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53节

“拿来叫朕看看。”

带着这种疑惑,崇祯皇帝接过王承恩所递奏疏,只看了一眼,心里便涌出怒火,眸中闪烁着冷厉的精芒。

“这……”

王洽、李邦华他们,瞧见崇祯皇帝的神态变化,一个个心里一惊,难不成玉田方面出什么大事了?

“袁崇焕!!你是一再挑战朕的底线啊!!!”

在众人惊疑之际,崇祯皇帝怒吼道:“朕若是不将你法办,都对不起那些被你拖累致死的将士!!!”

此言一出,叫王洽、李邦华他们,心里咯噔一下,袁崇焕又做什么事情,竟叫天子这般愤怒。

“你们看看,这袁崇焕该不该法办!!”

强压怒火的崇祯皇帝,将手里的奏疏,甩到一旁书案上,那‘砰’的一声,叫王洽、李邦华下意识冷汗直流,崇祯皇帝散发出的杀意,是怎么都遮掩不住的。

王洽垂着的双手,轻微颤抖两下,跟李邦华对视一眼后,硬着头皮走上前,接过那份奏疏看了起来。

“……”

此刻的军机处前指正堂,陷入到一片沉寂之中,李邦华、陈延生他们,都围了过来,想看看奏疏上的内容。

只是在看了上面的内容,以陈延生为首的这帮军机参赞,那一个个都面露愤慨,不敢相信这是袁崇焕做出的事情。

在孙承宗奉崇祯皇帝口谕,紧急赶赴玉田主持大局,避免袁崇焕率部进驻,造成东西两线防务失衡。

袁崇焕晚于孙承宗一步,赶到玉田这边,知晓天子勒令他即刻率部回撤迁安方面,以主持东线防务。

尽管表面袁崇焕是奉命行事了,可内心多想的那些心理路程,还有这些时日,围绕遵化、三屯营两地,所展开的战局走势,使得袁崇焕是愈发的不安。

这使得袁崇焕回撤迁安的速度,远没有赶到玉田方面,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那时的行军速度快。

以至于在行进到沙河以北,相距迁安方面数十里之际,却惨遭建虏偏师的埋伏,双方展开了激战,错非先前奉袁崇焕之命,率关宁铁骑出迁安城,在滦河一带负责袭扰的赵率教所部,及时驰援过来,那袁崇焕所率兵马,必将全军覆没!

难道袁崇焕真的暗通建虏不成?

此时震惊不已的王洽、李邦华,心里不由得再度生出,先前他们所看到的那封信,这袁崇焕的种种表现,实在是太叫人摸不着头脑了。

明明奉军机处前指明发上谕,老老实实率部驻守迁安方面,负责好东线防务,就能协同天子所领大军,逐步锁死建虏,可偏偏……

“陛下,袁崇焕在我大明占据优势之下,做出这等匪夷所思之事,竟使麾下大军蒙受重创,此绝不可轻饶!!”

陈延生情绪激动的走上前,拱手道:“眼下袁崇焕麾下残部,与赵率教所部铁骑,退守至榛子镇,与何可纲所部汇合。

此战之败,对迁安方面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等态势下,必须要严惩袁崇焕……”

“够了!!”

崇祯皇帝皱眉打断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因袁崇焕一人之举,使得我大明所取优势,顷刻间再度削弱不少。

所以当务之急,是对遵化方面,摆出合围之势,尽快叫进犯迁安方面的建虏主力,在知道大安口之败后,再知晓我大明的动态才是!”

这个时候动袁崇焕,那不是摆明叫奉命暂掌迁安城的祖大寿,在知晓此事后,率部逃离迁安城吗?

在原有时间线上,袁崇焕被论罪拿下后,率部在神京一带,与建虏奋战的祖大寿,知晓此事后,担心崇祯皇帝问罪,遂与何可纲一同溃逃……

辽东那边的统兵将领,尤其是以祖家为首的辽派将门,那绝对是依附在大明身上的毒瘤!

倘若在这等态势下,敢做出问罪袁崇焕的举动,那就等着迁安方面崩溃,继而威胁到山海关要镇吧,到时战局如何变换,就真的超出崇祯皇帝的掌握之内了。

第93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

当前的大明朝,就是在上下摆烂,你烂,我烂,这般才能挖大明墙角,不然银子咋贪?仕途咋晋升?赋税咋规避?

要是重要的官位,都叫有才能的占着,那岂不是就没了进步空间了?这还咋为大明分忧呢?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叫王洽、李邦华悬着的心,跟着就落下来了,幸好天子,并未被怒火所支配。

临阵换将或杀将,那都是兵家大忌,即便袁崇焕有万般不是,那也要等这一仗打完,再定罪才行。

“现在袁崇焕所部,在沙河一带遭遇建虏伏击,残部退守到榛子镇一带。”崇祯皇帝转过身来,指着眼前的地舆图,神情冷厉道。

“那么我们能明确的一点,进犯关内的建虏主力,铁定在皇太极的统率下,盘踞在迁安方面。

建虏的战略意图,已经是彰显无遗了,就是想攻破迁安城,打穿东线防务,好叫我大明跟着乱起来。”

围在地舆图前的王洽、李邦华等人,皆眉头微蹙的陷入沉思,就当前的局势来看,一切就如天子所讲的那般。

“那么接下来要比的,就是看谁更快了!”

崇祯皇帝冷芒一闪,看向王洽他们,掷地有声的说道:“兵围遵化城,是我大明必须要做的事情。

?.,:千:,'!!;,源,;中,;?.;!"裙:"2""?0::!;6:!?8,!5;6.0!5"!3  围城打援,也是要做的事情,考虑到当前的东线局势,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劣下去。

朕决意率领随驾京卫,赶赴遵化方面,同时命蓟州方面,分出一部兵马,由知晓建虏进犯,率勇壮赶来蓟州的马世龙(先前被革职了),统兵接替孙祖寿所率忠勇军,接管石门镇方面。

军机处前指,即刻明发上谕,快马传至前线战场,命周遇吉率勇卫营,进驻大安口要隘,勇卫铁骑队暂归卢象升统辖,同时命卢象升率天雄军,兵发遵化!”

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算不如天算。

身边有这帮猪队友,使得崇祯皇帝以稳布局的状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否则东线防务被建虏主力打穿,那被祸祸的地域就更多了。

“……”

王洽、李邦华双眸微张,面露震惊的看向崇祯皇帝,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天子竟然会下这等决断。

然陈延生等一众军机参赞,一个个却面露激动,好啊,倘若是这般的话,算上张可大所领登莱援军,那便有过十万的大军,将遵化方面给团团围住了。

一旦威逼迁安方面的建虏主力,若知晓这一突发战况的话,定然会不顾一切的回援,到时埋伏几支骑兵,对一心回援的建虏展开攻势,定然能力挫建虏援军。

“陛下,您不能亲往遵化方面啊!”

王洽强压内心惊骇,上前劝说道:“当前局势这般动荡,倘若建虏知晓此事,定会不顾一切的驰援,那势必会引发双方,在遵化一……”

“够了!!”

崇祯皇帝皱眉道:“你说的这些情况,难道朕心里不知道吗?这不都是那袁崇焕,作出来的好事?

就算他没有暗通建虏,单说这次贻误战机,致使我大明先前所取优势,被削弱下来,他这个辽东督师也做到头了!!

听朕继续说,记住一句话,尊严,是打出来的,不是靠打嘴炮打出来的,袁崇焕,朕绝不会轻饶了他!!”

王洽、李邦华他们,听到崇祯皇帝所讲,便知天子所做决断,他们是无法劝说的,御驾奔赴遵化之事,算是定下来了。

“除了上面那道上谕外,再向玉田方面,明发一道上谕。”

崇祯皇帝稳定情绪,正色道:“命孙卿于玉田一带,组织人马,一旦建虏主力回援遵化,即刻组织北上,奔赴梨河一带,沿梨河挖设宽沟,对三屯营摆出攻势,朕要叫皇太极所领建虏八旗,逼死在那遵化、三屯营之内!

同时,命满桂所部铁骑,于明日开展游击之势,严密监视迁安方面,一旦建虏有回援的迹象,就寻找合适的战机,不断袭扰建虏!

朕就不相信了,面对我大明这样的反击,真把出入关内外的通道,给他一一拔除掉,皇太极会不急!!”

既然身边猪队友太多,那索性就甩开他们,叫经历过战场磨练的军队,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此次进犯大明的建虏,麾下兵马撑死只有五万众,什么十几万众,那都是扯淡的!

你建虏麾下骑兵多?

好啊!

那老子就趁着你没反应过来前,先多多的挖沟,坑道战了解一下,打不过你,老子耗死你!

被袁崇焕闹这么一出,算是彻底激怒崇祯皇帝了,他不准备再等下去了,决战吧,狗日的建虏!

等这一仗打完了,那帮贻误战机的猪队友,若不得到相应的清算,那他这个大明皇帝就算白当了。

“……”

王洽、李邦华楞在原地,没有任何的反应,显然是在思索崇祯皇帝所讲之事,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怎么?”

见到此幕,崇祯皇帝垂手而立,淡然道:“两位爱卿,可是对朕所讲的有什么疑问?还是说,你们觉得心怀鬼胎的袁崇焕,还能力挽狂澜,拯救大明?”

“臣等不敢!”

王洽、李邦华忙拱手应道。

“既如此,那就即刻明发上谕,明日一早,就随朕赶赴遵化!”崇祯皇帝一甩袍袖,冷冷的说道。

“臣等遵旨!”

在这段时间的筹备下,西线临设的前中后三卫防务,下辖的转运体系,算是明确下来了,如此在前线交战之际,出战的大明军队,不会受后勤供应不足的影响,而出现大规模溃败的局面。

兵仗局那边,定期转运的震天雷、袋装颗粒火药、袋装铅弹,亦能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转运到前线。

既然坑爹的猪队友这般多,那索性就玩把大的,梭哈了,赶走进犯的建虏八旗,挟大胜之威,在大明杀一批,打一批,拉一批,重整朝堂格局,达到制衡的效果。

失败了,领着卢象升他们,打游击去,北方不要了,叫你们这帮家伙玩去吧。

第94章 明骑破袭

“督师,军机处前指那边,明发的上谕,都讲些什么了?”满桂眉头微蹙,虎目闪烁着精芒,看着陷入沉默的孙承宗,上前说道。

“陛下是不是下旨,要督师谴派兵马,前去榛子镇缉拿袁崇焕问罪?督师,您要是觉得难办的话,就派末将去吧。

那袁崇焕要是敢反抗,末将定能将其生擒!”

从知晓袁崇焕所率兵马,在沙河一带遭建虏伏击,被迫转移到榛子镇,满桂就率领麾下铁骑回玉田一带了。

当前这种复杂的局势,就他那点骑兵,真要中了建虏的圈套,只怕都不够送的,这一切都是袁崇焕刚愎自用所致。

“满总兵官,你就少说几句吧。”

茅元仪走上前,皱眉道:“当前这等复杂局势,怎能犯这等兵家大忌啊,临阵换将,行抓捕之事,你叫祖大寿、何可纲他们怎么想?

你心里不是不清楚,那袁崇焕在辽东威望极高,眼下迁安方面,是祖大寿在领军驻扎,一旦……”

“行啦,明发的上谕,不是要抓袁崇焕。”

沉默的孙承宗,此时开口道:“陛下知晓此事后,很是恼火,然陛下也清楚这点,故而并未提及此事。

只是……只是陛下已决意御驾亲抵遵化方面,要统率随驾京卫,还有卢象升所领天雄、忠勇,及赶来前线的登莱援军,准备兵围遵化,迫使威逼迁安方面的建虏主力,回援遵化!”

言罢,孙承宗轻叹一声,将手里所拿上谕,递到面露惊色的茅元仪面前。

“这……”

满桂双眸微张,难以置信的走上前,指着那份上谕,又指向堂外,激动道:“督师,陛下他怎么做出……”

过于震惊的满桂,此时已说不出话了。

即便是以桀骜著称的他,也万没有想到,当今天子竟做出这等决断,要以身犯险,亲抵遵化前线啊。

这战场上刀剑无眼,可不是过家家,若崇祯皇帝在此之前,出现任何意外的话,那对大明来讲绝对是一场浩劫啊。

“陛下当真是英明神武啊。”

看完上谕的茅元仪,内心是难掩的激亢,睁大双眸道:“从当前局势来断,若明日卢象升所率天雄军,及换防下来的忠勇军,能及时赶到遵化,并对其完成包围,等陛下的御驾赶到,那围绕遵化城外,挖设的宽沟就能初具规模。

在此期间,满总兵官所领铁骑,在滦河、梨河一线展开游击,静候回援的建虏援军,按照陛下所讲的游击战术,定能吃掉几支建虏偏师。”

“让我看看。”

听闻此言的满桂,忙走上前,一把夺过茅元仪手里的上谕,便瞪大眼睛看了起来,显然他很想知道,天子到底是怎样的谋划。

“只满桂一部铁骑还不够!”

孙承宗来回走动着,皱眉说道:“必须要将赵率教所领关宁铁骑,亦从榛子镇方面调遣出来。

首节上一节53/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