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9节

“李卿,此事不必再议!”

崇祯皇帝挥手打断道:“自建虏攻破数处要隘,进犯我大明关内,除了石门镇一战外,勇卫营彰显我大明雄威外,我大明就未曾采取过积极进取的态势。

这不好。

不过考虑到先前的局势,还有各处大军调度,朕也就没多说其他,但现在围绕遵化、三屯营两地,我大明已完成相应统属。

现在朕觉得是时候,向进犯的建虏亮剑了!

被建虏窃据的大安口要隘,该怎么打,那是卢象升他们要考虑的事情。

而军机处前指这边,要做的事情,就是围绕大安口之战,真的打响以后,可能会产生的连锁反应,制定出相应的作战预案。

例如知晓此战后,于遵化、三屯营方面的建虏,是否会谴派麾下兵马,或偷袭石门镇方面,或直奔攻打大安口的精锐,以破解所处危局等等,都必须要考虑到位,形成一整套的预案。”

先前建虏进犯大明,局势可谓是暗潮汹涌,为了稳住大势,崇祯皇帝是稳得一批,分别做出相应的筹谋部署。

现在围绕遵化、三屯营两地,聚拢着二十几万众兵马,分别进驻在各城、各线,若这般都不能战胜建虏,那趁早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以后的游击也别打了。

“朕还是那句话,别怕打碎那些坛坛罐罐!”崇祯皇帝叉着腰,看着有些意动的王洽、李邦华,朗声说道。

“打碎了,到时候我们再建就是了,但若叫建虏肆虐整个京畿,那对我大明的损害,就超乎想象了!”

“臣领旨!”

王洽、李邦华思想坚定了,对崇祯皇帝拱手应道,随后便去办公之地,开始以军机处前指之名,明发各类上谕了。

看着忙碌起来的众人,崇祯皇帝眉头微蹙,轻呼一声,转身看向身后地舆图,此战即便成功将建虏打退,然在顺天、永平两府之地,大明也将蒙受不小损失。

‘等此战结束以后,必须要趁此战之威,将北直隶治下各线防务,还有各处卫所等,全部都要更替一遍。’

‘蓟密永三协防务,这等重要的区域,包括顺义、昌平、宣府镇等地,必须要进行一次大换血。’

‘想剪除朝中的一些势力,达到政治平衡的态势,这围绕神京的防务,绝不能再出现任何漏洞了!’

那双锐利的双眸,来回看着眼前的地舆图,崇祯皇帝垂着的双手,下意识紧握,当前这摆烂的大明,若想做出改变,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抓兵权!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管是在任何时期,这一点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围绕这一核心进行改变,才能披荆斩棘,将大明崩坏的财政体系,给他一点点杀回到正轨中。

“陈延生,你持此上谕,八百里加急,即刻赶赴石门镇,命卢象升所部,按陛下所定旨意行事。”

“喏!”

在王洽的安排下,时任军机参赞的陈延生,拿着已定的上谕,便即刻离开正堂,调一队京卫骑兵,便朝石门镇方向赶去。

从建虏攻破大安口、龙井关等要隘,并先后攻破遵化、三屯营之地,沉寂许久的大明,终于要展现出进击之势。

“哒哒哒……”

杂乱的马蹄声,在这空旷的原野响起,一路飞驰的陈延生一行,可谓是内心激动不已,终于,终于要对建虏展开反击了。

八百里加急,代表着此道明发上谕的重要性,负责此事的陈延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从蓟州那边,紧急赶赴到石门镇这边,耗时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又经历层层的盘查后,满头汗水的陈延生,终于见到了卢象升。

自奉旨率部进驻石门镇,在周遇吉所领勇卫营的协助下,卢象升所率天雄、忠勇两军,以石门镇为核心,在外围挖设了十余道纵深极大的坑道,以此来预防建虏铁骑的侵袭。

别看崇祯皇帝,一直都在神京、三河、蓟州这边兜兜转转,待在后方坐镇调度,并未亲抵前线,来指挥大明将士,去抗击来犯的建虏。

但崇祯皇帝的身影,无处不在!

出于对自己的了解,依靠先知先觉的优势,居中统筹调度各项筹谋部署,具体到某一支军队,到底该做些什么,崇祯皇帝只能选择信任他们。

论及打仗的那些门道,他这位大明天子,必然没有周遇吉、卢象升、孙祖寿他们厉害,甚至连袁崇焕都可能比不上。

但如何抵御建虏的攻势,如何进行相应部署,他这位大明天子,可要比周遇吉他们超前不少。

像量产的震天雷,像减少火铳损耗的袋装颗粒火药、袋装铅弹,像坑道防线等等,这些都是在加持大明军队的战力。

“传令下去,命各部统将集合,来帅帐商讨军务!!”看完军机处前指明发上谕,卢象升神情严肃,沉声喝道。

“喏!”

知晓自家天子所谋,卢象升脑子里开始浮现出,围绕攻打大安口,所必须注意的事项,还有该谴派多少兵马,去攻打大安口。

等待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要对进犯的建虏展开反击,这对卢象升来讲,是极为激动的事情,然天子将这样的重担,交到自己身上,那他就必须带领着麾下精锐之师,打下被建虏窃据的大安口!

第85章 进击的大明(2)

“哗哗哗~”

“沙沙沙~”

甲叶的碰撞声,急促的脚步声,在这座帅帐内外响起,陈延生垂手而立,看着一名名神情坚毅,眸中闪烁着精芒的将领,挎刀走进帐内,队列之中,身着蟒袍的方正化,显得是格外突出。

“拜见主将!”

在孙祖寿、周遇吉、方正化的带领下,帐内奉令赶来的众将校,纷纷抱拳喝道,那声音之大,之坚定,叫陈延生心生唏嘘。

不愧是陛下所看重的天雄、忠勇、勇卫!

有这样一支斗志高亢的队伍,大明又何愁战胜不了,此次进犯的建虏?!

“就在刚刚,本将收到了,陛下于蓟州方面,着军机处前指明发的上谕。”挎刀而立的卢象升,神情坚毅的扫视帐内众将,朗声道。

“这位是军机参赞,负责将我石门镇方面,对窃据大安口要隘的建虏,所要展开的攻势,带回到蓟州方面。”

“……”

听闻此言的孙祖寿、周遇吉等一众将校,眸中闪烁着精芒,双拳下意识紧握起来,那内心别提是有多亢奋了。

自来到石门镇这边,他们不是挖沟,就是巩固营寨,可肆虐大明的建虏,却猖狂的待在所占之地,这叫他们早就憋着一股劲儿了。

“陛下的旨意,本将已传达给诸位了。”

卢象升挎刀朝所挂地舆图前走去,孙祖寿、周遇吉等一众将校,跟着便围了过来,卢象升接着道:“接下来这一仗,该怎么打,本将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大家集思广益,将陛下赋予给我等的首战,打好,打漂亮,打出我大明的雄威!!”

“主将说的没错!”

孙祖寿走上前,皱眉说道:“按照先前所刺探的军情,于遵化的建虏,多数朝三屯营方向而去。

此前我等就进行过探讨,建虏的种种迹象表明,是想攻打迁安城,以破开东线防务,好叫我大明再度乱起来。

毕竟只有在混乱中,兵力不占优势,然战力占据优势的建虏,才能打乱我们大明,以达到他们的筹谋!”

陈延生走上前,指着眼前的地舆图,神情正色道:“孙将军说的没错,先前在我军机处前指这边,陛下就做出这方面的指示。

受袁崇焕率部擅离迁安城的影响,还有西线防务屯驻大量兵马的影响,建虏种种的迹象,就是想搅乱前线局势,好趁乱打出他们的优势。

在原有所转递的简报中,诸位将军应该也都清楚,这里本官就不再赘述。”讲到这里,陈延生便退到了一旁。

作为崇祯皇帝为应对建虏进犯,而特设的军机处,其可不是简单的收发权力机构,相应的军机要务,在随驾的军机处前指汇总后,涉及到某方面的战况,那都会下发相应的军机简报,以叫各部主将知晓所处战局的情况。

没有便捷的通讯环境下,这样一种整合情报,发放情报的方式,无疑能增强所处各个区域将校,对整体战况的一个了解。

“若是这样的话,那末将的意思,是出动至少三万众精锐,其中一部为侧翼偏师,用于警惕遵化方面建虏。”

周遇吉走上前,沉声说道:“余下的精锐之师,直插大安口要隘猛攻,携可拆卸的攻城器械,还有震天雷,对该处建虏展开猛攻。

留守石门镇的精锐之师,则作为后援力量,这样不管是哪一方面,出现任何紧急战况,我部都能及时做出调整,并向蓟州方面传递紧急军务。

倘若建虏是有意摆出佯攻迁安方面的态势,好叫我们上钩的话,那么到时必然会有大批建虏杀来。”

“萃说的没错,这也是本将最担心的一点。”

卢象升点头说道:“预留出相应的精锐之师,并谴派大将坐镇,真要是出现突发战况,我部不至于说陷入到被动之下。

此战,关乎我天雄、忠勇、勇卫,是否能在建虏那边扬威,所以本将要亲率大军,对大安口展开攻势。

那么留守石门镇的重任……”

讲到这里的时候,卢象升故意停顿下来,看向了孙祖寿、周遇吉二人,作为新搭建在一起的班子,在一些时候,卢象升不能表现的过于强势,这样并不利于团结。

“主将,就由末将留守坐镇吧。”

孙祖寿走上前,冲卢象升抱拳道:“此战我部要打出大明雄威,在侧翼偏师方面,很有可能也爆发战事。

萃年轻,有冲劲儿,能打出我大明的雄威,而末将留守坐镇,真若发生突发战况,亦能第一时间做出调动。”

“好!”

卢象升走上前,托住孙祖寿的双臂,说道:“孙将军,咱们的老营,就交由你来负责了,这是我三军的根本,断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喏!”

随着相应的作战部署明确,卢象升、孙祖寿、周遇吉等一众将校,就围绕大安口之战,而展开的攻势,又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期间可能发生什么,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战况,各部又需要做出什么调整,商讨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而陈延生亦参与其中,就一些关键的军情,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好帮助卢象升他们,完善相应的作战部署。

此次进攻大安口,是建虏进犯大明以来,第一次亮明反击之势,所以卢象升他们,极为重视这一战。

“诸位,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在明确各项筹谋部署后,挎刀而立的卢象升,神情正色,掷地有声的说道:“陛下将这等重担,交付到我天雄、忠勇、勇卫三军,现在就是我们为陛下尽忠的时候!

都他娘的说,建虏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存在,本将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了,敢进犯我大明疆土,必须要叫他们付出惨烈的代价!!!”

“喏!!!”

在这帅帐之内,响起振聋发聩的怒吼,置身其中的陈延生,感受到这种高亢斗志,整个人不受控制的颤抖着,脸上露出亢奋的神情,错非要把前线军务,送抵到蓟州方面,他真想留下来,跟大明的这帮猛将悍将,一同迎战那该死的建虏!!!

第86章 大安口之战(1)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晴,大安口一线。

奉军机处前指明发上谕,卢象升统天雄军出战,周遇吉领勇卫营为侧翼,出现在建虏右翼打击之内。

“这明狗是什么毛病,怎么每到一地,都出动麾下兵马,挖设宽沟?”济尔哈朗紧皱眉头,看向沉默的岳托说道。

“在石门镇那边是这样,到我大安口一线,还是这般,岳托贝勒,你为何不下令,命我部骑兵出战?

难道就这般看着明狗,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站稳脚跟,而后向大安口营寨,发动攻势吗?”

“本贝勒自有打算!”

岳托冷冷的看了眼济尔哈朗,说道:“眼下我大金各旗主力,皆抽调去了迁安城,以破开明军固守之势。

能多吸引明军,就能减轻汗王的压力,别忘了,遵化那边,只有几个牛录的兵力,多耗费一日,迁安那边的胜算,就多一分!”

“……”

济尔哈朗眉头微蹙,听着岳托那带着呵斥意味的话,心里生出一股怒气,不就是萨哈被明狗杀了,那是本贝勒想叫他被杀的?

自己不自量力,明明是刺探石门镇一带军情,却偏偏要攻打石门镇,途中遭遇驰援的明军进攻,被杀也是他自己找死!

“铛铛铛……”

急促的金鸣声响起,帅帐之外,杂乱的脚步声,甲叶的撞击声,种种迹象表明,进犯的明军似有进攻之势。

岳托、济尔哈朗出帐,左右摆牙勒忙撞甲行礼,几名建虏将校,行色匆匆的挎刀跑来,言进犯的明军,已大摆兵阵,向右翼大营行进。

“呜呜呜……”

首节上一节49/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