人殉。)

很多燕国儒生都认为中原是先进的,燕国应该向中原学习,主动中原化,所以应当恢复人殉风俗,这样才能与中原接轨。

不搞人祭,你也配叫殷商正统?

不搞人殉,你也配叫华夏正统?

很可惜,在燕国儒生眼里,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燕国贵族们都非常“短视”,宁愿让劳动力去海外开荒,也不肯学习中原先进的人殉文化,不愿意主动向正统靠拢。

燕国儒生们将实行人殉的王泰浩称之为千古一帝,把废除人殉的王泰然进行贬低,认为其不过是表面尊儒,表面说着仁义爱民,却不肯把老百姓拿去人殉,这算哪门子仁义爱民?

他们认为,老百姓在人世间苦了一辈子,巴不得被人殉,这样就能去阴间享福,结果你王泰然为了有更多劳动力种田,居然取消人殉这么先进的中原文化制度,这哪里算的上是仁义爱民呢?

燕国贵族们还是太仁慈了,如果他们像中原世家一样把老百姓人殉,就不会有人说他们残忍了。

身处在这个时代,哪怕燕国统治阶层坏事干尽,却也依旧算得上是大慈大悲,因为更坏的统治者还在中原和草原,跟中原皇帝以及草原可汗相比,燕国的统治阶层就显得太过温情脉脉。

凡事就怕对比,因为有着中原和草原作为衬托,所以燕国贵族们在剥削百姓时,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我都已经做的比中原和草原更仁慈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事实上,能够累死在海外开荒的事业中,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因为中原草原的百姓,动不动就要被吃肉肉,他们就算想累死,都没这个资格!

如果让中原百姓知道燕国百姓居然因为不想开荒而起义反抗,他们一定会觉得燕国百姓实在是不知感恩、要求太多、没有一点良心,你们燕国的朝廷给了你们开荒累死的机会,你们不感恩也就算了,居然还造反,这不是没良心是什么?要知道,在我们中原,想累死都是奢望!

相对有良心的王家总是被误解成卑鄙无耻,而真正卑鄙无耻的中原世家皇族们,却没人咒骂,还有很多无知之人羡慕吹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对王家要求太高,总是希望王家能够平等对待百姓,没有平等对待百姓就要批判王家,对中原统治者要求太低,只要不故意残害百姓就算是好的统治者,哪怕明着让老百姓当牛做马都能被称赞是明君。

平心而论,把王家的历代先君拿去跟中原君主比较,不搞双标的话,按照他们评价中原时的标准,王家历代先君里,十个有九个都算是明君!

哪怕是王霆这种在王家垫底的存在,放在中原君主里面都算得上是中游水平,因为中原的统治阶层里面,更加逆天的比比皆是。

而燕恋这种,如果不带有色眼镜,不搞双标,以同样的标准去评价,那么她绝对是跟秦皇汉武一个水平,甚至还要更高,毕竟她在开疆扩土的同时,没有让燕国户口减半。

这也是燕恋为什么不在乎百姓死活的原因,因为其他文明、国家、政权的统治者也不在乎百姓死活。

别的统治者都不在乎百姓死活,为什么她燕恋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去在乎百姓死活呢?

事实上,不在乎百姓死活的才是一个正常的君主,在乎的反而才是另类!

燕恋是一位正常的君主,所以她不在乎百姓死活。

王家人总是因为自己的底线太高,而被误解为没有底线。

“早知道就把你们人殉了,不让你们去海外开荒了,这样你们就没办法造反了!”

有一位燕国贵族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儒士风骨,所以非常想要学习中原。

都怪王家底线太高,所以才会被骂没有底线。

几天时间后,侯景的施工队终于挖出了孔子的坟墓,所有人都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可以得到赏赐。

只有几个中原士人在一旁抱怨了两句,然后在得知他们这几个站着不干活的居然也有赏赐以后,就纷纷面露欣喜。

“将孔夫子的尸骨送到燕都,想必女君一定会原谅我的。”侯景非常害怕燕恋,就如同历史上的他非常害怕高欢一样。

那是狗子对主人的恐惧,印刻在了骨子里。

此前脑子一热,以为高欢会支援,加上有燕国贵族造谣燕恋死于淫乱,所以他才敢扯旗造反。

那几位造谣燕恋死于淫乱的贵族,也仅仅只是被剥夺了封地,还被软禁三年,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处罚。

就算是这么轻的处罚,燕恋还特意跟九卿开会,并且把处罚结果提前通知了各个贵族,经过大多数贵族同意后,才正式处罚。

燕君也没有资格擅自处罚贵族,这是王霆之乱后《大宪章》规定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燕君里面再出现一个王霆来残害自己的族人。

贵族要效忠于燕君,但是燕君不可以擅自处罚贵族,一切处罚都要经过大多数贵族同意。

在燕国,君主与贵族只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

君主、贵族、行会、市民,别看燕国体量小,但燕国的情况要比中原复杂得多,各种势力相互制衡、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相互斗争,有时君主为了压制贵族,会跟行会或者市民合作,给予行会以及市民更多自治权力,有时贵族为了反过来压制君主,也会跟行会或者市民合作,给予行会以及市民更多自治权力。

正是燕国内部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才给了行会以及市民们自由发展的机会,但凡君主和贵族之间有一方势力一家独大,都不会有行会以及市民们的自由。

这也是燕国能够率先出现人文启蒙的重要原因,而不是因为燕国突然出现了某个天才要人文启蒙,是燕国持续几百年的内部复杂情况,给了人文启蒙思想诞生的土壤。《世界通史宋秦桧》

第536章 百年山东(十)

半年后

燕公三百三十七年春(547年)

这一年,高欢领兵十万围攻玉璧城,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却始终无法攻下玉璧城,最后回到晋阳城,不久后便郁郁而终,其子高澄即位。

南方梁国,各种农民起义逐渐增多,四百八十寺也无法阻止百姓造反。

而在燕国境内,反抗第二轮【圣人券】的大规模暴乱正在持续。

上一次,为了凑集北伐高句丽的军费,燕恋已经售卖过一轮【圣人券】,如今,为了凑集经费给孔夫子的尸骨建造超大陵墓,而且是仿照《西游记》里面描述的空中花园,要给孔子建造一个空中陵墓,于是又开始售卖【圣人券】了。

今日,燕恋前来巡视“空中儒庙”的建造进度。

“万岁!”

“万岁!”

“万岁!”

臣民们向她三呼万岁。

穿着素衣的她,乘坐马车穿行在刚刚铺设的道路上,观摩着这个伟大奇观。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奇观,中原有万里长城,波斯有空中花园,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身毒有大浴场。

所以,燕国也要有自己的奇观,而且是把所有文明的奇观都集中到燕国。

给孔子建造空中陵墓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建造兵马俑,建造斗兽场,建造圣贤殿,建造长城,建造大运河。

至于百姓能不能承受,那不重要,反正老百姓死了还可以再生,就如同地上的杂草一般春风吹又生,但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丰功伟绩,那就白活一趟。

为了让后世的燕国儿女有奇观可以对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为了让后世海内外的燕国同胞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燕人,为了让后世子孙能够感受到自己民族的伟大创造,必要的牺牲是值得的。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民族与国家,牺牲一些百姓,又有何妨!

我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她,为这个民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此,一个叫作燕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后世之人都用她的王朝作为自己民族的名称。

“从今以后,凡我燕国子民,无论汉人、胡人、土著人,全部统称为燕人!”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燕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胡?汉?

不!

我要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民族!

我要当伟大民族的创造者,而不是当伟大民族的继承者!

从此之后,我燕国不再是华夏文明的分支,而是一个独立的新的文明!

后世有人说,给她一张世界地图,她能征服世界!

也有人说,她奋三十二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建伟业而威千古。

后世的周老师声情并茂道:周老师去祭拜燕帝,可是燕帝哭了,为什么,因为只有周老师懂她,可现在却有一些人污蔑燕帝是暴君!

然而,这样的千古一帝,正雄心壮志地观摩自己的奇观时。

旁观人群中,一位青年扶了扶自己的草帽,他要用自己的方法来为天下苍生铲除独夫。

君主要用自己的方法来实现雄心壮志,那么臣民自然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为民除贼,

燕恋不会为自己的暴虐感到后悔,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么自然,青年也不会为自己接下来的举动感到后悔,他也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的。

当燕恋的马车来到青年不远处时,青年推开拦在身边的一个燕国禁卫军士兵,手持短剑杀向燕恋。

“有刺客!”

“保护君上!”

首节上一节317/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