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29节

当攀关系和讲利益,成为大明官场的常态,那权谋算计、党同伐异、吏治腐败这些顽瘴痼疾,可不就日益严峻吗?

“孙府尹啊,断案并非本公所长,此事本公就不掺和了。”朱纯臣放下手里的茶盏,面露笑意,对孙传庭说道:“坐堂旁听一事,要不就……”

“成国公,您也看到了。”

孙传庭神情自若,开口打断道:“司礼监这边,多次派人过来,传陛下口谕,甚至服侍陛下的王太监,都亲自跑来一趟。

朝野间的舆情,多关注在这件事情上,若他们没有做违法乱纪之事,那本官肯定不会错判。

关键牵扯到层面这么多,有成国公在旁坐镇,本官这心里也算有些底,若成国公不想掺和此事,那唯有去内廷请旨了。”

“……”

朱纯臣伸手想说些什么,只是这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讲不出来,孙传庭的态度,叫他明白一点,只怕被抓进顺天府大牢的人,包括先前那批抗税的商贾,都不会有好下场。

若只是力挺英国公一脉,促成一门两封爵之事,朱纯臣并没有什么压力,毕竟英国公一脉能做成的事情,那别的勋戚也不是没希望。

不过锦衣卫、神枢营、忠勇军这次,集中抓捕李家各房,还有不少的官绅,这便牵扯到别的层面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以李如桢为首的不少人,被押进了诏狱中,是否与正在督办的袁案牵扯,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

明末的政治局势,向来都是复杂化,多样化,往往一个风波,就会牵扯到别的事情上,常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见朱纯臣陷入沉思,孙传庭眸中闪过一道精芒,心里却暗暗道,原本崇文门抗税一事,陛下一直都在暗中布查。

朱纯臣当前这种反应,必然是私下有人找了他,说不定两次抓进顺天府大牢的人,牵扯到了在京勋戚。

就当前暗潮涌动的朝局,朝中大臣和勋戚的关系,被陛下挤成了对立面,不过陛下这次真可谓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其实朱纯臣觉得事情难办,不想过多牵扯其中,但对孙传庭来讲,他又何尝不是这种想法呢?

虽说孙传庭得崇祯皇帝重用和信任,在国朝动荡,建虏进犯大明之时,被委任为顺天府尹,但他终究不是活在真空下。

自闹出这样的风波后,就有不少人的书信、请谏,送到了顺天府衙这边,但随着了解的情况增多,孙传庭却越是稳重的多。

被崇祯皇帝钦定坐堂旁听的朱纯臣,别想着能躲过去,甚至他还以人手不足为由,将九门提督府拉了进来。

真想在大明做些实事,就必须要会审时度势,不能将压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不然形成的反扑之势,将会压倒!

“成国公…成国公?”

孙传庭站起身来,看向朱纯臣开口道:“眼下锦衣卫、神枢营等处,皆将嫌犯移交到顺天府大牢。

在审案之前,我们先提审几名主要嫌犯,将先前已审的那批商贾所供罪状,与之并到一起吧。”

沉浮在宦海多年,但凡有些政治嗅觉的官员,都清楚商贾的角色,能做大做强的,能有些家底的,多半都是有靠山的。

想尽快审定此案,关键还是将第一批被抓的商贾,与第二批被抓的商绅,如何从证据上联系到一起。

另着手操办此案前,孙传庭还得崇祯皇帝口谕,案件不能扩大,要集中在被抓进顺天府大牢的人身上。

诸如被押进锦衣卫诏狱的李如桢等人,不必过多深的追究,这也让孙传庭明白一点,天子后面还有大事要谋。

“好,那我们现在过去吧。”

朱纯臣轻呼一声,顺势站起身来,对孙传庭说道:“不过孙府尹,你可知道被抓进锦衣卫诏狱的李如桢等人,已离开诏狱…若是顺天府衙这边,审案期间牵扯到他们,我等又该如何行事?”

讲这些的时候,朱纯臣仔细观察着孙传庭的神态变化,生怕错过什么,这件事情也是他所疑惑的事情。

明明以李如桢为首的几人,都被抓进锦衣卫诏狱,但没过半个时辰,就被大内行厂的人提走,具体带到什么地方,没人知道。

像这些事情,知晓内情的不多。

“此事本官就不清楚了。”

孙传庭撩了撩袍袖,说道:“若真牵扯到李如桢他们,就暂且搁置与他们有关的,主审顺天府大牢,所抓的那批人。

成国公,莫非这些人之中,有您认识的?”

“咳咳~”

朱纯臣轻咳两声,露出一抹苦笑,道:“孙府尹,您可真会开玩笑,本公又怎会跟他们认识呢?”

有一点还真叫孙传庭料准了,被抓进顺天府大牢的人,还真有朱纯臣认识的,且做的私盐买卖,是成国公府的一个进项。

不过朱纯臣做事极为谨慎,他是另找的他人,又另找的一人,以层层相套的方式,来牟取利益的。

这样就算最外层的即便被抓,也牵扯不到他的身上。

凡赚银子多的行当,不管是哪一层关系,朱纯臣都掌握的一清二楚,以防止自己的利益受损。

“成国公,若是在这初审期间,有人来顺天府衙的话,那还劳烦成国公,能替本官分说一二。”

孙传庭装作不知,微微一笑道:“成国公也知道,陛下尤其看重此案,毕竟牵扯到崇文门税关一事。

倘若此案高抬轻放,那我大明法纪何放?

透过陛下出动锦衣卫、神枢营、忠勇军,成国公也清楚利害,此案若能尽早定案,到时本官定会向陛下递奏疏,言明在审判此案时,成国公为国朝虑,为陛下忧的表现。”

“好说,好说。”朱纯臣呵呵笑道:“都是为陛下尽忠,但凡是有用得到本公的,孙府尹只管说就是了。”

第255章 隆冬杀戮(1)

隆冬已至的大明,处处藏着杀机,处处暗潮汹涌,京城是这样,南方是这样,北疆更是如此。

宣府镇的沙岭一带,被层层白雪覆盖,朔风呼啸,被卷起的白毛风,叫人觉得阴森和凄凉。

和喧闹的京城相比,这里更像是无人区,除了一座临时搭建的营寨,在跟这恶劣的环境做着斗争。

“沙沙沙……”

“噼啪!”

踩着白雪的脚步声,木柴燃烧的声响,在这片营寨内响起,穿着棉甲的将士,在将校的带领下,严查营寨四周。

“勇卫营和天雄军各部,皆已赶至遥望张家口一带的预设区域。”

方正化紧了紧所裹披风,看着那一双双锐利的眼眸,神情正色道:“刚才在诸位的见证下,咱家拆开了皇爷所授的密旨,并一字不漏的宣读了出来。

接下来要怎么做,我西厂配合你们展开行动,周主将,陈副将,针对这次除贼行动,你们有什么看法?”

周遇吉、陈继盛相视一眼,那凝重的神情,彰显出他们此刻的内心,尽管清楚这次离京考核,定不是表面那般简单的事情。

但叫他们没有料想到的是,天子竟给他们高级将校班,还有勇卫营、天雄军各部,一项这般难的考核。

“本将先讲一下。”

在方正化的注视下,挎刀而立的周遇吉,沉声道:“此次陛下的旨意,很明确,叫我高级将校班全体,率部灭掉以范家为首的八大晋商。

经锦衣卫审讯袁崇焕,并秘密展开调查,上述八大晋商,秘密从事关内外走私生意,与建虏八旗,有着极深的牵扯。

通过现阶段所掌握的情报来看,八大晋商能长时间从事该项勾当,不叫宣府镇这边,还有他们宗族所在的地方官府,查明此事,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个是多数同流合污,一个是少数同流合污。”

陈继盛、左良玉、曹文诏、黄得功、毛承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沈世奎、沈志祥、张世泽等数十众高级将校班的将校,皆下意识点头表示认可,脸上皆露出沉思的神情。

除了张世泽少数几名勋戚子弟外,诸如陈继盛等一众悍将,那皆是领过兵,打过仗的主,很清楚这里面的猫腻。

“根据现有掌握的情报来看,若我们想一举镇压背叛皇明的家贼硕鼠,确保不会产生更大的动荡,我们就需要展开多地多区域联合行动。”

曹文诏走上前,讲出自己的想法,“这一次的联合行动,将会涉及到奔袭战,破袭战,斩首战等多个战术内容。

当初在西苑讲武堂时,陛下就简略的讲明这些战术内容,趁着此次镇压行动,由我高级将校班全体,积攒相应的行动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并且这次的联合行动,必须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处出动的兵马,按战前谋划展开相应的行动,绝不能出现任何偏差。”

对曹文诏所讲的这些,在场的一众将校,皆点头表示认可,镇压八大晋商的难点,除了他们自身所豢养的家丁外,还牵扯到宣府镇治下卫所,所在宗族的地方官府。

甚至更广泛一些,会波及到整个山西官场,不过这些不用他们多考虑,方才他们已经知晓,山西官场维稳一事,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督公曹化淳负责。

“方才本将认真想了一下。”

陈继盛走上前,指着已悬挂起的地舆图,说道:“我们这次展开的行动,主要可分为两个作战区域,一处是张家口堡一带,一处是山西治下的太原府一带。

陛下叫我们展开这样的行动,军事目的很纯粹,也很直接,就是以雷霆之势,斩断八大晋商的首级,而像躯干、四肢可后续逐一斩断。

相比较于张家口堡一带的行动,更难得当属从宣府镇治下,一路奔袭到太原一带,且必须对上述八大晋商宗族所在,同时展开相应的镇压行动。”

考虑到当前山西治下,尚没有被镇压的反叛之势,一路急行军,赶到太原府治下,并对八大晋商的宗族所在,展开相应的行动,这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在一旁静静聆听的方正化,此刻心生唏嘘之念,以周遇吉为首的高级将校班将领,所讲的那些专业话术,有很多是他听不懂的。

像什么奔袭战,破袭战,斩首战等等,也是在这一刻,方正化明白术业有专攻的意思了。

“根据此次联合作战的难易程度来看。”

孔有德走上前,手指眼前的地舆图,朗声道:“本将觉得张家口堡的镇压行动,最多用到总兵力的三成,并选派特定的将领指挥负责,西辑事厂这边,留下两成的人手,负责抄家等善后事宜。

剩下的各部精锐,与西辑事厂的人手,临时编组成八部,分别从不同的区域,向各自所定对象展开急行军。

当前山陕等地大雪已至,被大雪覆盖的道路,可让上述八部兵马,用陛下所提及的雪橇行军,帮助我们所领将士节省体力,提高行军速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避开山西反叛区域,抵达所定区域,并择机展开相应行动。”

在没有便捷传讯设施的大明,想要进行实时通讯,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定下来的作战部署,一经明确下来,就必须达成相应的作战谋划。

倘若在上述两地出现丝毫纰漏,逃掉漏网之鱼的话,那都会给山陕两地,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真要是因此事,导致山陕两地反叛之势,进一步加剧的话,那对周遇吉他们来讲,绝对是一场惨败!

正是清楚的知晓这些情况,周遇吉、陈继盛他们,内心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但同样也燃起了斗志。

天子将这般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高级将校班来做,那绝对是信任他们的表现,更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认可。

所以不管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必须要极好的完成这一任务!

第256章 隆冬杀戮(2)

“厂公…这西苑讲武堂的高级将校班,果真是非同小觑啊。”郑忠缩了缩脖子,看着眼前灯火通明的营帐,对身前的方正化说道。

“针对这场背叛国朝的锄奸行动,还是异地作战,唯有曹将军几人,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

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明确作战范畴和方向,并以全体研讨的方式,制定相应的作战部署,明确各自的统属,真真是不简单啊。”

“是啊。”

方正化感慨道:“皇爷在西苑创办的讲武堂,所传授的那些东西,是咱们先前从没听过的,更别提见过了。

倘若这批筛选的讲武堂将领,能顺利通过皇爷所定考核,只怕他们的前程,必然是不一样的。”

作为内廷高级太监群体中,仅有的一些懂得军武的存在,方正化也好,郑忠也罢,都是打心眼里佩服周遇吉、陈继盛这帮悍将的。

倘若此次铲除八大晋商的指挥权,是交由他们来具体操办,方正化在心里认真想了一遍,他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将一切都梳理清楚,并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谋划部署。

仅说这张家口堡的作战部署,就细分为内外线联动作战,同时针对内线和外线的各自作战,又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

甚至针对各种突发状况,还明确有相应的处突部署,力争这次除贼行动,能平稳的落实下来。

毕竟以范家为首的八大晋商,在这张家口堡的势力,可不单在堡内盘有铺面,在堡外也营建有各自的地盘。

从事秘密的走私贸易,能一直确保该项行动,没有叫大明知晓丝毫,可想而知,范永斗这帮奸贼,做事是怎样的缜密。

“郑忠,这次你领着咱西厂的人,在张家口堡协助配合,心里必须谨记一点。”

方正化抬头看着繁星夜空,对郑忠强调道:“此次展开的锄奸行动,绝不可干涉曹文诏他们。

需要你去配合做什么,就必须落实下来。

皇爷对这件事有多重视,咱家不提,你心里要比谁都清楚,倘若这次行动,敢出现任何意外,是谁都担负不起的。”

“厂公放心,奴婢明白这其中的厉害。”

郑忠点头道:“只要没到抄家这一步,曹将军他们,要奴婢做什么,那奴婢就办什么差事。”

首节上一节129/419下一节尾节目录