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07节

特别是汉军八旗这边,牵扯到的队伍很多,牵扯到的人很多,你们要尽快拟一份奏疏上来,到时我们君臣再具体商榷。

趁着当前辽地局势安稳,像这些事情都必须尽快解决,等到汉军八旗明确后,本汗就要着手整顿科尔沁各部!”

“喳!”

众人当即叩首应道。

崇祯皇帝所推动的泛辽东战略,特别是李自成所部的崛起,使得建虏八旗在辽东这块地域,开始变得非常被动,经过先前那些被动处境,让黄台吉瞧出不同寻常之处。

如果不能尽快打破这等格局,对今后的大金而言,那处境只会变得愈发艰难,特别是山西和辽东两地,大明先后重开榷场,以草原所需之物,来笼络那些和八旗交恶的部族,这直接威胁到大金的安稳。

所以黄台吉心里的紧迫感很强,他要尽快整合八旗劲旅,以征伐些部族,确保大金在该片地域的强势!!

第577章 以战促变

历史是由一个个小事件,通过不断地叠加堆积起来的,往往一件事情的改变,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当前陕西治下的平叛,已经迈向了新的阶段。”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向传召进宫的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刘文秀等五军营将校,神情严肃道:“局势对于朝廷而言,算是越来越有利了,不过考虑到神机营这边,长期在平叛前线,朕打算分批对神机营和五军营实现轮调。

从最初整顿京营算起,五军营和神枢营的改变,朕都看在眼里,不过一支没经历战争洗礼的军队,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强军。

三大营,朕倾注了很多心血,不止是为拱卫京畿所用,你们应当成为大明的精锐,不管遇到怎样的强敌,都能坚决的碾压过去!”

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刘文秀等一众将校,无不是眼神灼热,流露出难掩的激动。

天子让他们率部赶赴陕西,和神机营进行轮调,继而参与平叛流贼一事,这的确是他们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每每从军机处这边,收到来自勇卫营和神机营,在陕西前线镇压流贼叛乱,所取得的相应战绩,也激起毛承禄他们的斗志。

“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五军营所辖的各部大军,规模加起来在73265人吧?”

环视殿内众将的反应,崇祯皇帝伸手道:“且五军营以游击将军为分界线,都先后分批抽调,进皇家军事学院进修,在完成相应的课业,通过组织的考核后,才获准顺利毕业,再度回归五军营的吧?”

“是的陛下。”

毛承禄上前行礼道。

作为崇祯皇帝心里看重的军队,像勇卫营、神机营、神枢营、五军营、四卫营这批次的军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产军队,是依靠国库和内帑的供养,在崇祯皇帝的逐步调整下,进行着相应的改变和操练。

“不容易啊。”

崇祯皇帝感慨道:“一直以来在外朝不少文官眼里,觉得我大明的武将,就该受到压制和制约,不然就会形成藩镇割据、拥兵自重、霍乱地方的危害。

大明当前所处的境遇,的确经受不起这些威胁。

不过朕对你们五军营,包括神枢营、神机营、勇卫营等部,却有十足信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这些将校,在听闻天子所讲之言,脸上流露出的神情,从略带怒意,到恢复平静。

毕竟天子说的这些事情,其实在过去的征战中,特别是辽东那个地界,的确常有发生。

甚至于说毛承禄、孔有德他们,在没被天子调离东江军,调往京畿这边之前,他们也都做过这些事情。

只是他们之所以这般做,还不是大明的文官群体,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克扣粮饷,克扣军需,鄙视他们所造成的?

但凡是他们不被这些所困扰,谁没事会纵兵劫掠地方啊,这种血淋淋的事情干多了,那就不再是军队了。

“因为你们值得朕信任,值得朕倚重。”

崇祯皇帝面露倨傲,看向毛承禄他们,语气坚定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朕不想再多提及,也希望你们不要再想。

不过从你们先后擢升进五军营开始,朕所拟的军规军纪,你们都绝对拥护,那就要始终牢记一点。

大明军队,是保家卫国、拱卫社稷的军队,而非打家劫舍、肆意妄为的军队!

如果你们想看着大明的武将,甚至是大明的将士,能一步步提升自身地位,能堂堂正正的昂着脑袋面世,那就要恪守此道!”

“喏!”

众将校轰然应诺道。

过去的大明军队,究竟是怎样的德性,崇祯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

特别是抽调平叛的军队,往往赶赴叛乱区域的途中,多数是会放纵麾下劫掠地方,甚至杀人放火,造成这一现象的核心,就是朝廷和地方官府,没能将相应的粮饷,发放到这些军队之中。

对待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崇祯皇帝不可能选择性遗忘,但同样也不会不做什么,毕竟大明终究是要过下去的。

“涉及五军营和神机营轮调诸事,军机处这边会进行协调,毛承禄,你是五军营左副将,要切实担负起职责。”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涉及军队调动诸事,朕就不强调了,朕要向你,包括你们这些将校强调一点。

奉旨赶赴陕西轮调平叛,不代表你们就能放松军规军纪,朕不希望五军营各部,在轮调赶赴前线平叛期间。

地方出现任何有损京营的事情。

如果发生了,不管什么原因,不管涉及到谁,朕绝对不会轻饶,京营奉行的军规军纪,不是摆设!!”

“喏!”

毛承禄、孔有德他们当即应道。

看着眼前这帮将校,崇祯皇帝的心也是悬着的,归根到底大明要拥有一支强军,不可能永远处在战略被动下。

谴派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刘文秀他们,统率五军营麾下各部将士,轮调前去陕西平叛前线,去经历战争,去经受磨练,是必须去做的事情。

尽管有些不少担忧,但有些事情必须要做,不然砸进去这般多粮饷,那纯粹就是养一堆废物兵、老爷兵。

“都下去吧。”

崇祯皇帝摆手道:“回归本部后,向神枢营传达朕的口谕,什么时候五军营能在平叛前线,扛起镇压流贼的重担。

那么神枢营这边,就能和勇卫营进行轮调参与平叛,在此期间,朕不希望神枢营这边有任何懈怠。”

“臣等遵旨。”

毛承禄他们行礼道。

不过天子的这番话,同样让他们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毕竟这不仅牵扯到他们自身,还牵扯到神枢营这边。

倘若他们奉旨赶赴陕西平叛,没有能尽快适应战场,相反还导致被动之事发生,继而让流贼再度猖獗起来,那到时不仅丢的是他们自身的脸,还会丢掉整个京营的脸,甚至还会引起神机营和神枢营的不满。

第578章 革辽(1)

国朝层面的结构调整,地域层面的结构调整,一直是崇祯皇帝在推动的,想改变摆烂的大明,就要让权力下沉才行。

大明所辖权力的集权和再分配,是非常考验崇祯皇帝的政治素养。

皇权不下乡是必须打破的格局,纵使无法下沉到村,也要设法下沉到乡,并以此构建新的行政体系。

这与大明军队的革新,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辽西,广宁。

“督师,末将率部进驻辽前防线,那辽西将要推动的撤卫设府,如果出现什么风波,只怕辽西治下会生乱吧。”

黄得功神情严肃,看向孙承宗说道:“倘若在此期间,辽西真闹出兵乱之事,那必然是会大乱的,您……”

“有何总兵领军镇守辽西沿线,有你所率镇辽军固守辽西前线,只要我辽西的边陲沿线不出现动乱,那辽西就乱不了。”

孙承宗摆手打断道:“何况满桂是山海关总兵官,肩负着极重的职责,不可能长期脱离山海关沿线。

当前镇辽军的框架初步缔造,趁着时下辽南局势较稳,有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牵制着建虏八旗,我们要尽快掌控辽西前线。

虎山,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麾下所统领的镇辽军,乃我大明戍守辽地的诸军中,日后将要硬撼建虏的强军,以此推动戍边辽军的彻改!

在推动辽西撤卫设府诸事时,本督会分批遴选辽地健儿,以补充进镇辽军中,尽快达到5万建制满编。”

“请督师放心,末将定会守好辽西前线的。”

见孙承宗这般,黄得功抱拳行礼道:“这建虏八旗想杀进辽西,必先从末将的尸首上踏过去,否则别想杀进辽西!”

“好,这才是陛下所看重的虎将。”

孙承宗不加吝啬的赞许道:“等到镇辽军定编成型后,何可纲所领各部,也将顺势推动谋改。

到时我大明戍守辽地的大军,就能相对应的进行裁撤整顿,这无疑会大幅降低朝廷的负担。

而期间推动的撤卫设府诸事,一旦能初见成效的话,甚至能无需朝廷调拨粮饷,就能确保辽地安稳。”

随着黄得功所领将校团,护送阎应元、陈明遇这批士子,赶赴到辽西之地后,围绕辽西的种种变动,一直在悄无声息的进行中。

特别是黄得功奉旨所领的镇辽军,在孙承宗的协助下缔造,算是初具规模了。

后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逐步扩编至所定建制,并初步形成相应的战力。

鉴于当前所处的形势,孙承宗没让黄得功所领镇辽军,继续驻守在广宁城,而是让他率部接替满桂,提前肩负起固守辽西前线的重担。

此外孙承宗也想通过此等部署,顺势推动辽西的撤卫设府,让安耐不住性子的人,主动跳出来,以便于彻底清除掉死硬派!

黄得功走了。

领着麾下所统镇辽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广宁城,这必然会在此后的时间里,影响到锦州、宁远等地。

“督师,看来秘密筹设锄奸队,是很有必要的。”在黄得功离开没多久,茅元仪却神情严肃,从辽西某地赶回广宁。

“就在过去半个多月内,下官执掌的锄奸队,就查出不少潜藏的建虏暗桩,拔出萝卜带出泥,又揪出一批细作。

现在这批人的审查,还在秘密进行中。

真是不敢想象,如果冒然让阎应元这批读书人,前去辽西各地,尊奉陛下的旨意,落实撤卫设府诸事,会形成怎样的态势。”

“那必然会遭受暗杀,甚至是秘密拉拢。”

孙承宗双眼微眯,语气感慨道:“秘密创设锄奸队一事,是陛下所命的,当初本督也没想到此事。

看来从万历朝开始,建虏就觊觎我大明辽疆,为此谴派众多的暗桩,在背地里干这等腌事。

不然我大明每每想展开行动,可建虏却总能做出相应调整,继而对我大明军队,展开针对性的攻势。”

随着辽西的全面收复,大明在辽疆的战略纵深,亦得到相应增扩,针对所控地域的锄奸行动,崇祯皇帝也开始秘密推行着。

这场从万历朝开始就逐步形成的乱局,在大明面对建虏的侵略下,不断节节败退的大势下,必然让很多人暗中勾结建虏。

此前不向孙承宗传达这等旨意,是崇祯皇帝担心在大规模锄奸下,必然会触碰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经。

继而导致辽前所控疆域,被内外勾结下,让建虏八旗一路打到山海关去,那对大明的震动就太大了。

现在能有序推动这些,除了战略纵深增加不少外,就是多了李自成所部,也能帮大明牵制住建虏。

这样就算大规模锄奸下,会引起相应的风波,那建虏也不能集中优势,向戍守辽地的明军展开猛攻。

“秘密锄奸一事,要保持警惕性,也要多筛选些人才。”

孙承宗继续说道:“陛下说了,如果在所调士子中,发现到相应的苗子,可以对其进行约谈。

如果其愿意加入进来,那就补充进锄奸队中,负责对内锄奸,对外策反等事。”

“喏!”

茅元仪当即作揖道。

相较于骆养性所领的锦衣卫,崇祯皇帝更愿意重设新衙署,以此肩负起针对战争的这部分职权。

至于锦衣卫这边,等曹化雨所秘密培训的遗孤,真正磨砺出来后,那相应的更新换代,就能顺势推动了。

“对了,阎应元他们,是否开始回归了?”

首节上一节307/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