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299节

在川海总会的人没有来保定府前,该府治下所筹建起的官办诸厂,皆是赈灾行署所设衙署,独自筹建起来的。

和地方的士绅、商贾等群体,并不存在相应的联系,这也使得筹建官办诸厂的效率,相对来说慢一些。

“卢巡抚,最多两年的时间,围绕整个北直隶治下,将会筹建起一大批官办诸厂。”章谨忠斗志满满,面露笑意道:“等到了那个时候,仅靠赈灾行署所聚破产群体,想要满足工坊的用工寻求,只怕是不够的,恐涉及的那些府州县,会有一批本地的农户,将被吸纳进工坊内。”

“如果真的能那样的话,那本抚会在政策方面给与支持。”

卢象升双眼微眯,看向章谨忠说道:“不过有一点本抚要提前声明,你们所辖的官办诸厂,虽说不归我们地方管。

但是不要盘剥百姓,压榨百姓,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那直隶巡抚衙门,肯定会介入去管的。

说到底你们川海总会,所筹建的这些官办诸厂,是掺杂有民间资本的。

那些群体对待金银的追逐,如果没有相应约束和震慑,那就会变得贪婪起来。

你是川海总会的管事,应当清楚陛下对待这种事情,是极为厌恶的,最好在开始的时候就约法三章。

不然真要盲目扩张起来,吸纳一批不该吸纳的群体,导致某地所筹建的官办诸厂,出现这等情况,就不好做出改变了。”

对待这类合营的官办诸厂,卢象升的心底多少有些担心,毕竟掺杂进民间力量,这就代表着一些可能。

先前在大名府、顺德府等地赈灾时,卢象升遇到这些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对一些士绅、商贾等群体的嘴脸,那是非常清楚的。

“请卢巡抚放心,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章谨忠收敛笑意,神情正色道:“在最初的时候,陛下就拟定了相应的框架,明确了相应的制度和规矩。

如果敢出现这种苗头,那都不用直隶巡抚衙门出面,恐厂卫这边的人,就会查到爆雷的地方,逮捕相应的人手。”

章谨忠可要比卢象升更清楚,当今天子对他们川海总会,出面合资筹建的官办诸厂,是怎样的严苛。

相应的条条框框都逐一列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敢要有所僭越的话,那就等着受到严惩吧。

毕竟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一旦民间资本的力量,敢挣脱所束缚的笼子,那他们能做出更过分的事情。

在大明北方诸省发展规模化工厂,是为了解决现存的矛盾点,崇祯皇帝可不希望见到新的矛盾激化。

“能有这样的底线就行。”

卢象升微微点头道:“虽说你们川海总会,现在不隶属于朝廷所设衙署,但本抚也算看出来了,只要你们能发展的好,陛下必然会有所调整的。

冶炼、建材、纺织这几个领域,要优先在地方上筹建起来,相应的销路问题,本抚力所能及的帮你们解决。

不过我直隶赈灾行署这边,有任何的需求和协办诸事,你们川海总会这边,也好有相应的配合。”

“请卢巡抚放心,下官定会做好这些的。”

章谨忠忙作揖说道:“别的保证不了,只要是我川海总会这边,所辖的那批官办诸厂,出战的相应商品质量,绝对是有保障的。

不过卢巡抚,先前向您提及的,能否从赈灾行署这边,抽调一些人手……”

“这件事情暂时没有可能了。”

卢象升皱眉说道:“就在前两日,我直隶赈灾行署这边,抽调了一批人手进京,他们要面圣后赴辽做事。

现在本抚麾下也缺人手。

不过本抚倒是能出一个主意,提前在赈灾行署所辖群体中,遴选一批有潜力的青壮,着手培养他们,相信等日后用到他们时,就能逐步的磨砺出来了。”

“要是这样的话,也就只能这般了。”

章谨忠有些沮丧,轻叹一声道:“这在工坊做工的劳壮好找,不过负责管理的各级管事却难找啊。

许多涉及到书面的事宜,包括其他的一些事情,都需要识文断字的人来做,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好解决。”

本以为能从卢象升这边,争取一批赈灾行署的吏员来,现在看来这也只能是想想了,想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靠自己解决啊。

第561章 雨后春笋(2)

乾清宫。

“陛下,当前除了京郊所开辟的区域,像顺义、房山、良乡、通州等地,都出现一批规模不小的工坊。”

孙传庭神情严肃,看向天子说道:“时下外城各坊的改造,已经初步拟定下来,阜财坊的改建成效,让京城这边出现一批商行商号,都想参与到坊市改造之中。

现在仅围绕京城改造这一项,就涌现出一批产业,特别是冶炼、建材这两个领域,形成的大小工坊很多。”

“京城改造一事,是朝廷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特别是牵扯到拆迁、补偿等事,顺天府衙这边,必须要严格把关,不能把权限下放给那些商行商号。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

如果让那些商贾,掌握住这项权力的话,那不知该用何种方式,来欺瞒和盘剥底层百姓了。”

“这一点请陛下放心,顺天府衙会严格把关的。”

孙传庭拱手作揖道:“在过去改建阜财坊时,涉及到一些事宜,就出现私下行贿的事情,妄图以此谋取到暴利。

不过被所设的相应监察衙署查到。

相关的官吏都得到严惩,牵扯到的商贾也被终结契约,并接受顺天府衙的审判,付出相应的代价。”

地产经济,是崇祯皇帝就京城拥有的基础,因地制宜的明确下来,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作为大明的国都重地,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重心,就京城内外城各坊,所居住的群体就超百万众,若是以流动人口来衡量,那规模就更多了。

传承两百余载的国都,虽说历朝天子都会修修补补,不过传承到崇祯朝,京城的很多建设都是很落后的。

特别是公共卫生这一块儿,先前让崇祯皇帝真的很担心,京城的逐步改建事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果对这些事情不去出手整顿,真要发生时疫的话,那对京城产生的影响和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京城兴起的地产建设,在过去从来就没有过,这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路。”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看向孙传庭道:“在这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会带来什么,都是无法提前预判的事情。

虽说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麻烦,不过这件事情要做起来,毕竟就顺天府所汇总统计的数据来看,这能带动区域建设的发展势头。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以崇文门税关为首,所征收的那些税额,可以说是逐月进行递增起来的。”

孙传庭开口道:“虽说顺天府衙所执掌的地产建设,在朝引起的争议和反对不小,不过臣倒是觉得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像地产建设筹建的那些建筑群,负责营建的那些商号商行,需要募集相应的劳壮,在所属衙署的监察下,按月发放相应的报酬。

而围绕这些建设行为,又需要相应的产业领域,去满足建设所需原材料,这必然会带动着……”

听着孙传庭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就是典型的发展带动产业建设,产业建设推动发展前行,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作为一个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度,迈向原始工业化的道路上,必然会进入到建设下,这会带动着治下产业的发展。

或许大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内,只要有效的引导起来,就能持续推动发展。

“除了京城的地产经济,围绕顺天府的驰道整饬、整修水利都要做好,以此刺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伸手对孙传庭说道:“现在朝廷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方向和发展契机,只有让这种产业建设,不断地在京畿一带落地生根,那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等到合适的机会,朝廷就能出面就商税、矿税、关税、榷税等领域,展开相应的调整和厘清。”

崇祯皇帝下怎样的功夫,做诸多的谋画部署,就是想通过大明治下的改变,逐步解决财政领域的各种税收明细。

该缴税的群体,用各种办法和方式,去不断的偷税漏税,甚至是逃税,使得税收重担倾斜到底层百姓身上,如果说没有频生的灾情,没有严重的土地兼并,那大明还算是能多挣扎些年限。

可偏偏现阶段的大明,就处在这种危机四伏的境遇下,要是不设法做出相应的改变,就难逃江山倾覆的命运。

“整饬驰道一事,臣跟直隶巡抚进行相应的商榷,具体的规划建设,也已经基本上明确下来。”

孙传庭开口说道:“最迟到下个月,顺天府境内的整饬驰道,就会开始动工,以此改善驰道体系。

至于整修水利一事,相应的人手已调派妥当,顺天府衙这边也放出消息,这已经吸引不少的群体。

就臣所掌握的情况,近期抵京的群体增加不少,就是想购买相应的生产技术,以此筹建起相应的产业工坊。”

京畿作为大明最富庶的地域,不管是流通的银子规模,还是窖藏的银子规模,都是很庞大的存在。

只可惜先前的大明,没有相应好的投资领域,以得到相应的高回报,这使得持有该批银子的群体,宁愿将它们都窖藏起来,也不会轻易拿出来做什么。

毕竟京畿治下所拥有的田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很难大规模兼并了,像那些上等的良田,所持有的群体都是有背景的。

“要把握好这一风向,引导好相应的群体进场。”

崇祯皇帝眼神坚定道:“不必理会朝堂之上,存在着那些反对和质疑的声音,把份内之事做好就行。

真要是出现什么问题,朕会出面替你顺天府衙解决的,无需卿家过多的劳心此事。

等到京城的事宜,京畿的事宜都厘清了,相应的发展建设都明确了,叫那些反对的人,看到真真切切的改变,所谓的荒谬言论就会消失了。”

“臣遵旨。”

孙传庭当即作揖道。

第562章 召见

又是一个晴朗的天,紫禁城很安静,没有外面的喧嚣,没有外面的是非,一队队上直亲卫军锐士,披甲挎刀的把守各处,所插旌旗随风而动。

乾清宫。

“这个刘兴祚,真是艺高人胆大。”

崇祯皇帝拿着奏疏,露出笑意,对王承恩说道:“难怪此前一直没有他们的消息,原来是劫掠宽甸诸堡的建虏,这等绝户计用出,远比抢占镇江堡和宽甸诸堡,所带来的成效大啊。”

王承恩露出笑意,并没有出言说什么。

此等军机要务,不是他所能发表意见的。

先前刘兴祚所领东江军,在收复镇江堡后,就没再向京城传递任何军报。

甚至辽西和辽南,都传来相应消息后,东江军也没传回任何消息。

这也让崇祯皇帝的心中,一直牵挂着刘兴祚所领东江军。

作为毗邻辽东和朝鲜的要地,皮岛这处海上要冲,虽说占地面积不大,不过所处的位置太特殊了。

想牵制住建虏的有序扩张,不管是建虏西进威胁辽前,还是东进威胁朝鲜。

如果皮岛所驻东江军,能发挥好应有成效,那所起到的作用超乎想象。

当初袁崇焕坐镇辽前,矫诏擅杀毛文龙,是非对错没什么好多评判的。

袁崇焕有他的问题,毛文龙有他的问题。

矛盾不是一天形成的。

不过袁崇焕有一点是绝对做错了,任何人都无法推掉的一环。

那就是在杀掉毛文龙后,没能选出合适的继任者,以震慑住驻守皮岛的东江军,使得其内部彻底混乱。

恰恰是因为这一核心所在。

使得建虏不再忌惮皮岛,能确保辽南的安定,继而威胁辽前安稳,甚至威胁大明属国朝鲜。

战略层面的牵制出现倾斜,使得大明在辽地变得更加被动,而叫建虏变得愈发猖獗和疯狂!

“王伴伴,有几件事情,你即刻去司礼监办一下。”

崇祯皇帝合上奏疏,伸手对王承恩说道:“其一,向西山传达口谕,命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为东江军筹措一批军械、火器、火药等。

其二,从内帑调拨一批粮饷,命方正化带队紧急赶赴皮岛,让司礼监拟一份犒赏的中旨,着朕看过后,一并带到皮岛去。

其三,从内厂抽调一批人手,随同方正化一起赶赴皮岛,将所俘建虏青壮、幼童,全部带回京畿,以镣铐约束,多数安排到煤场劳作,少数精锐安排去京营,让三大营与之展开演武,至于那批幼童聚集起来……”

首节上一节299/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